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微塵
青島微塵
青島微塵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群體,是一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也是展現社會精神風貌的一個縮影。它的出現源於青島市名的一個個的微小的良心,卻為世界奉賢了更多的愛心。“青島微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當選為2005年“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並榮獲中華慈善獎。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f/m8feb39037cdba00912f48f00192c647c.jpg)
青島微塵
於2004年底印度洋突發海嘯災難一對中年夫婦 走進了青島市紅十字會,他們說是要替朋友為印度洋海嘯災區的 災民捐款5萬元,當工作人員問其姓名以便開具收據時,他們留下了微塵的化名。在青島市紅十字會記錄中,微塵在非典時期捐款兩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五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一萬元,湖南災區捐款五萬……對於普通的個人捐款者來說,這些數目不算小,而這對中年夫婦微塵卻說“人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我只想平靜地做些該做的事。”
這位熱心公益事業、化名微塵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數額較大,但卻一直不願露面。於是,青島開始了尋找微塵的行動。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對微塵的敬意和祝福。一位網友說: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錢才可以,重要的是有這樣的愛心。也有網友認為,微塵是個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圖名、不圖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麼市民就該尊重她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微塵這兩個字成為青島公益事業的一個符號。
在青島,微塵正在凝聚更多的愛心,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塵、小小微塵、微粒的名字。微塵已經超越了一個名字的稱謂,它是一個不留姓名無私援助公益事業的群體,一種詮釋愛心的精神符號,一個青島公益事業的固定品牌。有了許許多多的微塵,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募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青島市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款434筆,不露姓名的個人捐款佔50%,以微塵、小小微塵、微粒個人捐款的佔1/10。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0/m80023a190fd5b0fa47d4e1b68cff3b68.jpg)
青島微塵
(一)專項基金
(二)微塵聯盟
二、持續關愛——抗震救災災后重建項目
三、天使計劃——紅十字助醫項目
(一)愛在干預——重大疾病預防性篩查項目
(二)農民大病醫療救助項目
(三)小天使基金——白血病青少年救助項目
(五)紅十字光明行動——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救助項目
(六)溫暖中國——貧困腫瘤患者救治行動項目
(七)嫣然天使基金——貧困唇齶裂兒童手術救治項目
(八)捐熱血送真情——扶貧濟困血庫血液救助項目
(九)紅絲帶——預防艾滋病你我在行動項目
(十)捐建博愛衛生站項目
(十一)心靈家園——關注心理障礙患者項目
四、紅十字人道救援行動
(一)藍領之夢——紅十字藍領助學項目
(二)捐贈紅十字書庫及電腦教室項目
(三)守護夕陽——關注老年護理項目
(四)新市民援助項目
(五)公益文化傳播項目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4/m849e808d8739eb79aa146ee80b0a9b2a.jpg)
青島微塵
(一)冠名紅十字募捐箱項目
(二)冠名紅十字救護行動
(三)冠名紅十字宣傳品項目
(四)冠名紅十字志願服務項目
(五)冠名紅十字晚宴、義演、義賣、義賽項目
六、愛在行走
(一)愛心主題活動日項目
(二)紅十字會員愛心項目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6/m26c892c9b7f707fbfc54a6d00d4e6490.jpg)
青島微塵
頒獎詞
他來自人群,像一粒塵土,微薄、微細、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他自認渺小,卻塑造了偉大,這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4/m441d870f8215b95b4fc48492a4a82c33.jpg)
青島微塵
一是要學習“微塵”愛心永駐的高尚情操,以“微塵”為榜樣,自覺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目標,大力倡導和踐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把做好本職工作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實踐“八榮八恥”的表率;
二是要學習“微塵”博大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微塵”為榜樣,始終把造福職工、奉獻社會、報效國家作為人生的最高最求,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奉獻意識,把“微塵”精神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行動,滿腔熱情地為他人解難、為國家分憂,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是要學習“微塵”真誠互助的優良品質,以“微塵”為榜樣,講友愛、講互助、講奉獻,把學習“微塵”與發展壯大國有企業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四是要學習“微塵”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以“微塵”為榜樣,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努力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做體現時代要求的新道德規範的實踐者,做新時期國有企業的優秀創業者。
孫加順要求,青島市國資委系統各單位要把開展向“微塵”學習的宣傳教育活動作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結合起來,與學習《江澤民文選》結合起來,在更加深入、更加廣泛、更具求實效上下功夫,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科學發展觀,凝聚青島市國資委系統上下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堅持開拓創新,艱苦奮鬥,拼搏進取,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快企業改革發展,為青島市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05年11月2日,一位身患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17歲少年呂曉彬在病床上開心地笑了,在“微塵”———這個愛心群體的幫助下,他那顆原本孱弱的心臟終於強勁地跳動起來,又一個年輕的生命獲得新生。
整15年,曉彬是在一次次感冒—抽搐—昏厥的惡性輪迴中,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病魔的無情折磨。就在曉彬爸爸媽媽拚命攢錢,準備為他治病時,曉彬的媽媽又被查出患了腦組織纖維瘤……。媽媽的手術,讓家裡又欠下一大筆債,幾乎將這個家庭推入絕境。2005年10月的一天,曉彬又一次昏倒在地,醫生說:如果不趕緊手術,後果不堪設想。“不能讓孩子再遭罪了,怎麼著也得給孩子治病。”曉彬父母揣著借來的錢,帶他趕到了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當曉彬知道他這個病僅治療費就需要5萬元時,曉彬哭了:“媽,咱回家吧,我不能讓爸爸為了給我治病再去遭罪賺錢了,這病我不治了!”
這件事通過青島的媒體傳開后,一筆又一筆愛心捐款從島城的四面八方匯聚到了曉彬的病床前。讓曉彬和父母感到奇怪的是,好多捐款署著同一個名字,那就是———“微塵”。曉彬和爸爸媽媽急切地尋覓著。雖然他們最後也沒有找到“微塵”,但是“微塵”的愛似久旱之甘霖灑進了曉彬乾涸的心田。手術順利的完成了,曉彬可以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繼續沐浴燦爛的陽光、吮吸甜美的花香了。此時的他多想知道“微塵”到底長得什麼樣,多想面對“微塵”親口說一聲“謝謝”!因為,是“微塵”之愛,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感受到了人間真情。是“微塵”之愛讓他又一次揚起生命的風帆。
接受過“微塵”救助的人們,對“微塵”之愛有更深刻的理解:“微塵”之愛,不僅是人類最直接、最深切的關懷,“微塵”之愛還飽含著對社會的責任,對他人的關心,體現了博愛人道的奉獻精神。
博大精深的“微塵”之愛,更是讓來青打工的柏莉和全家深深的、久久的感動著。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c/m1c3a641a7fb6dcdaa174b01d7e2d8f97.jpg)
青島微塵
第二天清晨柏莉醒來,發現自己枕頭底下塞著個紙包,她掏出來打開一看,是一沓百元鈔票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這3000元錢給你治病,請收下。落款是“微塵”。“微塵是誰?我和他非親非故,他為什麼給我錢治病?”同病房的患者知道了這件事後,七嘴八舌地向柏莉夫婦說起“微塵”的事。並對柏莉說“你可遇到好心人了,你有救了!”聽到這話,柏莉激動地哭了,同時,她下決心要找到“微塵”。
原來,柏莉住院后,劉大姐和家人聽說了柏莉的不幸遭遇,就決定幫助柏莉。可是,劉大姐不願讓人知道,更不願讓柏莉知道是自己幫助了她。所以,劉大姐把自己住院省下的錢以“微塵”名義悄悄留下后,就連夜搬到別的病房去了。知道了實情的柏莉夫婦被感動得泣不成聲。
歌德說過:愛是聯繫心靈的光環。雖然柏莉至今仍不知道劉大姐住在哪裡,但是,“微塵”之愛讓柏莉和全家感受到了愛的純潔無瑕,愛的樸實無華,感受到了島城市民如高山般質樸、如大海般寬廣的情懷。
“微塵”之愛何止是滋潤了這些貧困兒童的心房,被“微塵”之愛感動著的又何止是呂曉彬、柏莉和王波母子呀!社會各界紛紛向需要幫助的人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市紅十字會的“健康博愛送萬家”、市總工會的“送溫暖工程”、團市委的“希望工程”、市婦聯的“春蕾計劃”、市殘聯的“安居工程”、市慈善總會的“慈善一日捐”等舉措,似春風化雨滋潤心田。
有多少失學兒童不能忘,是“微塵”讓他們重返校園;有多少眼疾患者不能忘,是“微塵”為他們送去光明;有多少孤寡老人不能忘,是“微塵”使他們歡度晚年幸福時光;
有多少困難家庭不能忘,是“微塵”還是“微塵”,把他們的無望變成希望。
朋友們,“微塵”之愛,凝聚著團結互助的社會力量;“微塵”之愛,彈奏著島城構建和諧社會的華美樂章。這“微塵”之愛將永潤心田。
![青島微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a/mba9c0281feb11cf844f4d464d9f6878a.jpg)
青島微塵
“有一種愛不需要語言”,這是“微塵”的原話,正是這句樸實無華的語言,昭示了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它屬於“微塵”本人,也屬於“微塵”群體,還屬於千千萬萬踐行著助人為樂公益精神的青島人民。
“微塵”們以其自身的愛心行動喚醒了眾人的愛心,短時間內爆發出巨大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的感召,才使公益精神得到最生動的體現,進而衍化為一種社會行為。
“微塵”在印度洋海嘯、湖南水災、喀什地震以及非典時期數次向災區捐款,多次救助貧困患病兒童和福利院孤兒。大家都覺得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錢才可以,重要的是有這樣的愛心。微塵是個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圖名、不圖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同時大家希望微塵這兩個字成為青島公益事業的一個符號。在她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熱心公益、無私奉獻、關愛他人。“微塵”已成為青島市一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
為此,“微塵”有理由感動中國。
為此,“微塵”以絕對的優勢,當之無愧地當選2005年度“全國十大公益之星”狀元並在“中華慈善獎”中金榜題名!
郭勇和蔣勵,他們是一對夫婦。
《小小的我》
小小的我,微不足道的塵土一顆,
小小的我,平平常常的樂土一缽,
陽光和水給了我美好生活,
我生來就是為栽下花一朵。
小小的我,不會唱那偉大的頌歌,
小小的我,不為他人的苦難畏縮,
名譽和金錢不是我的生活,
我站在扶貧助弱者的身後。
我是一顆微小的塵土,
渺小的位置真實傳說,
不求榮華富貴聲名顯赫,
那就是你認識的我,小小的我。
我是一顆微小的塵土,
微薄的心愿真實祝福,
願人間真情處處常有,
那就是我默默的歌,默默的歌。
微塵的精神感動著青島的人們,青島泛亞商標事務所和青島雷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願意免費為代理微塵標識的工商註冊和網路實名註冊。青島市紅十字會向社會徵集微塵標識,市民通過發簡訊、網路、寄信等形式投票,選出了市民心中的微塵標識。
2005年6月1日青島市紅十字會推出首批1000枚微塵徽章,這是自微塵愛心標識確定后,首批愛心產品。每枚徽章的底價10元,不限上價,結果千枚微塵徽章卻義賣了20萬元。
2005年6月15日,微塵標誌、徽章及相關資料被青島市檔案局永久收藏。這是建國以來該館第一次整體收藏一項公益活動的資料,市檔案局將追蹤收藏今後出現的一切有關微塵的資料,不斷記錄著這個城市的文明足跡,為創建和諧社會增添亮麗風景。
青島微塵網是青島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公益網站,在公益相關群體中有絕對深遠的影響力,並輻射島城周邊娛樂行業。
成立於2007年的微塵網,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經過08年3月重新改版,已覆蓋吃、喝、玩、樂。實現了同時覆蓋多個不同領域圈子社會群體的三維社區創新。
08年12月10日,微塵網經過1年多的創新優化,正式運營,將青島公益事業推向行業領域戰略層次。微塵網將繼續開拓創新,厚積薄發。
CCTV http://news.cctv.com/special/C16917/20061218/102416.shtml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