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長白山北麓龍崗山脈中段、通化市輝南縣境內,其東部、南部以龍崗山山脊為界,與靖宇、柳河縣相鄰,西部和北部與輝南森林經營局接壤,東南端以雞冠山為頂點,南北與東西走向的龍崗山脈為兩腰。地理坐標為東經126°13′55″~126°32′02″,北緯42°16′20″~42°26′57″。是自然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成立於1991年,2003年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對象是以火山地貌為基礎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和生態環境。
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102公頃。
2003年6月6日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新建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式成立。
2003年9月29日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暨掛牌儀式再大龍灣舉行。
2005年8月10日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全國科普基地創建工作檢查驗收
2005年10月14日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
2006年5月10日吉林龍灣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揭牌儀式在大龍灣隆重開幕。
2009年7月29日龍灣漂流項目試運營。
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長白山北麓龍崗山脈中段、通化市輝南縣境內,其東部、南部以龍崗山山脊為界,與靖宇、柳河縣相鄰,西部和北部與輝南森林經營局地域接壤,東南端雞冠山為頂點,南北與東西走向的龍崗山脈為兩腰。保護區總面積為15061公頃。
該區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大幹旱,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年平均氣溫 4.1 ℃,最高平均氣溫 5.1 ℃,最低年平均氣溫 3.1 ℃, 7 月最高平均氣溫 22.4 ℃, 1 月最低平均氣溫 -18 ℃,極端最高溫 35.2 ℃,極端最低溫 -43.3 ℃。年平均降水量 704.2 毫米,年最大降水量 1020.7 毫米,最小 436.5 毫米,降水時間分佈受氣候影響顯著,夏季雨最集中,佔全年降水的 61% ,冬季降水最少;年平均光照 2550 小時,無霜期 110 ~ 120 天;年平均蒸發量為 1276.1 毫米。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該區屬以火山地貌為基礎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大約 60 萬年前,這裡頻繁而劇烈的火山運動,形成了眾多火山口湖。由於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火山口湖群濕地,構築了本區地貌的濕地景觀,其獨特的生態結構及生態系統,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龍灣保護區內火山活動形成的多種火山口地貌,為沼澤濕地的形成和發育提供了優越自然條件。由於這些火口湖、堰塞湖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濕地類型多樣,水深不同,濕地發育情況也有差異,成為我國少有的特殊成因類型的濕地分佈區。
保護區最東南端的雞冠山海拔 1233.3m ,為全區最高處,西北與西南兩端海拔較低,最低處位於南端后河村,海拔 449m 。在大地構造上,該區位於中朝准地台的北部邊緣,鐵嶺—靖宇隆起的中段,北部與樣子哨—三源浦斷陷接壤,南部毗鄰渾江斷陷,中部隆起部分為太古界鞍山岩群組成的龍崗古陸。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另外,還有的是山間河灘地,地表常年過濕形成的沼澤;部分火山口積水成湖,形成“龍灣”,構成本區重要的生態景觀要素。有的火口湖經過長期的沼澤化演替過程,形成獨具特色的沼澤,俗稱“旱龍灣”。熔岩谷地和熔岩台地的低洼地帶,由於排水不暢,造成土壤水分過飽和或地表積水形成大面積的沼澤濕地。火山—森林—濕地景觀要素通過物質遷移的紐帶有機地組合,構成獨具特色的生態系列,是保護區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暗棕壤:為本保護區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分佈在海拔 800 ~ 1200 米之間區域,中層厚約 30 ~ 50 厘米,下層多為棕色碎石角礫殘積層,下部為岩石碎塊。
白漿土:分佈在平坦的熔岩台地和河谷階地上。白漿土的母質比較單純,主要是第四紀典土狀積澱物,質地粘重,透明性很差。
草甸土:分佈於河流泛濫地,分腐殖層和母質層,呈弱酸性。
總保護區總面積為15061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5678.0公頃,緩衝區面積為5016.0公頃,實驗區面積為4367.0公頃。保護區境內含該區域內八個火山口湖(龍灣)中的東龍灣、南龍灣、三角龍灣、大龍灣、小龍灣及二龍灣等六個,其中以三角龍灣和大龍灣最為著名。
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自然生態系統類別。重點保護對象是以火山地貌為基礎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和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及其自然生態環境。
保護以火山地貌為基礎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
龍崗火山群噴期多,旋迴多,造型多,致使火山地貌類型複雜。其中火山口湖數量眾多(共8個火山口湖,有6個在保護區內),分佈集中,在我國占首位,在世界上也是空間分佈密度最大的火山口湖群。由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火山口湖群濕地,構築了本地獨特的濕地景觀,其獨特的生態結構及生態系統,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保護生物多樣性
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由於複雜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生物物種多樣性。
⑴該區有野生植物108科276屬462種。其中:地衣植物2科2種,苔蘚植物15科28種,蕨類植物12科21種,裸子植物3科9種,被子植物77科402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1種,如東北紅豆杉、人蔘、水曲柳、黃檗、鑽天柳、野大豆、刺五加、紅松、東北茶麋子、紫椴、胡桃楸,其中包括第三紀孑遺種:如人蔘、水曲柳、黃檗、胡桃楸、紅松等。
⑵有野生動物279種,其中魚類2綱7目12科42種;兩棲類2目6科12種;爬行類3目4科12種;鳥類16目43科171種;獸類6目16科42種。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9 種,其中鳥類 22 種:即黃嘴白鷺、鴛鴦、蒼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大鵟、毛腳鵟、鵲鷂、白尾鷂、白腹鷂、燕隼、紅隼、紅腳隼、灰背隼、花尾榛雞、普通雕鴞、普通角鴞、領角鴞、長耳鴞、短耳鴞、長尾林鴞等;獸類 7 種,即棕熊、黑熊、猞猁、青鼬(黃喉貂)、水獺、原麝、馬鹿。
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該區濕地分佈於輝發河系(松花江主要支流)的上游區,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和徑流調節功能。維護周邊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是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的關鍵,因此,流域自然生態環境是該保護區重要的保護對象之一。
旅遊公路已鋪設完成,旅遊專線已開通,鐵路瀋吉線經過輝南縣城朝陽陣,距景區67公里,每日都有旅遊專線通往景區。
景點照片
三角龍灣位於金川鎮金川屯以東距大龍灣6公里,海拔687米,水域面積42.6公頃,最大水深97米左右,形成於約60-100萬年前,是由兩次以上火山噴發形成的連體火山口湖,亦屬瑪珥湖。
旱龍灣位於三角龍灣西南側,僅隔一道山樑,沿320米棧道可直達。旱龍灣面積4.5公頃,最大水深1.5米。是火山口湖演替為森林濕地的生態景觀。
東龍灣位於金川鎮東龍灣屯南約1.5公里處,海拔832米,水域面積47.5公頃,最大水深126米左右。是龍灣公園內七個龍灣中垣口最圓、深度最大、水質最清、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湖,主要有七星泉、飛天崖、將軍洞等景觀、景點。
南龍灣位於金川鎮南龍灣屯以東約0.5公里處,海拔620米,水域面積25公頃,最大水深72米左右。
二龍灣位於金川鎮吳家趟子屯西南2公里處,距大龍灣3.5公里,海拔530米,水域面積27.5公頃,最大水深35米左右。
小龍灣位於大龍灣西南側2.5公里處,距二龍灣1.5公里,水域面積12.5公頃,最大水深27米左右。
吊水壺瀑布位於大龍灣東南側約3.5公里處。原發於長白山系龍崗山脈的響水河,流經於此,因火山運動導致河床段跌,形成高約4米、寬約13米的瀑布。
四方頂子山海拔1233.3米,龍灣景區內最高的玄武岩質火山錐,也是輝南縣境內最高山峰,開闊平坦的峰頂約30餘公頃。
龍灣保護區是在火山地質地貌條件下,以濕地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區內的濕地類型較多,既有現代火口湖湖泊濕地,也有火口湖經過漫長歲月的沼澤化過程,演化成的草叢沼澤、灌叢沼澤、森林沼澤和蘚類沼澤,還有玄武岩熔岩谷地、熔岩台地及其上各種窪地,以及山間河谷灘地,地表常年過濕形成的森林沼澤。因此,該區濕地類型多樣,在中國濕地資源中非常獨特,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