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毒
貝毒
中文的貝毒一詞翻譯自英文片語shellfish poisoning,詞的來源是人類因食用有毒的貝類而產生中毒的癥狀。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這些貝類所含的毒素其實並非由貝類自身產生的,而是被其攝食的微藻(主要是甲藻,其次是硅藻)或菌類所產生的,在貝類的體內積聚至足夠濃度后才會發生中毒事件。另外,含有此類毒素的也並非只有貝類(還包括魚等食物鏈中的消費者)。
名稱:貝毒
英文翻譯:shellfish poisoning
根據中毒后所產生的癥狀,科學家把貝毒分為六大類,分別是:記憶缺失性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西加魚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腹瀉性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神經性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麻痹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和1995年因食用紫貽貝(Mytilus edulis)而引出的氨代螺旋酸貝類毒Azaspiracid Shellfish Poisoning(A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