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院博物館
北京東城區的司法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CHINA COURT MUSEUM)建於2008年2月,新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正義路4號,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是中國司法史上第一個全國行業性博物館,在中國司法文化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司法史料預展作為博物館籌備階段舉辦的展覽,覆蓋面廣、特色鮮明,從“法祖”皋陶、載有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成文判決的西周後期青銅器朕匜、“江南第一衙”浮梁縣衙,到中國革命第一法庭、臨時最高法庭和最高法院,再到最高人民法院,歷史脈絡清晰,基本涵蓋了中國五千年司法文明,再現審判機構的歷史沿革和人民法院各項工作的不斷推進;展出大量珍貴圖片外,還展出了許多極具價值的珍貴文物。2016年1月4日,中國法院博物館網站在中國法院網正式開通。2016年1月6日,中國法院博物館正式開館。
2018年10月30日,國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國法院博物館舉行劃撥文物移交活動,6件公安機關罰沒移交的商周青銅器被劃撥給中國法院博物館成為永久館藏。
為客觀、真實、全面地再現中國法制發展的歷史,全方位展示人民法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曆程中的突出貢獻,最高人民法院在修復兩處司法舊址、遺址的基礎上,決定建立中國法院博物館。2007年7月正式啟動籌建工作。
2007年9月27日,中國在在江西瑞金舉行了全國法院司法史料徵集工作座談會,曹建明副院長對在全國法院開展史料徵集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司法史料徵集工作在全國廣泛展開。
中國法院博物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2007年12月24日,司法史料展覽初具規模,體系框架也已基本成形。司法史料預展按照歷史發展脈絡,共分為十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先驅之光》重點介紹古代、近現代的法律文化與審判制度;第二部分《紅色記憶》至第四部分《曲折發展》,分階段介紹了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文革”前後的人民審判工作;第五部分《法制春天》分別介紹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人民法院的刑事、民事、行政審判工作;第六部分《軍事審判》介紹了軍事審判工作的發展歷程;第七部分至第十二部分,分別從法院建設、司法為民、司法改革、港澳台法院、友好往來、親切關懷等不同角度介紹了法院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第十三部分《歷任院長》重點介紹了最高人民法院歷任院長和各高級人民法院首任院長。
2008年2月,中國法院博物館開館。
2013年9月,中國法院博物館閉館,啟動新館選址工作。
2014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第6次院長辦公會決定正式啟動中國法院博物館新館建設籌備工作。
2014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博物館徵集藏品的通知》。
2014年12月26日上午,沈德詠常務副院長主持博物館新館籌建工作協調會,布置博物館新館籌建工作。
2014年12月31日,周強院長、景漢朝副院長、賀榮副院長視察中國法院博物館新址。
2015年1月9日,沈德詠常務副院長與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領導座談博物館籌建工作。
中國法院博物館揭牌
2015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2次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中國法院博物館布展大綱》。
2015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7次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中國法院博物館布展設計方案》。
2015年9月11日,沈德詠常務副院長、賀榮副院長主持召開博物館新館籌建工作協調會,研究部署中國法院博物館建設工作。
2015年9月25日,院領導審議通過中國法院博物館深化設計方案。
2015年10月21日,《中國法院博物館布展項目》招標結果公布,北京清尚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中標。
2015年10月27日至28日,景漢朝副院長主持討論、修改《中國法院博物館布展腳本》。
2015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9次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中國法院博物館布展腳本》。
2015年11月4日,賀榮副院長主持中國法院博物館建設協調會,落實2015年第9次院長辦公會議定事項。
2015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2015年第54次會議審定《中國法院博物館標誌設計方案》,2016年1月4日正式公布。
2016年1月4日,中國法院博物館網站正式開通。
2016年1月5日,周強院長視察博物館新館建設情況。
中國法院博物館新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正義路4號原日本正金銀行舊址樓內,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開放區域約1600平方米。設有三個基本陳列展廳和六個專題展廳,另有三個普法互動區和一個法律影視放映廳。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臨時館
中國法院博物館
《先驅之光》
第一人最高院院長沈鈞儒佩戴的胸章
《紅色記憶》至《曲折發展》
《紅色記憶》至《曲折發展》分階段介紹了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文革”前後的人民審判工作。
1927年3月,湖北紅安縣審判委員會成立。它被稱為中國革命第一法庭。肖揚曾就瑞金中華蘇維埃最高法院舊址修復問題和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遺址修復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在最高人民法院、地方人民法院的共同努力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瑞金和延安兩個司法遺址先後於2000年、2006年得以修復,並成為革命老區開展傳統教育的重要窗口。
中國法院博物館
1931年12月13日,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了《處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機關報的暫行程序》,規定各地在未設立法院之前,須在省、縣、區三級政府設立裁判部,建立臨時司法機構。
1949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從建國初最高人民法院使用的第一枚國徽,到最高人民法院分院院印,再現了審判機構的歷史沿革和人民法院各項工作的不斷推進。
建國初最高人民法院使用的第一枚國徽
《法制春天》
《法制春天》介紹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司法建設的進程。展覽用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展講述了中國司法建設的進程。展區有江華、伍修權、曾漢周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時使用的名章,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第一審判庭的牌匾。
截止2016年1月,中國法院博物館存古籍善本2488冊(文物約2000冊),展出約2000冊,包括代表中國古代法律鼎盛時期最高水平的《唐律疏議》《明會典》《大清會典》,以及代表中國古代法醫學成就的《洗冤集錄》等珍貴古籍實物。此外,展廳內還存有周永康案、薄熙來案的裁判文書以及旁聽證件等物品。
藏品名稱 | 藏品簡介 | 藏品圖片 |
《唐律疏議》 | 《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永徽律疏》,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 唐律疏議 |
最高法院特別法庭庭長江華印 | 江華(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聰,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 | 最高法院特別法庭庭長江華印 |
陝甘寧邊區政府命令、縣司法處組織條例草案、高等法院分庭組織條例草案 | 陝甘寧邊區政府命令、縣司法處組織條例草案、高等法院分庭組織條例草案 | 陝甘寧邊區政府命令 |
刑案匯覽 | 清人祝慶祺編輯,共88卷,輯錄了乾隆元年至道光十四年(1736-1834)近百年間由中央司法機關審理的刑案5640餘件,按《大清律例》的門類編排,書後附有刑部事宜及拾遺備考二節,道光十四年刊行。 | 刑案匯覽 |
大清律例增修彙纂大成 | 《大清律例增修彙纂大成》(刑律賊盜上:謀反大逆、謀叛、造妖書妖言、盜大祀神御物、盜印信、盜內府財物、盜城門鑰、盜軍器、盜園林樹木、監守自盜倉庫錢糧、常人盜倉庫錢糧、強盜)。 | 大清律例增修彙纂大成 |
門票:免費
中國法院博物館新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正義路4號(原日本正金銀行舊址,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6:00
每周一閉館
公交線路
天安門東:1、120、126、2、52、59、728、82、90、99、專1、專2
天安門廣場東:120、126、2、22、5、專1、專2
前門東:20、44、673、729、8、9、特2
前門:120、126、17、20、22、301、48、5、59、66、67、69、71、723、729、8、82、93、快速公交1線、特11、特4、特7、專1、專2
地鐵線路
1號線:天安門東站下車,C(東南)、D(西南)出口出站
2號線:前門站下車,A(東北)、B(東南)出口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