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儀天主教會

宗教

東儀天主教會是指保持東方禮和制度的東部派天主教會,但又與羅馬教廷共融的教會統稱。

組織組成


持守各派東方禮儀的天主教教會的總稱。主要分佈在西亞北非東歐蘇聯巴爾幹半島等地。在美洲和西歐的移民中亦有不少信徒。
東儀天主教是從希臘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和一些較小東方古老教會中分離出來而參加天主教會者,他們承認教皇的首腦地位,但繼續保持各自原有的東派傳統禮儀和特點,而不受拉丁語系天主教會之禮儀和規章的約束。曾被稱為合併派教會,音譯作攸尼亞特教會,但因被認為帶有貶意,而未用作正式稱謂。

教會特點


東儀天主教會在許多方面有別於拉丁語系天主教會。如在禮儀方面,聖餐禮中大都不用無酵餅而用有酵餅;在自身划十字時,橫線從右肩到左肩,而非自左至右;只用平面的聖畫像而不用立體的聖像雕塑等。在文字方面主要用希臘語敘利亞語古斯拉夫語阿拉伯語、科普特語、亞美尼亞語等而不用拉丁語。在體制方面,設自治的宗主教制、終身助祭制,除隱修士和主教外,一般教士可不守獨身。不受1917年教廷頒布的《天主教會法典》的約束,在其2414條法典條款中,認為僅有16條對它有效。此外,在教堂建築、服飾、用品等方面也均保持東派教會的傳統特色。

教會派系


拜占廷禮

(a)羅西尼亞教會。從希臘正教會分出。1589年莫斯科正教大主教區成立后,波蘭境內奉希臘正教的羅西尼亞人主張同天主教合併。1596年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今屬蘇聯)與教廷代表簽署聯合文書,從此被稱為羅西尼亞派。後來,其教徒集中於烏克蘭,形成烏克蘭教會,用古斯拉夫語行使希臘禮儀。1946年起,該教會改由俄羅斯正教會莫斯科牧首管轄。60年代,原烏克蘭教會大主教到達梵蒂岡后,被教皇任命為樞機主教。1980年3月,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宣布不承認1946年教會體制和管轄權的改變。21世紀初,羅西尼亞教會在歐美等地烏克蘭移民中仍有流傳;計有美國3個主教區,加拿大5個主教區,巴西和阿根廷 3個主教區。在歐洲和澳大利亞也有一些信徒。另有一些信徒分散在南非、美洲和波蘭的拉丁教會內。他們皆用古斯拉夫語行使希臘禮儀,但也吸收了一些拉丁禮儀的成分。(b)麥勒卡教會。原屬較小東方古代教會之一的麥勒派教會。麥勒卡意為服從皇命者。古代麥勒派教會由擁護卡爾西頓公會議之決定而反對基督一性論,並奉敘利亞君主為教主的阿拉伯人教徒組成,主要分佈於古代敘利亞和埃及。1724年該教會的安提阿宗主教西里爾六世帶領一部分教會併入天主教會,成立東儀教會安提阿自治宗主教區。現主要分佈於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用阿拉伯語行希臘禮儀,在某些禮文中使用希臘文,並吸收了少量拉丁禮儀成分。(c)東歐和巴爾幹半島的東儀教會。分佈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希臘和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地區。皆行希臘禮儀。(d)在義大利南部(包括西西里科西嘉島)有一個義大利-希臘東儀教會,現趨向拉丁化

安提阿禮

(a)馬龍派教會。原為敘利亞的一個較小東方古老教會,傳說7世紀由馬龍所創(一說始自5世紀)。成員為說阿拉伯語的敘利亞人。反對基督一性論。12世紀末併入天主教會(他們則自稱從未脫離過羅馬教會)。在貝魯特有自治宗主教區。主要分佈於黎巴嫩和敘利亞,在美國移民中亦有該派信徒。使用敘利亞文和獨特的馬龍派禮儀。16世紀以來,在禮儀和服飾上逐漸拉丁化。(b)馬蘭卡派教會。主要在印度喀拉拉邦。原屬印度南部的聶斯托利派。16世紀在葡萄牙人影響下,接受天主教會管理,僅留一東儀大執事。1930年正式併入天主教會。在特里凡得琅有省主教區。使用敘利亞文和敘利亞禮儀。(c)敘利亞公教會。由敘利亞雅各派教會(基督一性論派)分出。1653年與來自印度南部的馬拉巴教派合稱敘利亞正教會。1783年與天主教會合併,改稱敘利亞公教會。首腦為安提阿宗主教,駐黎巴嫩貝魯特。使用敘利亞語和阿拉伯語。

亞歷山大禮

(a)科普特公教會。從埃及科普特教會分出。18世紀初併入天主教會。設有自治宗主教區。宗主教開羅。使用科普特文(古埃及文)和希臘文。21世紀初趨於使用阿拉伯文。(b)衣索比亞公教會。18世紀從衣索比亞科普特教會分出併入天主教會,但繼續使用科普特禮儀而具衣索比亞特色。設有自治宗主教區。宗主教駐亞的斯亞貝巴。分佈在衣索比亞和巴勒斯坦。

迦勒底禮

馬拉巴教會,從印度東南馬拉巴地區的聶斯托利派教會分出。16世紀受葡萄牙人影響而併入天主教會。第一次梵蒂岡公會議后又有 3萬人退出。設有宗主教區。宗主教駐巴格達。使用敘利亞文和馬拉巴禮儀。另有敘利亞馬拉巴派教會。1552年併入天主教會。信徒主要分佈於小亞細亞一帶。使用敘利亞語和阿拉伯語。

亞美尼亞禮

18世紀中葉從東方古老教會之一的亞美尼亞教會分出而併入天主教會。設有宗主教區。宗主教駐西里西(今屬土耳其)。1945年亞美尼亞籍宗主教亞加齊尼被教皇庇護十二世任命為樞機主教,後任教廷傳信部部長。信徒主要分佈於蘇聯亞美尼亞加盟共和國、羅馬尼亞等地。使用古亞美尼亞文和亞美尼亞禮儀。

東儀教會部


1862年教皇庇護九世於教廷中增設東儀教會部,專管東儀天主教會事務。1908年庇護十世將之併入傳信部。1917年教皇本篤十五世又予以恢復,並授予相當於其他聖部對拉丁教會的一切權力。部長由教皇兼任,下設秘書長,由一位樞機主教擔任;另有16~20位樞機主教分任秘書、參贊、顧問,並有東儀教會教士參加。同年,又附設東方研究院(1922年後交耶穌會管理),專門培養東儀教會的神職人員和派往這些教會工作的西方教士。研究院設8種東方語言學科(包括土耳其語),並邀請正教教士進行學術研究。1928年教皇發表《東方事務通諭》,呼籲全教會關心東儀教會問題。21世紀初,梵蒂岡常通過東儀教會與東正教會以及其他較小東方古老教會進行對話,並通過分佈在東南歐國家的東儀天主教徒推行教皇的“東方政策”。1980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不再兼任東儀教會部部長,以一名樞機主教代之。

主要爭議


巴爾幹地區的東儀天主教
20世紀初直到二戰羅馬天主教會積極利用巴爾幹地區的民族矛盾,支持納粹組織“烏斯塔沙”在巴爾幹對東正教徒和猶太人吉普賽人實施宗教迫害和種族滅絕政策,迫使許多南斯拉夫東正教徒承認羅馬教廷的權威。羅馬教廷在推行”東儀天主教“政策的過程中,為將來支持其他歐洲納粹勢力,以及積極參與有組織的集中營、流放等種族滅絕、宗教迫害手段的實施,進行了充分預演。但是這一階段教會組織公然充當前鋒,神職人員在屠殺和集中營建設中甚至身先士卒,東正教徒和猶太人的財產直接由天主教會收繳,導致了得教會聲譽在歐洲社會的減損,因此二戰後期羅馬教廷開始減少直接出面組織宗教迫害。
烏斯塔沙的反東正教政策是羅馬天主教的“東儀天主教”政策的具體化。羅馬天主教的“東儀天主教”政策依靠重新讓東正教徒接受洗禮或強迫東正教徒加入天主教會等方法,儘可能多的使東正教徒改信天主教。20世紀,當大部分南方斯拉夫人聯合成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時,教皇本尼迪克特十五世反而支持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脫離聯邦,獨立建國,以便反對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
1941年5月,烏斯塔沙政府部長米勒·布達克、米爾柯·普克、密洛凡·詹尼茨等人宣布了烏斯塔沙的目標:
在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境內,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改信天主教、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被驅逐出境、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被徹底消滅。
烏斯塔沙把東正教看成他們的主要敵人。事實上,他們從未承認過塞爾維亞人在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土地上的存在——僅僅認為這些人是“有著東方信仰的克羅埃西亞人”。烏斯塔沙的天主教牧師在全克羅埃西亞執行著強迫塞爾維亞人改信東正教的命令。
聖芳濟會成員為主的一些牧師甚至在波黑及其周邊地區親自參與了種族清洗。聖芳濟會修士米若斯拉夫·菲利波維奇是他們中最著名的。他把撇特利切瓦克修道院作為烏斯塔沙的一個基地,並於1942年2月6日帶領烏斯塔沙在鄰村進行了一次殘酷的大屠殺,包括500名兒童在內的2730名塞爾維亞人遇難。這個菲利波維奇後來成為了賈賽諾瓦克集中營的主管,他在那裡被稱為“索托納兄弟”。
與此同時,儘管穆斯林完全不信仰基督教,但由於對於天主教會,他們可以幫助迫害東正教徒而具有利用價值,他們沒有受到嚴酷的屠殺。
在整個戰爭期間,梵蒂岡始終保持著與烏斯塔沙的全面外交關係,並向首都薩格勒布派駐了羅馬教廷大使。大使甚至對東儀天主教的成果作了簡短的評估,羅馬天主教教會也從未譴責過種族大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設法逃離南斯拉夫的烏斯塔沙分子(包括帕維里奇)通過由天主教牧師和梵蒂岡要員操縱的“鼠線”偷渡到了南美。這一行動計劃由修士克魯諾斯拉夫·德拉干諾維奇、皮特拉諾維克和多米尼克·曼迪奇於4月10日,即烏斯塔沙國家生日那天在羅馬聖吉羅拉莫伊利里亞學院特別制定。
據說烏斯塔沙政權在二戰期間從塞爾維亞人和猶太人那裡掠奪了價值3億5千萬的黃金。大約1億5千萬被英軍截獲,但是,剩餘的2億到達了梵蒂岡,並且至今依然存貯在梵蒂岡銀行里。儘管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來自梵蒂岡的壓力,但美國加利福尼亞法院仍然授權審理此案,並依法否認自身的這一行為越權
1998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為二戰時期的薩格勒布大主教阿洛伊茲耶·斯特皮納奇行宣福禮。斯特皮納奇由於支持烏斯塔沙,組織烏斯塔沙隨軍牧師,寬恕戰犯與種族暴行等罪惡行徑而被人控訴。
2003年6月22日,約翰·保羅二世訪問巴尼亞魯卡。訪問期間,他在上文提到過的撇特利切瓦克修道院前舉行了一個大規模教徒集會。由於撇特利切瓦克修道院和戰犯菲利波維奇—馬傑托威奇修士的聯繫,這次集會引發了群眾騷亂。教皇同樣為天主教牧師伊萬·梅爾茲行宣福禮。伊萬·梅爾茲是“克羅埃西亞雛鷹協會”的創始人。這一組織類似“希特勒青年團”,並和它有著緊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