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中毒

貝類中毒

貝類中毒是指由於食用某些含有毒素的貝類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常見貝類有:貽貝、蛤類、螺類牡蠣扇貝等。貝類所含毒素的種類不同,有麻痹性,下痢性(肝臟毒)(蛤仔毒)等。中毒癥狀的特點,以麻痹性最為常見。貝類所具有的毒性與海水中的藻類有關,貝類食入有毒藻類,其所含有毒物質即進入貝體內,人食后可引起中毒。

基本釋義


貝類中毒
shellfish poisoning
食用含毒素的貝類引起的中毒。太平洋沿岸某些地區,在3~9月,食用有些貝類后可發生中毒,主要出現麻痹,故稱麻痹性貝類中毒。美國太平洋沿岸、日本、東南亞、中國的浙江、廣東皆有報告。歐洲非洲也曾有少數報告。浙江從1967年起已報告40餘起織紋螺 (Nas-sarius spp.)中毒,中毒數百人,死亡數十人。
故貝類在某個時期某些地區之所以有毒與藻類有關,即貝類中毒的發生與水域中藻類,尤其是膝溝藻科(Conylaceae)的藻類大量繁殖並形成所謂“紅潮”有關。貝類攝入的藻類毒素在其體內呈結合狀態,對貝類無害。人食用貝類后,毒素迅速釋放而使人中毒。
後來又發現幾種構造與石房蛤素類似的毒素,如新石房蛤毒素、膝溝藻毒素,其中膝溝藻毒素□及□分別即為 11□-羥石房蛤毒素及11-β石房蛤毒素。11-羥石房蛤毒素硫酸酯也有毒。
紫貽貝(Mytilus edulis)、扇貝 (Pecten spp.)以及日本海中的幾種螃蟹等也曾查出這類毒素
中毒潛伏期數分鐘至數小時。開始唇、舌、指尖麻木,繼而腿、臂和頸部麻木,然後運動失調。有的伴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多意識清楚。隨著病程進展,呼吸困難加重,重者2~12小時后死於呼吸麻痹死亡率約5~8%。
急救、治療為及時催吐、洗胃、導瀉、靜脈補液等。
在容易發生貝類中毒的地區應進行衛生宣傳。
在貝類生長的水域採取藻類進行顯微鏡檢查。如果有毒藻類繁殖較多,應對貝類作毒素含量測定。許多國家規定從五月至十月進行定期分析,發現上述測定超過標準,即發出警告,規定不得採取、出售及販賣含毒貝類。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 (FDA)規定,在新鮮、冷凍和製造罐頭的貝類中,石房蛤毒素最高允許量不得超過80□g/100g蛤肉。加拿大規定做原料的貝類毒素量不得超過160□g/100g。
由於貝類的毒素主要積聚於內臟,因此有的國家規定貝類要去除內臟才能出售,或規定僅留下白色肌肉供食用。

流行病學特點


引起中毒的海產軟體動物蛾螺科的日本東風螺、香螺,阿地螺科的泥螺貽貝科的貽貝、加州貽貝,牡蠣科長牡蠣簾蛤科蛤仔等。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特定海域內,一貫可食的貝類可突然被毒化,食用后即可引起中毒。可食貝類受毒化的原因,當前公認的是生物鏈外因性學說。即貝類的毒化與“赤潮”有關。“赤潮”即海水中出現變色的紅斑,伴有海洋動物的死亡,是某些單細胞微藻類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結而成。貝類攝食有毒的藻類,其本身不中毒,而有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的能力,人們食用后即可引起食物中毒。毒貝類有毒部位主要是肝臟、胰腺等。
毒貝類含有的有毒成分有以下幾類:
1.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化物:該群毒素包括石房蛤毒素(STX)及其衍生物新石房蛤毒素(neo STX)、膝溝藻毒素(GTX)等同類化合物19種。該群毒素在高溫和酸性環境中穩定,在鹼性環境中不穩定。通常的烹調方法不能使其破壞。該群毒素系麻痹性貝毒毒素。STX易溶於水,耐熱。加熱至80℃經1小時毒性無變化;加熱至100℃經30分鐘毒性僅減少一半;對酸穩定。對鹼不穩定;易被胃腸道吸收。STX系非蛋白質化合物,小白鼠LD50為l0mg/kg(ip)。引起中毒的貝類在國內報道的有織紋螺、香螺、荔枝螺
2.大田軟海綿酸及其衍生化物大田軟海綿酸及其10種以上的衍生化物—鰭藻毒素(翅甲藻毒素、DTX-n)、扇貝毒素(蛤毒素、PTX)等,系腹瀉性貝毒毒素。該群毒素為脂溶性,不溶於水,對熱穩定,通常的烹調加熱方法不能將其破壞。引起中毒的貝類僅限於雙殼貝,尤以扇貝、紫貽貝較多,其次是雜色蛤文蛤、黑線蛤和貽貝等。有毒部位是中腸腺
3.軟骨藻酸及其異構體軟骨藻酸(DA)及其異構體,系記憶喪失性(遺忘性)貝毒毒素。DA是一種氨基酸。引起中毒的貝類是紫貽貝。在引起中毒的紫貽貝中檢出的DA含量達0.3~0.9mg/g。
4.短裸甲藻毒素 (BTX)分A、B、C三種毒素,並確定了BTX—B、BTX—C的化學結構。BTX系神經毒素性貝毒毒素。BTX為脂溶性,不含氮。引起中毒的貝類有巨蠣、簾蛤等。
5.Venerupin為淡黃色粉末,在pH3~8時耐熱,加熱至100℃經1小時毒性完全未被破壞。Venerupin系肝損害性貝毒毒素。引起中毒的貝類有蛤仔、臣牡蠣等,有毒部位是肝臟。
此外,有的貝類可能含有光過敏物質,引起中毒的貝類有泥螺 (俗稱土貼、黃泥螺麥螺、梅螺等)。

臨床表現和預后


麻痹性貝類中毒由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化物所致。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一般0.5~3小時,最長達4小時。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進而四肢末端和頸部麻痹;直至運動麻痹、步態蹣跚,並伴有發音障礙流涎、頭痛、口渴、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死亡通常發生在病後2~12小時內,死前意識清楚,患者如24小時后仍存活,一般預后良好
1.患者有進食貝類史,有基本相同的、與上述型別相應的臨床表現。
2.有條件時,採取可疑中毒食品檢驗貝類中的有毒成分。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檢測STX、GTXOA、DTX—n、DA均有報道。美國、加拿大規定冷藏鮮貝肉中STX限量≤80ug/100g。我國尚未有規定。
具體診斷依據國家標準GBl4938—94《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

治療原則


目前,對毒貝類中毒尚無解毒藥物,僅採取排毒措施及對症治療及支持療法。

預防和控制


1.為預防毒貝類中毒,在貝類產區進行廣泛宣傳,使群眾了解毒貝類中毒的有關知識。
2.食用貝類時應除去內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