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九華山化城寺的結果 展開
- 九華山化城寺
- 安徽省青陽縣寺廟
九華山化城寺
九華山化城寺
四周環山如城,是九華山的開山主寺,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場,是九華的“總叢林”。始建於唐,至 德初年(公元756年)當地鄉紳請新羅僧人金喬覺入居,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金喬覺99歲圓寂后,僧眾視為地藏菩薩化身,化城寺遂闢為地藏王道場。東晉隆安五年(401年),僧人杯渡曾在此築室為庵。
九華山化城寺
明嘉靖王一槐《九華山志》載:“化城,天竺國佛場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數里至其處,峰巒環列,泉壑紆迴,中曠而夷,類其國郭,故名。
舊志云: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創寺,日“九華”唐郡守張嚴(岩)奏額始名‘化城’唐人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唐開元末有僧人檀號居此,寺額即日“化城”;至德初年,青陽諸葛節等發現正在東岩石室苦修的新羅僧地藏,深為感動,於是買下檀公寺基,構築台殿,以成琳宇,請地藏大師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張岩奏請朝廷移舊額置於新寺,於是化城寺成為地藏大師傳經佈道的大伽藍。
貞元十年(794)大師圓寂.,被僧眾視為地藏菩薩靈跡示現,從此九華山逐漸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地藏道場。
“化城”源出於《法華經》中的佛教故事。傳說釋迎牟尼與小徒下鄉佈道,忽為山險所阻,小徒饑渴交加,坐地不起。
釋迦牟尼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小徒頓為振奮。所謂城實乃佛祖點化而成。因化城寺地處高山平地,四面環山如城,故名之。
化城寺位於九華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圓形廣場,廣場中間有一個月牙形的蓮池,名月牙池,傳說為當年地藏放生池。
寺殿前後有四進,分門廳、大雄 寶殿、後進和藏經樓。此四進隨地勢漸高,結構自然,門楹窗柃、斗拱樑柱和台階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觀的圖案。
殿內有康熙御書“九華聖境”橫匾和乾隆御書“芬陀普教”橫匾。後殿首明代崇禎皇帝御書“為善最樂”橫匾。
初建於公元757年的原化城寺,早已蕩然無存。
現存寺廟的山門和藏經樓為十六世紀所建,而大雄寶殿和后廳為十九世紀重建。
這些建築除四壁磚牆和瓦頂外,內部為木結構。柱、梁、檁、椽全部採用閂縫對榫、互相楔咬的傳統方法,不用一顆釘子。門楣、斗拱和橫樑上都鏤刻著鳳凰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以及花草圖案,施以重彩。
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層層迭進,九條木雕的金龍圍著中心的碩大寶珠盤旋飛舞,祥雲和瑞蝠穿插其間,令人嘆為觀止。今住持僧常明。
化城寺現已用作九華山廣場文物博物館。化城寺前的廣場上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關於娘娘塔有兩種傳說。出化城寺向南,可到旃檀林。
后該寺歷經維修改建,現存殿宇四進,莊嚴有序,最後一進為藏經樓,珍藏明版藏經6777卷,保存至今,十分珍貴。該寺面積350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寺院。
中文名稱:化城寺 地址:池州市青陽縣九華街盆地中心化城峰 佔地面積:2880平方米 | 又名:地藏寺 建立時間:晉隆安五年 現任住持:九華山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常敏法師 |
化城寺的名稱來源有二,一實一虛。
一實,指化城寺坐落在九華街上。九華街是過去因香火興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九華街,屋舍鱗次櫛比,多是兩層小樓,街巷東西橫貫,溪水在街下流過,淙淙有聲,如隔岸弦鳴,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靜。
九華山四大叢林中的百歲宮、祗園寺、東崖寺均坐落在九華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頂盆地之中,背倚白雲山,南向芙蓉嶺,東崖雄踞於東,神光嶺起伏在西,虎形諸峰環繞於北,四山環繞如城,確如“高山流水別有天”,人一入此,猶如內城,故名化城寺。
虛,就更有意思了,它不是化城寺之外觀,而表現了其作為開山古剎的意蘊。
相傳釋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彌下鄉佈道,山重路阻,小沙彌口渴腹飢,無力前行,釋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點化一城,讓小沙彌前去化齋,以圖繼續 前行,這就是《華嚴經》所載的“佛指化城”的故事。
寺僧取其中前進途中“化一城郭”的間歇,以圖繼續精進之意,將九華山第一座寺院題名為化城寺。
安徽當塗城內有一座寺廟也名化城寺,系三世紀中三國時期孫吳政權所建,以城郭之城而命名,李白作《化城寺鐘銘文》即指這一化城寺。
化城寺為東晉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祥師始建,八世紀後期唐代重建,朝廷賜之額,以後屢毀屢修,現存寺院為十九世紀末重建。化城寺前是一個面積約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廣場,階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環池有石砌欄桿,澄澈如鏡,天光雲影,蒼山古剎,盡人其中。這個千年古池,也曾飽經滄桑。“會昌法難”叫九華山佛寺均被毀廢,月牙池也在劫難逃,成為廢池。晚唐詩入薛逢游九華山見廢月牙池,曾寫詩嘆道:“曾發蕭聲水檻前,夜蟬寒沼兩蟬娟。微波有恨終舊海,明月無情卻上天。白鳥將帶林外雪,綠荷枯盡渚中蓮。榮華不肯人間住,須續庄生第一篇。”所述清蕭寒蟬,白鳥枯荷的荒涼凄楚,可以想見當時廢池的情景。唐宣宗即位后九華山寺院方得以恢復,僧伽得以重聚,月牙池乃重現生機。現約六百七十平方米大的池塘,碧波澄潭的景色依然如敵。
月牙池以北,寺前階下並峙石獅一對,高大古樸,傳說為唐宋時代遺物,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原貌巳無法辨析。人石獅旁上十五級台階至瑤台,再上三級即到大門廓下。廓內卷檐下三個大門,雕樑畫棟,頂梁為石柱,刻有楹聯明白曉暢,點出化城寺作為九華山總叢林、開山寺的意蘊。進山門以上,化城寺依山勢而建,前後為四進,逐次升高。從山門至藏經樓前院牆,以凸凹字形相連,渾然一體,具有江南山區古寺建築的典型待征。山門與二殿相聯,二殿後為天井,再后是大雄寶殿。大殿後進為明代建築藏經樓。樓殿之間是一個小院。院內東西兩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其中明刻碑記三方,清康熙等年間刻碑十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幾方《嚴禁弊害碑》,刻於明末清初,時正值九華山佛教興盛之際,受皇帝、皇太后賜經、賜金和 御筆匾額,可謂恩遇優渥,而碑記所禁各項,卻是僧人身受其害之事,這是過去宗教受歧視、僧伽受迫害的歷史見證。藏經樓高二層,底層前檐向前延伸三米多。藏經樓與樓前三進殿宇原為明代同時建造,清代遭兵燹,三進殿宇盡遭焚毀,惟藏經樓安然無恙,若有佛助。戰後前三殿依原樣重建,僅大雄殿正脊頂的彩瓷葫蘆,兩端彩瓷魚龍正吻、正脊的水磨鏤空青黃色磚為明代遺物,殿宇樓閣依然明代風貌,幽靜恬適。藏經樓現為佛教文物展覽館,陳列有明代皇帝聖旨一道,御賜藏經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和貝葉經、地藏的九龍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餘件。化城寺內原有大鐘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毀於兵燹。現存之古銅鐘,重約一千餘公斤,與九華山其他諸寺的大鐘相比並不算大,但因其懸於主剎開山寺內,化城寺又地理居中,群山環繞,似自然迴音裝置,音聲倍響。古鐘鑄造精美,音質悠揚宏亮。“每當紅曰西沉,白雲出岫,蒲牢一振,鏘鏗徐發,四山響應”,到此自可體會“化城晚鐘”之意境。大雄寶殿為化城寺的主殿,原懸有明崇禎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題匾額,“文化大革命”中化為灰燼。殿門正面佛像台乃漢白玉砌成,仰觀藻井,就是著名的“九龍盤珠”。這是用整塊檀木雕成的圖案,九條纏繞交錯的游龍,首尾相顧,龍頭伸向正中一顆明珠。游龍生動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實為古代木雕藝術精品。大雄寶殿內供奉地藏菩薩立像。中國佛寺中,一般菩薩塑像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戴毗盧冠、身披袈裝的出家僧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這是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五濁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了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相。化城寺大雄殿所塑的地藏菩薩像,雙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稱為與願印或施願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這尊地藏菩薩塑像雙手下垂,加上殿內楹聯語雲:“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用語雖非佛家語,卻祈求佛法使人心公平,深得地藏宏願三昧。
人們都知道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但為什麼將九華山作為地藏顯靈之地,為什麼化城寺又成為九華山的開山寺呢?原來這均與九華山佛教的開創者金喬覺密切相關。據典籍記載,金喬覺異人異相,奇骨聳出頭頂,卻面噁心慈,人品聰穎慈祥。無意於二十四歲剃髮為僧,遁入佛門。“棄卻金鑾納布衣,修身浮海到華西”,於八世紀上葉唐開元、天寶年間來到九華山。初時,金喬覺夜則宿於東崖峰峭壁下一個深數米、寬三米多,高二米多的岩洞內,日則端坐於東崖峰頂的一塊巨石之上,刻苦修行悟道。人們將金喬覺修鍊之洞稱為地藏洞,將其端坐過的巨石稱為晏坐洞。“東崖晏坐”為九華山十景之一,至今猶存。八世紀中期唐至德年間,山民諸葛節等人上山打柴,見金喬覺閉目蠟足於石室之中,以白土和小米烹而充饑,深為其苫修的德行而感動,伏地號泣,並自發捐款,買下了人家的地基,為金喬覺建寺。倡議發出之後,遠近民眾,應者雲集,就連郡中上首僧勝瑜等也遠道而來,拜金喬覺為師,並幫助他化緣,同建寺院,經數十年經營,寺院初具規模。唐建中二年(七八一年),地方官表奏朝廷,將寺院定名為化城寺。金喬覺在化城寺落成后當了住持,聲名曰盛,信徒日眾。但金喬覺仍一如既往,苦行篤修,其德行深受僧俗各界尊重。人們在他身上賦予了很多故事,顯示佛法的廣大無邊;又因金喬覺生前篤信地藏菩薩,傳說其相貌也酷似地藏,被認為是地藏菩薩轉世,是地藏在人間的化身,故在中國又稱地藏菩薩為金地藏、地藏王。確是菩薩與修行相互印證,真身與法身水乳交融。因此,大雄寶殿楹聯貼切準確地表達了地藏宏願,塑像雖顯奇特,更突出了“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之心。
九華山化城寺建築特點和佛教地位
建築特點:為明末四進院落式民居建築,前三進殿宇為清末修建,第四進藏經樓仍保持明代建築風貌。寺背倚虎形山,門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廣場、娘娘塔。
佛教地位:全國重點寺院,九華山開山祖寺。現兼作九華山歷史博物館,存有歷代文物。九華山許多大型佛事活動多在化城寺廣場舉辦。
這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於九華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華街。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雲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圍,儼如城池。寺院 建於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后,上首僧勝諭進一步擴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門、放生池、供經台等。
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賜寺額名“化城寺”。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聖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頒藏經,或御書匾額,並賜金修葺。咸豐七年(1857),除藏經樓外,寺宇皆毀於兵火。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
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遞進,“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十分壯觀。今寺分四進院,除藏經樓外,余均清代光緒年間建築。以前,藏經樓不僅收藏有經書、詔書、宸翰真本,而且有據說是地藏穿過的袈裟、高約五尺的毗盧佛銅像、定光佛鐵像、數枚銅質方印、重約數百斤的銅質獨角獸(地聽)、刻有地藏菩薩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貴文物。 “文革”中,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毀壞,今存者有古鐘一口,重約二千餘斤,藏經樓內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般木經》、血寫《華嚴經 》等。寺前廣場上有一千年古塘,當是《九華山化成寺記》中所說的“相水攸涿者,為放生池”的放生池。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原名九子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20公里處,面積100餘平方公里。該山險雄奇秀齊備,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美稱。唐代詩人李白曾三上九子山,作詩讚美曰:“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因而將九子山改名九華山。
九華山早在晉代(公元401年)就有了寺廟建築,開始是道觀,到唐代新羅國(今朝鮮)金喬覺到此結廬,廣修佛寺,后經宋、元、明、清歷代的修建,九華山寺廟最多時達150餘座。現存寺院50餘座,佛菩薩塑像1500餘尊。著名的寺廟有:化城寺、肉身寶殿、祗園寺、百歲宮。
上九華山,進山門首先要到九華街,這裡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附近,有“蓮花佛國”之稱。
地藏菩薩全稱“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十輪經》載:“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
傳說釋迦在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法時,曾囑咐地藏長住人間,並執掌幽冥世界(即陰府教主)救濟三惡道眾生之苦。於是地藏就擔當了釋迦滅度之後、彌勒出世之前,在無佛世界教化眾生、拯救眾苦的大任。他發下了“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所以他代表了“大願”。
地藏菩薩的塑像,大多著僧裝、披袈裟、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持九錫寶杖。他的坐騎名“諦聽”
據《宋高僧傳》載,地藏托胎為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少年出家,唐玄宗時(公元653)來到中國,於安徽省九華山結廬苦行修鍊。後來他在當地廣收信徒,募化建寺,使九華山佛寺和僧尼日益增多。他在99歲時,自坐缸中圓寂,3年後開缸時,肉身不壞,面色如生,骨節能動,佛界稱之為菩薩轉世。於是以全身入塔,這就是著稱於世的地藏肉身塔,后又建殿藏塔,所以名為“肉身寶殿”。
到了明代,金喬覺地藏開始被作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來祭祀。從此,九華山就成為地藏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化城寺主要文物
貝葉經。人 們在佛堂、靜室常見的“簾卷春風暖,經翻貝葉香”春聯,其中的“貝葉”即是指的“梵文貝葉經”,俗稱“貝葉真經”。這是古代印度佛教徒,用鐵筆在貝多羅樹 葉上刻寫的佛教經文。唐僧玄奘去西藏取經,取的即是此種經文。據史料記載,宋高僧圓道從西域歸來,得梵文貝葉經四十札,藏西安大雁塔。九華山所藏貝葉經,大約即源於此。九華山現存梵文貝葉經二札。一札內藏10葉,每葉長52.5厘米,寬6.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每葉距葉片兩端17厘米處有裝訂小孔。夾貝葉經冊頁上有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竹禪題跋。此經為畫僧竹禪捧呈九華。另一札夾板上畫有紅黑兩色相間荷花瓣,內藏73個,每葉長39厘米,寬5.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葉片距兩端12厘米穿孔處,有線繩貫穿,可系可解。
經始傳至九華山年代無考,但肯定較為久遠。以上兩札《貝葉經》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鑒定,暫定為二級藏品。
明《藏經》共有兩部。其一:即明萬曆十四年 (1586 年 ) 三月神宗朱翎均之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頒賜的《藏經》。會頒經諭文1件,始藏拱金閣,清嘉慶二年(1797年)不慎失於火萬曆十四年頒經,為明正統五年(1440年)刻版,“大明萬曆二十年七月吉旦,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後印造”。共計667函677l卷。經書長35厘米,寬13厘米,一律用長66厘米、35厘米的白開化紙粘折而成。每版5頁,每頁5行,每行17字。上下印有雙邊。全部函號編碼以《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流。……”的順序排列。明《藏經》始藏景命閣,后移置化寺藏經樓,分藏四個大藏櫃中。清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軍與清軍激戰九華山,化城寺前殿、中廳、大雄寶殿均毀於兵燹,唯後殿(即藏經樓)倖存。今全部《藏經》藏於677個樟木中。這是目前僅存的兩部保存完整的明代《藏經》之一。1988年2月1日國家文物局定為二級藏品。其二: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閏四月二十四日神宗頒賜《藏經》一部。經文函卷數尚未清點。每卷上印“大明萬曆戊戌年七月吉日奉旨施行”。經卷規格與正統版相仿。頒經渝旨保存完好。
《血經》。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在九華摘星庵苦修,共耗去28年時間以指血調研銀珠濡筆恭書《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故有《血經》和《明代血經》之稱。祟禎三年(1630年)明思宗朱由檢派員朝聖並敕封無瑕和尚肉身為“應身菩薩”,裝金供奉。這部《血經》遂被僧眾護如至寶,倍加珍藏。後幾經戰亂,《血經》保存完好,硃色未褪,今藏於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全經81卷,每卷由15張白宣紙粘合,每張紙60.5厘米×33厘米,上抄經文20行,每行15字。每卷共折60面。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一級藏品。
釋迦牟尼銅像。高 198 厘米,寬 142 厘米,重 900 公斤,由上身下身兩部分組成。鑄有“尉遲敬德監造”字樣。尉遲敬德隋末歸唐,曾來九華山建佛寺。經鑒定此尊佛像造於宋代,“尉遲敬德監造”乃偽托。原置三天門聚龍寺,后移置化城寺藏經樓下。像身斑駁,定為二級藏品,是九華山最大最古的銅佛像。
明神宗聖旨。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 (1599 年 ) 頒賜藏經敕諭1件。諭文寫在鵝黃色蠟箋紙上。幅面為86.5×40厘米。上有內外二方框,相距7.5厘米,框內四周繪製描金飛龍12條。蓋有陽文“廣運之寶”御空,邊長11.5厘 米。其文曰:“敕諭九華山地藏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發誠心印造佛大藏經,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經首護持,已諭其由。爾住持及僧眾人等,務要虔潔供 安,朝夕禮誦。保安眇躬康泰,宮壺肅清。懺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仁慈善教。朕成恭巳無為之治道焉。今特差內官監太 監漢經廠表白李官,齎請前去彼處供安,各宜仰體如悉。欽哉,故諭。大明萬曆二十七年閏四月二十四日”。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一級藏品。
清康熙皇帝御書。楷書,“九華聖境”四字。每字長 58 厘米,寬40厘米,幅面長192.5厘米,寬95厘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聖祖玄燁南巡,三月迴鑾駐江寧府時書寫。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化城寺的幽冥鍾。高 199 厘米,底口徑 141 厘米,厚 4 . 5 厘米,二龍四爪合背鈕。鍾一例鑄“南無幽冥散主地藏王文佛”牌位,高60厘米,寬40厘米,上有二龍,鐘上方一圈鑄“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每字徑13厘米,寬115厘米,鐘下方寬17.5厘米,一圈鑄二龍戲珠,寺庵名和功德芳名10排11行,共183個,另五行鑄“簡稱提督總理製造局洪寶麟監造,署兩江總督巡撫沈秉成倡建,千總陳萬順承造,孔昭溶沐手敬書,大清光緒十七年夏日鑄”等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心經圖章》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 12 頁,每頁篆刻印模10枚,記印章模120枚。竹撣作。藏九華山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以畫說法》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梅蘭菊竹畫11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品。
《隸篆小品》冊頁。一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篆書法小品13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諦聽。一座。傳為地藏王坐騎,地藏王就是坐它由新羅國渡海來到九華山的,它頭上只有一隻角,俗稱“獨角獸”。長73厘米,高66厘米,重250公斤,純銅鑄成。上刻文“姑蘇梅誠吾造”,清康熙年間眾姓募化冶鑄並敬獻九華。佛教信徒視為珍寶,香客更尊為吉祥之物,常有人在朝拜地藏時用銅元、制錢在“諦聽”背上磨擦幾下,然後帶回系在小孩子身上以“避邪”、“降福”。現藏於九華山文物館,定為二級藏品。
化城寺釋迦牟尼玉坐佛。高 74 厘米,寬 56 厘米。造於明末清初,定為二級藏品。
九華山文物眾多,上述僅是九華山歷史文物館中藏品中的一部分。其餘有歷代朝廷賜給九龍山金、銀、銅、玉印不計其數;歷代銅、鐵、玉質佛像和數百口合金鐘及器皿,鑄造精良,造型古樸優美;歷代名瓷如唐三彩、景泰藍、釉紅、青花瓷亦不在少數;歷代名人字畫400餘種;各種碑、塔、墓及摩岩石刻遍及全山。這些珍貴的寺院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們人收藏保護的結果,是九華山佛教歷史的見證,也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瑰寶。
華城寺現任方丈常敏法師,43歲,甘肅人,1983年出家,師從明心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