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
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五言詩
《客從》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諷刺詩,大約作於唐代宗大曆四年(769年)。作者巧妙地、準確地運用了傳說,用“泉客”象徵廣大的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徵由人民血汗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全詩控訴了殘酷的剝削制度,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諷刺詩。“征伐誅求寡婦哭”,“已訴徵求貧到骨”,便是這首詩的主題。杜甫巧妙地、準確地運用了傳說,用“泉客”象徵廣大的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徵由人民血汗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
首二句仿漢樂府民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的格式,但別生新意。“客”和“我”都是虛構的。關於珠的傳說是相當多的,如明月珠、夜光珠等,為什麼一定要用泉客珠呢?趙次公說:“必用泉客珠,言其珠從眼位所出也。”(郭注卷十五引)這話很能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接著“珠中有隱字”,寓意為百姓心中有難言的隱痛。意在警告統治階級應該看到他們所剝削的一切財物其中都含著人民的血淚。最後兩句點明作詩本旨。珍珠“化為血”,寓意為官家征斂的實為平民百姓的血汗。這又是從淚化為珠想出來的。原有的財物,既剝奪一光,而公家的征斂,仍有加無已,所以說“哀今征斂無”,意謂而今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供搜刮的。
明人王嗣奭《杜臆》:此為急於征斂而發。上之所斂,皆小民之血,今並血而無之矣。“珠中隱字”,喻民之隱情,欲辨而不得也。
清人仇兆鰲《杜詩詳註》:盧世㴶曰:《留花門》、《塞蘆子》、“三吏”、“三別”、“二嘆”,暨《客從南溟來》、《白馬東北來》,紆慮老謀,補偏救弊,其情酸味厚,歌短泣長,而一唱三嘆,蘊藉優柔,《三百篇》、《十九首》、蘇、李、曹植、陶潛,上下同流,先後一揆矣。
清人浦起龍《讀杜心解》:從“珠”上想出有“隱”字,從“泉客珠”上想出“化為血”。
此詩大約是唐代宗大曆四年(769年)杜甫在長沙所作。唐玄宗天寶末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此後,唐帝國四分五裂,社會動亂不安。詩人杜甫深受社會動亂之苦,他經歷千辛萬苦飄泊到西南,在成都曾寫有一首《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的詩,其中說:“蕭條四海內,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過。飢有易子良,獸猶畏虞羅。”語意極為沉痛,就是對當時已發生人吃人的社會現實的描述。大曆三年(768年)詩人漂泊到湖南,親眼看見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辛和遭受的痛苦。此詩即為漂泊湖南的次年所作。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