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村窯址
河南禹州淺井鎮扒村的古窯遺址
扒村窯在河南禹州市淺井鎮,是禹州市最大的古窯遺址。創燒於唐代,終止於元代。文代堆積層分元、宋、五代、晚唐四層,五代堆積層較薄,同磁州窯產品極其相似,是我國北方金、元時期具有特色的一座民窯。出土的瓷器瓷片品種造型繁多,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產品多為白底黑花,次為翠青地繪黑花,釉色有黑、白、三彩、加彩等。其白地釉下黑彩與磁州窯屬同一類型,黑彩濃而醇厚,筆調粗放簡練。故有宋代墨瓷遺址之稱。為研究宋代民間繪畫和宋代民俗學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1963年,扒村窯址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扒村窯址河南省禹州市市區北13公里的扒村。屬民間窯址。遺址東起龍母奶奶廟,西至虎頭山下,南起花果崗,北至扒村北,東西約 15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百萬平方米。遺址面積廣達75.2萬平方米。出土的資器瓷片品種造型繁多,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產品多為白底黑花,次為翠青地繪黑花,釉色有黑、白、三彩、加彩等。有宋代墨瓷遺址之稱。是我國北方有特色的一座民窯,屬磁州窯系。其白地釉下黑彩與磁州窯屬同一類型,黑彩濃而醇厚,筆調粗放簡練。主要品種有白地黑花、白釉、黃釉、黑釉和青釉,器型有碗、盤、枕、瓶、罐等等。扒村瓷的風格有點像磁州窯系的產品,但是它的紋飾筆調比磁州窯更加粗放凝練,黑彩也更加濃厚,它的裝飾技法主要採用繪畫和划花,分為釉下和釉上兩種彩繪。扒村瓷胎質堅硬,但略微顯得粗糙,胎有深灰和米黃兩種,釉面沒有光澤,白釉通常泛乳黃色。
窯址考察撿瓷片標,。禹州我們到一個收藏扒村窯標本的朋友私人博物館參觀,在這裡標本是可以賣的,不過比以前貴多了。扒村窯主要產品是白底黑花瓷器,特別是折沿花卉大盆最有特色。利用化妝土美化瓷面,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裝飾技法主要採用繪畫和划花,分為釉下和釉上兩種彩繪。瓷胎質堅硬,但略微顯得粗糙,胎有深灰和米黃兩種。同時也燒青瓷、花釉、黑釉、黃釉、鈞瓷和黑釉剔花、翠青地印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划花、宋三彩、白地繪紅褐花等品種。繪畫裝飾多用花草、蓮瓣、水藻、魚、人物、鳥獸、荷花等。扒村窯白地黑花瓷雖與磁州窯相似,但也有明顯的區別:一是黑彩濃厚;二是紋筆粗獷;三是支燒痕不同。磁州窯支燒痕為長條形,該窯支燒痕為不規則形。扒村窯瓷器以富有鄉土氣息與民間色彩而著稱,在宋代瓷中別具一格。特別是畫面裝飾多取材於當時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小景,極富有生活意趣。
禹州市,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達億噸。鋁釩土、陶瓷土、硅石、石灰石儲量豐富,構成煤、陶瓷、建材三大工業優勢。扒村位於禹州市城北(稍偏西)二十五華里的淺井鄉。東與長葛市接壤,北與新鄭、新密市相連,西接本市順店鎮、萇庄鄉,南靠穎河岸。地處伏牛山余脈,屬豫東平原的過度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的大鴻寨山,峰高達788米;山高水長,形成豐富的水資源。從東向西,依次有清潩河、扒村河、書堂河,均屬穎河支流。扒村河從西部的虎頭山下經龍母奶奶廟前轉向北流去。扒村四面環山,礦產資源豐富。東部和北部的小山崗產瓷土,西部的杏山產煤。書堂山和趙老庵附近的灰灰萊溝,兩處的元古界變質岩中礦體厚度均在100米以上,長度為3000米,總儲量為2億噸,是陶瓷原料中脊性優質原料。塑性原料中的高嶺土、鹼石在黨溝、庄溝、扒村等地儲量也很大,素有“北山毛土”之稱。溶性原料中的方解石、瓷石、白雲岩在淺井鄉儲量也很大。這些正是瓷場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及自然環境。
禹州市的古窯遺址多達一百四十多處,是河南省古窯址最多的縣。但在《禹縣誌》上列出具體村名者,僅有神垕鎮和扒村。《禹縣誌》卷十,祀典志四十一至四十二頁載:“伯靈公廟有二:一在古東會立(文風裡神垕鎮)始建元孝,元延祐七年鄉人常希重修;一在古東張鎮(錫章里五申岜村鎮)廟土已久,惟有一元碑殘缺數字在山志。”
前一個窯址,就是以燒鈞瓷為主,素以“鈞都”之稱聞名遐邇的神垕鎮。古東張鎮的扒村,便是以“白地黑花瓷”為主,磁州窯系中的明珠——扒村窯。
磁州窯是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它分佈於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南為最多、為最早,禹州市扒村窯規模最大,製作最精。扒村窯的早期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時以燒制白瓷為主,黃白釉量也很大,另外兼燒黑花、花瓷、青瓷,品類較多。宋代扒村窯仍然保持這個特點。此外,扒村窯的釉下黑褐彩器,在器表題寫書畫、詩句作裝飾,極負盛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
扒村窯瓷器以富有鄉土氣息與民間色彩而見稱,在宋瓷中別具一格。特別是畫面裝飾多取材於當時人民喜聞樂見的生活小景,富有生活意趣與幽默感,保存了宋代民間繪畫和宋代民俗學的史料。從各地博物館藏品所見,更能體現宋瓷新的儀態和風範。
扒村窯址 - 豐富多彩的扒村窯產品
扒村窯燒瓷品類繁多,是為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地區、不同需要的結果。從發現的碗殘片上,署有“張”、“劉”、“秦”、“花”、“李”等標記看來,一個窯區可能同時有很多規模不大的制瓷作坊。他們生產同一類器物,或生產不同的品系,各個有專長。據禹州白沙宋墓壁畫記載,扒村窯的大盆及碗,是作為女子洗盥用具的,既可供女子梳洗,又可供廚房洗菜、洗碗,用途多種多樣,需要量自然很大。扒村窯場的規模之大,產量、品種之豐,由此可見一般。 .
扒村窯產品,製作講究,善於利用化妝土美化瓷面。產品以白地繪黑花為主,其次有翠青地繪青花,瓷釉有白釉、黑釉、宋三彩、宋加彩等。扒村窯的釉,“白如雪、黑如鐵”,至於三彩製品,更有“三彩之精,加彩之美”的贊語,有“紅如朱、白如脂、黑如漆、綠如翠”的佳話。還有的使用紅、黃、綠、黑、白等釉色,其中紅彩尤為鮮艷,襯以淺綠色地,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成為藝術珍品。扒村窯的構圖嚴謹而繁密,一般裝飾多用花草、蓮瓣,水藻、人物、鳥獸等紋樣,線條流暢、生動盎然,富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
扒村寨外西南至扒村河北岸,發現有宋三彩、宋加彩、翠青地繪黑花和白地繪黑花;虎頭山以東至瓦窯溝以西,扒村河以南至崗坳,以白瓷、黑瓷為主;扒村河以南,瓦窯溝以東至禹州市到萇庄鄉的公路以東,花果崗坳以北至扒村的大片範圍內,以白地黑瓷花為主;鈞瓷在老砦的周圍有些許發現。這裡的瓷片、窯具在田間地頭、斷崖一眼可見,有的堆積高如小山。
根據考察收集,分類如下:
1、白釉瓷
碗:有六式:
Ⅰ式侈口,口邊較厚,口以下斜收,底心薄於碗身,圈足較厚,里牆外撇。
Ⅱ式唇口,厚邊直削,淺腹,口腹及腹底相接處,各有一稜角,底心厚度與碗身相等,里心微突出一圈,淺圈足。
Ⅲ式口微收,半圓腹,圈足,底足微突出小雞心。
Ⅳ式侈口,口處微凸起弦紋一周,腹壁斜收,底口較薄,圈足。
Ⅴ式唇口薄邊,腹壁上部斜直,下部向內收斂。
Ⅵ式唇口薄邊,半圓腹,圈足。
盤:口微斂,淺平腹,腹底分界不明顯,盤心平滑或凹下弦紋一周,圈足。
碗、盤裡部均施滿釉,有支砂痕,外施半截釉,釉下掛有化妝土,胎色灰白或暗紅,質地較粗,有的白釉呈現細密的開片。還有一些瓶、壺、盆、罐殘片。
2、白地黑花 .
有碗、盤、罐、瓶、枕等,以碗、盆為多。大的在40——50厘米之間,小的與白釉中的Ⅲ、Ⅳ式碗大體相當,還有一種碗為唇口卷邊,腹壁斜直,平底卧足,外部露胎,施半釉,造型別緻。碗心多繪有花草文字,有支砂痕。小型碗,外多施半截白釉,在口外邊或內邊加繪黑色寬邊線一圈或細圈線兩周。底足露胎,圈足寬厚。
盆:板沿,平底,內部施滿釉,外部多露灰黃色胎,有的掛黑色、藍色釉,盆內和盆沿多繪蓮瓣、荷花、水紋、魚藻、花草或在盆中心書一“盆”字。口徑多在40厘米以上。
罐:大口,直腹,外繪花草紋,里不掛釉。另有一種,圓肩,鼓腹,腹下漸收,圈足,上下繪蓮瓣及回紋,腹部開光繪動物圖案。圖案茂密,十分精美,可謂扒村窯之代表作。
瓶:有梅瓶、花口瓶、玉壺春瓶。多繪花草、動物、文字等圖案。玉壺春瓶小口而釉質細密,黑花似漆。
枕:有八角、腰圓形、伏虎形。紋飾多在邊際加寬線一周。枕面開光,內繪花卉、動物、鳥類或書寫詩詞。
3、白地畫花
量較大,有大、中型的碗或枕等發現。碗內畫水紋荷花,外施半截釉。
4、黑釉天目瓷
有碗、盤、罐。碗口微內收,圓腹,玉壁式底,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質濃厚。有的出現油滴或兔毫等結晶現象。有的內為白釉,外施黑釉且滿釉芒口為覆燒,製作精美,類似黑定。天目瓷盤與白瓷盤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口邊直削,腹壁直向內收,盤心淺坦,裡外施半截釉。有的內心呈星角型。
罐:多有蓋,平沿,直削邊,小口,凸心,起兩周弦紋。蓋頂有長方形橋紐,滿施黑色亮釉,里部露胎。另一蓋罐未凸起弦紋,紐為圓球式,上圓下尖,鑲入蓋內,製作頗為新穎。罐多為雙系,罐身突起線筋三兩一組,布滿一周。
另外,有大量的蘿蔔尊(雞腿瓶),小口似梅瓶,肩部一周無釉,施白色化妝土,弦腹,腹底漸收,下有小圈足,型體高大。整個器身形成凸凹式的弦紋,層層重疊向上。但黑釉製作粗糙。
5、翠青底繪黑花,翠青底印花
有小碗、大盆、瓶、枕。在白底黑花上罩一層所謂孔雀綠色的青色釉。但釉中鹼性較強,常年被濕土侵漬,多剝落,露出黑色紋飾;有的則形成一塊所謂“銀釉”,甚至在黑花上面出現草綠色。圖案有花木、水藻、鳥獸、人物、故事等。印花片不多。枕面圖案多為雜花捲葉紋。
6、紅褐底繪黑花
有紅褐底繪黑花的大罐和虎枕殘片,間有白釉畫花。
7、綠釉
僅見到瓶和爐的殘片,施草綠色鉛質釉,釉薄且亮,多有細密開片及剝釉現象。胎質粗松,吸水性強,坯體較厚。
8、黃釉
僅見到罐蓋及長方形枕,二者在胎質上有所不同。罐蓋施黃褐色釉,釉上繪黑花,釉下掛有化妝土,胎質較堅厚。枕施密黃色釉,釉質似今日之琉璃,掛釉薄而有網狀小開片。坯體較輕,胎色較白,吸水性較強。
9、宋三彩 .
有盤、瓶、枕,多為畫花,紋飾有花草、荷葉、蓮瓣、飛鳥等多種,以枕最精,釉薄而亮,有的出現剝釉現象,均施有化妝土。胎質甚粗,呈灰黃色,坯體厚且輕。
10、宋加彩
見紅黃、紅綠彩碗,杯較多。白釉較粗,彩色極艷麗。胎質粗黃,施有化妝土。圖案嚴整、飽滿。
11、黑釉、白釉、加彩玩具
有小壺、小碟、小罐及加彩人、猴等。
12、鈞瓷
見有碗、盤瓷片。釉色有天青、灰青、灰褐色,也有帶紅紫相映斑的。施釉有的到底,有的不到底。胎質堅硬,呈灰白色。
窯具:
有匣缽、支具、墊餅、墊圈等數種。墊圈形狀較為特殊,製作規整,多半圓形。堆積最多,可能是支燒盆、枕所用。
如果御用鈞官窯器為大雅之雅,那麼,距鈞官窯二十五華里的扒村窯器無疑就是大俗之雅了。鈞官窯素有“家有黃金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雅堂無鈞瓷,不可自誇富”之美譽,具有超凡脫俗,令人心馳神往的神韻;而扒村窯器則直抒胸臆,盡展民眾情懷,雖是“下里巴人”,卻在日常實用器物的造型上更貼近生活。前者追求雅韻意境,後者更關注美觀實用。
扒村窯遺址,東起龍母奶奶廟,西至虎頭山下,南起花果崗坳,北到扒村村北,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約近百萬平方米,是禹州市最大的古窯遺址。
追溯扒村窯瓷器裝飾藝術風格的形成及特點,還得從唐、宋、元當時整個社會發展的狀況談起。
禹州是“畫聖“吳道子的故里。吳道子生活在唐玄宗時期,名道玄,字道子,陽翟人,“中未弱冠,窮丹青之妙,浪跡東洛時明皇知其名,召入內供奉。”他首創“白描”,在長安和洛陽的寺院里,畫了三百多幅壁畫,畫里的人物面貌各不相同,形象逼真,人物衣帶飄飄若飛,人們贊說“吳帶當風”。他開創了人物畫的先河,後世稱吳道子為“畫聖”。唐以後,人物畫的全盛時期已過去,繼之山水畫、花鳥畫蓬勃發展,南北各派更是名人輩出。同時,宋代的陶瓷藝術也呈現出南北瓷業絢麗多彩的可喜局面。
北宋時農業經濟進一步繁榮,工商業得到極好的發展。整個民族特別是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觀,得到了確立與完善。在藝術活動中,他們大力提倡對韻味、神似和內省的追求,反映對審美的把握上,則強調“寓意於物,而不留意於物”。這種審美情趣對傳統儒學的超越,表現在陶瓷藝術上,便決定了“五大名窯”瓷器的內涵。“五大名窯”除鈞瓷以絢麗多彩的窯變美奪得世人的鐘愛,其它汝、官、哥、定均為單一釉色裝飾,以青素淡雅的釉面重在“意”與“境”的感悟,力求“神”與“會”的妙趣。
於是,風行一時的繪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官方陶瓷業很難有立足之地。藝術家們對繪畫在陶瓷上的表現只有另闢溪徑。而磁州窯系的興起,白地黑花在北方民間的廣為流傳,正好為民間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廣大的市場。
白地黑花的裝飾,以黑彩代墨,以瓷坯為紙,因為北方瓷胎較粗,所以施過“化妝土”之後,坯胎成了書畫創作的廣闊空間。民間藝術家們可以在磁州窯系瓷器上描繪人物,寄情山水,抒發情懷,從而形成這種制瓷工藝與傳統繪畫藝術相結合的綜合藝術,並很快得到發展。
扒村窯作為北方著名的窯場,有傳統繪畫遺風的禹州民間藝人在白地黑花裝飾上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筆者通過近十年來對扒村窯遺址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瓷片標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