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Deutscher Bund)是指1815年德意志各邦組成的聯盟,設有邦聯議會,以奧地利帝國代表為主席。組織鬆散,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權。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奧地利被普魯士打敗,邦聯瓦解。1871年1月18日北德意志邦聯改變為一個真正國家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統治。
在1806年至1815年期間,拿破崙將德意志邦國組織為萊茵聯邦,但1813年拿破崙入侵俄國失敗之後萊茵邦聯瓦解。德意志邦聯的邊界,大約跟法國大革命時的帝國邊界相同,只少了現在的比利時。邦聯成員由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多於二百個劇減至三十六個,並確立為完全自主獨立的國家。成員國保證他們互相防守,和聯合保衛美因茨、盧森堡、拉斯塔特、烏爾姆和蘭道的堡壘。
邦聯地圖
奧地利總理領導的邦聯議會,定期在法蘭克福舉行會議。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經常代表著“總理使者”領導議會,操控邦聯的大權。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奧地利被普魯士打敗,邦聯瓦解。普魯士王國“成功地”支配北德意志邦聯,並大幅修改邊界,例如:邦聯不包括南方的領土,但增加了普魯士得到西方大片土地,以及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1871年1月18日,邦聯改變為一個真正國家,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統治。
除了荷蘭的林堡、奧地利帝國、盧森堡與列支敦斯登之外,其他一切領土都是屬於帝國。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失去更多領土給波蘭與俄羅斯。
18世紀後期開始,政治、經濟、知識和文化上的改革逐漸湧現。在這個啟蒙時代,洛克、盧梭、伏爾泰與亞當·斯密等重要的學者都是著名代表。浪漫主義漸漸興起,更在法國大革命中大放異彩——個人與國家的自由正式確立,打倒權貴與封建制度。舊秩序和舊文化崩壞,而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學術思想與理論。新的生產方法興起,導致工業資本主義崛起。
1815年,與會國家嘗試盡量恢復歐洲在戰前的舊秩序,以圍堵法國、防止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傳播。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位於中歐的奧地利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舉足輕重,為會議制度的主導者,亦即梅特涅制度。哈布斯堡王朝除了抗衡法國,也作中歐的重要防線,阻止義大利與德意志成為民族國家。這樣的勢力均衡看似固若金湯,但其實並不穩定。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后,在列強安排下,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被廢除,被德意志邦聯取替。由於奧地利與普魯士都怕對方坐大,所以讓邦聯的組織鬆散,難以支配。
當時一般認為,在後拿破崙時代的普魯士,革命難以出現。在成為最強的德意志邦國、作為統一德國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在歐洲大陸爭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在普國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在騎士團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但普魯士貴族後來漸漸擴張領地,佔領騎士團曾擁有的農地,令農民順從。就連市區也缺乏導致革命的誘因——容克為了防止城邦坐大,就促進它們的貿易,令市區、郊區的勞動階層都必須向封建制度臣服。
相對來說,在英國與法國,市區發展隨著封建制度崩潰而來。所以從啟蒙運動到德國在二戰戰敗,兩國都更能適應西方民主制度。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則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令議會政府難以興盛。所以,在拿破崙戰爭時,普魯士的社會與體制都很落後。她仍以軍事貴族為世襲的統治階層,而其階級制度又十分嚴密。
除了普魯士,在整個德國,或者是在很多德意志邦國里,政治分裂、貴族與商人的利益衝突,以及扼殺競爭與創新的公會制度,都減慢工業發展。這的確能確保中產階級弱小,保得住舊制度,讓政局穩定。但是,面對法國的進攻時,普魯士完全招架不住。因此,很多人都警醒,並深信脆弱、分裂和落後的德國將會被她統一、工業化的鄰邦侵吞。
1815年後,普魯士的失敗正意味著政經與社會改革都很迫切——官僚行政必須改善,而且她必須實施更有效率的精英教育制度。得到拿破崙時期的德意志與義大利行政規劃的啟發,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貝格與施泰因等普國官員採取保守政策,在革新體制之餘,保障貴族的權益。
這些改革令普魯士的軍隊專業化,又開“全民皆兵”之先聲,逐步建立強大軍事力量。普魯士又在擁有貴族體制之下,廢除容克對土地的壟斷、農奴制度與其他封建體制,幫助實現工業化。
維也納會議后,法國大革命引起的革命浪潮似乎受到控制,但僅僅能緩和保守勢力與自由派的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的衝突。而這種緊張局勢一直持續到歐洲1848年革命為止。由於革命最後在此年三月爆發,這段時間被稱為前三月時期。
這時,保守勢力與自由分子在社會上形成對立。在普魯士,前者乃擁有軍政大權的容克大地主、奧地利權貴,以及在德意志支持邦國自主的侯國與城邦。後者則從事商業、貿易與工業。
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大眾愈況要求變革。奧地利操控德意志邦聯,逐漸引起民族主義分子的不滿。梅特涅對此十分擔心,因為民族主義的興起,尤其是青年運動,不但會動搖奧地利在德的勢力,還會激起奧地利帝國內多個民族的反抗之心。奧地利境內大量匈牙利人與斯拉夫人一旦壯大,絕對會威脅奧國的統治。
前三月時期,歌德、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和約翰·戈特弗里德·馮·赫德等思想家提倡浪漫的民族主義。也有其他代表向青年宣傳這些思想。神父弗里德里希·雅恩設立體操會社,令年輕的中產階級接觸民族主義思想。他們更設立校友會,支持民族主義。
1817年的瓦爾特堡節更奉馬丁·路德為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先驅者,在宗教界引起民族情緒。在節日上,更有焚書與其他類似活動,用以銷毀一切被認為是反動的物件,其中包括劇作家奧古斯特·馮·科茨比的書籍。
1819年,這名劇作家由於被懷疑為俄國做間諜、企圖恢復舊建制,被神學學生卡爾·路德維希·桑德殺害。該兇手後來被處決。梅特涅反應迅速,以此事作借口,勸諭邦聯議會發表1819年的卡爾斯巴德決議,把青年會社關閉,壓制支持自由的傳媒,並限制學術自由。
這時普魯士仍然繼續壓制自由主義的發展,繼續推行改革。
1834年,她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促進貿易發展與工業發展。這正與施泰因和哈登貝格以前設想的改革計劃不謀而合。無形中,這些改革衍生了支持統一德國的聲音,尤其是影響力漸大、爭取更多政治權利的中產階級。不過,普魯士更擔心的是她的落後與強鄰。關稅同盟建立了一個共同市場。透過廢除地區關稅、統一度量衡,除奧地利以外的大部分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國經濟的雛形。
1842年時,關稅同盟已經包括幾乎所有邦國。在其後二十年之間,德意志鋼鐵業產量增長四倍;煤產量也大幅增加。後來,德國工業家開始發明鋼槍、煉鐵軸及來複槍,顯示德國成功將科技應用在武器上。克虜伯家族的工業在未來更成為德國的重要重工業公司。於是,德國國防大大鞏固,令普魯士與容克們都不受外國侵犯。德國工業同時在民用事業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並令德國不再依賴英國的材料與產品。
普魯士成為工業重鎮,並因此增強中產階級的勢力,以及民族運動。經濟融合加上邦國之間的民族意識提高,令政治融合指日可待。德意志開始顯示種種“准國家”的特徵。
大地主與工商業階層組成的聯盟,促使普魯士的保守政權能在前三月時期后依然保持穩定。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於1848年革命的失敗,作以下評論:“此聯盟誠然太脆弱,無以自立,是以未能掌權當政。惟有向地主官僚稱臣,方可經商。”必須說明的是,即使工商界影響有限,它的勢力一定要夠強大,才會引起政府的注意—而況法國大革命嚇怕眾多容克,普國難以馬上接受與工商界合作。
1848年前,局勢仍算穩定。雖然資產階級願意不要權力而取利益,但地主已經發覺他們的經濟力量正在衰退。關稅同盟固然令經濟進步,並能暫時滿足資產階級,但它也會令他們壯大,與普魯士想限制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發展的方向恰恰相反。
關稅同盟代表著經濟融合、現代工業資本主義的崛起,以及中央主義取代地方主義,令德意志長期以來各邦國自立門戶的時代結束。
1844年,在西里西亞,工業漸漸發達、效率極高,織布工人就因此遇到新競爭,生計嚴重受影響,故此發動起義。這一小群技工、織布工人、短工、公會會員和小商人,將來會與由大地主與工業家壟斷的第二帝國產生摩擦,引起不少問題。階級衝突尖銳、民主經驗之缺乏,加上擁有軍政大權的貴族之寡頭政治,令帝國要採取專制手段鎮壓反對聲音,尤其在俾斯麥時期鎮壓天主教徒與社會主義分子。
關稅同盟促進經濟統一、激起民族主義,又引起眾多邦國追求政治統一。奧地利對邦聯的控制漸漸減退,普魯士取而代之,成為邦國的領導者。
同盟仍然不能滿足中產階級。他們始終希望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利。
1848年革命首先在法國巴黎爆發,消息馬上傳播到不滿的資產階級自由分子及激進的工人。只有最保守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不受影響。
1848年3月15日,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臣民經過多年的壓迫,終於在柏林以暴亂顯示政治要求。在巴黎,軍隊用障礙物阻止市民生事,但法王路易-菲利普最後被人民推翻,逃到英國。普王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成立憲法與議會,並支持統一德國。這樣,他的權力還可以保得住。
在法國,經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830年的七月革命與剛剛發生的革命,保守派貴族再一次被革命黨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革命黨人卻內訌。資產階級的溫和派支持君主立憲,但巴黎的工人階級就支持社會主義分子。於是,內戰爆發。在巴黎,失業工人高呼麵包或領導的口號,高舉紅旗,又拜訪障礙物,首次以無產階級的名義企圖推翻共和國。這是恐怖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工人起義。但共和國血腥鎮壓起義,令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結怨。
5月18日,法蘭克福會議開始,數個德意志邦國與奧地利本部的代表進行首輪討論。但是,代表馬上因德國將來的領導權及版圖而爭論不休。有代表支持成立由奧地利統治的大德意志,將奧地利本部與波西米亞併入新德國;有代表則支持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不包括任何奧地利的領土。
由5月到12月,議會只是集中討論理論問題,但保守派已經在迅速採取行動,打擊改革派。這個時候,在梅特涅統治的奧地利與尼古拉一世統治的俄羅斯,擁有土地的上產階級擔心利益受損,十分不滿。反動勢力變得壯大,更運用政治壓力,令兩國政府迅速鎮壓革命。那邊廂,普軍始終忠於國王,而人民又對革命毫無興趣,令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重拾信心。議會發表德意志人民權利宣言,並草擬好憲法。由於奧地利拒絕接受憲法,會議就恭請普王接受德國皇帝的稱號。但由於為勢所迫,加上深信君權神授、鄙視由別人選出來的名位,普王拒絕“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議會代表失敗,惟有把議會解散。普軍到臨清場,數千名中產階級的自由分子逃走,大多去了美國。
1850年,普王自立憲法,回應失敗了的民間革命。他決定要成立一個團結北方德意志邦國的聯盟,讓他與上產階級掌握實權。奧俄兩國恐怕普魯士壯大並主宰德國事務,於是對普王施加壓力。普王惟有妥協,暫時放棄統一德國的計劃,簽訂奧爾米茨條約。
在奧爾米茨之恥后,新一代領導人湧現,謀求統治階層的革命,回應人民富強祖國的願望。不但是德國,就連義大利與日本也有這樣的人才。三國都以普魯士式的獨裁政體主導自強運動;三國的新領導層並不採取強烈反動的路線,在這特別的時代,實現看似自相矛盾的保守現代化計劃。俾斯麥同樣想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保持容克的地位。威廉一世任命他為首相,就是為了防止自由分子阻止軍事改革。後來,容克階層大力鼓勵經濟發展,令普魯士國力蒸蒸日上,贏得中產階級的支持。
三國的保守現代化都由優秀領袖主導:義大利的加富爾、德國的施泰因、哈登貝格與俾斯麥,及日本明治時代的多位領袖。這樣的情況決不是完全巧合。在這個時代,他們都是忠君的保守派,卻能運用如此的條件去展開改革、現代化與統一運動。雖然他們都屬於貴族階級,但同樣反對舊制度;其背景促使他們忠於命令,而又不失政治才能。也許,舊體制的崩壞促成了這新一輪的社會變革。
以下的國家全境都在原屬德意志邦聯
德國
奧地利(不包括在1919年由匈牙利割讓給奧地利的布爾根蘭州)
盧森堡(不包括在1839年割讓給比利時的西部領土)
列支敦斯登
捷克共和國
以下的國家有部分領土原屬德意志邦聯
波蘭
比利時
荷蘭
丹麥
義大利
斯洛維尼亞
克羅埃西亞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邦聯瓦解。普魯士王國“成功地”支配北德意志邦聯,並大幅修改邊界,例如: 邦聯不包括南方的領土,但增加了普魯士得到西方大片土地,以及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1871年1月1日,邦聯改變為一個真正國家,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統治。
除了荷蘭的林堡 (Limburg) 、奧地利帝國、盧森堡與列支敦斯登之外,其他一切領土都是屬於帝國 (Kaiserreich)。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失去更多領土給波蘭與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