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惠渠灌區

位於陝西省涇河縣的灌區

涇惠渠灌區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灌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為主,複種指數1.85以上。一切為了灌區改造,一切服務於灌區改造。為了灌區的再度輝煌,灌區人同心同德,頑強拼搏,無私奉獻

渠灌區概況


從陝西省涇陽縣涇河仲山口引水的自流灌溉工程。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灌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
攔河閘
攔河閘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為主,複種指數1.85以上。古老的涇惠渠是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鄭國渠的延續。灌區有145萬畝設施灌溉面積,但因長期投入不足,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渠系輸水不暢,尤其是支斗渠以下的末級渠系,大多數還是土渠,輸水水量損失大,運行維護費用高。加上渠系未配套計量設施,用水分攤計量不準問題突出,造成了灌區灌溉面積逐年萎縮。渠系輸水不暢和損失過大,不僅關係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投入成本,還影響到區域內糧食的豐減,對末級渠系挖潛改造迫在眉睫。從2000年開始,利用關中灌區改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涇惠渠灌區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渠系工程的更新改造,並取得一定成效。緊接著,於2004年被水利部列為末級渠系改造試點單位,進一步加大了斗渠襯砌和設施配套力度。在灌區改造過程中,他們注重干支渠道襯砌,更重點針對斗渠破損造成的“水中旱”、“渠邊旱”進行整治,對斗渠實施以襯砌和田間配套水利設施為主的中低產田改造,6年已改造支渠125公里,改造斗分渠877公里,改造中低產田42.6萬畝,恢復擴大了灌溉面積。對灌區改造的效果,涇惠渠管理局委託西農大進行測評,得出的結論是:斗渠襯砌后,滲漏比土渠減少50%,減少了輸水損失,斗支渠利用係數平均由原來的0.72提高到現在的0.95,灌溉條件改善了。改造的節水效益同樣顯著,降低了田間灌水定額,鬥口灌水定額平均由原來的130立方米/畝降為90立方米/畝。支斗渠改造同時改善了灌區農業生產條件,目前灌區複種指數由原來的1.2提高到了1.4以上,糧食畝均產量由原來的每畝18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450公斤左右。

渠道樞紐工程


涇惠渠是民國時期“關中八惠”的第一工程,民國19年(1930年)10月動工興建,民國21年(1932年)6月開始通水,民國24年(1935年)4月全部竣工。灌區位於渭河以北關中平原中部,由涇陽縣張家山涇河峽谷築壩引水,東流至閻良臨潼2縣(區)境內分別注入石川河與渭河,東西全長70km,南北最寬達20km,海拔高程350~450m,北依山原,西、南、東與寶雞峽、交口抽渭灌區相連,總面積約1180km2,灌溉涇陽三原、高陵、臨潼、閻良5縣(區)農田135萬畝。灌區土地肥沃,氣候沾和,古代曾是鄭國渠、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等灌區。渠首加壩加閘工程由混凝土溢流壩、攔河閘、進水閘、引水隧洞及排砂閘等建築物組成。
(1)、混凝土溢流壩
混凝土溢流壩是在原混凝土溢流壩的基礎上再加高19m,其中溢流堰部分加高11.2m,在堰面上加了6孔凈寬為10.3m的閘孔,閘墩厚3m。壩右側為溢流段,左側為攔河閘,壩型為微拱型混凝土溢流重力壩,曲率半徑為180m,壩軸線長118.8m,壩頂高程469m,最大壩高35.7m,正常擋水位以下庫容510萬m3,有效庫容370萬m3,每年可調蓄灌溉水量1850萬m3,調蓄及穩流水量為2692萬m3,增灌農田4000hm2。
(2)、攔河閘
攔河閘布置在溢流壩的左側。由於溢流壩是微拱型,故閘孔在水流方向為梯形,閘墩也是上游寬、下游窄的變斷面形狀,在門槽處閘孔凈寬10.3。閘孔共6孔,閘墩厚度約3m。攔河閘段共布置了六扇10.3×8m2的升卧式平面閘門,每扇閘門上有四個滾輪,在門槽下部為滑動上升,到了一空高度變為沿軌道滾動並開始卧倒滾動。啟閉設備為QPQ2×400kN的固定卷揚式啟閉機
在每孔升卧式閘門上的上游側均布置有一道檢修門槽,六扇升卧式閘門公用一套疊梁式檢修閘門疊梁由自動抓梁操作其關閉或開啟。自動抓梁由2個50kN的電動葫蘆操作。
(3)、引水洞
引水洞進水塔位於左岸左壩肩前。引水洞為壓力隧洞,洞徑4m,長268m,設計流量為50m3/s。進口設有1扇4×4.5-17.5m的事故檢修閘門,由1台QPQ2×400kN-20m固定卷揚式啟閉機操作。在其上游側設有兩扇孔口尺寸為4×7.4-4m的攔污柵。由於涇惠渠首夏季河道中柴草及污物較多,為了不影響水輪機發電機組發電兩道攔污柵需頻繁的輪換提升,由2台QPQ2×400kN的固定卷揚式啟閉機操作。
(4)、排砂洞
排砂洞位於引水洞的右側,它是由原來的1號輸水洞改建而成,洞徑4.5m,長63m,進口底板高程449.00m,比引水洞進口高程低4.5m。排砂洞進口為龍抬頭形式,水流由此跌入原1號輸水洞,進口段底部原1號輸水洞部分以混凝土填塞,進口閘室段長9m,用環氧砂漿抹面,在閘室的進口設有1扇1.8×1.8-32m的平面工作閘門,用1台QPPYⅡ-630kN-3m的液壓啟閉機操作,在其上游側設有1扇1.8×2.2-20m的平面檢修閘門,用1台QPPYⅡ-500kN-3m的液壓啟閉機操作。加壩加閘工程於1997年6月底全部完工,正式投入使用。整個加壩加閘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4.3萬m3,混凝土4.85萬m3,鋼筋制安730t,閘門金結392t,工程完成投資總投資3952.7萬元,1997年6月,涇惠渠渠首大壩下閘蓄水投入運行。
 涇惠渠灌區
涇惠渠灌區

建制沿革


引涇灌溉始於公元前 246年戰國時代秦修建的鄭國渠,當時引洪灌溉4萬頃(折今約1155萬畝)。漢代在同一峽谷修渠,
宋代修豐利渠,元代修王御史渠,明代修廣惠渠。清代引涇困難,只能從峽谷引山澗泉水,名龍洞渠,清末灌溉面積僅兩萬畝。這些灌區均為鄭國渠的繼續。歷代引水口遺跡至今尚存。20世紀20年代末關中大旱后,由水利專家李儀祉主持,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興建了涇惠渠灌溉工程。當時計劃灌溉面積64萬畝,到1949年實灌50萬畝。
涇惠渠是民國時期“關中八惠”的第一個工程,民國19年(1930)10月動工興建,民國21年(1932)6月開始通水,民國24年(1935)4月全部竣工。灌區位於渭河以北關中平原中部,由涇陽縣張家山涇河峽谷築壩引水,東流至今閻良、臨潼2縣(區)境內分別注入石川河與渭河,東西全長70公里,南北最寬20公里,海拔高程350米~450米,北依山原,西、南、東與寶雞峽、交口抽渭灌區相連,總面積約1180平方公里,灌溉涇陽、三原、高陵、臨潼、閻良5縣(區)農田135萬畝。灌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古代曾是鄭國渠、白渠、鄭自渠及豐利渠等灌區。

籌備規劃


民國初年,郭希仁曾有過興建引涇工程的設想,於民國2年(1913)與李儀祉同赴歐洲考察水利,
涇惠渠
涇惠渠
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民國6年(1917),郭希仁任陝西水利分局局長。民國10年(1921),為興辦引涇工程,在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總指揮胡笠僧等人的倡儀下,成立了以李仲三為會長的渭北水利委員會,設渭北水利工程局(后改工程處)於三原,特邀正在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執教的李儀祉回陝共襄大事。民國11年(1922)秋,李儀祉回陝任陝西水利分局局長和渭北水利工程處總工程師,即對引涇工程進行勘測設計,提出了高、中、低3種建壩引水方案,因政局不穩,工款無著作罷。民國16年(1927)李儀祉離陝。民國19年(1930)楊虎城將軍主持陝政,目睹大旱災害給陝西群眾造成的悲慘境況,把興辦水利作為當務之急,於11月16日召開渭北5縣各界代表大會,成立水利協進會,決定採取政府撥款和利用義賑救災款、華僑捐助等辦法進行興建,再次特邀李儀祉回陝任省建設廳廳長和渭北水利工程處總工程師,同年12月,引涇工程正式開工。次年成立了以顏惠慶、楊虎城為名譽會長,李協(李儀祉)、李柏齡、塔德(美籍)為委員的渭北水利工程委員會。
涇惠渠灌區平面圖
涇惠渠灌區平面圖
引涇工程規劃設計始於民國8年(1919),由郭希仁派人草測涇河谷口地形圖提出工程設想。民國10年(1921),北平華洋義賑救災總會請全國水利局顧問方維因咨薦工程師吳南凱來陝進行現場勘測,提出改變鑿洞方案為修復舊渠的引水建議。民國11年(1922),李儀祉組建測量隊,任命胡步川為水隊隊長,劉鍾瑞為陸隊隊長,分別對涇河河谷、灌區地形進行勘測,開展水文觀測工作,民國12年、13年先後完成《陝西省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涇第一期報告書》和《引涇第二期報告書》,提出渠首工程甲、乙兩種方案。甲種方案為建高75米、長200米的高壩水庫,設計灌溉面積400萬畝以上,共需資金700萬~800萬元。乙種低壩方案有二:一為壩高15.5米、長85米,引水洞2700米,設計灌溉面積142萬畝,共需資金194萬元;一為壩高15米、長75米,開挖引水洞1500米,設計灌溉面積85萬畝,共需資金178萬元。施工前,因籌資所限,又提出了投資為150萬元的低壩第三方案,採取縮短引水洞和拓寬舊石、土渠等辦法,引水流量由40立方米每秒減為16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由85萬畝減為50萬畝。

興建發展


涇惠渠灌區,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初步建成到不斷擴大,經歷了前後兩個不同時期。民國19年~38年(1930~1949),為涇惠渠的興建、配套時期。民國19年(1930)12月7日在渠首張家山篩珠洞口舉行隆重開工典禮,大會由李儀祉主持,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陸軍第十七師師長孫蔚如、華北慈善聯合會會長朱子橋、北平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工程師安立森(挪威籍)等各界代表數百人參加。施工按工款來源分工負責。渠首樞紐和總乾渠上段工程,由北平華洋義賑救災總會組成的渭北引涇工程處負責,塔德、安立森組織施工;總乾渠下段及其它渠道工程,由省政府組成的渭北水利工程處負責,李儀祉、孫紹宗組織施工。經過一年多的協同工作,第一期施工於民國21年(1932)春完成了渠首樞紐、總乾渠、南北乾渠及第三支渠等工程。同年4月6日,由省政府決定命名為“涇惠渠”。6月20日在渠首舉行放水典禮,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吳稚暉褚民誼,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特邀代表朱子橋、艾德敷、貝克、陳福田(檀香山華僑代表),總工程師李儀祉、塔德,施工人員和陝西各界以及灌區各專、縣代表等數千人參加大會。
涇惠渠建成通水以後,又在民國22年~24年(1933~1935)繼續組織第二期施工,修建中、下段各支渠,改進和完善引水工程與其他支渠,使灌區尾留與配套工程全部建成,灌溉面積達到49萬畝。工程總投資167.5萬元,其中省政府籌款64萬元,全國經濟委員會撥款24.8萬元,華洋義賑會和擅香山華僑捐款73.55萬元,朱子橋捐助水泥2萬袋。
涇惠渠樞紐綿延2公里,大壩初建時引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民國24年至38年(1935—1949)加高3次,引水流量分別為17、19、25立方米每秒;1952年第四次加高大壩,引水流量增至26立方米每秒。原大壩建於明廣惠渠口上游出山口處,為重力式滾水壩,最大壩高9.2米、長68米、寬4米,上游坡1:0.2,下游坡1:1,壩內部為亂石排齊灰漿灌縫,外層為1米厚,1:3:6混凝土澆築,混凝土及石方4413.6立方米,用水泥1萬袋。設計過水深度15米。引水洞開於左岸,長359米,洞口明渠25米,設進水閘3孔,為1.75米×1.5米,閘墩為混凝土抹面,閘頂高12米,鋼板門聯結上面齒輪絞盤啟閉。民國21年(1932)7月洪水入渠,總干及北乾渠淤積30多公里,民國22年(1933)8月8日夜大水,洪峰9200立方米每秒,壩上水深14米,壩上原留有各寬4米退水口兩孔亦遭沖毀,水不能人渠,且進水閘門無法啟閉,遂於壩下游2公里處二龍王廟下設節制閘及退水閘以控制全渠引水量,並於總於渠以下設兩儀閘、漢堤洞閘、磨子橋閘、生王閘、彭李閘。其後,在管理運行中,經對大壩、進水閘、引水洞等進行加固、改造與完善,至1949年5月,設施灌溉面積增至69萬畝。
1949年~1995年,為涇惠渠灌區的改善、提高、發展時期。主要包括改造渠首樞紐、改善調整渠系、修建排水溝系、發展井站灌溉、完善田問工程等。
(一)渠首樞紐改造
1966年7月27日,洪水沖毀攔河大壩,省、地縣各級政府立即組織重建,成立以咸陽專署專員王世俊為指揮、涇陽縣長鄭公卿,涇惠局副局長喬大海、總工程師葉遇春為副指揮的工程指揮部。10月下旬至次年6月13日,在原壩址下游16米處新建1座高14米、長87.5米、底寬23米的混凝土溢流壩,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1971年5月,完成新建進水閘、擴建引水洞與加高石堤工程,節制閘、退水閘由人力啟閉改裝為倒掛式雙作用油壓啟閉機。1989年對渠首進行加壩加閘和除險加固。涇惠渠大壩平面布置見圖3-2-5。
(二)渠系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1949年~1966年為第一階段,主要項目有:翻修干、支渠各種建築物318座,使原有的磚體建築物全部改為混凝土或砌石建築,改建了新五支渠與分支渠,增開泄水渠2條,斗渠16條。新建了長36公里的第九支渠,在原一支渠中段和四、五支渠尾端,修建了過清河、石川河倒虹3座,開斗渠87條,新增灌溉面積32.5萬畝,在南乾渠作了7.6公里的混凝土襯砌試驗。至1966年,灌區設施灌溉面積發展到122萬畝。
1966年~1983年為第二階段,主要是對總乾渠、南乾渠和支、斗渠進行改善和調整,總乾渠延長10公里至山西庄,取消原南乾渠和北乾渠。改建下移十支渠進水閘,對二支渠三原縣城內外段5.86公里進行裁彎改直、片石襯砌,完成北乾渠及北干分支渠、三支渠等改善工程,修建各種建築物142座,將南一千渠生王分水閘下移至北孫村,下接四支渠,全部混凝土襯砌;增建四支渠過清分支渠,新開斗渠3條,對南二乾渠與七支渠作了混凝土襯砌,並將彭李分水閘移至朝李村。1978年,灌區設施灌溉面積達135.5萬畝,1982年有效面積為134.3085萬畝.
80年代後期至1995年為第三階段。為繼續解決灌區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減問題,1989年涇惠渠被列入關中三大灌區改造之一,開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灌區建設,共安排8項工程和方田38.7萬畝。主要項目有:渠首加壩加閘和除險加固、總乾渠險工段整治與石渠坡腳砌護,南乾渠改善,干、支、斗渠襯砌與翻修,重點建築物加固改造,排水乾溝整修以及通訊線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資1571萬元,建成渠、井、電、路、樹相配套的方田面積41.8萬畝,至1993年完成項目任務,1995年8月通過竣工驗收。
至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區共有乾渠5條,長80.42公里,已襯砌67公里;支渠20條,長297.49公里,已襯砌78公里;斗渠527條,長1206公里,已襯砌630公里;配套機井1.4萬眼;抽水站22處,裝機1824千瓦;設施、有效灌溉面積分別為134.04萬畝(其中抽水灌溉面積37.2萬畝)和125.99萬畝。
(三)園田化建設
1965年在《建設涇惠渠灌區農業穩產高產規劃》中,把改善斗渠、平整土地和方田建設作為首要任務。1964年繼涇惠渠管理局在涇陽縣姚坊公社對南乾渠及十支渠11條斗渠進行改善試點之後,灌區各縣相繼鋪開的有三原縣安樂、獨李公社,高陵縣通遠坊公社火箭大隊,臨潼縣徐楊公社,涇陽縣石橋公社等,均是灌區當時園田化建設的樣板。“文化大革命”初期,園田化建設曾一度停頓。進入70年代,在全國北方農業會議精神和農業學大寨運動的推動下,按照“以土為首,水、土、林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方針,灌區又開展了以一平(地平)、三端(渠、路、樹端)、六結合(渠、路、溝、井、電、樹)為目標的田問工程建設。至1978年,累計完成斗渠改善514條,長1392公里,新修各種建築物11071座,植樹1000多萬株,平整土地97.5萬畝,建成了一隊一方至數方,渠、井、路、溝、樹、電相統一的大、小園田4516方,面積約130萬畝。
50年代“大躍進”至1980年期間,灌區興起了群眾性的打井熱潮,1965年建成機井2559眼,1973年猛增到12570眼,1980年達14730眼(其中有深井360眼,大口井180眼,輻射井21眼),灌溉面積110萬畝,占灌區總灌溉面積的80%,基本實現了渠井雙灌化。
灌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程老化失修仍較突出,渠首引水量不穩不足,渠井雙灌互有矛盾,致使渠首年引水總量由70年代最高4.7億多立方米降到80年代的2億多立方米,實際渠灌面積由130萬多畝減少到92萬多畝。
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擴建、改建了渠首工程和灌排渠系;改善了田間工程,實現了渠、路、溝、井、電、林六結合的方田布局。渠首引水能力由16m3 /s增加到50m3 /s,80年代末灌溉面積達135萬畝。灌區由單一水源的渠道灌溉,發展為渠井結合的多水源灌溉系統。灌區實行計劃用水,推廣先進灌水技術,並開展科學試驗,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農業增產效益顯著。與20世紀50年代初相比,1982年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已由0.40提高到0.55;灌區糧食單產由130kg/畝提高到579kg/畝。

管理經營


灌區實行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貫徹以渠養渠方針,加強維修養護,保持工程完好狀態,合理徵收水費,全面推行按方收費,以量計征的辦法,並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目前灌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灌水技術有待進一步改進。灌溉水源有時不足。今後需要進一步進行灌區技術改造,加強工程維修養護,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系統總結合理利用涇河水沙資源及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的經驗,適當灌溉更多的土地。

渠灌區改造


這是一個古老的灌區,濃縮著陝西水利發展的歷史,然而,灌區工程運行數十年來,她已經積勞成疾,步履蹣跚,如何使她青春再現,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事實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涇惠渠已經存在,那時的名字叫鄭國渠,史載溉澤鹵之地4萬餘頃,開古代大型灌區引水灌溉的先河,為中國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史記·河渠志》中記載,鄭國渠建成后,“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民國時期,水利大師李儀祉引進水利新技術,開我國現代水利建設的先河,建成 涇惠渠,灌溉面積135.5萬畝,成為當時中國灌溉面積最大的灌區。涇惠渠灌區自1932年建成以來,已經運行了70年。目前,灌區糧食平均畝產已達560公斤,據1949~1998的資料統計,50年來灌區累計生產糧食149.4億公斤,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糧50億公斤,較旱地畝均增產152.5公斤,為灌區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陝西省糧 食和蔬菜的主要生產基地。然而,曾幾何時,這座大型灌區已經衰老,工程設施老化失修,渠系輸水不暢,帶病運行,特別是多數支渠土渠,過流能力嚴重不足,淤積、沖刷嚴重,工程面貌較差,輸水時決口、漫溢等險情經常發生。據調查,灌區渠道滑塌、襯砌損壞、引水能力不足的渠道長度佔到總長度的1/2,建築物中嚴重老化損壞需修復的佔27%,灌區機井的完好率僅佔60%。80%以的機電設備陳舊落後,絕緣老化,能源單耗超過國家標準的1.2~1.7倍。同時田間工程配套不全,約10%的有效灌溉面積不能保證灌溉。基於這些問題,1992年全國大型灌區調查時涇惠渠灌區被水利部確定為“一級老損灌區”。灌區老化帶來的是效益滑坡,在乾旱年份,問題更為嚴重。涇惠渠1997年灌區斗渠襯砌率僅為43.7%,失修損壞長度佔總長36.2%牞輸水能力僅達設計能力的一半,灌溉面積也大大萎縮,1994、1995年大旱時,因工程設施老化,竟然引不上水,灌不上地,眼 睜睜看著莊稼枯死而沒有辦法,一年下來,灌溉面積連設計灌溉面積一半都沒有達到。涇惠渠管理局領導告訴記者,由於灌區設施老化失修嚴重,效益正在逐步衰減。只有通過改造,灌區面貌才能得以恢復,這不僅是涇惠渠生存與發展的大事,也直接關係 到陝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迫在眉睫,勢在必行。一切為了灌區改造,一切服務於灌區改造。為了灌區的再度輝煌,灌區人同心同德,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涇惠渠灌區改造工程涉及面廣,線長點多,程序複雜,管理難度很大。同時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別是不少子項目建設要在河流枯水季節施工,有的渠道工程建設要在停水時段進行,要確保防汛與建設、灌溉和施工兩不誤,技術難度高。為此,管理局成立了由局長任主任、主管副局長為副主任的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辦公 室,下設工程科、財務科和綜合科三個科室。本著精幹、高效的原則從全局抽調優秀技術人員到項目建設辦從事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管理局黨政領導班子定期召開項目建設專題會議,聽取項目建設情況彙報,確定目標任務,協調各方關係,使項目建設穩步推 進。黨委書記白鵬翔在灌區改造動員會議上講,“要把灌區改造項目作為管理局的頭等大事來抓,一切圍繞改造工程,一切服務於改造工程,全力以赴、高質量按期完成灌區改造任務”灌區改造能否搞好,前期工作是關鍵。涇惠渠管理局結合灌區工程老化、改造規模大、涉及範圍廣等實際,首先組織骨幹技術力量,經過綜合論證,編製完成了《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使灌區改造有了總體的計劃、思路和側重點。為使各項改造技術措施更加合理,他們專門邀請西北水科所對灌區改造進行技術指導和諮詢。在改造 方案的選擇上,對每一條改造渠道均制定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徵求管理各方意見,最終確定經濟實用的改造設計方案。對改造工程的各類設計文件均委託有資質的勘測設計單位完成,實行局內審查通過後再上報。由於前期工作紮實細緻,為順利實施灌區改造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密切配合,開拓進取,克服工程初期施工中的重重困難,確保了工程進度和質量。在抓進度方面,項目辦按照現場監理審批的施工計劃,及時檢查落實,實行日清旬結月平衡,超獎欠罰,保證施工進度。為了有效調動每位建設者的積極性,項目辦組織工程參建各方開展“文明工地”創建活動,通過對工地每年兩期的檢查、聯評,對各項任務完成的項目部授予“文明工地”光榮稱號,給予項目經理獎金獎勵。還組織有關部門對參建技術人員進行綜合考評,對工作表現突出的業主代表、監理、施工技術人員等參建個人進行表彰並給予獎勵。3年來,灌區管理局先後評選出“文明工地”5個,表彰先進項目經理3人,表彰先進業主代表、監理和施工技術人員12人次。通過開展創優活動,激發了廣大參建人員的工作熱情,在全灌區掀起了一個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的建設高潮。把質量視為生命,以管理創造效益,用有限的資金創造一流的工程在灌區改造工程實施過程中,涇惠渠管理局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和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實行“四項制度”,7項改造工程的施工全部實行招投標。同時專門制定了《招投標管理辦法》、《質量評定規定》、《驗收管理辦法》、《資料整理辦法》、《施工監理記錄與檔案管理細則》和《設計變更制度》,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招投標、施工、驗收和移交管護,從單項工程立項、勘察設計、重要材料購置、施工管理及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上從嚴把關,實行全過程管理,使提高和保證工程質量落在了實處。在財務管理上,實行資金管理使用責任制,做到了建設資金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各項支出嚴格執行有關財務制度和國債資金管理規定。同時,在資金撥付環節上,實行承包商按進度申請,監理審核,工程、財務部門會簽,分管領導審核,財務領導簽發的做法,一方面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和及時撥付,又杜絕了挪用、擠用等違規行為施工現場管理是確保質量的關鍵環節,管理局作為業主嚴格履行合同中的權利和義 務,甲方代表搞好協調、檢查和監督;現場監理工程師嚴格執行技術規範,抓好“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質檢人員充分發揮質量監督、檢查的職能,開展不定期抽檢;施工單位周密安排部署現場的施工組織計劃,按規範和合同要求進行施工。由於加強了參建各方的現場管理,且各自責任落實,現場建設管理井然有序,建成了精品工程,據質檢部門檢驗,改造工程單元工程優良率達到了80%以上。大膽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使改造工程既經濟合理,又適宜灌區實際。涇惠渠積極探索渠道改造方案,專門支渠上進行渠道襯砌實驗,優化施工方案,在襯砌結構型式的選擇上,總結以前的實驗經驗,大範圍使用混凝土下鋪設土工織物布複合板膜結構型式,對“U”形渠道,採用土基上直接澆築混凝土結構型式,對於部分地下水高的渠段採用全斷麵漿砌石襯砌結構型式。對施工工藝,結合灌區施工有效工期短的實際,採用了全斷面現澆、渠底現澆匯坡預製、全斷麵漿砌石等施工工藝,有效地增加了 灌區改造的科技含量。實幹贏得發展,拼搏鑄就輝煌,灌區改造使涇惠渠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走在今天的涇惠渠灌區,記者看到的是一個設施配套、渠道整潔、灌排自如、面貌一新的現代化灌區,建成的各項工程已經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介紹,灌區改造工程實施3年來累計完成投資4175萬元,已經襯砌改造干支渠道43.84公里,使灌區干支渠襯砌率提高了11%以上,工程完好率達到95%,渠道及配套渠系建築物全部達到了設計標準,年減少管理維修費用80餘萬元。通過對骨幹干支渠道進行防滲襯砌改造,配合在田間節水工程和推廣“三改兩全”灌水技術,灌區灌溉水的利用係數已由1998年的0.517提高到2001年的0.527,按多年渠道平均用水量計算,年減少水量損失1000餘萬立方米。2000年和2001年,灌區在渠首引水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田間鬥口用水量均超過1億立方米,增幅超過10%,創歷史最好水平,使實際灌溉面積逐年增加。同時,管理單位通過開發渠土資源,3年共栽植防護林64620株,綠化干支渠道116公里,栽植經濟林37畝,大大改善了灌區生態環境,增加了灌區經濟收入。灌區改造還推動了灌區改制的深入發展。據介紹,過去由於部分干支渠道工程條件差,輸水無保證,致使其控灌的田間斗渠無水可引,工程面貌差,這部分斗渠改制工作無法開展。節水改造項目的建成,徹底改變了原來輸水不暢的局面,灌溉保證率大幅度提高,為斗渠改制打下了良好的硬體基礎,增強了群眾參與斗渠改制的興趣,群眾主動向管理部門申請,積極要求租賃、承包經營斗渠,目前該灌區87%的斗渠已完成了改制,達到了以改造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灌區改造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經實測,改造后的一、四、九、十4條支渠水利用係數平均提高了4-6個百分點,這4條支渠控灌的47.5萬畝農田糧食平均產量提高150公斤以上。同時為農民調整結構增加效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灌區五縣(區)統計,灌區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1995年的1200元增加到目前的1626元,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灌區冬春連旱,由於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的實施,使灌區防旱抗災能力顯著增強,冬春灌鬥口抗旱灌溉引水達8800餘萬立方米,滿足了灌區100餘萬畝冬小麥的灌溉用水,大大促進了灌區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