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襄王的結果 展開

襄王

中國古代王爵

中國古代的諸侯王死後謚號“襄”王的話,可稱為襄王。襄王為古代王爵,代表為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長沙府。正統元年(1436年)移襄陽府。

中國著名的有李重茂、李僙、李執中、李熅、趙恆、趙宗愈、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劉官芳等。

謚號


中國古代的諸侯王死後謚號“襄”王的話,可稱為襄王。比如:
周襄王姬鄭(?―前619年),姬姓,名鄭,周惠王之子,東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
韓襄王(?─前296年),姬姓,韓氏,名倉,戰國時期韓國君主。
楚頃襄王熊橫(?―公元前263年),羋姓,熊氏,名橫,楚懷王之子,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時楚國已處於衰落狀態。
齊襄王(?―前265年),媯姓,田氏,名法章,齊湣王之子,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前283年―前265年在位。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成漢太宗李雄曾追封自己的祖父李慕為隴西襄王。

唐朝襄王


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殤帝,又稱“唐少帝”,唐中宗李顯第四子,生母不詳。聖歷三年(700),封北海王,後進封溫王。景龍四年(710)中宗被毒死後,為韋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實權均屬韋后。
李隆基(玄宗)殺韋后,他被廢。景雲二年(711)改封襄王。開元二年(714)轉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時年二十歲。謚號殤皇帝。廣德元年(763年),廣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幫助下於長安稱帝后,上李重茂廟號曰恭宗。

李僙

李僙(8世紀-791年2月15日),唐朝宗室,唐肅宗第九子,裴昭儀所生。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唐肅宗收復長安后,封李僙為襄王。李僙一直住在十六宅,直到貞元七年(791年)正月初八去世。

李執中

襄王李執中,唐敬宗李湛三子。開成二年封為襄王。

李熅

李熅(?-886年),唐朝宗室,為唐肅宗第九子襄王李僙曾孫,伊吾郡王李宣孫,封為嗣襄王。
唐僖宗時,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與神策軍使田令孜爭奪安邑、解縣之鹽池榷鹽稅課,發生武裝衝突。王重榮聯合李克用兵進關中,田令孜挾持唐僖宗逃往鳳翔。
邠守節度使朱玫等擁立李熅監國為帝,改元建貞,建置百官。朱玫執掌軍政大權,後為部將王行瑜所殺。李熅出逃河中,被節度使王重榮所殺。僖宗複位,絕其屬籍,葬以庶人禮。

宋朝襄王


趙恆

宋真宗趙恆(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趙德昌,后改趙元休、趙元侃。歷封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恆。至道三年(997年),趙恆即位。
趙恆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為相,勤於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遼朝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趙恆親征,雙方會戰距都城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三百裡外之澶淵,局勢有利於北宋,但因趙恆懼於遼的聲勢,並慮及雙方交戰已久互有勝負,不顧寇準反對,以每年給遼一定金銀為“歲幣”於澶淵定盟和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史稱“咸平之治”。
趙恆在位後期,任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趙恆也沉溺於封禪之事,廣建宮觀,勞民傷財,致使社會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內憂外患”問題日趨嚴重。
乾興元年(1022年),趙恆駕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謚號為文明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謚至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趙宗愈

趙宗愈,宋朝宗室,宋太宗趙炅的曾孫、商恭靖王趙元份之孫,濮安懿王趙允讓之子。鎮安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徒嗣封濮王。故事嗣王以四時詣祠所,宗愈方屬疾,或曰不可以暑行,曰:“吾身主祀而不往,非禮也。”強輿以行,疾遂亟。是年八月薨,年六十五,贈太師,追封襄王,謚恭憲。

明朝襄王


明朝襄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長沙府。正統元年(1436年)移襄陽府。
稱號國君姓名關係在位年數註記
襄憲王朱瞻墡朱高熾、嫡五子1424年—1478年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長沙府。正統元年移襄陽府。成化十四年薨。
襄定王朱祁鏞朱瞻墡、嫡一子1479年—1488年成化十五年襲封。弘治元年薨。
襄簡王朱見淑朱祁鏞、庶一子1489年—1490年弘治二年襲封。三年薨。
襄懷王朱祐材朱見淑、庶一子1491年—1504年弘治四年襲封。十七年薨。無子。
襄康王朱祐櫍朱見淑、庶二子1508年—1550年初封光化王,正德三年襲封。嘉靖二十九年薨。無子,從侄朱厚熲嗣。
襄恭王朱見淓朱祁鏞、庶二子追封成化十六年封陽山王。正德十一年薨。后孫朱厚熲嗣封襄王,追封。
附襄國宗理
襄惠王朱祐楬朱見淓、庶一子?年—1535年嘉靖元年襲封陽山王。后因祐櫍病,暫兼理襄府事。十四年薨。后子朱厚熲嗣封襄王,追封。
襄府宗理朱祐檽朱見瀷、嫡一子1535年—1539年嘉靖五年封鎮寧王,十四年因祐楬薨,暫兼理襄府事。十八年正月,奪其敕,以祐楬子厚熲由官協助其視府事。
襄國續封
襄庄王朱厚熲朱祐楬、庶一子1539年—1552年(襄府宗理) 1552年—1566年(襄王)嘉靖十八年正月因祐檽被奪敕,由官協助其視府事,二十四年十二月襲陽山王,三十一年嗣封。追謚其祖見淓為恭王,父為惠王。四十五年薨。
襄敬王朱載堯朱厚熲、庶一子1569年—1595年嘉靖四十二年封安福王,隆慶三年襲封。萬曆二十三年薨。
襄忠王朱翊銘朱載堯、庶一子1601年—1641年萬曆二十九年襲封。崇禎十四年,張獻忠陷襄陽,遇害。
襄王朱常澄朱翊銘、嫡二子1645年—1662年崇禎十七年寄居九江府。弘光元年四月進封。國亡不知所終。 

清朝襄王


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
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太宗第十一子。順治十二年,封襄親王。十三年,薨,予謚。無子,爵除。
徠劉官芳
劉官芳,廣西人。太平天國著名大將。初參加太平軍。1855年,為冬官又正丞相。后隸韋志俊部。1859年10月,韋在池州降清。旋被韋派往攻蕪湖,即與古隆賢、賴文鴻等反戈討伐,並得楊輔清之助,奪回池州,以功升右軍主將。次年1月,自銅陵,青陽進佔南陵。后參與摧毀江南大營之役。1861年9月,從池州東走,旋占浙江長興,封襄王。1863年4月,攻徽州屯溪,不克,占黟縣,不久敗退。次年3月,在江蘇金壇抗擊常勝軍的進犯。繼轉守浙江長興。6月,城陷退出(一說戰死)。后與黃文金守湖州。8月,湖州失守,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