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修集

靜修集

《靜修集》,元劉因(1249-1293)撰。

基本介紹


〖靜修集〗三十卷。
元劉因(1249-1293)撰。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故以名集。初名駰,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
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苟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後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後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
劉因曾自訂《丁亥詩集》五卷,余皆盡焚而不存;及其卒后,門人、故友搜其遺稿,得《樵閹詞集》一卷,《遺文》六卷,《拾遺》七卷,最後楊俊民又得《續集》二卷,一例編輯,合成一帙;后房山賈彝又增入《附錄》二卷,總成三十卷,至正中,由官署為之刊行。是為今傳本。作為一代名儒,劉因推崇程朱理學,其思想在此書的《遺文》、《拾遺》等部分有比較全面的反映。
人性論上,他贊同自孟子以來的唯心主義性善說。認為“君子立心之初,曰為善,而不為惡;曰為君子。而不為小人,如是而已”,在《希聖解》中,他闡述了自己的唯心主義宇宙觀,認為“天地之間,理一而已,其厥中,散為萬事,終焉而合,復為一理”。意即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都在於“理”的聚散分合,而變化的過程亦不外是由“理”始。最後又終於“理”始,他提出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的命題及“聖賢,我也;我,聖賢也”的命題,認為只要“人之所鍾”,潛心而為,人人都能通達聖賢之哉,“子受天地之中,稟健順五常之氣,子之性,聖之質;子之學,聖之功,子猶聖也,聖猶子也”。
劉因又在《希聖解》中論述了自己倒退的歷史觀,認為“先秦三代之書,六經、《語》、《孟》為大,世變既下,風俗日壞!者與世俯仰,莫之致力,欲其材之全得乎”;認為《詩》、《書》、《禮》、樂不明,“則不可以學《春秋》;《五經》不明,則不可以學《易》”:在研究儒家經典的方法上,劉因主張“必先傳注而後註疏,註釋以後議論,始終原委,推索究竟,以己意體察,為之權衡,折之於天理人情之至;勿好新奇,勿好辟異,勿好低汗,匆生穿鑿”,“毋慘刻,毋細碎,毋誕妄,毋臨深以為高”,反映了他為學的謹嚴態度,婉轉地批評了宋元之際一些經學家疑經、刪經、改經及全以己意釋經的研究方法。
在《敘學》中,他總結了漢以來的經學研究,評論了賈誼董仲舒劉向文中子王通)、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諸人對儒學的貢獻。他在前儒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肯定了君臣大義此理勢之必然,直萬古而不可易”的觀點為永恆之勢。此書是研究劉因思想的重要參考文獻。
傳本主要有《四庫全書》本,《朗輔叢書》本題《靜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