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

韓梅著圖書

《藥用植物學》是一本適用於中藥專業、中藥資源開發、植物科學與技術、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森林資源等相關專業使用或參考的教科書,也是科學研究的參考書。

內容簡介


《藥用植物學》是一本適用於中藥專業、中藥資源開發、植物科學與技術、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森林資源等相關專業使用或參考的教科書,也是科學研究的參考書。教材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介紹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與結構,共7章,即植物細胞、植物組織、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下篇主要介紹植物分類的方法、原則和類群的分類,共8章,即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採用恩格勒分類系統(1964年),重點介紹藥用植物較多且重要的科、屬、種的特徵、分佈與藥用價值。

目錄


緒論

一、藥用植物學的內涵與任務
二、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與學科定位
三、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植物細胞

第一節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結構
一、原生質體
二、細胞后含物
三、細胞壁
第二節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一、植物細胞的分裂
二、植物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植物組織

第一節植物組織的種類
三、保護組織
四、分泌組織
第二節維管束及其類型

植物器官

第一節根
一、正常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變態根的類型
三、根的顯微構造
四、根的生理功能
第二節莖
一、正常莖的形態
二、莖的類型
三、變態莖的類型
四、莖的顯微構造
五、莖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葉
一、葉的組成
二、葉的各部形態
三、單葉與複葉
四、葉序
五、葉的變態
六、葉的顯微構造
七、葉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花
一、花的組成與形態
二、花的類型
三、花程式與花圖式
四、花序
五、花粉粒的發育、形態結構及分類學意義
六、花的生理功能
第五節果實
一、果實的形成
二、果實的構造
三、果實的類型
四、果實的生理功能
第六節種子
一、種子的形態結構
二、種子的類型
三、種子的組織構造
四、種子的萌發與休眠

分類概述

第一節植物分類概述
一、植物分類學的意義
二、植物分類簡史
三、植物分類的等級
四、植物分類的一般原則
五、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系統
第二節植物的命名
一、學名的組成
二、種以下等級的命名
第三節植物分類檢索表
一、定距式檢索表
二、平行式檢索表
三、連續平行式檢索表
第四節植物分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形態分類學
二、微形態分類學
三、實驗分類學
四、細胞分類學
五、數值分類學
六、化學分類方法
七、分子系統學

藻類植物

第一節藻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藻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藍藻門
二、綠藻門
三、紅藻門
四、褐藻門

菌類植物

第一節菌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真菌門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子囊菌亞門
二、擔子菌亞門

地衣植物

第一節地衣植物概述
第二節地衣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第八章苔蘚植物門
第一節苔蘚植物概述
第二節苔蘚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一、苔綱
二、蘚綱

蕨類植物

第一節蕨類植物概述
一、蕨類植物的孢子體
二、蕨類植物的配子
三、蕨類植物的生活史
四、蕨類植物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蕨類植物的分類及常見藥用植物
1.石杉科
2.石松科
3.卷柏科
4.木賊科
5.紫萁科
6.海金沙科
7.蚌殼蕨科
8.鱗毛蕨科
9.水龍骨科
10.槲蕨科

裸子植物

第一節裸子植物概述
第二節裸子植物的分類與常見藥用植物
1.蘇鐵科
2.銀杏科
3.松科
4.柏科
5.三尖杉科(粗榧科)
6.紅豆杉科(紫杉科)
7.麻黃科

被子植物

第一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被子植物的分類及重要藥用植物
一、雙子葉植物綱
(一)原始花被亞綱
1.三白草科
2.胡椒科
5.桑寄生科
6.馬兜鈴科
9.石竹科
10.睡蓮科
12.小檗
13.防己科
14.木蘭科
15.樟科
16.罌粟科
17.十字花科
18.景天科
19.虎耳草科
20.杜仲科
21.薔薇科
22.豆科
23.芸香科
24.楝科
25.大戟科
26.漆樹科
27.冬青科
28.衛矛科
29.鼠李科
30錦葵科
31.瑞香科
32.桃金娘科
33.五加科
34.傘形科
35.山茱萸科
(二)後生花被亞綱
36.杜鵑花科
37.報春花科
38木犀科
39.馬錢科
40.龍膽科
41.夾竹桃科
42.蘿蘼科
43.旋花科
44.紫草科
45.馬鞭草科
46.唇形科
47.茄科
48.玄參科
49.爵床科
50.車前科
51.茜草科
52.忍冬科
53.敗醬科
54.葫蘆科
55.桔梗科
56.菊科
58.莎草科
61.百部科
64.薯蕷科
66.姜科

參考文獻

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