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白蒿的結果 展開

白蒿

菊科蒿屬植物

白蒿,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功能主治為:治風寒濕痹。

物種簡介


別名

蘩(《詩經》),皤蒿(《毛詩傳》),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傳》),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開寶本草》)。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
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無毒。
④孟詵:寒。
功能主治
治風寒濕痹,黃疸,熱痢,疥癩惡瘡。
①《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②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干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藥材性狀

莖類圓柱形,長短一一,直徑可達5mm。綠色,表面有縱棱,可見互生的枝、葉或葉基。上部有較密的柔毛。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央有白色髓。葉皺縮或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線形,兩面均被柔毛。頭狀花序較多,半球形,直徑3-6mm,總花梗細瘦,總苞葉線形,總苞片2-3列,邊緣有白色寬膜片,背面被短柔毛;花托卵形;邊緣為雌花,內層花兩性,均為管狀。成熟花序可見倒卵形的瘦果。氣濃香,味微苦。顯微鑒別莖橫切面:多邊形。表皮一列細胞,外被丁字毛,細胞多徑向,較長。內皮層凱氏點明顯。維管束鞘纖維壁厚木化。韌皮部較寬。形成層不明顯。維管束排列成環,導管多邊形,2-12個成群,排列成單列。木纖維分佈面積大,細胞壁厚化。射線單列,胞腔內有內含物。樹脂道散生髓部。髓大,周邊的細胞壁厚化。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外被角質層;赤見多數丁字毛或其殘基;上、下表皮均有氣孔,但以下表皮較多。柵欄組織1-2列細胞,海綿組織數列細胞。主脈處表皮下具厚角組織。主脈維管束常為1束。樹脂道散生在柵欄組織。粉末特徵:灰白色。①非腺毛甚多,多丁字形,長3-5mm,無色,表面光滑,胞壁微厚。②纖維多碎斷,成束或單個散在,直徑9-36μm,胞壁厚略彎曲,腔狹,紋孔稀少或缺。③導管少見,以網紋導管為主,赤有螺紋、梯紋和具緣紋孔,直徑12-35μm。④結晶甚多,單個,形狀不一,大小為23-92μm,不溶於鹽酸。⑤薄壁細胞多數,四邊形,多邊形或類圓形,無色,有少數紋孔。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搗汁。
藥理作用
從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內酯,對金黃色薄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
相關配伍
治惡癩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僧深集方》)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白蒿鮮草2兩或干品1兩,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共治100例,顯效(3天內達臨床治癒)70例,有效(4~7天內達臨床治癒)23例,治癒率為93%。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后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02天和5.65天。療效似較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為高。沖劑、片劑療效似較煎劑為差。
化學成份
本植物的綠色部分含一種倍半萜烯類白蒿寧,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內酯和洋艾素。干植物含生物鹼0.12~0.2%、焦性兒茶酚糅質0.499%、黃酮類0.831%、內酯類,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異槲皮甙。

相關論述

1.《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2.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干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莖被白毛,多分枝。單葉耳生;有柄;2~3回羽狀深裂或全裂,終裂片寬線形、線形或近披針形,先端常鈍,上面綠色,毛較少,下麵灰綠色,密生白毛;莖上部的葉羽狀分裂或不分裂;近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徑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圓錐狀花序;總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線形,灰黃綠色;小花皆為管狀,黃色,表面有腺點,全部結實,花托有毛,毛幾與小花等長。瘦果小,狹長倒卵形,具縱紋,黃褐色,長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佈範圍


分佈東北、華北及甘肅、陝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長河邊、草地、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