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治國

成語

齊家治國,漢語成語,拼音是qí jiā zhì guó,意思是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出自《禮記·大學》。

釋義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典故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禮記.大學》:“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又:“右傳之九章,釋齊家治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如齊家治國平天下。”明.無名氏《孟母三移》二折:“繼統相承數百年,齊家治國總無偏。”《野叟曝言》六二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修身齊家治國。”

用法搭配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示例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如齊家治國平天下。”
明 馮惟敏 《點絳唇·改官謝恩》套曲:“詩書子史窮玄奧,君臣父子全忠孝,齊家治國諳經略。”

例句

君臣父子全忠孝,齊家治國諳經略。 ★明·馮惟敏《點絳唇·改官謝恩》

詳細釋義


典源

『1』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2』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3』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4』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5』故治國在齊其家。
『6』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7』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8』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9』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註釋

(1)悌(ti):指弟弟應該絕對服從哥哥。(2)慈:指父母愛子女。(3)如保赤子:《尚書·周書·康誥》原文作“若保赤子。”這是周成王告誡康叔的話,意思是保護平民百姓如母親養護嬰孩一樣。赤子,嬰孩。(4)中(zhong),達到目標。(5)機:本指弩箭上的發動機關,引申指關鍵。(6)僨(fen):敗,壞。(7)堯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兩位領袖,即堯帝舜帝,歷來被認為是聖君的代表。(8)帥:同“率”,率領,統帥。(9)桀(jie):夏代最後一位君主。紂:即殷紂王商代最後一位君主。二人歷來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10)諸:”之於”的合音。(11)恕:即恕道。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讓別人去做,這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學所倡導的恕道。(12)喻:使別人明白。(13)”桃之夭夭……”:引自《詩經·周南;桃夭》。夭夭(yao),鮮嫩,美麗。蓁蓁(zhen),茂盛的樣子。之子,這個(之)女子(子)於歸,指女子出嫁。(14)“宜兄宜弟”:引自《詩經·小雅·蓼蕭》。(15)“其儀不忒……:”引自《詩經·曹風·鳲鳩》。儀,儀錶,儀容。忒(te),差錯。

譯文

之所以說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別人的人,是沒有的,所以,有修養的人在家裡就受到了治理國家方面的教育: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於侍奉君主;對兄長的恭敬可以用於侍奉官長;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於統治民眾。
《康浩》說:“如同愛護嬰兒一樣。”內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要知道,沒有先學會了養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愛,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其聯繫就是這樣緊密,這就叫做:一句話就會壞事,一個人就能安定國家。
堯舜用仁愛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仁愛;桀紂用凶暴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凶暴。統治者的命令與自己的實際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會服從的。所以,品德高尚的,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後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採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詩經》說:“桃花鮮美,樹葉茂密,這個姑娘出嫁了、讓全家人都和睦。”讓全家人都和睦,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容貌舉止莊重嚴肅,成為四方國家的表率。”只有當一個人無論是作為父親、兒子,還是兄長、弟弟時都值得人效法時,老百姓才會去效法他。這就是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解讀

國家,國家,僅從語詞關係來看,國和家的關係就是如此血肉相連,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為中心的宗法制社會時代,家是一個小小的王國,家長就是它的國王;國是一個大大的家,國王就是它的家長。因此,無論是國王還是家(族)長都有生殺予奪的至高權力;因此,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範貫穿國與家;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理解,“治國必先齊其家”。
不過,進入現代社會,情況已發生了極大變化:一方面,國已不允許實行家長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範已成為過去,就是孝、悌觀念也日漸式微,喪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的基本條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的現象也不是“無之”,而是不難見到了,比如說,一個優秀教師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一些當政官員的公子以身試法等等。這類事情屢見不鮮,很是令人深思。
從另一方面來看,《大學》的這一章反覆強調以身作則,要求“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些思想卻並不因為社會時代的變遷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對“欲治其國者”的告誡,值得推薦給當政為官的人作為座右銘;也是對儒學“恕道”原則的闡發,可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我們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參照。
引申詳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全文在闡釋“平天下在治其國”的主題下,具體展開了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財末。四、用人的問題: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五、利與義的問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所謂絜矩之道,是與前一章所強調的“恕道”一脈相承的。如果說,“恕道”重點強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將心比己方面,那麼,“絜矩之道”則是重在強調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方面。如孔子對季康子說:“當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風吹草上,草必然隨風倒伏。”(《論語-顏淵》)世道人心,上行下效。關鍵是看你說什麼,提倡什麼,做什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袖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絜矩之道”。
關於民心的重要性,已經是古往今來都勿庸置疑的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過,啟發雖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縱現歷史,卻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才會有王朝的更迭,江山的改姓,當政者“為天下僇”。
德行是儒學反覆記述、強調的中心問題之一。把德與財對舉起來進行比較,提出“德本財未”的思想,儘管從儒學的全部治國方略來看,也有“先富后教”(《論語-子路》)、“有恆產者有恆心”(《孟子-膝文公上》)等強調經濟基礎的思想,但總的說來,重精神而輕物質,崇德而抑財的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
正因為“德本財末”,因為德行對於治國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牽涉到一個用人的問題。而在用人的問題上,同樣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對於這一點,《大學》不厭其煩地引述了《尚書-秦誓》里的一大段話,說明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才能,但只要心胸寬廣能容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賢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無窮,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識別人才的本領。
與“德本財末”密切相關的另一對範疇便是“利”與“義”的問題。
為了闡迷“利”與“義”的關係問題,《大學》提出了“生財有大道”的看法,即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是一段很富於經濟學色彩的論述,淺顯易懂而勿庸置疑。值得我們注意的倒是下面的兩句話:“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以財發身”的人把財產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就像著名的列夫-托爾斯泰那樣,解散農奴,實行自身禁慾,以實現良心與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身發財”的人愛財如命,奉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原則,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或貪贓枉法,鋌而走險,或貪婪吝嗇如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等。都是“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所以,還是“以財發身”,超脫一點好。
總起來說,這一章收束《大學》全篇,內容豐富,包含了儒學的不少重要思想。我們將會看到,這些思想在《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中還有反覆的論述和展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解釋這句儒家經典,必須先要了解孔子說這句話時所處的時代及其政治制度。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KungTze。我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春秋時期有兩個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個就是立嫡長子宗法制度,另一個是繼承西周分封制。所謂分封制,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如何牢固控制東方的大片領土,成了武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於是,他採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就是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盟國的首領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這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據史書記載,當時有800多個諸侯國。諸侯的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周王室稱王、天子。《詩經·小雅·北山》記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諸侯稱國,首領叫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之類。
諸侯之下有家族、宗族,首領叫卿、大夫。如歷史上有名的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具體如下圖:
周王室→王、天子→天下
↓↓
諸侯→公→→→國
↓↓
家族→卿、大夫→→家、宗族
上圖對天下、國、家的表述一目了然。因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確解釋應該是:

修身

簡單地說,就是修身養性。具體來講就是一個人要飽讀詩書、道德高尚、有一技之長。

齊家

就是管理好一個家族、宗族,而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的家庭。

治國

就是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而不是我們現代意義的國家。要知道,古代的諸侯國是要對周王室負責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邦"。

平天下

就是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運用示例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如齊家治國平天下。”
明 馮惟敏 《點絳唇·改官謝恩》套曲:“詩書子史窮玄奧,君臣父子全忠孝,齊家治國諳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