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長城新探

中國古長城新探

《中國古長城新探》是由艾沖編寫的圖書。

內容介紹


本書集結了著者在二十餘年間所撰寫的39篇學術研究文章,基本上分作長城本體、古代關隘、長城地帶環境演變及經濟開發、相關的評介及綜述等4個部分(板塊)。全書大致包括10組,即春秋戰國時期長城、秦朝時期長城、兩漢時期長城、北朝時期長城、隋唐時期長城、兩宋時期長城、明清時期長城、與長城相關的古代軍事要塞、長城沿線環境演變和經濟開發、附錄——綜合與其它等。
前七組屬於研究中國古代長城本體的部分。主要探討自春秋戰國迄清代後期中國古代長城文化的興起、發展、變遷及衰微過程,共有24篇研究性學術論文。在第一組的二篇文章中,《魏國西長城位置考辨》論述了戰國時期魏國西疆長城的分佈格局之變化,認為它曾存在著一道主線和兩道支線城牆。《論齊國“鉅防”長城是中國最早的古長城》則提出與傳統觀點不同的見解——春秋時期出現的齊國西疆濟水東岸的“鉅防”長城才是中國最古老的線狀軍事防禦工程。在第二組的二篇文章中,《秦代長城研究述論》比較分析了在秦代長城起始地、終止地、經行地問題上的各種看法,並依據新的文獻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秦代萬里長城西端起始地是在今甘肅岷縣境,東端終止地是在今朝鮮大同江入海口北側的龍崗附近,秦代長城西段循今寧夏賀蘭山東坡分佈,北去內蒙古狼山。《〈史記〉秦代萬里長城起始地之考辨》一文,則在分析其他長城研究者關於秦長城的學術見解基礎上,明確指出不能將戰國時期秦長城和秦代(秦國統一六國后)萬里長城混為一談;重申秦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始地是在今甘肅岷縣境內。在第三組的二篇文章中,《漢代抵禦匈奴的西北防線》論述西漢前、中期在西北地區修葺、興建的三道長城防線,及其空間上的分佈與變遷。《漢唐“浿水”新探》則運用不同的歷史文獻資料,證實“浿水”就是今朝鮮境內的大同江,並摒棄其他各種誤說。進而論述“浿水”就是中國古代的秦漢萬里長城的終止段所在地,其具體的終點位於今大同江入海口北側的龍崗附近。在第四組的三篇文章中,《論北魏長城的起迄與走向》重點探討北魏王朝北長城、南長城的地理位置,指出北魏北長城由西段長城、東段長塹組成,西起於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加河東的西山咀,東達今遼寧省台安縣境的遼河西岸。《論東魏長城的位置與走向》則論述東魏王朝的長城及城戍大致循北魏南線長城分佈,西起今山西五寨縣境,東達今北京市密雲縣境。《論北齊與北周長城的起迄與走向》先後探討了北齊外線長城、內線長城、北周長城的空間分佈,提出若干個人的新見解。諸如外線長城西端起點位於今內蒙古清水河縣黃河東岸的二道塔附近,東端終點在今遼寧台安縣境遼河入海口附近。內線長城西南端起點位於今山西離石市西北部,東北端終點在今遼寧綏中縣南界“姜女墳”礁石附近。所謂北周長城系對北齊內線長城修補的結果,西起雁門(今雁門關)、東止碣石(今“姜女墳”礁石)。在第五組的二篇文章中,《隋代萬里長城述論》採用層層深入的研究方法,分析隋王朝歷次營建長城的文獻記錄,再現出隋代長城的分佈格局,即東始於今遼寧綏中“姜女墳”礁石或牆子里村附近,向西延至內蒙古興和縣境再分成兩條支線,南線長城伸達今寧夏靈武縣黃河東岸,北線長城循陰山山脈伸達今內蒙古磴口縣西北境的古“榆谷”而止。《唐代長塹/長城位置考論》主要探索唐代“馬嶺長城”、“媯州長城”的地理位置。在第六組的二篇文章中,《略論遼朝長城(塹壕)的地理位置》依據既有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調查資料,考證遼朝塹壕位於今吉林和黑龍江兩省毗鄰地帶,橫跨今松花江南北。《論金朝長城(壕牆)的三個問題》則在同行研究的基礎上,著重考察今黑龍江上游地區古代壕塹的時代、國屬,認為此遺跡屬於金朝所建外長城無疑;其次是探討金朝內長城北線的興造時間,認定北線長城建造於公元12世紀60年代中—80年代初(1165~1181);再次是肯定南線長城營造稍晚,出現於12世紀90年代—13世紀初(1190~1211)。在第七組的十一篇文章中,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從宏觀視角考察明代萬里長城的起始地、終止地和結合部,指出明代萬里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岸的江沿台(今遼寧寬甸虎山南麓)、西達祁連山北坡的紅泉墩(今甘肅肅南堡子灘村西南),並非迄今仍在流傳的所謂東起山海關、西迄嘉峪關的誤說。首次提出明代萬里長城沿線配置著13個軍鎮,並非現今流行的所謂“九邊”之說。其次,研究明代數個總兵防區的長城興築、發展、變遷之過程,包括延綏、寧夏、固原臨洮、甘肅、保定六個區段的長城建築史。第三,著重探討陝西與湖北兩省毗鄰地帶古長城的時代、國屬、工程形制與沿線關隘。強調指出陝鄂邊界古長城是清朝陝西省軍政官員所建造,具體時間是清代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這就徹底否定了曾長期流傳的所謂“春秋楚國長城”之不正確說法。
第八組屬於研究古代關隘的部分,共有七篇文章。著重討論與古代長城相關的軍事要塞專題。作者結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考古調查資料,分別對潼關、白土關、函谷關榆林關臨渝關、山海關和嘉峪關的城址位置及平面布局作了考察與考證,展示出個人的學術見解。
第九組屬於探討長城地帶環境演變及經濟開發的部分,計有三篇重要文章。其中,《毛烏素沙漠形成與唐代“六胡州”土地利用的關係》透過對歷史文獻、實地考察、考古調查諸方面資料的辨析,得出現代毛烏素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唐代中期“六胡州”地區長期過度的定居型牧畜業土地利用導致的後果,並非農業土地利用引起之結論。《明清時期陝北長城地帶農墾擴展與水土流失問題》一文,主要分析明清時期陝北長城地帶農業經濟活動向北推移的過程,及濫墾濫伐、廣種薄收的農墾模式在當地引發的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事象。《論榆林市鎮北台長城修復工程的可行性》一文,則是應地方政府的邀約而提出個人對修復鎮北台長城的論證性結論和建議,為政府機構的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第十組屬於本書的附錄部分——綜合與其它,共收入五篇概述、述評文章。反映出作者參加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對長城研究現狀的評估與分析、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等若干信息。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書集成的過程中,作者還做了一些技術性的工作。首先,增添了若干幅長城分佈示意圖,以方便讀者能直觀地閱讀本書的內容。這是此前單篇文章發表時所沒有的。其次,對個別文章的標題也作了適當的調整,以便更能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同樣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各篇文章的基本內容沒有絲毫變化,尤其是各篇文章中表述的重要數據,仍舊維持文章發表時的數值,以保持文章的基本原貎。第三,書中所插長城位置示意圖中的境界線僅起示意作用,絕非識別邊界的依據。這是特別應予注意的。
ac

作者介紹


艾 沖,生於1955年,陝西周至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后以在職學習的方式獲授碩士學位。現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與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中國邊疆史和秦漢隋唐歷史的研究與教學。
在教學領域,先後為本科生、專科生講授中國歷史地理、歷史人文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中國郵驛史概述、中國人文旅遊概論、中國長城史研究專題、人文旅遊地理學中國長城文化史、中國郵驛文化史、中國古代都城通論、行政區劃古今談等十餘門課程,為研究生講授歷史地理專題研究、歷史軍事地理、唐代政區研究、歷史政治地理、中國疆域史、中國邊疆史地基本文獻、中國近代邊界變遷史、中國邊疆史研究概要、中國行政區劃史等九門課程。曾榮獲學校優秀教學教育實習帶隊教師獎、2005年校教學質量優秀獎
在科研領域,先後出版六部學術專著,即《明代陝西四鎮長城》、《中國的萬里長城》、《西北城市發展與環境演變研究》、《唐代都督府研究》、《中國古長城新探》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成果《公元7-9世紀鄂爾多斯高原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演變研究》。作為主要參加者,合作編撰及出版三部著作,即《古今西安》、《中國歷史地理簡論》、《兩唐書辭典》。迄今在權威級、核心級、重要級等學術期刊(以及集刊、論集)上公開發表有關歷史地理學、中國邊疆史和秦漢隋唐歷史研究的學術論文105篇。其中發表在權威與核心學術期刊的論文計22篇,主要有:《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論唐代後期沙陀突厥東遷的四個問題》,《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論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數量與分佈》,《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關於唐代單於都護府的兩個問題》,《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唐代河西地區都督府建制的興廢》,《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靈州治城的變遷新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4期等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英文期刊《中國歷史學前沿》和人大複印資料期刊《中國地理》全文轉載、摘要轉載,多項研究成果在學術界產生較大的反響。其中,《中國的萬里長城》榮獲陝西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唐代都督府研究》獲頒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貳等獎。先後主持校級與國家級五個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包括: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公元7—9世紀鄂爾多斯高原地區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演變互動關係研究”(06XZS007),今已順利結項;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隋唐時期北部邊疆治理研究”(11XZS006),正在推進課題研究;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鄂爾多斯高原歷史地理研究”(11&ZD097),正在展開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