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陔鄉
安徽省歙縣下轄鄉
長陔鄉引地處歙縣南部偏僻山區,歙嶺西麓,與本縣的紹濂鄉、璜田鄉、小川鄉小洲村、森村鄉皋涇村相鄰,南與石門國營林場及浙江省淳南縣相鄰。王街公路貫穿全鄉,長陔嶺蜿蜒起伏,氣勢雄偉。
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58公里,境內有起點直達通往縣城班車二輛,過往班車直達黃山市四趟、直達縣城八趟。
長陔乃街口之源,屬新安江發源地之一,四周高山環繞,中部地勢較低,年降水量約1750毫米,發源大連嶺的南源河和發源長陔嶺的長陔溪在南源口匯合為街源河上游,經磻坑、石門坑兩地流入璜田鄉境內。
長陔鄉
1962年2月,從長陔公社析出長標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鄉。2004年12月長標鄉併入長陔鄉。2005年轄10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88個村民小組,3872戶。
其中農業3561戶14106人。居民主要為漢族,因婚遷入苗、布依、彝、佤等族共7人。民國25年(1936)5月建立的中共南源中心區委駐南源(洪家)。
長陔從唐朝得名,村民主姓畢。新安畢氏族譜中記載,畢氏始遷祖畢師遠,唐乾符間由河南偃師出仕新安,卒葬篁墩。生三子:長子畢衍從篁墩徒池州石棣,次子畢衡世守廬墓而居家篁墩;三子畢衛之子畢烈從篁墩遷浙江巨州再遷江西信州戈陽。畢衡生二子:畢文龍、畢文虎。
畢文龍曾孫畢世仁遷休寧碧溪,畢世仁孫畢神謢、畢才謢。畢才謢九世安畢宗勝遷休寧雙溪。畢神謢生五子:畢綸、畢績、畢緯仍居碧溪;四子畢紹徒休寧陳村;五子畢經遷歙縣長陔。畢經曾孫畢景鎮由長陔遷休寧閔川,畢景安遷歙縣城北市。畢文虎四世孫畢汝霖遷歙縣石門,又數世復遷歙之嘉田。
境內海拔1100米以上高峰5座,其中觀音亭尖海拔1309米,和平尖海拔1285米。境內街源長18公里。有筍乾、火腿、山芋棗、箬葉等著名土特產。
2004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原長標、長陔兩鄉合併為長陔鄉,總面積達90.6平方公里,2008年3月經村級區域規模調整后,行政村由10個變為5個,88個村民小組,共有3876戶,14467人口。
長陔鄉原屬徽州地區直轄,距今二十一代約四百餘年。下屬十個行政村。
長陔、禮教、上村三村發展成為一體,禮教村是鄉政府所在地,歷史上他們原屬一個村即長陔村,上半村為上土屋(后翻調為“上頭谷”)、下半村為下土屋(后翻調為“下頭菇”),後於民國十年左右分為長陔堡、禮教堡,其中禮教堡有自然村上村,後於1958年左右高級社期間分為長陔村、禮教村、新村村。
原長陔村周圍群山環抱,地勢較為平坦,河流自西向東走向注入千島湖,山下兩岸居滿人家,曾享有“九槽十水碓、千灶萬丁”之稱。祠堂、廟宇、社屋和堂寺,參天古木在文革期間都毀於一旦。
長陔 | 禮教 | 上村 | 韶坑 | 石門坑 |
磻坑 | 南源 | 長標 | 谷豐 | 賢源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8968 |
男 | 4449 |
女 | 4519 |
家庭戶戶數 | 274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8968 |
家庭戶男 | 4449 |
家庭戶女 | 4519 |
0-14歲(總) | 2529 |
0-14歲男 | 1306 |
0-14歲女 | 1223 |
15-64歲(總) | 5682 |
15-64歲男 | 2817 |
15-64歲女 | 2865 |
65歲及以上(總) | 757 |
65歲及以上男 | 326 |
65歲及以上女 | 43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8786 |
長陔鄉
長陔鄉有許多歷史較長的山村,受封建思想影響,流傳著許多傳說。如韶坑古亭的傳說:“上帝亭”位於韶坑村頭,以前又名上亭。相傳古時浙江省淳安久旱無雨,要來此亭求雨並背神水回家而因此得名。此亭前有香爐峰還有一石塔和被命名為“企鵝石”的石頭,在石下有一株“神柏”,胸徑達4米多,亭下角石基下有涼水塘,就是為來往行人解渴而砌成。
文化大革命時被毀,“企鵝石”、“神柏”、“神水”至今仍在。神水清甜長流,神柏子孫甚多,幾百年來,生生不息。每逢清明時節香煙繚繞,樹枝上紅、白、綠紙錢隨風飄舞,人們祈求神柏保佑。距上亭不遠有一路亭,傳說此亭是為當時文人徐文富考中“秀才”后而建,亭內石壁上雕刻有“韶鏗毓秀,德里鍾英”字樣。
“詠罄亭”位於“中蒼嶺”,相傳為清代乾隆年間徐金蓮所建,是長陔與韶鏗中心點,一般古時人趕路到此都要坐下休息片刻。亭外上台階就有一“接主亭”,又名“鬼神壇”,由石板搭成,並有詩曰:築壇追古始,靈爽蔭仙源。傳說在未建此壇前有神靈作亂,每日下午3-4時鬼神活動、搭台做戲等,韶鏗村當時雲長陔看戲,結果就到此園地或墳墓地“看戲”了,為壓住鬼神,先生點示建起此亭,日後基本平靜,此亭已在文革時期被破除迷信時所毀。
在徐氏宗祠前還有一亭稱“五昌亭”亭前有石心雨來柱,柱分十面佛神字。亭對面有大楓樹一棵,生長茂盛,五人合抱仍有餘。另外在韶坑村還有“修神洞”的傳說,相傳當時修神者一石匠綽號“麻子深”未成全仙,因在此洞修鍊而得名。
長陔鄉
而且,隨著佛教的傳播,目連戲甚至遠傳到東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天徽劇、川劇、漢劇、婺劇、崑曲、黃梅戲、桂劇、湘劇尚保留目連戲中的《雙下山》、《王婆罵雞》、《啞背瘋》、《老背少》等摺子戲。目連戲300餘年經久不衰,一直傳至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長期以來,目連戲作為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戲曲曲種,在徽州及其周邊以至後來流轉至大半個中國,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從目連戲的發展史可以看出徽州文化的一個縮影,為廣大專家、學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在藝術形式上,目連戲演出時有角色行當、唱念做打,包容各種雜技、歌舞、百戲以及大量的民間風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因此,堪稱我國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
長陔鄉
目連戲是一個複雜的文藝現象,雖然以佛教的面貌出現,但它包容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佛教的因果報應,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忠孝節義,在劇中都得到了體現。明清時期在徽州占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就是吸收釋家、道家學術思想成果創立起來的新儒家學派。鄭之珍生活在程朱故里,其思想必然受到新安理學的浸淫。經他改編整理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恰到好處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正因為目連戲在表演形式上受到民間老百姓的歡迎,意識形態又符合士紳階層的要求,所以在徽州一直很盛行。
在該鄉就有兩個目連戲班較為出名——韶坑班、長標村的勸善班。據高慶樵《徽苑譜春秋》一書的介紹,韶坑目連戲班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組建,組建者是該村的徐光有。該村請了一位浙江開化的師傅教習了3年,村裡形成了兩個戲班,一個叫韶坑大社,一個叫仙原大社。由於教戲師傅的幫助,兩班的演出水平都較高,也就被請到徽州各地演出;由於戲班贏得一定的收入,該村又衍生出兩個戲班,加上原來的兩個戲班,長年在徽州各地演出。它們演出的劇目除了《勸善記》外,還有《梁武帝記》和《西遊記》等;為了滿足觀眾的審美需要,它們又學習了徽調和京劇的一些劇目,如《空城計》、《甘露寺》等,白天演出這些劇目,稱為平戲,晚上演目連戲。韶坑人因為以演目連戲為謀生手段,所以村裡訂下了技藝不外傳的規矩,也就保存了不少從清代以來的演出儀式和技藝,198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對該村的目連戲演出進行了錄像。長標村組建目連戲班是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後,該村見相鄰的韶坑村人唱目連戲能夠謀生,就設法從韶坑村得到演出的本子,然後由本村的秀才王靖邦予以加工,編成了《梁武帝記》、《勸善記》、《罰惡記》、《解司記》、《西遊記》五個劇本,在唱腔方面,吸收了新興的徽調和早已流行的青陽腔、崑腔等曲調,較之韶坑目連戲班的唱腔更加悅耳動聽,在伴奏上,豐富了武場的樂器。經過這些加工和提高,長標目連戲後來居上,戲班每年都要在外地長期演出,一直延續到抗戰勝利以後。
長陔鄉
民間還常常把“打醮”、“廟會”、“請菩薩”等活動同目連戲結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在閏年或閏月以及遭到天災人禍時演出目連戲,演出的規模一般都較大,三天三夜到七天七夜不等,而且往往從太陽落山演到次太陽出山,俗稱“兩頭紅”。有的地方白天唱“平台”(徽劇或京劇),晚上唱目連戲。在1979年韶坑班就演出過三天三夜的目連戲。
另外改鄉各村還有石門坑的六廟會:汪公大帝正月十八活動,演戲長達三天三夜;雷祖廟會: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般演三天戲;太子廟會:五月二十五日三天搭台演戲;觀間廟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
長陔鄉
竹筍加工歷史悠久,綠筍加工工藝為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展。工藝為:選筍—剝殼去蔸—加鹽干煮—烘烤—烘焙—理條扎捆—保存(或烘乾—保存)。綠筍成品:單株筍乾長不超過30厘米,肉質肥厚,帶筍衣,無退節,無雜質,扁圓形,帶綠色,香味濃郁,味美可口
綠筍經水發脫鹽后,切斷或絲,可配以肉類、海鮮等炒食、做湯及作火鍋配料等,可配青椒、青蒜炒食,或與豬肉、老鴨同煮、燉。綠筍含鹽多,以其為主的菜肴,忌加醬、鹽;作輔料重慎加鹽。
1982年開通王街公路,2005年全鄉有客車2輛,貨車35輛。1986年架通高壓電,2005年全鄉用電106.5萬度。1988年建立電視差轉檯,1994年接通有線電視,2005年轉播電視節目12台套,終端用戶2000戶。1998年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005年終端用戶1097戶。2003年、2004年相繼建成移動、聯通通信基站,2005年全鄉手機用戶3000戶。1998年接通自來水,2005年3700戶受益。
鄉教育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地發展。現有中學1所,學生626人,小學7所和2個教學點,入學兒童1334人,教職工共95人。長陔中心學校承當著管理全鄉的基礎教育任務,下設一所中學、五所小學和三個教學點,校園佔地面積16166平方米。中學部現有685名學生,12個教學班,34名教師;小學部有1198名學生,34個教學班,60名教師。是歙縣規模較大的農村學校之一。
長陔小學和韶坑小學兩所教學樓由港商沈炳麟先生領銜投資興建,其中韶坑小學的“恩美樓”於1997年興建。長陔中學鄭格如大樓由馬來西亞華人鄭格如捐資50萬元港幣興建,是該鄉的標誌性建築。
1968年成立韶坑農業中學,1972年遷長陔更名長陔中學。2003年農村教學點調整,成立長陔中心學校,轄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5所,初級小學3所。2005年在校中、小學生分別為685人、1198人,在職中、小教師分別為35人、60人。
1993年、1997年港商沈炳麟分別投資興建長陔小學和韶坑小學恩美樓(教學樓)。馬來西亞華人鄭格如捐資50萬港元興建長陔中學鄭格如教學樓。建國后培養大中專畢業生563人。2005年全鄉有衛生院2所,在崗醫生6人。鄉村私人診所13個,從業14人。
教學方針
堅持“以質量求生存謀發展”的總體思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辦學效益日益提高,贏得各級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熱心幫助,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同時群體教職工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籌建和改造使長陔中心學校舍面積達5643.7平方米,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危房基本消除。另外,長陔中小學都分別建有圖書室、實驗室;
04年3月,學校自籌資金,在歙縣農村學校中率先興建了一個較高規格的多媒體教室;04年10月,校榮幸被納入“國家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學校,所屬中小學都按國家標準配備了現代遠程教育設備,擁有模一教學點兩所、模二小學五所、模三中學一所。還接了光纖上了網際網路,建成校區域網。教育教學設施較完備,現代技術含量高。
結構調整
近些年來,長陔中心學校加大布局調整力度,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先後撤併了2個小學6個教學點。04年暑期,將各村小的六年級撤併到中心校本部的長陔小學,向寄宿制農村小學邁出了第一步。計劃在2008年,創造條件,逐步將各村小的其他年級,撤併到長陔小學,創辦九年一貫制農村寄宿學校,進一步整合優化教育資源,以提高教學質量與辦學效益。
教學成就
長陔中心學校全面貫徹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二000年至二00五年連續獲得歙縣學校辦學效益綜合評估二、三等獎,初中畢業會考和升學考試成績穩步上升,04年度,初三畢業會考總平均分位居全縣第四名,7名學生被省示範高中正取。
05年初三畢業考試成績又名列全縣前茅,中招考試有23名學生達省示範高中錄取線。學科競賽也取得優異成績,語數英等學科,該校學生均榜上有名。曾有徐國輝同學獲數學競賽省級三等獎,6名學生登上英語競賽市級獎榜,占該縣獲獎的1/5,學生繪畫、作文、演講、朗誦等也連續獲得大獎。教師論文也多人次獲獎或發表。05年,長陔中心學校被評為“黃山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長陔中心學校顯著的辦學效益贏得各級領導的稱讚和廣大群眾的信賴。周邊鄉鎮的許多學生和學生家長都嚮往轉入長陔中心學校。長陔中心學校近幾年來崛起的歙縣山區學校的明星。
長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