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列傳

西漢司馬遷創作的人物傳記

《田單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

作品原文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湣王時,單為臨菑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以轊折車敗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燕既盡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並兵攻之。淖齒既殺湣王於莒,因堅守,距燕軍,數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習兵。”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
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惟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神來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當有神人為我師。”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因反走。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卒曰:“臣欺君,誠無能也。”田單曰:“子勿言也!”因師之。每出約束,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劓,皆怒,堅守,唯恐見得。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
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原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
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
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乃迎襄王於莒,入臨菑而聽政。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奇正還相生,如環之無端。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后如脫兔,適不及距:其田單之謂邪。
初,淖齒之殺湣王也,莒人求湣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嬓之家,為人灌園。嬓女憐而善遇之。后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及莒人共立法章為齊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為後,所謂“君王后”也。
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曰“環畫邑三十里無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謂蠋曰“齊人多高子之義,吾以子為將,封子萬家”蠋固謝。燕人曰“子不聽,吾引三軍而屠畫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於野。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是助桀為暴也。與其生而無義,固不如烹”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齊亡大夫聞之,曰:“王蠋,布衣也,義不北面於燕,況在位食祿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諸子,立為襄王。
《索隱述贊》軍法以正,實尚奇兵。斷軸自免,反間先行。群鳥或眾,五牛揚旌。卒破騎劫,皆復齊城。襄王嗣位,乃封安平。

詞句註釋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①。湣王時,單為臨淄市掾,不見知②。及燕使樂毅伐破齊,齊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③。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④,以轊折車敗⑤,為燕所虜,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東保即墨。燕既盡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燕軍聞齊王在莒,並兵攻之。淖齒即殺湣王於莒,因堅守,距燕軍⑥,數年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習兵。”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
①諸田:指齊王田氏宗族的各個分支。疏屬:血緣比較遠的宗族。②見知:被人了解,受重用。③傅鐵籠:用鐵箍緊緊套住。④爭塗:爭路而逃。塗,通“途”。⑤轊(wèi):車軸末端。⑥距:通“拒”。抗拒。
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①。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②,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③。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神來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當有神人為我師。”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因反走④。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⑤,師事之。卒曰:“臣欺君,誠無能也。”田單曰:“子勿言也!”因師之。每出約束⑥,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⑦,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劓,皆怒,堅守,唯恐見得。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⑧,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⑨,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
①有隙:在感情上有不和。②縱:發,放,行使。反間:利用間諜離間敵方內部,使其落入我方圈套而取勝。③南面:古以坐朝南為尊位,故天子諸侯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南面而坐。故后又泛指帝王或大臣的統治為南面。王齊:在齊國稱王。王,用如動詞。④反:同“返”。返回。⑤鄉:通“向”。⑥約束:規約,行使指揮權。⑦劓:割去鼻子,古代五刑之一。⑧僇:羞辱。⑨壟墓:墳墓。
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①,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②。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③,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④。”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
①版插:築土牆的工具和挖土的工具。②行伍:軍隊的代稱。因古時軍隊中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②饗:用酒食招待人。③溢:同“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為鎰。④安堵:相安,安居。
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①,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耀②,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③,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④,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乃迎襄王於莒,入臨淄而聽政。
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①絳繒衣:大紅色絲帛製成的被服。②炬火:火把。③銜枚:枚的形狀如筷子,橫銜口中,以禁止喧嘩,古時軍中常用。④追亡逐北:追擊敗逃的敵人。亡:逃跑。北:敗逃。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奇正還相生,如環之無端。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①;后如脫兔,適不及距:其田單之謂邪!
①適:通“敵”。敵人。
初,淖齒之殺湣王也,莒人求湣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嬓之家,為人灌園。嬓女憐而善遇之。后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①。及莒人共立法章為齊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為後,所謂“君王后”也。
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曰“環畫邑三十里無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謂蠋曰:“齊人多高子之義,吾以子為將,封子萬家。”蠋固謝。燕人曰:“子不聽,吾引三軍而屠畫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於野。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是助桀為暴也。與其生而無義,固不如烹②!”遂經其頸於樹枝③,自奮絕脰而死④。齊亡大夫聞之,曰:“王蠋,布衣也⑤,義不北面於燕⑥,況在位食祿者乎⑦!”乃相聚如莒⑧,求諸子,立為襄王。
①通:私通。②烹:用鼎鍋把人煮死,古代的一種酷刑。③經:上吊,自縊。④脰:脖頸。⑤布衣:平民百姓。⑥北面:古時君見臣、尊長見卑幼,南面而坐,因此以北面指向人稱臣。⑦食祿者:指拿國家俸祿的人,即當官的人。⑧如:往……;到……。

白話譯文


田單這人,齊王田氏宗室的遠房親屬(齊原為姜姓諸侯國,戰國初年齊相田和正式奪取政權)。閔王時代,田單為臨淄(齊國都城)管理市場的輔助人員,不被人知曉。等到燕國派樂毅攻敗齊國,後來不久退守莒城。燕國軍隊迅速地長途進軍(指沒有遇到抵抗)平定齊國絕大部分地區,而田單逃奔安平(城邑名),讓同一家族的人把軸兩頭的尖端部分鋸斷,再用鐵箍包住。待到燕國軍隊攻打安平,城牆倒塌,齊人奔逃,搶路逃跑,由於車軸頭被撞斷,車子也就毀壞了,被燕軍所俘虜。惟有田單宗族之人由於鐵帽包住了車軸,得以逃脫。往東逃到即墨,據城堅守。燕軍已經使齊國其他城邑全都投降了,只有莒城和即墨沒有攻下。
燕軍聽說齊王在莒,合兵攻打它。淖齒(楚國派將軍淖齒救齊,他卻乘機殺掉閔王,與燕人分佔齊國領土和珍寶)已殺閔王於莒城,因為堅守抵抗燕軍,數年沒被攻下。燕國率軍向東圍困即墨。即墨的長官出城與燕軍作戰,戰敗而死。城中共同推舉田單,說:“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以保全,熟悉兵法。”擁戴他做將軍,憑即墨來抵抗燕軍。
過了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與樂毅有隔閡。田單聽說它,對燕國施用反間計,揚言說:“齊王已死,城邑沒有攻下的城只有兩座了。樂毅害怕被殺而不敢回去,不過用繼續攻打齊國做幌子,實際是想聯合即墨和莒的守軍,自己來做齊王。齊人沒有歸附,所以暫且緩攻即墨以等待王齊之事。齊人所害怕的,是只怕別的將領來了,那樣即墨城就毀滅了。燕王以為這是對的,使騎劫代替樂毅。
樂毅被奪兵權,不敢回燕國,於是回到故國趙國,騎劫代樂毅,燕人士卒多不服,憤憤不平。於是田單命令城裡百姓每家吃飯的時候必須在庭院中擺出飯菜來祭祀他們的祖先,飛鳥都吸引得在城內上空盤旋,並飛下來啄食物。燕人對此感到奇怪,田單因此揚言說:“這是有神人下來教導我。”於是命令城中人說:“會有神人來做我的老師。”有一名士兵說:“我可以當老師嗎?”於是回身就跑。田單於是就起身,把那個士兵拉回來,請他面朝東坐著,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來侍奉他。士兵說:“我欺騙您,實在沒有能力。”田單說:“你不要說破了。”於是以他為師。每當發布約束軍民的命令,一定宣稱是神師的旨意。於是揚言說:“我只害怕燕軍將所俘虜的齊國士兵割掉鼻子,並把他們放在燕軍前面的行列來同齊軍作戰,即墨(會因此而)被攻下了。”燕人聽說了它,按照田單散布的話去做。城中的人看見齊國那些投降燕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都憤怒,堅守害怕被活捉。田單施用反間計說:“我害怕燕軍挖掘我們城外的墳墓,侮辱我們的祖先,當會為此感到痛心。”燕軍挖掘全部的墳墓,焚燒死屍。即墨人從城上望見,都流淚哭泣,都想出戰,怒氣自然比原來大了十倍。
田單知道士兵激起了鬥志,可以用於作戰了,就親身拿著築板和鐵鍬參加修建防禦工事,和士兵分擔辛勞。把妻妾編在軍隊里服役,要他們把飲食全都拿來犒勞將士。令披甲的士兵埋伏,使老弱婦幼登城,派遣使者向燕約定投降,燕軍都高呼萬歲。田單又收集百姓的黃金得到千鎰,命令即墨的富豪贈給騎劫,說:“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擄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們安居。”騎劫非常高興,答應他。燕軍由此而更加鬆懈。
田單於是在城內收集到一千多頭牛,叫人做了深紅色綢衣給牛穿上,上面畫著五顏六色的龍形花紋,把鋒利的尖刀綁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蘆葦扎在牛尾上,再給蘆葦梢點火燃燒。在城牆上挖數十個洞,夜晚放開牛,壯士五千人跟隨在牛的後面。牛尾灼熱,憤怒地沖向燕軍。牛尾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軍看見狂奔的火牛全身都是龍紋,被它衝撞的不是死就是傷。五千人因含著枚攻擊燕軍,而城中擂鼓吶喊追擊燕軍,老弱都擊打家中各種銅製器具製造聲響,聲音震天動地。燕軍非常驚懼,失敗逃走。齊人接著誅殺對方的將領騎劫。燕軍混亂奔走,齊人追殺逃跑敗北的人,都脫離燕國的鎮壓,復歸齊國。
田單的兵力一天比一天更加多了,乘著勝利的威勢,燕軍天天敗逃,終於退到了黃河北岸燕國的境內(河上:指齊國的西北界),而齊國的七十多座城邑又成為齊國領土。於是迎接襄王(閔王子,名法章)到莒城,進入臨淄處理政事。襄王封賞田單,號稱安平君。
太史公說:“戰爭是用正面的軍隊同敵人交戰,用出敵不意的奇兵取勝。會用兵的人能出奇謀而變化無窮;奇正相互轉化,就像玉環一樣,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用兵開始時要像柔弱安靜的少女,使敵人輕慢疏忽,大開營門(不作防備)(適:通“敵”);後來敵人中計,自己就要像狡兔脫逃那樣快速進擊,使敵人來不及抵擋(距:通“拒”),這是田單所說的啊!
當初,在淖齒殺死齊湣王的時候,莒城人訪求齊湣王的兒子法章,在太史嬓(jiǎo皎)的家裡找到了他,他正在替人家種地澆田。太史嬓的女兒喜歡他並對他很好。後來法章就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她,她就和法章私通了。等到莒城人共同擁立法章為齊王,以莒城抗擊燕軍,太史嬓的女兒就被立為王后,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君王后”。
燕軍在開始攻入齊國的時候,聽說畫邑人王蠋有才有德,就命令軍隊說:“在畫邑周圍三十里之內不許進入。”這是因為王蠋是畫邑人的緣故。不久,燕國又派人對王蠋說:“齊國有許多人都稱頌您的高尚品德,我們要任用您為將軍,還封賞給您一萬戶的食邑。”王蠋堅決推辭,不肯接受。燕國人說:“您若不肯接受的話,我們就要帶領大軍,屠平畫邑!”王蠋說:“盡忠的臣子不能侍奉兩個君主,貞烈的女子不能再嫁第二個丈夫。齊王不聽從我的勸諫,所以我才隱居在鄉間種田。齊國已經破亡,我不能使它復存,現在你們又用武力劫持我當你們的將領,我若是答應了,就是幫助壞人幹壞事。與其活著干這不義之事,還不如受烹刑死了更好!”然後他就把自己的脖子吊在樹枝上,奮力掙扎,扭斷脖子死去。齊國那些四散奔逃的官員們聽到這件事,說:“王蠋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尚且能堅守節操,不向燕人屈服稱臣,更何況我們這些享受國家俸祿的在職官員了!”於是他們就聚集在一起,趕赴莒城,尋求齊湣王的兒子,擁立他為齊襄王

作品賞析


在此之前,齊國曾非常強大,齊湣王北敗燕國,南挫強楚,西攻暴秦,並幫助趙國滅掉中山,攻佔宋國,擴充了國土一千多里。而燕昭王為了報殺父之仇,尊重人才,禮賢下士,以樂毅為將,聯合趙、楚、韓、魏四國,統領五國大軍把齊湣王打得大敗,攻克了齊都臨淄,把無數財寶和傳國的禮器都運回燕國。整個齊國都被燕軍佔領,只有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克。
在這緊急的關頭,在即墨守城長官陣亡的情況下,田單受命於危難之際,被推為首領。作者以濃墨重彩寫了田單在戰前與敵人鬥智。田單先利用新上台的燕惠王和樂毅之間的矛盾,巧施反間計,撤掉了名將樂毅,換上了騎劫,再用計讓燕軍割下了齊國降卒的鼻子,挖了齊人的祖墳,這些舉動都使齊人士氣大增。
在這種情況下,田單又和士兵同甘共苦,親自手持工具修築工事,並把自己最喜歡的妻妾都編入軍隊之中,進一步使內部團結一心,共擊燕軍。同時,為了麻痹敵人,田單又讓老弱女子上城守衛,派遣使者約期投降,又讓富豪之家送去重金賄賂燕將。就這樣,經過多方面的準備,提高了自己的士氣,削弱了敵人的戰鬥力,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即墨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出奇制勝的戰例。田單竟以火牛在前衝鋒陷陣,牛角上都綁有利刃,觸人非死即傷,牛身上又披著大紅色畫著五彩龍文的被服,帶著一種神異的色彩,作者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這激動人心的歷史場景:“牛尾炬火光明照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
這是何等輝煌、何等壯麗的情景!經過太史公如椽巨筆的描繪,使人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之感,更可見其深厚的藝術功力。
從本傳的寫法看,選材布局有類小說,而不像人物傳記,其場面描寫和人物刻畫也一如小說。本傳通篇寫田單的奇事奇謀,歌頌田單運用奇謀戰勝敵人的軍事天才。誠如清人吳見思所云:“田單是戰國一奇人,火牛是戰國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聲色氣勢,如風車雨陣,拉雜而來,幾令人棄書下席。”(《史記論文》)
田單是齊國田氏王族的遠房本家。在齊湣王時,田單擔任首都臨淄佐理市政的小官,並不被齊王重用。後來,到燕國派遣大將樂毅攻破齊國,齊湣王被迫從都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jǔ舉)城。在燕國軍隊長驅直入征討齊國之時,田單也離開都城,逃到安平,讓他的同族人把車軸兩端的突出部位全部鋸下,安上鐵箍。不久,燕軍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齊國人爭路逃亡,都因被撞得軸斷車壞,被燕軍俘虜。只有田單和同族人因用鐵箍包住了車軸的緣故,得以逃脫,向東退守即墨。這時,燕國軍隊已經全部降服了齊國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下。燕軍聽說齊湣王在莒城,就調集軍隊,全力攻打。大臣淖齒就殺死了齊湣王,堅守城池,抗擊燕軍,燕軍幾年都不能攻破該城。迫不得已,燕將帶兵東行,圍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員出城與燕軍交戰,戰敗被殺。即墨城中軍民都推舉田單當首領,說:“安平那一仗,田單和同族人因用鐵箍包住車軸才得以安然脫險,可見他很會用兵。”於是,大家就擁立田單為將軍,堅守即墨,抗擊燕軍。
過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登位,他和樂毅有些不和。田單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派人到燕國去行使反間計,揚言說:“齊湣王已被殺死,沒被攻克的齊國城池只不過兩座而已。樂毅是害怕被殺掉而不敢回國,他以討伐齊國為名,實際上是想和齊國兵力聯合起來,在齊國稱王。齊國人心還未歸附,因此暫且拖延時間,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時機成熟再稱王。齊國人擔心的是,唯恐其他將領來帶兵,即墨城就必破無疑了。”燕惠王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就派大將騎劫去代替樂毅。
樂毅被免職之後就逃到趙國去了,燕軍官兵都為此忿忿不平。田單又命城中軍民在吃飯之前要祭祀祖先,使得眾多的飛鳥因爭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盤旋飛舞。城外的燕軍看了,都感到很奇怪。田單又揚言說:“這是神仙要下界指導我們克敵制勝。”又對城裡人說:“一定會有神人來做我的老師。”有一個士兵說:“我可以當您的老師嗎?”接著就揚長而去。田單連忙站起來,把他拉過來,請他坐在面向東的上座,用侍奉老師的禮節來侍奉他。那個士兵說:“我欺騙了您,我真是一點本事也沒有。”田單說:“請您不要再說了。”接著就奉他為師。每次發號施令,一定要稱是神師的主意。他又揚言說:“我最怕的是燕軍把俘虜的齊國士兵割去鼻子,放在隊伍的前列,再和我們交戰,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燕軍聽到這話,就照此施行。城裡的人看到齊國眾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義憤填膺,全力堅守城池,只怕被敵人捉住。田單又派人施反間計說:“我很害怕燕國人挖了我們城外的祖墳,侮辱了我們的祖先,這可真是讓人寒心的事。”燕軍聽說之後,又把齊國人的墳墓全部挖出,並把死屍焚燒殆盡。即墨人從城上看到此情此景,人人痛哭流涕,都請求出城拼殺,憤怒的情緒增漲十倍。
田單知道現在是出戰的最好時機,於是就親自拿著夾板鏟杴,和士兵們一起修築工事,並把自己的妻子姬妾都編在隊伍之中,還把全部的食物拿出來犒勞士卒。命令裝備整齊的精銳部隊都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燕軍官兵都高呼萬歲。田單又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共得一千鎰,讓即墨城裡有錢有勢的人送給燕軍,請求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之後,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子姬妾,讓我們能平安地生活。”燕軍將領非常高興,滿口答應。燕軍因此更加鬆懈。
五千壯士又隨後悄然無聲地殺來,而城裡的人乘機擂鼓吶喊,緊緊跟隨在後面,甚至連老弱婦孺都手持銅器,敲得震天價響,和城外的吶喊聲匯合成驚天動地的聲浪。燕軍非常害怕,大敗而逃。齊國人在亂軍之中殺死了燕國的主將騎劫。燕軍紛亂,潰散逃命,齊軍緊緊追擊潰逃的敵軍,所經過的城鎮都背叛燕軍,歸順田單。田單的兵力也日益增多,乘著戰勝的軍威,一路追擊。燕進倉皇而逃,戰鬥力一天天減弱,一直退到了黃河邊上,原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又都被收復。於是田單到莒城迎接齊襄王,襄王也就回到都城臨淄來處理政務。
齊襄王封賞田單,賜爵號為安平君。
太史公說:用兵作戰要一面和敵人正面交鋒,一面用奇兵突襲制勝。善於用兵的人,總是能夠奇兵疊出而變化無窮的。正面的交鋒和背側的奇襲都要發生作用,這兩種戰術的相互轉化,就如同圓環沒有起止一般使人捉摸不定。用兵之初要像處女那樣沉靜、柔弱,誘使敵人敞開門戶,毫不戒備;然後在時機到來之時,就像逃脫的兔子一般快速、敏捷,使敵人來不及防禦。田單用兵,正是如此吧!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和孔安國門下。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風俗,採集史跡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后,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名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的通史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以宮刑。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