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郵驛的結果 展開

郵驛

郵驛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中國古代設立的以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為主的官方交通通信組織。有時也運輸官府所需少量物品。歷代有不同名稱,早期稱傳、遽、郵、置等,漢代稱郵驛,元以後多稱驛站。尚有亭、舍、館、鋪等,都是古代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有驛傳的國家之一。驛傳為中國政治上的統一﹑促進文化交流和中外往來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邊疆的通信兵---"僖"傳遞軍情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記載通信的文字資料。
9.我國商代最早的軍事通信方式是擊鼓傳聲。到了紂王時,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記載。
10.商周時,在傳遞邊疆緊急軍情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聲、光”通信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國周代的軍事通信包括兩部分:一是邊防通信,以烽火台為主;二是戰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聲光通信。
12.從西周開始,中國的通信組織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兩套有組織的通信:一是烽火為主的早期聲光通信系統,二是以步行乘車為主的郵傳通信系統。
13.周代戰爭頻繁,軍事通信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為著名的是陰符與陰書,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時期,中國利用郵車、快馬傳遞官府緊急"簡書"的郵傳制度已大大發展起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斷進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傳車。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邊境通信(如烽火信號)是明顯的接力傳送外,主要是採取以專使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為使軍令、政令準確迅速下達,建立了以西周首都豐鎬為中心的郵傳網路。
18.節是我國古代使用的一種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使的憑證。早期的節名目較多,周代有龍、虎、人、符、璽、旌六節,后逐漸簡化為一種路節,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節出現后,成了封建政權集中於君主的象徵。在《周禮》中規定:山國用虎節,澤國用龍節。
20.進入春秋戰國后,烽火台演變為綿延不斷的長城,這是早期聲光通信的一個飛躍。
21.春秋時,由於通信者的頻繁往來,在幹線道路上設置了館、遽,供來往者使用。
22.春秋時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車傳。
23.我國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來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24.戰國時代封建經濟不斷發展,君主集權不斷加強,各國派遣使者時,要由君主頒發一種信物---節。
25.有組織的規模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才開始出現的。
26.春秋時的郵傳已"北通燕薊,南通楚吳,西抵關中,東達齊魯。"
27.我國古代郵傳發展到戰國普遍應用了通信信物---符節。
28.兵符是戰國時調兵遣將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發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轉變,這就是由過去的以專使通信為主改為以接力通信為主。
30.在秦朝,作為主要通信機構的是郵亭。
31.秦代郵傳的特點是實行接力傳送、路線固定、以律(郵驛的律令)保證。
32.1974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發掘出來的大量秦代的竹簡,其中有關於郵律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的“郵政法”。
33.為了解決通信接力傳遞諸多中轉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秦朝制訂了我國第一部有關通信的法令---《行書律》。
34.木牘是古代書寫於木片上的信函、文書。1976年我國在湖北省雲夢縣秦墓里出土的"黑夫、驚木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牘家信。
35.驛置和郵亭是漢代主要的通信組織。
36.漢代郵驛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準確、安全,這與現代郵遞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國際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建立國際郵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絲綢之路。
38.有關漢代郵驛重要的史料來自出土的木簡。
39.漢代的烽火燧通信是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嚴格規定和檢查制度,一般說來,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發方面,漢代實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簡外面的繩結處加封特製的粘土,並在泥上蓋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驛置是漢代遞送文書的通信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在交通幹線上,每隔30里左右設立一置。
42.根據出土的漢簡內容反映,漢代郵驛的具體工作過程包括封發、運遞、時限與檢查等三項內容。
43.漢代郵驛除了接待過往官員和運送貨物外,主要是負責公文和書信的傳遞。
44.把緊急的文書交代馬傳,或利用驛或派專人,漢簡中稱為"吏馬馳行"。
45.我國進入東漢以後,戰事頻繁,通信工具中廢除了傳車,改以快馬,"置"也逐漸改稱"驛"或"驛置"。
46.魏晉南北朝結束了秦漢時代的傳驛分設,開創了隋唐時代的館驛合一;這在中國郵驛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47.所謂"東之與西,驛使往來,冠蓋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國和吳國的郵驛通信的盛況。
48.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繼承漢代的銅龍符、竹節使外,還創造了另一種信物---信幡。
49.晉代郵驛是由法曹主管,漸轉為由兵曹或駕部郎管理的過渡時期。
50.在通信符節上,從中央到地方,南朝雖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節符,但更多的是靠尚書符、詔書。
51.北朝的通信組織基本上是朝著傳驛合一的趨勢發展。
52.隋初,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得到了加強,在通信方面,建有館、驛、台傳。
53.隋代的郵驛機構稱為驛傳,隸屬兵部,唐代改屬駕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設急遞鋪,專門辦理緊急軍郵。
54.隋唐的郵驛與前代的最大區別是傳和驛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國內驛路以長安經洛陽至江淮的驛路最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網。
57.隋唐的驛鋪設於驛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作用。
58.隋唐時的文書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央發往地方的詔旨、文書;另一種是地方上報中央的文書。
59.隋唐時期,在邊境和作戰時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與驛密切相聯。在內地,軍事文書除露布是派遣專人傳遞外,一般都交驛發遞。
60.隋唐時,北方的各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政權后,也有自己的通信組織,如突厥在沒有文字時,用金鏃箭以為信契,用蠟封印。
61.隋唐的郵驛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包括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
62.隋唐的文書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裝的,運遞人員把它裝進身背的口袋內進行傳遞。著名的《宋國夫人行圖》就是一幅珍貴的描繪驛使背著信袋運送書信的壁畫。
63.隋唐館驛的規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嚴格的規定:都亭驛可擁有75匹馬,配備驛夫25個;諸道第一等驛可以有60匹馬,20個驛夫。
64.隋唐時期,坐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陝西省褒城縣)的褒城驛,歷史上曾被譽為"天下第一驛"。
65.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這就改變了漢魏歷代由法曹兼管郵驛的體制。
66.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水驛260個,水陸相兼的驛86個,從事郵驛的人員達2萬餘人。
67.唐政權的通信組織中專有一支以駱駝為主的隊伍,稱為"明駝使",用於邊塞軍機的緊急傳遞。
68.由於中日往來頻繁,唐驛的組織也被引進到日本;日本後來所建立的郵驛,其任務、設備、工具、方式都大體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個驛。
69.唐代驛站遍布全國,其中陸路行程為每日馬行70里,車行30里,急遞則必須飛騎日馳300里。
70.唐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它是直接交驛后再傳遞到各道州或節度使的。
71.宋代郵驛組織通信的基本原則是"計程責限"和"依限傳送"。
72.宋代主管郵驛的機關有二:一為兵部,一為樞密院。
73.在宋代,凡是交急腳遞或馬遞傳送的文書,當著官員面實封裝入筒內,叫做"實封入遞"。
74.北宋時,遞鋪的基本限程分四種: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
75.收集在《永樂大典》中的《金玉新書》是兩宋遞鋪法規總集,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古代較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規。
76.在宋朝,由於皇帝的重視及戰爭需要,軍事通信十分發達,在沈括夢溪筆談》一書中曾寫道:"急遞最速,唯軍興用之"。
77.金字牌急腳遞,始設於宋神宗時,是為軍事需要服務的。
78.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種通信檄牌,"牌長尺余",木製,"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鋪",其傳遞速度快於一般急腳遞。
79.北宋建立的一套較為健全的遞鋪組織,特別是急遞鋪組織,為以後各朝所繼承,一直延續到清末。
80.驛站是傳遞政府公文的機構,很長時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詔令臣僚,允許臣僚把他們的家信交驛附遞。
81.我國現存的姑蘇驛亭遺址,位於蘇州,建於宋代紹興14年。清代同治十年為該驛亭題寫的著名對聯是“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映胥江”。
82.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置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條件);在時限方面要求“謹時刻”;在布局方面要“亭傳相望”;在監督檢查方面“分置巡轄”,制度相對較為完善。
83.遞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擔通信的組織。
84.宋代用於通信傳遞的組織還有遞鋪,可分為三種,即:步遞、馬遞和急腳遞。
85.同兩宋時期的驛所相比,遞鋪有三個長處:一是距離短、機構多;二是晝夜不停、接力傳送;三是深入內地,形成規模龐大、四通八達的通信網。
86.為了溝通中央與地方、後方與前線的通信聯繫,南宋王朝在東南沿海及邊防要地先後建立了“斥堠”與“擺鋪”、急腳遞,傳送緊急文書。
87.我國最早開辦的古代地方郵驛機構是擺鋪,供傳遞文書和私人信函,創設於南宋。
88.我國史傳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鴻雁傳遞書信的是南宋時期的郝經。
89.元朝因襲舊制,由兵部管理驛站;同時元政府又在中央設立了專門機構---通政院,管轄全國驛站。
90.元代驛站是以路(府、州)為樞紐設置的。
91.元代專門傳送官方普通文書的組織是急遞鋪。
92.元代常用的馳驛牌符有金銀字圓牌、海青牌及鋪馬聖旨等數種。
93. 明代中央管理郵驛的機關為兵部車駕清吏司。
94.在明代,除了兵部外,還有一個與郵驛有密切關係的機構,即通政司。
95.站、遞、鋪三者緊密結合、互相補充,成為明代郵驛的三種基本組織形式。
96.“符驗”是公差人員馳驛的證明(憑證或護照),沒有符驗的人嚴禁馳驛。明代的符驗包括符驗、勘合、火票三種類型。
97.明代洪武年間創建的明驛是從正驛名、開驛路、恤郵傳、定驛制、嚴法紀、懲貪官等方面著手的。
98.明代的急遞鋪網路以縣(州)前總鋪為中心,向四方輻射,逐鋪相接,形成遍布全國的遞鋪網路,並與水馬驛站相銜接。
99.明代在地方上,郵驛受布政使與按察使雙重領導,而以按察使為主。
100.明初的會同館,設於首都所在地,為全國驛站的部樞紐。
101.明代郵驛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一是徵收驛銀,橫徵暴斂,累害於民;二是支應驛差敲詐勒索,營私舞弊。
102.清代的郵驛,由驛、站、塘、台、所、鋪六種組織構成,統稱郵驛。
103.清代郵驛確定程限的基本原則是:因程設限,依限傳遞;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選擇捷徑,分泌必爭。
104.清代的通信聯繫是通過以驛站為主體的水旱驛路網和急遞鋪為主體的步班遞鋪網兩條渠道進行的。
105.清代的皇華驛是京師所在地的驛站,也是全國驛傳的總樞紐。
106.在清代,內外衙門的尋常文書,均交急遞鋪傳送。
107.清代傳送公文,根據其性質與內容,可分三種方式:一是經驛站傳送,二是派專差傳送,三是由急遞鋪傳送。
108.為在古代的驛路上實現一種更高的傳遞效率,清政府對郵驛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驛丞,歸州縣”。
109.滾單即排單,是傳送緊急公文時隨附的單式,始用於清朝嘉慶年間。
110.為了解決通信需求的廣泛性與驛遞設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無驛的州縣普遍設立“縣遞”,用以聯繫地方間的通信,彌補幹線驛路的不足。
111.清代郵驛的設置較前朝更為普遍,由近2000個驛站、7萬多驛夫和14000多個遞鋪、4萬多名鋪兵組成的清代全國郵驛組織,規模龐大,星羅棋布,網路縱橫,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112.在清代,“馬上飛遞”的出現,使驛站從間接地為通信使者服務到直接地承擔通信事務接受並傳遞緊急文書,從而使驛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
113.清代官方的兩大通信系統,一個是以“驛”為主體的驛遞通信系統;另一個是以“鋪”為主體的步遞通信系統。
114.清代遞鋪通信組織呈現半癱瘓狀態后,大量普通公文擁向馬遞,於是出現了所謂“附驛遞送”。
115.“凡發遞各辨以緩急”和“視事之輕重分別郵程之緩急”是清代公文傳遞的基本原則。
116.疏附衙是太平天國傳遞文書的機構。陳慶甲的《金陵記事詩》中寫道:“剩瓦頹垣驛路斜,文書一騎來去賒。封頭緊急加雲馬,心煞當差疏附衙”。這是對疏附衙和驛差的生動寫照。
117.我國民信局產生於明代永樂年間,至1935年1月1日,國內民信局全部停歇。
118.民信局就其傳遞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傳遞國內信件和匯兌為主的信局,另一類是以傳遞海外華僑與其家屬通信及匯兌為主的信局。

歷史發展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后,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範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範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託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繫,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餘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郵驛故事


蔡中郎“雙鯉尺素”
東漢有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的名字叫蔡邕,漢獻帝曾稱他為左中郎將,所以後人以蔡中郎稱之。在《玉台新詠》中收錄有漢代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一首,署名為蔡邕。詩中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首詩抒發了離別夫妻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民間廣為流傳,詩中的“雙鯉魚”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它就是秦漢時期的信封。這種信封和現在用紙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是用兩塊魚形的木板做成的。而“素書”,就是用素帛寫的書信。“雙鯉尺素”就是漢代常見的信封和書信。這種通信形式在漢代被廣泛使用。直到唐代,人們還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作為書信標誌,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可見,直到唐代,“雙鯉”還是通信形式的代稱。
陸士衡“黃耳傳書”
西晉滅吳后,晉武帝為粉飾太平,延攬天下文人。時有江南大文豪,姓陸名機,字士衡,應詔到京都洛陽,做了著作郎。
陸機來洛陽時,從家鄉蘇州帶來一隻狗。這隻狗通人性,受人喜愛,所以,陸機給它起了個美妙的名字——“黃耳”。
陸機在京師洛陽住得久了,一直沒通家信,懷疑家有不測。有一天,他對黃耳開玩笑說:我很久不能和家裡通信,你能幫忙傳遞消息嗎?不想,這隻狗竟搖著尾巴,連連發出聲音,似乎表示答應。陸機大為驚詫,立即寫了一封信,裝入竹筒,同時裝了一袋作盤纏的零錢,都綁在黃耳的頸上,放它出門。
黃耳順著驛道向著東南方向而去。肚子餓了,就到路邊驛館里求食。驛館里的人都感到驚奇,款待黃耳,讓它吃飽喝足。離開時,它伸著脖子,示意付錢,否則不走。需要渡河時,它就在碼頭上嘶叫,待船靠岸,一躍而上。下船時,伸著脖子,示意付錢,否則不走。這樣水陸兼程,一路來到蘇州老家門口,一面吠叫一面銜起竹筒,看著陸機的家人從竹筒里取出書信。黃耳不在家中久停,臨行前來回走動叫聲不斷,似還有所求。於是,家裡人寫了回信放進竹筒,裝好錢袋,重又系在它脖子上,放它上路。黃耳沿著原路,晝夜不停返還洛陽。黃耳不僅把信送到了陸機的家裡,還把家人的回信帶了回來。家鄉和洛陽相隔三千里,人往返需50天,而黃耳只用了20天。從此,黃耳就經常在洛陽和蘇州之間的驛路上奔跑,為陸機傳遞書信,真真成了信使。
黃耳死後,陸機把它埋葬在家鄉,刻石紀念它的傳書之功。黃耳的墳墓,村人稱呼為“黃耳冢”。黃耳傳書的故事在洛陽和蘇州兩地代代相傳,固定為成語“黃耳傳書”。
母子相見石像驛
石像驛,即龍門驛。武則天崇拜龍門佛像,自稱龍門驛為石像驛。該驛館位於伊闕要塞之北,北對神都定鼎門,南向伊河小平原,東臨伊水,西傍西山北麓,既是陸驛,又是水驛。以浮橋連接東西岸,供車馬暢通龍門南北的是陸驛;以舟船來往與石像驛和彭婆館十里伊水之上的是水驛。
這是神都洛陽通往南國的第一驛,地當洛(洛陽)楚(南國)大道要塞,水陸交會,行旅往來,人氣之旺,堪比洛河天津橋畔。
公元657年,武則天抱著一歲的嬰兒李顯從長安移居洛陽。龍門山水,萬尊佛像,深深地吸引著未來的女皇:春暖花開季節,漫步在伊水側攀;酷暑盛夏之時,乘涼於香山寺內。660年唐高宗染疾,武則天代為理政,每當閑暇之餘,常帶僚屬和子女來遊覽。當時,尚在童年的李顯,跟隨母親左右,每次都不例外。
683年十二月,唐高宗崩於貞觀殿,太子奉遺詔繼承帝位。
李顯本無治國之能,一切聽命於皇后韋氏,甚至公然聲稱,要把國政委託於韋氏父親韋玄貞。一句話觸怒母后,被貶為廬陵王,發配房州自省。
從被貶之時起,李顯便帶著妻子和僕人,按照母后的“安排”,暫居石像驛館。684年四月,李顯夫婦在衛隊“保護”下。
這幫落泊之人,千里輾轉鄂西房州(今湖北房縣),住進深藏於原始森林中的廬陵王府。從此,李顯與世隔絕,在焦慮中度日,在絕望中掙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14年。14年間,李顯備嘗人間辛酸,度日如年;14年中,母後文經武緯,由 亂入治,君臨天下,改唐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14年的歲月,將李顯送進中年,同時將武皇送入晚年。也許是“人之將老,心慈手軟”,眼見朝中大臣武姓日多,天下人議論紛紛,再有狄仁傑的語重心長的苦勸,念子之情,屢屢從女皇心中升起。
698年三月,武則天終於開恩:還李顯以太子之位,派員外郎徐彥伯到房州迎接廬陵王;同時,下令裝飾石像驛館,設置儀仗,張燈結綵,擇吉日率百官,迎接太子還朝。月底,李顯一路風塵,回到當年悄然離開的石像驛前。一時間,禮炮齊鳴,彩旗飛舞,人海浮動,武皇下輦召喚,太子跪拜問安,母子之情,洋溢在伊闕山水之間。
白居易疏通龍門驛
龍門是帝王出巡南國和發兵南征的南大門,處在其中的龍門驛,事關軍國大計。但是,伊水兩岸邊車道狹窄,浮橋承載有限,龍門驛這個“天下咽喉”經常梗塞。為醫治這一結症隋煬帝時開闢了水驛交通:在龍門、彭婆兩點設置水驛館,建造中小型船隻,招雇當地船工,日夜穿梭於伊水之上,及時將洛京的郵物從龍門水驛轉載南國,將南國郵物從龍門水驛轉到京城。
水驛交通開闢后,龍門驛水陸兼用,暢通無阻。此後,武則天統治時期和唐玄宗統治前期,責成洛州和洛陽縣維護龍門驛設施,確保水驛晝夜不息。歷經隋煬帝、武則天、唐玄宗三帝的“恩遇”,龍門驛持續繁榮,猶如天子之行宮。然而,隨著“安史之亂”地爆發,龍門驛癱瘓,水驛中斷8年。“安史之亂”被平定以後,帝國元氣大傷,水驛交通斷斷續續,直至白居易的到來才得以改觀。
公元829年,58歲的白居易卸去官職,隱居龍門香山寺。
詩人到香山不久,便把目光投向山下的河面上:水勢深深淺淺,不時有嶙峋怪石突出水面,驛船在水面上顛簸,經常觸石遇險;船夫在岸上拉縴引船,嚴冬酷暑,日復一日。
香山寺僧告訴他,“安史之亂”以來,闕塞河道年久失修,河床高低錯落,形成八個段落,船行於此,險象環生,人稱“八節灘”。國家無錢改善,還要求水驛暢通無阻。一旦驛路中斷,官府便要治罪,船工輕則受罰,重則下獄……聽了這段訴說,詩人心淚不止,不能兼濟天下,怎能獨善自身?他暗自發誓,疏通八節灘,解除船夫疾苦。
詩人與好友智僧商議,決定募集疏通河道的經費。兩人四方遊說,走鄉串村,勸有錢人出錢,無錢人出力。
就這樣,兩人奔走募捐長達16年。其間,白居易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變賣了自己心愛的皮襖和好友元稹贈送的銀鞍玉帶。
846年,伊河驛道終於疏通:怪石消失,險灘削平,伊水浩蕩,驛船如梭。見到這一景象,詩人欣然揮筆,寫下了《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
其一曰:鐵鑿金錘殷若雷,八灘九石劍棱摧。竹篙柱楫飛如箭,百筏千艘魚貫來。振錫導師憑眾力,揮金退傅施家財。他時相逐四方去,莫慮塵沙路不開。
其二曰:七十三翁旦暮身,誓開險路作通津。夜舟過此無傾覆,朝脛從今免苦辛。十里叱灘變河漢,八寒陰獄化陽春。我身雖歿心長在,暗施慈悲與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