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寶
東晉文學家、史學家
干寶(280-336),字令升,汝南郡新蔡縣(今河南省新蔡縣)人。東晉時期大臣,文學家、史學家,作品有《搜神記》,參與編修《晉紀》。
博覽群書,起家鹽官州別駕。參與平定杜弢之亂有功,冊封關內侯。遷著作佐郎,參與編修國史《晉紀》。歷任山陰縣令、始安太守、司徒(王導)右長史,累遷散騎常侍、著作郎。
咸康二年(336),干寶去世,時年五十七歲。
干寶的父親為東吳丹陽丞干瑩。
干寶的《搜神記》在中國小說史上影響深遠。干寶被譽為中國志怪小說的鼻祖。
干寶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
西晉元康末年至泰安間(299年-303年),干寶在江淮,時已成年。
永嘉元年(307年),干寶任鹽官州(今浙江省海寧市鹽官村)別駕(刺史的從吏官)。
永嘉四年(310年),干寶父親去世,葬於澉浦青山之陽。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杜弢據長沙造反;同年,干寶舉家遷至海寧鹽官靈泉鄉(今浙江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並開始為父守孝。
約建興元年(313年)至建興三年(315年)間,干寶因才氣被徵召為著作佐郎。
建興三年(315年),參與平定杜弢之亂有功,朝廷賞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
東晉建武元年(317年),西晉滅亡,東晉建立;十一月,因東晉初建,沒有設置史官,中書監王導上書說:“大凡帝王的事迹,必定要記載下來,寫成典籍,永遠流傳後世。宣皇帝平定四海,武皇帝順應天命,接受曹魏的禪讓,大功大德,足以同古代聖君賢王相比,但他們的傳紀不見於朝廷府庫,他們的恩德未被譜寫成樂歌。陛下聖明,為一代中興之君,應著手建立國史,撰寫帝王本紀,上陳祖宗的偉績,下記將相輔佐之功,務必照實記述,為後代樹立準則,滿足舉國的願望,使人神歡愉,這無疑是天下長治久安的根本。因此應設置史官,詔令佐著作郎干寶等逐步撰寫集錄。”晉元帝司馬睿採納此建議。於是,干寶開始負責國史《晉紀》的撰寫。 《晉紀》寫成后,進獻朝廷。該書自晉宣帝至晉愍帝前後五十三年,共二十卷。該書簡略明了,直書史實,又能做到語氣委婉,人們都稱讚干寶是位好史官。
大興二年(319年),干寶著《駁招魂議》。
太寧二年(324年),干寶因家庭貧困,請求擔任了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令。
約太寧三年(325年),干寶遷升為始安(今廣西桂林)太守。
約咸和二年(327年),王導請朝廷任命干寶擔任其司徒右長史,干寶在司徒府期間曾撰立司徒府屬僚官儀《司徒儀》一卷。
咸和九年(334年),干寶遷升為散騎常侍,兼任著作郎。
咸康二年(336年)三月,干寶去世。
劉宋·何法盛《晉中興書》
《晉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五十二》
唐·許嵩《建康實錄·卷七》
干寶在史學理論、史書撰寫和註釋方面都有卓著的貢獻:
《晉紀》
魏晉時期,史學正式脫離經學的藩籬而成為獨立的學術門類,得以充分發展,可謂修史成風,撰著繁富。僅修撰晉代史書的就多達二十餘家。據劉節考證,兩晉南北朝時期所修晉史共有26種,其中紀傳體14種,編年體12種,而干寶所著《晉紀》是編年體史書中的佼佼者。南朝齊時,臧榮緒依據王隱《晉書》、干寶《晉紀》與何法盛《晉中興書》,撰成了包含兩晉史事的較為完備的《晉書》,成為唐修《晉書》的主要依據。干寶《晉紀》也是唐修《晉書》所參考的18家晉史之一。干寶《晉紀》雖已不存,但由清人輯本可知,《晉紀》以晉武帝、孝惠帝、孝懷帝、孝愍帝等四帝年號為綱,又追記了西晉高祖宣帝、世宗景帝、太宗文帝的事迹,內容包括三國西晉時期的主要歷史事件,涉及當時眾多歷史人物,具有較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依據古代史家評述,干寶《晉紀》的優長之處有以下幾點:
①文字簡略婉約,工於敘事。
②重新確立凡例,內容審證有序。
③論贊在東晉南朝史書中屬於優善者。
史論史觀
①陰陽五行思想與天人合一的歷史觀
干寶繼承了戰國以降的陰陽五行學說,並用來探討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干寶承襲了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探究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通曉從古到今的社會發展演變)”的史學傳統。
干寶具有濃厚的“天人感應”思想。干寶的這一思想在《晉書 · 五行志》中有集中的反映。《晉書 · 五行志》中記述了許多自然災害和人發生的怪異事件,干寶認為這些都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成敗、人事得失有關。干寶認為,自然界的正常與怪異就是人事休咎的徵候。
②對國家興衰原因的探討
干寶善於從歷史形勢的發展上論述古今的變易,其《晉紀總論》和《晉武革命論》是綜括一代或數代興亡大事之史論,發揮了作者的歷史見解。干寶認為,朝代廢興、政權鼎革的主要動因不在人事,不在政治人物自身的舉動,而在天命、人心和時運,政治人物的舉動只有應天、順人、隨時,才能獲得成功。他認為,周朝的國祚久長是因為基廣根深,晉朝的快速衰亡在於根基不牢。
③對史學研究、史書撰寫的貢獻
干寶踐行了“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其《晉紀總論》對西晉王朝興亡原因的探討,運用“比較”的方法,首先將西晉衰亡時期與興起時期加以對比,又將晉朝與周朝對比,說明周朝為何國祚長久,西晉為何快速滅亡,說理頗為中肯。
干寶對史學的“求真”和史料的搜集運用問題也有探討。其《搜神記 · 序》中認為任憑史官如何正直忠實,但是過去的史事留存下來的不多,即使留存下來,也是眾說紛紜,或以訛傳訛難以審訂。所以秉筆直書也有局限性。史書的撰寫貴在求真,但是真實只能是相對的。其言外之意是說,即使怪異之事,也可以從中搜索出一些事實來。不論神話、傳說,原都有社會背景在其中,都有真實的歷史“素地”。
搜神記
干寶
干寶撰寫的《搜神記》,記述了從上古到漢晉時期的大量傳說,內容極其豐富。其中有很多故事,應是干寶長期搜集而來,涉及的範圍很廣,包羅的面也甚寬;上至皇室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其注視的視野之中。他並不簡單地抄錄傳說,而是在搜集的素材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將生活中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融為一體,使這些傳說故事更為典型和耐讀,終提升到文學作品的高度。
魏晉時期,學者和文人們對社會事物和芸芸眾生的興趣變得更加廣泛,文筆和體裁也更加活躍,筆記小說這種新的文學形式也就應運而生了,干寶便是這種新的文學形式的主要發軔者之一。
干寶因任過官職,併當過史官,且為“良史”,用歷史的眼光看應屬於那個時代的主流學者;再說撰著《晉紀》 和注《周易》《周官》等書,在學問上也有相當的成就。但他並不拘泥於這些成就,並不因為走正統治學之路而壓抑了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才情;在文學上也不願追隨詩賦的潮流,而是另闢蹊徑,創作了別開生面的《搜神記》。由此可見,《搜神記》的誕生與時代背景是大有關係的,同時也與干寶思維的活躍和獨特的性情以及廣泛的興趣有關。
其實書中並不局限於“神道”之說,很多篇章都突破了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的藩籬,體現了追述歷史和關注社會的取材與寓意。無論是從筆記的角度或是從志怪小說的角度來看,《搜神記》都顯示出很高的價值。
《搜神記》中有些故事曾是當時廣為流傳的,如孝子董永的故事,在漢代畫像中就有描繪,在山東、河南、江蘇、四川等很多地方考古發現的漢代墓葬中都出土有此類畫像。而董永故事的文本記載,則主要見於《搜神記》。它經過干寶的整理記載,為研究漢畫提供了寶貴的文獻依據。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漢代畫像中描繪較多的題材,《搜神記》對此也有記載,這亦為漢畫研究提供了依據和便利。
《搜神記》還記述了在江南地區表演外來幻術的天竺胡人,這對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來說,無疑增添了一條十分重要的資料。又如《搜神記》中關於彭祖的記載,可與《史記》《大戴禮記》等典籍中的記載相互印證;關於左慈、孫策、華佗等人物故事,可與《後漢書》《三國志》等史籍中的傳記互相參照,類似的例子很多。書中記述的故事雖然大都有著比較濃郁的神怪色彩,卻透露出豐富的歷史信息。可見《搜神記》具有非常重要的資料價值。它對於研究歷史、人文、民俗、神話傳說等諸方面的學者來說都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搜神記》在篇章結構方而或長或短,形式多樣,清新活潑,開啟了一種新的寫作風尚;尤其是文筆方面也非常優美,其敘述方式清新幽雅,將傳說、故事、人物、懸念、風土人情巧妙地揉為一體,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中國的志怪之作,秦漢時期開始出現,但就漢代文人小說而言,據研究者的考證,應大都為偽托。而干寶撰寫《搜神記》用的是真實署名,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晉代作品。作為晉代一部真實可信的作品,無論是對了解當時的文學狀況,還是對研究中國早期小說發展,都是有重要意義的;而這也是《搜神記》的寶貴之處。
如果說干寶《搜神記》開了志怪小說創作的先河,應該是不過分的。從這一點來看,干寶《搜神記》在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六朝以來的《搜神後記》《神異記》《拾遺記》等,顯然都是步後塵之作。唐宋時期的志怪及傳奇,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 也都繼承和發揚了干寶《搜神記》的寫作技巧和文采韻味。近代文學大師魯迅的《鑄劍》故事就取自《搜神記》中的《三王墓》,凡此舉不勝舉。
除此之外,《搜神記》的影響還體現在文學的其他領域,在戲劇方面,家喻戶曉的《天仙配》《相思樹》,就與《搜神記》中的《董永》《韓憑妻》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而元雜劇《竇娥冤》,其脈絡可直接上溯到《搜神記》里的《東海孝婦》。在詩歌方面,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寫及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日夜思念,讓道士施展法力求見貴妃魂魄,其情節就取自《搜神記》中的《李少翁》。
其他
《春秋左氏義外傳》,還注《周易》、《周官》等數十篇,另有文集四卷。今存《搜神記》20卷,為後人所輯錄,又《晉紀》亦有清人輯本。
另計,《封神榜》曾有新疆版本署名為干寶所著,比明朝早。
東晉清談家劉惔:卿可謂鬼之董狐。
《文心雕龍》:①至於晉代之書,繁乎著作。歷史事件,陸機肇始而未備,王韶續末而不終,干寶述紀,以審正得序;孫盛《陽秋》,以約舉為能。②孫盛、干寶,文勝為史,準的所擬,志乎典訓,戶牖雖異,而筆采略同。
《晉中興書》:(干寶)撰《晉紀》,起宣帝迄愍帝,五十三年。評論切中,咸稱善之。
《世說新語·排調篇》注引《中興書》:寶少以博學才器著稱。
《晉書》:①性好陰陽術數,留思京房、夏侯勝等傳。②令升、安國有良史之才,而所著之書惜非正典。③贊曰:陳壽含章,岩岩孤峙。彪溥勵節,摛辭綜理。王恧雅才,虞慚惇史。干孫撫翰,前良可擬。鄧謝懷鉛,異聞無紀。習亦研思,徐非絢美,咸被簡冊,共傳遙祀。
《史通·卷四·序例》:①夫史之有例,猶國之有法。國無法,則上下靡定;史無例,則是非莫准。昔夫子修經,始發凡例;左氏立傳,顯其區域。科條一辨,彪炳可觀。降及戰國,迄乎有晉,年逾五百,史不乏才,雖其體屢變,而斯文終絕。唯令升先覺,遠述丘明,重立凡例,勒成《晉紀》。鄧、孫已下,遂躡其蹤。史便中興,於斯為盛。②干寶、范曄,理切而多功,鄧粲、道鸞,詞煩而寡要,子顯雖文傷蹇躓,而義甚優長。斯一二家,皆序例之美者。
祖父:干統,東吳奮武將軍,封都亭侯。
父親:干瑩,東吳丹陽丞。
哥哥:干慶,《晉書》未具名,後世記載言為干慶。
從兄:干瓚,東晉庾翼部將。永和元年(345年),聯合戴羲殺害冠軍將軍曹據,圖謀造反,被安西司馬朱燾討平。
干寶酷愛陰陽五行占卜星命,注意研究京房、夏侯勝等人的傳記,為其撰寫《晉紀》打下基礎。干寶的父親生前有位寵妾,為干寶的母親所妒忌,干寶的父親去世時,其母將侍妾活埋在父親的墳墓里。那時干寶兄弟年幼無知,不清楚長輩的事。過了十幾年,干寶母親病逝,打開父親的墳墓準備合葬,卻發現侍妾伏在棺材上,容貌與活人一樣,用車載回家,過了一天,竟然蘇醒過來。敘說干寶的父親常給她飲食,恩情如故。有關家中十幾年來所發生的一切,侍妾都能一一說出,而且準確無誤,生活在墳墓里也不覺得難受。過不久,干寶兄弟將侍妾改嫁他人,侍妾還生了個兒子。另外,干寶的兄長曾重病氣絕,但許多天屍體不涼,後來又醒過來,說自己見到了天地間鬼神的許多事,如同做夢醒來一樣,並不知道自己死過。干寶受此影響,撰寫彙集古今神靈怪異人物變化,題名《搜神記》。
干寶著作頗豐,著有《晉紀》二十卷、《搜神記》三十卷。干寶於易學造詣極深,《晉書》明言注《周易》。《隋書·經籍志》載有:《周易》十卷,又《周易爻義》一卷,梁有《周易宗塗》四卷,皆干寶撰。其中《周易宗塗》《隋志》言已佚,兩唐志皆不錄。而《周易注》《周易爻義》二書,兩唐志皆收錄之。另《經典釋文·序錄》、《宋史·藝文略·經類》及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等也錄《周易注》十卷。又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周易問難》二卷、《周易玄品》二卷,也為干寶撰。項皋謨、朱彝尊、馬國翰等人皆信從。然《隋書·經籍志》明言《周易問難》二卷王氏撰,《周易元品》二卷不著撰人,故今人台灣學者黃慶萱等人關於《周易問難》《周易玄品》二書不為干寶所撰的考證屬實(見《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九)。干寶的易學著作今皆散佚,其《易》注主要散見於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陸德明《經典釋文》中。後人有輯本。另外,根據其它典籍記載:干寶還撰有:《易音》《毛詩音》《周官禮注》《答周官駁難》《周官音》《后養議》《春秋左氏函傳義》《春秋序論》《正音》《立言》等。
干寶生年未見明確記載,學界存在分歧:
中國文選學研究會副會長許逸民推測干寶生於晉武帝太康七年(2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曹道衡、中國社科院文研所副研究員沈玉成贊同此說。
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劍國則推測干寶生於東吳末帝天璽元年(276年),但又表示“這個估計恐怕還是比較保守的,生年還可以往前提一些時間”。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系教授張慶民在《干寶生平事迹新考》一文中則推測干寶可能生於東吳末帝天紀四年(280年)。
古代五傑浮雕2007年9月29日,河南省駐馬店標誌性建築天中柱落成,它位於駐馬店市開源大道與樂山大道交會處。天中塔塔基四面嵌有4塊2米高、3.9米寬的高浮雕,其中南面是“古代五傑”(李斯、韓非、桓寬、范縝、干寶)。
干寶
2010年,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人民政府在縣城新區建成了干寶文化廣場,塑干寶像。
海鹽干氏原籍河南新蔡,東晉時干寶遷海鹽。干寶以博厚才學,召為著作郎。著述宏富,涉及經、史、子、集四部,堪稱文化通人。其志怪小說《搜神記》為中國小說的開山之作,並對後世小說創作有深遠的影響。干寶因此被譽為中國小說的鼻祖。
海鹽干氏宗譜自五世孫干朴起修,以干寶為海鹽始祖,曾三修宗譜。1991年,干寶第四十八裔孫干乃軍歷時10年,修成新《干氏宗譜》。干氏家訓有八則,主旨分處家鑒、處心鑒、處身鑒、處人鑒、治生鑒等,內容分為敦親睦、務教訓、戒嫉姑、崇節義、戒失業、尚謙抑、守詒謀、擇交遊。干氏特彆強調家訓中“以上八箴皆遵祖訓,茲特有鑒於族衰之由,故摘其大要而記之,子姓輩能奉祖訓而不忘焉,亦足以光我宗也。”要求子孫能按家訓處世為人治家,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