脈序
脈序
葉脈是由貫穿在葉肉內的維管束和其他有關組織組成的,葉脈通過葉柄與莖內的維管組織相連,起輸導和支持作用。木賊類(Equisetinae)或松柏類(針葉樹類Conife-rae)在葉片中央只形成一條脈,但發達的蕨類植物或大部分種子植物可見有複雜的分化,脈序的概念便應運而生。葉脈在葉片上呈現出各種有規律的脈紋的分佈,稱為脈序(venation)。脈序可分為3類:平行脈(parallel venation)、網狀脈(netted venation)和叉狀脈(dichotomous venation)。
圖1b.各種脈序實例
具有明顯的主脈,並向兩側發出許多側脈,各側脈之間,又一再分枝形成細脈,組成網狀,是多數雙子葉植物的脈序。(1)僅有一條明顯的主脈,稱為羽狀網脈,如女貞、桃、李、日本珊瑚樹等大多數雙子葉植物的葉;(2)由葉基分出多條主脈的,稱為掌狀網脈,如蓖麻、向日葵、棉、馬甲子等。樟葉基部的一對大側脈不是從葉片最基部發出的,成為離基3出脈。少數的單子葉植物也具網狀脈序,如天南星、薯蕷,但是葉脈脈梢多為相互連結在一起的,缺乏遊離的脈梢。這一點可與雙子葉植物的網狀脈序相區別。具體形狀和一些植物的實例參見圖1a、1b。
圖4. 翅的基本構造
圖2. 銀杏葉
昆蟲的多種多樣脈序都由一個原始的脈序演變而來。早在1898年,美國昆蟲學家康斯托克 (J. H.Comstock) 和尼特姆(J. G. Needham)將昆蟲的脈序歸納成假想的原始脈序,這一命名系統被稱為康尼脈系(ComstockNeedham system)。在較低等的昆蟲中,翅呈半開式的縱向扇折,隆起處的脈是凸脈,低處的脈是凹脈,凸凹脈相間,更增加了翅膜的堅韌性。較高等昆蟲的翅膜平展,凸凹脈趨於消失。現在通用的假想脈序是在康尼脈系基礎上對照古昆蟲的脈序及現存昆蟲翅凸凹脈綜合而成的,見圖5。
縱脈包括(見圖5):
1. 前緣脈(Costa,C),是一條不分支凸脈,一般形成翅的前緣;
圖5. 假想原始脈序
3. 徑脈(Radius,R),通常是最強的脈,有5個分支:主幹是凸脈,分成2支,前支叫第一徑脈(R1),直伸達翅的邊緣,后支叫徑分脈(Radial sector,Rs),是凹脈,經2次分支,成為4支 (R2、R3、R4、R5);
4. 中脈(Media,M),在徑脈之後位於翅的中部,主幹為凹脈,分成前中脈 (anterior media,MA)和后中脈(pos-terior media,MP),前中脈是凸脈,分為2支(MA1,MA2),后中脈是凹脈,分為4支(MP1~MP4);
5. 肘脈(Cubitus,Cu),主幹為凹脈,分成2支(Cu1,Cu2),第一肘脈為凸脈,有時還可分成第一前肘脈(Cu1a)和第一后肘脈(Cu1b);
6. 臀脈(Anal,A),在臀褶之後的臀區內,通常有3條 (1A,2A,3A),一般都是凸脈。
7. 軛脈(Jugalis, J),位於軛區的2根短小的脈J1、J2。有的昆蟲無此脈,全膜狀。
橫脈系根據所連接的縱脈而命名。常見的橫脈有:
肩橫脈(humeral crossvein,h),連接前緣脈和亞前緣脈;
徑橫脈 (radial crossvein,r)連接第一徑脈和徑分脈;
分橫脈(sectorial crossveim,s)主要連接第三徑脈和第四徑脈;
徑中橫脈(radiomedial crossve-in,r-m)連接徑脈和中脈;
中橫脈(medial crossvein ,m)連接第二中脈與第三中脈;
中肘橫脈 (mediocubitalcrossvein,m—cu)連接中脈與肘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