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梆子
形成於清道光年間的傳統戲劇
西路梆子是現在的河北梆子的雛形,形成於清道光年間。其前身為山陝梆子,經商人傳入今河北海興一帶,當地人結合本地的哈哈腔、羅羅腔、柳子戲、漁鼓戲、秧歌劇及地方民歌、鼓詞等說唱藝術兼容武術、雜技、舞蹈等民間技藝,形成了西路梆子,並迅速傳播開來。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善於表現悲腔,明顯具有山陝梆子向直隸梆子過渡的特徵。清道光後期,定名“西路梆子”,與山東同樣由山陝梆子演變而成的東路梆子並稱。
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
就聲腔和其發展衍化而論,廣義的“西秦腔”目前尚有多種說法,其主要爭議點似乎僅在究竟是起源於陝西的“西音”、“秦音”、“秦聲”乃至今之秦腔呢,還是起源於甘肅的“西腔”、“琴腔”、“隴東調”和“甘肅梆子腔”等腔調呢?
其實,只要再將爭議的焦點簡略歸納一下就不難發現,狹義的“西秦腔”正巧具備這兩處“起源地”的契合點。
“西路”的說法有兩種緣由:一是沿襲宋代至元時所設“秦鳳路”建制,以鳳翔府及古秦州(今甘肅天水)甚至蘭州一帶的俗稱“西路”而得名;二從聲腔板式和表演風格的形成,相對於東路(主要指同州梆子和西安亂彈)而言,含有西府方言“戲路”、“套路”、“路數”的意思。
西路梆子
武戲要求演員有極高的武術功底。如著名武生張三創編的傳統劇目《張三打拳》、《張三跑馬》等廣泛流傳於河北、京津一帶。《走矮人》、《耍軸棍》、《吊小辮》、《抖帽翅》、《仙人脫衣》等高難動作均始創於西路梆子,目前在各大劇種中仍然流行。旦角的青衣、花旦等行當的表演也獨具特色,後來對京劇的表演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粗礦豪壯,唱腔講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虛,並有不少獨特技藝:如耍雙鞭、掄麻鞭、鞭掃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說。並講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凈,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臉兼演彩旦;臉譜化妝有突出的特點,粗直大方,注重輪廓,顯得莊重、魁偉,而又富於誇張浪漫色彩。
西路秦腔發展至解放前夕,由於中路秦腔不斷發展,對西路秦腔影響很大,演員相繼改唱中路秦腔,並將西路唱腔融會其中。著名秦腔演員仁哲中即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長,成為獨具一格的"任派"唱腔。
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這一傳統的民間戲劇形式,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一些老藝人的不斷故去而面臨失傳的危險,已瀕於滅絕。目前,只有極少數民間藝人能夠演唱、伴奏。且僅有的幾個傳承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珍稀劇本急需加緊挖掘、整理,並進行搶救性編演。西路梆子演出團體隊伍急需組建並狀大。近年來,海興縣戲劇史調研組經調查、考證,掌握了許多的文史、口碑資料,搜集到大量相關實物,其中包括清末至民國期間的手抄劇本四十餘件。進一步挖掘、整理、保護西路梆子,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主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群藝館承辦。旨在充分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提高全社會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