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文
我國古代字體之一
英文tadpolescript
此名初見於漢末,盧植上書稱“古文科斗,近於為實”。
《晉書·束晳傳》:“漆書皆科斗字。”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詩:“囊簡久藏科斗字,銛鋒新瑩鸊鵜膏。”
元代吾丘衍論證科斗書形體的形成是:“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清 趙翼 《題》詩:“何以 孔 壁中,尚有科斗字?”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同時也就改換了大纛旗上的科斗字,寫道‘ 女媧氏 之腸’。”
秦統一天下以後,實行文字統一政策,即所謂的“書同文”,強制推行秦小篆。而在秦以後更為流行的一種方便書寫的字體叫作隸書,當時人稱之為“今文”。漢晉時期在民間陸續發現一些出土文獻,這些文獻是用先秦六國文字書寫的,可是當時人已不能識讀,而稱之為“古文”,后又以其字體形似“蝌蚪”,而稱之為“科斗文”或“科斗書”。“科斗文”這個名稱究竟起於何時?實有待於考證。
但自清代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問世以後,學者多已認同今傳本《古文尚書》二十五篇為晉人偽作,而《尚書》孔安國《序》並《傳》,皆被視為晉人托西漢孔安國之名的偽撰,而被稱為“偽孔序”和“偽孔傳”。若上面的引文,真為西漢的孔安國所撰,那此條便是最早出現的“科斗文”的資料。然而此條資料既被視為晉人偽作,那我們須對“科斗文”一詞的來歷另作考察。
《後漢書》卷九十四《盧植傳》稱盧植上書有云:
太康元年三月,……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冡者,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發冡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科斗書久廢,推尋不能盡通。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見之。
古代談論“科斗文”的學者中,杜預曾親見到“科斗文”的實物,因此我們可以說,所謂“科斗文”並非空穴來風,先秦古書確曾用此文體書寫。正因為如此,西晉以後學者談“科斗文”者便多了起來,以致有人將“科斗文”說成是上古蒼頡造字時所創之字體。《晉書》卷六十《索靖傳》謂:“(索靖)作《草書狀》,其辭曰:‘聖皇御世,隨時之宜,倉頡既生書契,是為科斗。’”而稍後的衛恆則明確指出漢武帝時魯恭王於孔子屋壁所得之古書,即是所謂“科斗書”。其所作《四體書勢序》稱:
漢武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以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恆祖敬侯寫淳《尚書》,后以示淳,而淳不別。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衛恆(公元?-291年)指出曹魏初年(魏文帝曹丕於公元220年立國)邯鄲淳尚傳“古文科斗”書體,衛恆的祖父衛覬(敬侯)曾摹寫邯鄲淳的《古文尚書》,竟至以假亂真,邯鄲淳不能分別。但二十多年後,即到了正始(公元240-249)年間,此學已失傳。魏正始三體石經中的所謂“古文體”已非真正的“古文體”,而是“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又宋夏僎《夏氏尚書詳解"尚書孔氏序》稱:
科斗,蝦蟆子也。言字形多頭粗尾細狀,腹團圓似科斗,故謂之“科斗書”,其字乃蒼頡本體,周猶為之,故屋壁書所以皆科斗文字也。科斗文字,古人所為,今人不用,故謂之古文。
而元代吾丘衍則以為,“科斗文”書體的的特點,是由書寫工具的特性所造成的,其所著《學古編》說:
科斗為字之祖,象蝦蟆子形也。……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凡此所論,皆未見真古文,而為懸揣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