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禪寺

位於江蘇崑山市千燈鎮的景點

延福禪寺,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崑山市千燈鎮,為崑山市六大古剎之一。延福禪寺始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歷史沿革


延福禪寺
延福禪寺
由千燈鎮人王束舍宅捐建,僧從義開山建寺。取名“延福禪寺”。五代開平二年(公元908年)重修寺院,賜名為“延福禪寺”。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敕賜“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趙恆皇帝改賜“延福教寺”。公元1008年,延福禪寺規模宏偉,共有禪房1008間,和尚800名,整個延福禪寺中種植著無數的銀杏樹,是有名的佛教聖地,前來燒香拜佛的香客絡繹不絕。普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皇帝賜名“波若寺”,北宋年間複名為“延福禪寺”。曾做過縣主簿的王珏,因年老無嗣,舍宅擴建寺院,該佛寺規模宏偉,是佛家聖地,江南民眾前來朝拜,香火不絕。元末寺毀。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又重建起。永樂二年,戶部尚書夏原吉浚治吳淞江及千燈浦時,曾借宿於此寺。萬曆年間(1573-1619年),寺僧瞻月重修法堂、山門。明末寺毀,清寺僧大野密音重建佛殿、經閣。清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軍作戰時,該寺毀於戰火,僅存後房數間及和尚數名。解放后和尚轉業,後房移屬醫院。
延福寺在崑山市佛教協會及崑山市、千燈鎮各級領導的大力幫助下,於1997年恢復開放。開放后的延福寺,在崑山市佛教協會會長秋風法師和四眾弟子含莘如苦、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四處募集資金,開始了延福寺的修復和重建工作,歷經5年的艱苦奮鬥,延福教寺重新擴建,佔地20畝,先後修復和重建了天王殿(山門)、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和一些配套建築、設施等。

建築布局


走進延福寺,為天王殿(山門),正山門中的磚雕照壁,選用的是“三滴水”的形式,壁系將橫長而平整的壁畫直分三段,左右兩段大小對稱,中段較高較寬。中間雕刻的是象徵吉祥如意富貴的佛教聖物。對著照壁的天王殿,門上懸著掛著“延福禪寺”四個鎦金大字,匾額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天王殿里供奉著六位菩薩,分別是面朝南“彌勒佛”、面朝北“韋馱”、兩邊“四大天王”,彌勒佛是供奉在“天王殿”的正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天下客。彌勒佛的背後供奉的是護法天尊韋馱,此兩尊菩薩為木雕鎦金像。兩邊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抱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手執龍蛇),北方多聞天王(手拿寶幢)。四大天王造像系香樟木雕刻而成,像高4米,威猛莊嚴,香氣盈堂,佛教漢化后這四位天王現已成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象徵,此四尊菩薩為泥塑彩繪像。

主要景點


出天王殿就可以看到千燈鎮標——秦峰塔,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史稱“美人塔”。
秦峰塔是省級文保單位,始建於梁代天監二年,於宋大中祥符元年重建。與“波若寺”同時誕生。秦峰塔外觀呈四方形,為磚木結構,由塔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組成。樓閣形式,平面呈方形,七級,高38.7米,塔身每面三間,每層每面各設一門,出入方便。塔的檐部輪廓呈曲線形狀,戧角起翹,給人以振翅欲飛的感覺。秦峰塔的塔頂,其坡度陡峭,形成一個類似傘形的骨架結構,儀態大方。塔頂在整體造型中起著重心的導向作用,顯赫的地位,表現出意味深長的靈性。秦峰塔的每隻翼角上都掛有銅鈴。秦峰塔的塔壁上每層每面鑲嵌兩尊釋迦牟尼佛像,共56尊,系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外槽供信徒回拜,謂千佛饒毗盧之意。由於塔身苗條,風姿綽約,亭亭玉立,故自古以來秦峰古塔就有“美人塔”之譽,為江南所罕見。有風時,但聞塔檐銅鈴一片鳴響,悠遠如古樂漾動。秦峰塔歷來就是延福禪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僧從義在建寺當初,同時建浮圖七級。因其位於秦柱山陽,故名其為“秦柱峰”,又稱“釋迦佛塔”,後人稱之“秦峰塔”或“千燈塔”。為保持古塔風貌,歷史上曾多次對古塔進行過重建和維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重建過,清代順治時修繕。建國後,江蘇省、崑山市政府也先後於一九六二年和一九九四年組織過對古塔的保護性維修,重鑄塔剎,修復塔衣、腰檐、平座、樓梯等,恢復「宋塔」風貌。此塔始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秦峰塔位於“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中。一九五六年,千燈秦峰塔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秦峰塔大修,更換塔剎,恢復四角、塔檐、平座、欄桿、樓板、木梯等,重現宋代原貌,耗資人民幣150萬元。塔為39.5米,為四角方塔,每層間鑲嵌的磚刻佛像大部分為歷史遺存,少數受損的亦按原貌修復。
世界第一大玉卧佛
世界第一大玉卧佛
玉佛殿位於寺院西側,建築分三個部分,主體建築建築面積為八百平方米。玉佛殿中,供奉一尊釋迦牟尼玉卧佛,號稱世界第一大的玉卧佛。這尊玉佛由一整塊長12米的緬甸玉雕琢而成,該玉料為一塊完整一體的純天然玉料,長8.9米,高2.45米,寬1.35米,體型比例均確,重約有30噸,鑲嵌有1500多顆紅寶石、藍寶石翡翠蓮花座和衣紋用純金鎦金而成,彩繪部分採用天然石色彩畫而成:如白色、紅色、藍色分別由白海螺、紅珊瑚,綠松石研磨製成。整座佛像顯得華貴端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座玉卧佛由於體積空前巨大,已經被載入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除供奉大玉卧佛外,還供奉一萬尊小玉佛;左右兩側偏殿各三百平方米,設置十八尊真人大小的羅漢。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繞過秦峰塔,又見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建築形式是重檐歇山頂格局,殿堂高大雄偉,氣勢巍峨,位於寺院中軸線的北面。殿內正中供奉的是“三身佛”,中間的是一尊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供奉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供奉的是應身佛“釋迦牟尼”。在大雄寶殿左右內兩側,分別排列十八羅漢文殊普賢兩菩薩,三身佛后便是觀音像。殿堂兩邊供奉的是“十二圓覺十二圓覺,指的就是十二位菩薩,據《圓覺經》載,他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凈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菩薩。“東方三聖”,中間的一尊是藥師佛,千燈鎮的延福禪寺也是他的道場。藥師佛兩邊是他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由香樟木雕刻的觀世音菩薩,十一面像,四十八主臂,千手千眼,總高9.9米,氣勢雄偉。西邊供奉的三尊菩薩是西方三聖,中間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兩邊供奉的是他的左右脅侍,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殿前露台兩側分立兩株高聳入雲的古銀杏樹,已千年歷史,古意盎然,呈現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