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荔枝
廣東東莞市特產水果
東莞荔枝,廣東省東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元代,《元一統志》、《南海志》均有東莞荔枝的記載。東莞荔枝品種繁多,以桂味和糯米糍為主。桂味荔枝,果肉厚且呈乳白色,肉質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糯米糍荔枝果肉軟滑多汁,味濃甜微香。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東莞荔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東莞荔枝品種繁多,以桂味和糯米糍為主。桂味荔枝果色鮮紅,近圓球形,果皮龜裂片凸起,裂紋明顯,縫合線明顯,裂片峰尖銳;每千克顆數在60個以下;核小,多退化;果肉厚且呈乳白色,肉質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糯米糍荔枝果實鮮紅色,扁心形,果肩一邊隆起,果皮龜裂片隆起,裂片峰平滑;每千克顆數在46個以下;核小,多退化或中空;果肉軟滑多汁,味濃甜微香。
![東莞荔枝](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95782aacbc9249c154a4de4a62aab1.jpg)
東莞荔枝
東莞荔枝產區地形地貌複雜,主要分佈在東部、南部、中部的山區、丘陵、埔田片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沖積平原為主,丘陵台地佔44.5%,沖積平原佔43.3%,山地佔6.2%;東南部多山,山體龐大,集中成片,起伏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最高山峰銀瓶嘴,主峰高898.2米;中南部為丘陵地區,以成片低山丘陵為特色。
![東莞荔枝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1/m21a32596649ca0280234c406e804e2e6.jpg)
東莞荔枝園
東莞荔枝產區內有一江兩大河,即東江、石馬河和寒溪水。有中型水庫8宗,總庫容2.19億立方米;小(一)型水庫46座,總庫容1.56億立方米;小(二)型水庫64座,總庫容0.32億立方米;合計水庫容4.07億立方米。東江過境客水豐富,水源充足,是珠江在廣東省內三大水系中水質較好的江河,東江過境水資源量多年平均值為247.2億立方米。
![東莞荔枝](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9/m896aaa8716ea29dbd7e4443ffc276aa4.jpg)
東莞荔枝
元代,《元一統志》、大德《南海志》均記有東莞荔枝。
明代,東莞茶山、石龍等地已出現了“千樹荔”的大規模荔枝園。
改革開放后,東莞縣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生產,包括荔枝、柑桔等。
1983年,東莞水果發展公司成立。
![東莞荔枝](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b/m5b2c0f822ad33d7b15345b495e34613f.jpg)
東莞荔枝
1981年,東莞水果種植面積9.75萬畝,年總產量46909噸,至1987年水果面積發展到609569畝,總產量363085噸。
1962年,東莞荔枝年總產量255噸。
2014年,東莞荔枝種植面積約13.38萬畝,荔枝產量約2萬噸,其中約三分一銷往全國各地。
2015年,東莞荔枝種植總面積13.74萬畝,以糯米糍、桂味、妃子笑和淮枝等品種為主,其中糯米糍5.76萬畝、桂味4.70萬畝、妃子笑1.48萬畝、淮枝1.13萬畝,主要分佈於山區片、丘陵片、埔田片以及沿海片的東莞市厚街鎮和東莞市城鎮片的虎門鎮。其中,厚街鎮荔枝面積2.51萬畝,佔全市面積18.3%;大朗1.6萬畝,佔全市面積11.6%;東莞市黃江鎮1.31萬畝,佔全市面積9.5%;東莞市謝崗鎮1.3萬畝,佔全市面積9.5%;東莞市塘廈鎮1.06萬畝,佔全市面積8.7%;東莞市清溪鎮0.91萬畝,佔全市面積6.6%;東莞市鳳崗鎮0.86萬畝,佔全市面積6.2%;東莞市常平鎮0.81萬畝,佔全市面積6.1%。
![東莞荔枝](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f/m1f61b43f4ecc5ee82b94ca3a621d546a.jpg)
東莞荔枝
![東莞荔枝](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e/m9e25131dfdbab75bd034b3ba097ac726.jpg)
東莞荔枝
東莞荔枝產區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東與惠州接壤,南與深圳相連,西與廣州番禺、南沙隔海相望,北與廣州增城、惠州博羅隔江相鄰。東莞荔枝地域保護範圍覆蓋整個東莞市境內的厚街、大朗、黃江、謝崗、塘廈、清溪、大嶺山、鳳崗、常平、長安、虎門、樟木頭、橫瀝、茶山、企石、寮步、東坑、南城、橋頭、東城、沙田、石碣、石排、中堂、道滘、洪梅、麻涌、望牛墩、高埗、萬江、莞城、石龍等32個鎮街和松山湖(生態園),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3°30′57.19″~114°15′19.74″,北緯22°39′22.94″~23°08′41.58″。
• 特定生產方式
產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力強、透氣性能良好、有機質含量1%以上、土壤pH5.5~6.5的開闊向陽的丘陵、山地及平地建園,其中丘陵和山地沿等高線種植,平地地下水位保持在1米以下。果園地四周營造防護林帶。
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擇果品質量高、適於鮮食的優良荔枝品種,主要以桂味、糯米糍為主。用於鮮銷的品種要果大、味道純正清甜、肉質爽脆離核,外觀形狀好,顏色漂亮,盡量選擇焦核率高的品種。
生產過程管理:生產過程執行《桂味荔枝生產操作技術規程》、《糯米糍荔枝生產操作技術規程》等標準,其他品種參照上述技術規程。
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根據用途、市場需要和成熟度分期採收,以適應特定的鮮食、加工、包裝和運輸類別的技術要求。用於鮮食的,果皮基本轉紅,種皮初顯淡紅色,且果肉具品種特有風味時即可採收。整個採收過程中避免機械損傷、暴晒。一般實行“短枝采果”,採收宜選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陰天進行,采果后儘快進行挑選、分級、包裝、預冷和低溫貯藏等采后處理。荔枝貯存場地應陰涼通風、防晒、防雨,最好採用冷鏈運輸。選用牢固、透氣、潔凈、無毒無異味的紙箱、塑料水果筐等作為外包裝。運輸工具和貯運地應清潔、無毒、無異味、無污染;有防日晒、防雨、防壓設施。
生產記錄要求: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建立生產記錄檔案,保證產品質量可追溯性。詳細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日期;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生產記錄檔案應當保存兩年以上。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在保護區域內的荔枝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東莞荔枝農產品地理標誌,必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東莞市荔枝協會提出申請,按照本規範要求生產,申請通過後方可按照《東莞荔枝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使用標誌,統一在產品包裝上採用“東莞荔枝”、農產品地理標誌字樣和圖案進行標識標註,必須圖文清晰,容易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