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縣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初置汝陰縣,治今阜陽市區,屬陳郡為汝陰縣,高祖二年(公元前206年)汝陰縣改屬汝南郡;高祖六年封夏侯嬰為汝陰侯於此;王莽新朝改汝陰名為汝墳;東漢復稱汝陰縣,屬汝南郡;更始初年,淮陰王劉玄封劉信為汝陰王,建武年間劉秀改封劉信為汝陰侯,永初二年(108年)安帝封劉顯為阜陽侯,封邑不在今阜陽市,但阜陽地名始見。
宋永初元年至景平元年(420—423年)為汝陰郡,屬豫州。
太常八年至太平真君八年(423—447年)汝陰為魏佔領,屬魏之豫州,但未設治,因宋將汝陰郡先僑置於司州(今河南信陽)后僑置於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稱南汝陰,屬南司州;北魏神三年(430年)太武帝封長孫道生為汝陰公;后封孔照為汝陰侯。
於建元元年(479年)代宋之後,改南豫州稱豫州,於南汝陰郡同廓設汝陰縣,均屬豫州,終齊之世,原汝陰地仍屬北魏。
太平真君十一年至孝昌四年(450—528)原汝陰地屬魏,孝昌四年在此未設治,其間於和平二年(461年)文帝封拓跋天賜為汝陰王;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封拓跋景和為汝陰王。北魏孝昌四年亦即武泰元年,於原汝陰郡置潁州,此為州治之始。同年,潁州為梁占。
開皇三年(583年)改汝陰郡為潁州,大業初年復稱汝陰郡。
梁、唐、晉、漢、周均為潁州。
至元二年(1265年)廢汝陰縣入潁州,屬河南行省汝寧府。
東晉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僑置汝陰縣,為僑置汝陰郡治所。
南朝齊時,僑置的豫州,又稱西豫州遷治汝陰,同時設北陳郡。仍兼南汝陰、北陳郡治。
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豫州遷治壽春,遷南豫州治汝陰。
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改設合州於汝陰,汝陰縣兼合州,汝陰郡、南頓郡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