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番禺區中醫院地處番禺市橋城區中心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

歷史沿革


1958年4月15日,醫院前身-番禺縣聯合中醫院門診部創建。
1959年8月,門診部更名為市橋公社中醫院。
1978年10月,以“香港番禺工商聯誼會”名義發起籌建“番禺市橋中醫院”。
1984年2月19日,番禺市橋中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1986年5月13日,該院從鎮屬集體所有制轉為縣屬全民所有制,更名為番禺縣中醫院。
1994年12月,醫院被評定為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1997年3月,醫院被複評為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2009年10月,番禺區人民醫院舊址正式移交番禺區中醫院,醫院佔地面積增加了6倍,擴大到30555.3平方米。
2013年1月,醫院被評定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2019年2月26日,番禺區中醫院與番禺區化龍醫院組建番禺區中醫院醫療集團。

科室設置


部門科室
臨床科室內一科(心血管內科)、內二科(腦病科、內分泌科)、內三科(呼吸專科、兒科)、外一科(普外、胸外)、外二科(神外、泌外)、乳腺科、腫瘤科骨傷科肛腸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急診科針灸科皮膚科、推拿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康復科、治未病科、麻醉科疼痛科、藥學部、檢驗科、醫學影像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營養科、功能檢查科、體檢科、高壓氧科、理療室等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
醫技科室藥學部、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營養科、功能檢查科

醫護團隊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姓名: 何志良
職務與職稱: 主任中醫師、內一科(心血管內科)主任。廣東省傳統醫學會心腦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診治範圍: 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姓名: 朱凱雲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腦病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頭面痛專業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卒中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診治範圍: 難治性頭痛、小兒神經病、帕金森病和神經免疫病等的診斷治療。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姓名: 龍榮尊
職務與職稱: 主任醫師、胸外科主任。
診治範圍: 肋骨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胸骨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胸腔鏡下微創手術治療肺良惡性疾病、手汗症胸腔積液縱隔腫瘤等疾病。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姓名: 江騰
職務與職稱: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普外科主任。
診治範圍: 普外科常見病、肝膽外科常見病,胃腸外科常見病、甲狀腺常見病、乳腺常見病的診斷治療。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醫院核心價值觀:大醫精誠、以人為本
院訓:傳承、創新、精誠、仁和。
傳承:為建院之基。中醫學積澱豐厚,內涵深遠,善於繼承才能有雄厚的發展底蘊。傳承是基礎也是起點,要求中醫院醫務人員必須以真正傳承的態度對待中醫藥文化,擔負起重鑄中華醫魂、復興中醫中藥的重任。
創新:是興院之道。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要不斷汲取現代科學技術之精華,促進中醫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做到勇於創新,與時俱進。要求中醫院醫務人員要與時俱進,大膽吸收現代科技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斷豐富和創新特色優勢,在開拓中求發展,在創新中求突破。
精誠:大醫精誠,出自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篇。“精”,體現了中醫的醫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學,精研醫道,追求精湛的醫術。 “誠”體現了中醫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懷至誠於內,言行誠謹,表現在為人處事、治學診療、著述科研等方面貴誠篤端方,戒誑語妄言、弄虛作假。
仁和:是醫院將傳統中醫文化天人合一、以人為本、調和致中、貴和尚中等主體精神與現代中醫的創新精神、科學理念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的集中體現。
辦院宗旨
堅持中西醫結合,精中醫、強西醫,突出專科特色,全面綜合發展,建設現代化品牌醫院。
病人信任、員工愛戴、同行尊重、社會認可

醫院地址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街橋東路65號、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