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半邊旗的結果 展開
  • 鳳尾蕨科鳳尾植物蕨屬
  • 藥物

半邊旗

鳳尾蕨科鳳尾植物蕨屬

半邊旗(學名:Pteris semipinnata L.)是鳳尾蕨科鳳尾蕨屬陸生植物。植株高可達12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褐色鱗片。葉簇生,近一型;葉柄連同葉軸均為栗紅有光澤,光滑;葉片長圓披針形,二回半邊深裂;頂生羽片闊披針形至長三角形,先端尾狀,篦齒狀,裂片對生,鐮刀狀闊披針形,向上漸短,羽軸下面隆起,下部栗色,側脈明顯,葉干后草質,灰綠色,無毛。

分佈於中國台灣、福建、江西南部、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南部、四川、雲南南部。生疏林下陰處、溪邊或岩石旁的酸性土壤上,海拔850米以下。日本、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及印度北部亦有分佈。

形態特徵


半邊旗
半邊旗
陸生植物。植株高35-80(12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1-1.5厘米,先端及葉柄基部被;褐色鱗片。
葉簇生,近一型;葉柄長15-55厘米,粗1.5-3毫米,連同葉軸均為栗紅有光澤,光滑;葉片長圓披針形,長15-40(60)厘米,寬6-15(18)厘米,二回半邊深裂;頂生羽片闊披針形至長三角形,長10-18厘米,基部寬3-10厘米,先端尾狀,篦齒狀,深羽裂幾達葉軸,裂片6-12對,對生,開展,間隔寬3-5毫米,鐮刀狀闊披針形,長2.5-5厘米,向上漸短,寬6-10毫米,先端短漸尖,基部下側呈倒三角形的闊翅沿葉軸下延達下一對裂片;側生羽片4-7對,對生或近對生,開展,下部的有短柄,向上無柄,半三角形而略呈鐮刀狀,長5-10(18)厘米,基部寬4-7厘米,先端長尾頭,基部偏斜,兩側極不對稱,上側僅有一條闊翅,寬3-6毫米,不分裂或很少在基部有一片或少數短裂片,下側篦齒狀深羽裂幾達羽軸,裂片3-6片或較多,鐮刀狀披針形,基部一片最長,1.5-4(8.5)厘米,寬3-6(11)毫米,向上的逐漸變短,先端短尖或鈍,基部下側下延,不育裂片的葉:有尖鋸齒,能育裂片僅頂端有一尖刺或具2-3個尖鋸齒。羽軸下面隆起,下部栗色,向上禾稈色,上面有縱溝,縱溝兩旁有嚙蝕狀的淺灰色狹翅狀的邊。側脈明顯,斜上,二叉或回二叉,小脈通常伸達鋸齒的基部。葉干后草質,灰綠色,無毛。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850米以下的疏林下陰處、溪邊或岩石旁的酸性土壤上。半邊旗喜陰濕生境,由於葉片角質層較厚,葉質較硬,因此可適應較大的溫差,10℃的低溫會嚴重阻礙植株的正常生長,抑制幼葉的萌發。半邊旗生長適宜溫度為22-32℃。濕度在50%以上,最佳濕度在65-80%。

分佈範圍


半邊旗
半邊旗
產台灣、福建(福州、廈門南靖華安延平)、江西南部(安遠尋烏)、廣東、廣西、湖南(衡山黔陽、會同、城步宜章)、貴州南部(冊亨三都)、四川(樂山)、雲南南部(富寧、邊、河口、西雙版納)。見於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及印度北部。

主要價值


功能

止血生肌解毒消腫。治吐血,外傷出血,發背,疔瘡跌打損傷目赤腫痛
①《嶺南採藥錄》:凡毒蛇咬傷,可將葉搗爛和片糖敷:治瘡癤,煎水洗。
②《南寧市藥物志》:止血,生肌,消腫,止痛。治跌打痢疾,發背,蛇傷
③《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根莖,煎服,治目赤腫痛。

選方

①止吐血:生半邊旗一握,搗爛,米泔水沖取汁飲。
②止血埋口:生半邊旗搗爛敷或乾粉撒刀斧傷處。
③治馬口疔:半邊旗嫩葉二份,黃糖一份。搗爛敷。(①方以下出《廣西藥植圖志》)
④治中風:半邊風葯、石菖蒲、馬蹄決明各三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半邊旗是一種新型觀賞蕨類植物,葉型奇特,終年常綠,觀賞期長,養護簡單。一般為土生,可盆栽置於客廳、書房觀賞,也可用作庭院、小區的林下綠化或種於假山、水池邊點綴景觀。

藥理作用


半邊旗
半邊旗
1.抗癌作用:半邊旗水提取液(PWE)和醇提取液(PAE)對體外培養的人白血病細胞株HL-60和K562有明顯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呈濃度依賴性;並明顯降低HL-60細胞的分裂指數,半邊旗5g/kg對體內移植性腫瘤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HepA肝癌也有明顯的抑瘤作用,低10倍劑量的半邊旗水提取液與低劑量5-氟尿嘧啶(5-Fu)聯合用藥可使5-Fu抑瘤率提高,在抑瘤的同時不降低荷瘤鼠末梢血白細胞數
2.抗菌作用:100%半邊旗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
3.毒性:以75g生葯/(kg·d)小鼠灌胃,連續觀察1星期無異常;PWE和PAE溶血試驗均為陰性,提示急性毒性很低。

化學成份


地上部分含3-羥基-6-羥甲基-2,5,7-三甲基-1-茚滿酮(3-hydroxy-6-hydroxymetyyl-2,5,7-trimethyl-indan-1-one),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貝殼杉烯-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e-19-carboxylic acid),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16(S)-kauran-19-carboxylic acid],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R)-貝殼杉烷-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16(R)-kauran-19-carboxylic acid],對映-7α,9-二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6-內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kauran-19,6-olide]。

繁殖方法


半邊旗的孢子繁殖比較迅速,也是最簡易便捷的方式。選取成熟的葉片,將其葉片邊緣成熟的孢子部分剪下來,用毛刷將孢子刷下收集起來。為刺激孢子萌發,播種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處理15分鐘。育苗土多用腐殖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製而成,常用配方為腐殖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須過篩后拌勻,蒸汽滅菌后才能使用。待床土水分滲透后,將孢子粉均勻撒播於床面上,不要覆土,可稍稍淋水,使孢子與土面相接。播后在床面覆蓋地膜,保溫保濕。
半邊旗
半邊旗
光照強度以散射光為宜,切忌暴晒。光照時間每天要在4小時以上,床土溫度控制在25-30℃,溫度低於15℃或高於35℃時孢子萌發受阻。
從播種到出葉需要2-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4片葉后移栽,仍用混合土作為基質,苗高10-15厘米時栽入花盆。一般情況下,在老植株的根部都會有孢子散落下來自然萌發的植株,因此,在不需要大量苗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移植此類小苗。

栽培技術


半邊旗人工栽培時,對栽培基質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偏酸性土到中性土都能正常生長,為了加快葉片萌發及生長,一般採用的基質為椰糠(或碎花生殼)+腐殖土,二者以1:1比例混勻即可。在花盆底部先墊置一層碎陶片,以利排水及增加根部供氧量,盆內填土至盆高2/3。然後放入植株,向盆內均勻添加疏鬆的腐殖土,厚度以蓋過根莖1-2厘米為宜。為防止栽培基質中攜帶病菌及有害蟲卵,所有栽培基質應在太陽下暴晒1-2天。每次淋水后,土壤會往下滲落,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添加栽培基質。

病蟲防治


半邊旗病害發生較少。主要蟲害是蝸牛蛞蝓,主要危害植株的幼葉,半邊旗的幼葉沒有表皮毛或鱗片保護,容易受到害蟲嚙食。
防治方法:①選用的栽培土壤以及爛樹葉等用生石灰除蟲,清潔栽培場所周圍的溝渠並撒施生石灰,除掉雜草,以減少害蟲的發生。②人工捕捉成貝和幼貝。③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