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尼特公司

甘尼特公司

甘尼特公司成立於1906年,現在已經是第四代老闆家電視台、13家廣播電台和1個有線電視網,以及一些通訊社、廣告公司等媒介。從受眾的市場規模來說,甘尼特報業集團旗下的報紙由全國性或者是國際性報紙,主要大城市的報紙,以及中等城市的報紙。

簡介


甘尼特公司
甘尼特公司
甘尼特公司,創辦於1906年,是美國最大的報業集團,報紙發行總量和經營總收入均居全國第一;擁有99份日報,300多份周報,22家電視台,其中《今日美國》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另有11份日報列入全國100家最大日報行列,2000年營業總收入為62億美元,並在英國擁有一個大型報業集團。
甘尼特報團(Gannett company )現在已經是第四代老闆家電視台、13家廣播電台和1個有線電視網,以及一些通訊社、廣告公司等媒介.在英國還擁有很大的報刊產業。2004年總收入74億美元。排名全美報業總收入第一。1982年該集團創辦美國第一家全國性日報《今日美國》。甘尼特報業集團在美國43個州擁有99份日報和300多份周報或半周報,其中包括全國發行量最大的《今日美國》(USA Today)。

歷史


甘尼特報業公司的發展歷程開始於1906年,當時由弗蘭克·甘尼特(FrankE.Gannett)與其合伙人一起出資購買了一家報紙的一半資產。甘尼特公司從一開始就實行以併購為主的發展戰略。在隨後的25年中,甘尼特依靠不斷地併購報紙,在美國東北部獲得擴展。1966年,甘尼特佛羅里達公司總裁艾倫·紐哈思(AllenH.Neuharth)才創辦丁自己的第一份報紙《今日佛羅里達報》(FloridaToday),並在33個月後開始贏利。1967年該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73年和1979年,紐哈思先後出任甘尼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總裁。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實現了與一系列報業集團的合併,走上了多樣化和國際化的穩定發展軌道。到1979年,甘尼特作為一個多樣化、國際化的傳媒集團已現雛形,在美國33個州和關島擁有78家日報,21家周報,1個全國性新聞通訊社,7家電視台和14家電台,以及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戶外廣告業務等。20世紀80年代,甘尼特公司最大膽的行動就是在佛羅里達可可海岸的一棟別墅里,開展了一項代號為“NN工程”的行動——經過兩年深入研究,項目組在明確了讀者需要什麼、廣告客戶要求什麼和技術條件允許干到什麼程度等問題以後,於1982年9月15日推出了美國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日報《今日美國報》。當時很多人懷疑這份報紙的前景,甚至有人宣布了這份報紙的死期,但是,甘尼特公司在承受了該報長達10年的虧損以後,終於使這份報紙發展成為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全國性日報。在20世紀末,甘尼特公司逐步形成了清晰的信息高速公路發展路線圖。1995年12月,甘尼特併購了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多媒體公司,在多樣化發展上邁出新的步伐。1996年,甘尼特與奈特—里德和地標傳播公司在網際網路工程(1nfiNet)上結成夥伴關係,為公眾上網接人和報紙上網提供服務。為了集中於“核心業務”,甘尼特在1996年賣掉了戶外廣告業務部門,1997年又賣掉了最後的五家電台,集中財力併購那些有利可圖的中型報紙。2000年,甘尼特的併購達到了新的高潮。在國內,收購了擁有《亞利桑那共和報》(TheArizonaRepublic)和《印第安納波利斯明星報》(ThelndianapolisStar)的中部報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報業集團,使該公司幾乎囊括了美國所有有利可圖的中型報紙。在國外,甘尼特併購了英國第8大出版集團——新聞傳播集團(Newscom),使之成為該公司1999年收購的新聞探尋報業集團的一部分。僅這一年夏天,該公司的收購金額就高達45億美元。經過近100年的努力,甘尼特公司從1906年僅有3000美元存款、700美元貸款和10000美元現金的小公司,發展成為2003年總收入達67億美元的大公司,其利潤也從1967年上市時的740萬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12億美元。2003年,該公司位列《財富》總收入500名單的275位,居印刷出版類的第一位。

《今日美國》的發展


《今日美國》是美國唯一的彩色版全國性對開日報,1982年9月15日創刊,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羅斯林,屬全美最大的甘尼特報團。該報團創辦這份報紙的初衷是,雖然美國報紙之多,幾乎達到平均2.15人就擁有一份報紙,而且許多報紙的影響遍及全國,乃至海外,但遺憾的是,它們的報道重點都是地區性的。隨著美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內旅遊者和每天出差的公務人員日益增多,沒有一張地方報紙能滿足這些人全面了解有關整個美國的新聞、市場、金融、氣象、娛樂、體育等方面內容的需求,人們為此感到十分苦惱,頗為不便。甘尼特報團的老闆們及時發現並意識到了這一巨大的潛在的讀者市場,便開始籌辦起這份全國性的綜合日報。
《今日美國》問世不足兩年的時間裡,發行量即躍至全美第三位,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兩份在讀者中深入人心的百年老報並駕齊驅。報紙創刊第四年,其實際讀者人數已經躍居全美日報之冠。《今日美國》已連續多年穩居榜首,高達220萬份,是美國大報中最年輕的一份報紙,創造了美國報業的奇迹。然而奇迹的創造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今日美國》在報紙運作的多個方面,從經營管理、版面設計、新聞體裁到編輯方針,“違背常規”的它,創造了多個首次的神話,是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公司介紹


豪華新辦公樓通體透明

首先它佔地面積之大,是迄今為止我所見到過的其他美國報業公司不可比擬的。它的院落一直延伸到大馬路邊上,辦公大樓卻藏在內里深處,距大門口約有200米遠。院內車道兩側,是大片青翠欲滴的草坪綠地和裁剪整齊的灌木,新栽不久的小樹散落在各地。辦公大樓的左邊有一個大池塘,一群野鴨正在池中戲嘻,池塘的上方不斷有不知名的大鳥上下飛舞。遠處還有一大片山坡地,後來知道也是公司預留建高爾夫球場的。據介紹,甘尼特的新址院落佔地 ▉公頃,約合 ▉ 平方米。
其次是別緻的辦公大樓。它外表看上去是由若干錯落有致、高低不等的群樓組成,其實是一棟整樓,內里全部貫通,佔地面積也很大。建築物的兩個最高樓矗立兩端,形狀相同,高度一致,應在100米以上(可惜大樓新近落成,我未得到關於這座建築的任何書面資料)。兩塔樓頂端分別鑲有銀色金屬大字:GANNETT和USA TODAY,頗顯輝煌氣勢,卻也沒有更多雕飾,只是頂上有幾個碟形衛星天線。而最有特點的是,這一組建築全部被玻璃覆蓋,不著任何顏色。玻璃不像我們在國內越見越多的玻璃幕牆,而是通體透明,不僅從里能看到外,從外也能看到里。因此,從遠處看,整棟大樓呈現一片淺綠色,清麗端莊,彷彿出水之芙蓉。而當我走近這座大樓時,馬上又聯想起植花育木的溫室暖房。
大樓建成這樣有其深刻的寓意,即標示整個集團各媒體公正、客觀、準確,不藏任何私利,不偏向任何黨派,如同透明的玻璃一樣,晶瑩剔透,不藏污垢。當然,從功能上看,設計時也考慮到最大限度利用太陽光,節省照明電能,同時避免反射、輻射等光污染,具有良好的環保效果。
進得大樓寬闊的大廳,只見周圍不是本色木版裝飾,就是白色金屬支架,然後是大片玻璃,沒有其他顏色,腳下是灰色大理石鋪就的地板,整個大廳再次給人既符合現代潮流又彷彿渾然天成的印象。大廳兩側牆上各掛一個花環,分別呈金黃色和銀白色,上面綴滿了彩色小燈珠,閃閃發亮。這是大廳唯一可見的點綴物,提醒人們聖誕節快要到了。

長盛不衰的報業王國

甘尼特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報業集團,也是報紙收入在集團總收入中所佔比重最大的媒體集團。1906年,弗蘭克·E·甘尼特(Frank E. Gannett)以3萬美元銀行存款和7萬美元貸款,在紐約州埃爾邁拉市(Elmira)買下了《埃爾邁拉公報》(Elmira Gazette)的一半股權。由這樣一個小合資公司起家,甘尼特迅速膨脹,先後購買了若干家報紙。1918年,甘尼特搬至紐約州的羅切斯特市(Rochester),將新買入的兩家報紙併入《羅切斯特時報—聯盟》(Rochester Times-Union)。1923年,甘尼特正式組建甘尼特有限責任公司。至此,該公司總共擁有紐約州北部6家報紙,進入在它之前成立的斯克里普斯—霍華德報團(Ccripps Howard Co.)、赫斯特報團(hearst Corporation)等著名報業集團行列。到1929年,美國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共106個,甘尼特和上述兩家報業集團加上另一家後來被吞併的報團共4家公司,就擁有近半數1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60家日報。但此刻的甘尼特比起上述其他報業集團來說還很弱小。
到1947年,甘尼特發展成擁有21家日報和7家廣播電台較大公司。但該公司真正迅速擴張,始自世紀60年代起對其他報業集團的收購。從60年代開始,甘尼特公司不滿足於併購單個的報紙,開始收購報團:1964年,該公司收購韋斯切斯特·羅克蘭報團(Westchester Rockland Newspapers);1971年,公司兼并了聯合出版集團(Federted Publications),同年買下《檀香山明星—公報》(Honolulu Star-Bulletin);1977年,又以1.73億美元的換股交易買入斯派德爾報業集團(Speidel Newspaper Group);1979年完成美國出版史上最大的一次交易——兼并聯合傳播公司(Combined Communications)。至此,甘尼特旗下已在美國33個州擁有78家日報、一家全國新聞社、14家電台、在美國和加拿大多家戶外廣告公司、21家周報以及路易斯·哈利斯研究所(Louis harris & Associates)。甘尼特新聞社還在美國所有新聞社中首家獲得普利策獎。1995年,甘尼特公司再次出手,買下總部在南卡羅萊納的多媒體公司(Multimedia Inc.),凈增10家報紙。在不斷收購報紙的同時,甘尼特高層認為廣播電台的風頭已過,便逐漸將電台賣出,並買入電視台。1997年甘尼特將自己最後的5家電台賣掉,而電視台卻增至22家。
甘尼特公司在其早期發展史中,關注技術,推崇革新,成為美國報業的主要技術創新者。1929年,公司投資發明了電傳排字機。稍後,公司的新聞編輯部又裝備了短波電台用以加快對遠地新聞的報道。1945年,甘尼特公司成為加入電報圖片網(telephoto Network)的首家美國報業集團。甘尼特公司的電台也成為播送最新新聞的先鋒。甘尼特的這一創新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1957年,弗朗克·甘尼特(Frank Gannett)去世。此前,保羅·米勒(Paul Miller)被推舉為公司總裁和首席執行官。在米勒執政的上世紀60年代,甘尼特公司從一個地方性報業集團發展成全國性大型報業集團。1966年,公司創辦了第一份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日報,后定名為《今日佛羅里達》(FLORIDA TODAY)。該報33個月即告盈利,被全國報紙協會授予綜合優秀獎
在百年美國報業發展史中,任何歷史記錄幾乎都繞不開甘尼特公司。隨著一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報業集團漸漸沉淪,甘尼特卻保持著強盛的發展勢頭。1967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上市公司。1982年,公司在爭議中創辦了美國真正的綜合類全國性報紙《今日美國》,在辦報手法上屢有創新(這些容后詳敘),如今這家報紙的發行量已多次居全國第一。就在《今日美國》扭虧為贏后不久,甘尼特又於1999年大舉進軍英國,收購了英國最大的地方報團——新聞公眾股份公司(Newsquest plc),成立甘尼特英國有限公司(Gannett U. K. Limited),從而在英國擁有了11家日報和100多份周報,其中包括收購了世界現存連續出版時間最久的報紙《伍斯特日報》(Worcester Journal)。2000年,甘尼特又收購英國第八大地方報業集團紐斯康姆(Newscom),增加4家日報和95家周報和雜誌。這些報紙的總發行量為每期超過60萬份。

現狀

這家集團公司在美國43個州擁有99份日報,其中除《今日美國》之外,還有位於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新聞》(Detroit News)、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亞里桑那共和報》(The Arizona Republic)、位於肯德基州的《路易斯維爾信使日報》(The Louisvelle Courier-Journal)、位於印第安那州首府的《印第安那波利斯星報》(The Indiannaplis Star)、位於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問訊報》(Cincinnati Enquirer)、位於田納西州的《田納西人》(The Tennessean)、位於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民主紀事報》(Rochester democrat and Chronicle)、位於新澤西州的《阿斯巴利公園報》(Asbury Park Press)、位於衣阿華州的《得梅因紀事報》(The Des Moines Register)、位於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廣告報》(The Honolulu Advertiser)、位於特拉華州的《新聞日誌》(The News Journal)等在各地較為著名的報紙。這后11家報紙在美國報紙發行量稽核局2002年5月份公布的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平均發行量最新排名中,均列入前100名大報行列。換句話說,加上名列第一的《今日美國》,在最新的美國100家大報中,甘尼特屬下的報紙佔了12%。不但如此,該集團還擁有約300家周報或半周報。
2000年是甘尼特公司大豐收的一年。這一年的6月1日,麥克科金戴爾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就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個夏天,在短短12個工作日,集團就一舉收購中部報團(Central Newspapers Inc.)、湯姆森報團(The Thomson Corporation)及紐約時報集團屬下共25家報紙,使得全公司報紙經營收入達53.34億美元,占集團總收入的約87%。在報紙經營收入中,廣告收入為39.73億美元,發行收入為11.21億美元,商業印刷及其他收入為3.40億美元。這一年,公司的經營性總收入達62.22億美元,較上年大幅增長22.1%,是公司自1967年公開上市之後第九次打破收入紀錄;當年凈利潤達17.1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9.5%,是公司歷史上第31次打破利潤紀錄;至2000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129.80億美元。到2001年我訪問該公司時,公司報紙的期發行總量超過780萬份。公司的電視台總觀眾數佔據美國電視觀眾市場的17.7%。同時,公司還出版一份周刊《美國周末》,隨全國563家報紙送到訂戶手中,每期發行量高達2180萬份。公司擁有的22家電視台覆蓋的電視觀眾市場已佔美國的17%。公司現有員工53400人。至2001年9月,遍布美國50個州的14000股民擁有甘尼特公司的公眾股票2.64億股。2000年公司股票每股凈收入高達6.41美元,較上年增長88.5%。在2000年《財富》(Fortune)雜誌的全球500強公司中,甘尼特公司排第304位。而在該雜誌的印刷出版企業中排行第二。同年,公司躋身美國最佳百家股票行列。
甘尼特公司對這年的報紙大收購頗為得意。2000年甘尼特公司的最大斬獲,是以28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一舉吞併美國中部報團,從而完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報業公司交易。這也是甘尼特公司自10多年前以3.19億美元從賓厄姆家族手中買下南方大報《路易斯信使日報》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中部報團雖然僅有5家報紙,但報紙的份量都不輕,有一半在各州處於領先地位,按其擁有報紙的發行量計,90年代初曾在報業集團中排名第16。得益於這次收購,中部報團在印第安那州的最大報紙《印第安那波利斯星報》(2002年最新排名第43,平日刊發行量230292份)及在亞利桑那州的最大報紙《亞利桑那共和報》(2002年最新排名第17,平日刊發行量464561份),悉數歸屬甘尼特公司,成為公司目前第三、第四大報紙。甘尼特公司的另一大斬獲是從湯姆森報團收購19家報紙。湯姆森報團可是美國老牌大型報業集團公司,由原英國報業巨頭湯姆森爵士的兒子肯尼思·湯姆森創辦。其擁有的日報數量長期居美國第一,1989年曾達到124家,發行總量居全國報業集團第六位。後來該報團的報紙漸漸減少,但也保持在100家以上,多於甘尼特公司。這一收購,使甘尼特在較為薄弱的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及路易斯安那州的報紙數量有了顯著增加,並令公司報紙覆蓋的範圍又多了兩個州——馬里蘭州猶他州。特別要提到的是,這一年甘尼特公司居然虎口奪食,從正處良好狀態的紐約時報集團公司手中收購了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報紙。
但去年的9.11事件對公司經濟造成較大衝擊。據美聯社2001年9月21日報道:“全國最大的報業公司甘尼特公司當天向公眾發布預警報告,稱由於恐怖襲擊事件導致的廣告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公司的收入可能較去年同期減少15~20%。這意味著甘尼特股民去年第三季度每股賺79美分,而今年同季只能賺63美分,比專家今年二季度預測的73美分低了10分。其他主要報業公司也不同程度受到衝擊,論壇報公司,奈特—里德報團、道·瓊斯公司和紐約時報公司均發布預警報告。對廣告依賴較大的娛樂公司也出現收入下滑。擁有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MTV及其他產業的世界最大媒體公司之一的維亞康姆公司(Viacom Inc.)也稱襲擊事件導致公司資金流量減少。”但次日美聯社又報道說,自紐約證券交易所17日重新開盤以來,“儘管昨日甘尼特發布預警報告,該公司股票卻不跌反升,購買該公司股票者大量增加,當日公司股票勁升1.75美元,收市報57.30美元”。

百報運籌 全靠服務

公司在股東之下有首席執行官,然後有分管合作、日常事務、法律、財務、人事、採購等方面的負責人。全公司主要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報業分局,第二部分是廣播分局,第三部分是《今日美國》,第四部分是英國報團。我們總共有27個電視台和廣播電台,但我知道你主要對報紙感興趣。公司有45000名員工(資料顯示是53000名——筆者,下同),公司年收入約65億美元(資料顯示是62億多美元)。在報紙方面,我們有97份日報(未包括《今日美國》,公司最新材料表明共99份日報)。我們將公司在全國的報紙分為8個區域,它們分別是大西洋區、東區、新澤西區、皮德蒙特區、海灣區、太平洋區、中西區和南區。每個區設一正三副共4名區域總裁,由他們管理這8個區域的報紙。另外還有3份直屬報紙,分別是《底特律新聞》、《亞利桑那共和報》、《印第安那波利斯明星報》三家發行量較大的報紙,它們各有一名首席執行官,直接歸沃森(報業總裁)先生管。
區域總裁們不在這裡辦公,他們也大都兼著某個報紙的總裁或發行人。他們通常在各區域辦公,辦公地點盡量貼近區內各報。各報的結構雖有不同,但無非是新聞編輯、廣告銷售、發行、市場拓展、印刷、技術支持、財務、人事這些部門。每個區域一般管5至25家報紙,總裁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報紙,還要管好區域內其他報紙。作為報業分局,我們還負責管理《美國周末》、甘尼特新聞服務中心以及所有報紙的網站。分局的員工總數約35000人,甘尼特公司總收入的80%來自報紙。”
報紙多達近百家,集團怎樣對它們實施日常管理呢?柯里說:“就像一個報紙內部分為新聞管理和經營管理一樣,我們集團公司也有類似劃分。比如我是公司報業分局的高級副總裁,但我主要管新聞,即各報編輯部方面的事情;米歇爾則負責市場拓展。下面的部門也各有分工。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幫助集團除《今日美國》以外的所有日報對重大事項進行決策。例如,辛辛那提一位報紙總編輯打算讓主報的一則新聞在各地方版刊用,但廣告部門持不同意見,他們擔心過於刺激某廣告客戶。這時他們就要我們拿主意。再如,當一家地方報紙的發行人決定挑選一名總編輯時,我就會下去和他一起工作,從我們更寬闊的視野里幫助他挑選合適的總編輯,儘管最後還是由這位發行人自己決定。我們這時幫助他們,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還有,如果一家報紙想做重大的改變,如由晚報改為晨報,我們會在具體的操作程序上向他們提供幫助,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地區都實施過這樣的改變,可以說是富有經驗且見多識廣。這時,我和米歇爾也會合作,我負責編輯部方面的程序,她負責幫助解決市場經營方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晚報或下午版改在早上出版,因此我們這方面工作挺忙的呢。總之,任何將對報紙今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決策,我們都會參與。但同時,所有最終的決定都由各報自己的負責人做出。
當各報提拔或任命一名副總編或副總裁時,那裡的一號人物也會和我們商量。當他們遇到不好解決的難題時,我們會幫助他們分析。常常是他們遇到的難題,某報早已遇到過並已妥善解決,這時我們就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傳授給他們,事情就解決了。我們總是與各報共同解決難題,因此他們很歡迎我們的幫助。你問我們有多少工作人員?在這座大樓里,分管報業的僅有10人,包括我倆,儘管我們下面的總員工超過35000人。我們試圖讓管理結構更淺、更寬,即人們所說的‘扁平式管理’。我們不設很多層次的部門,這樣最高管理者可以盡量靠近基層管理,上下溝通方便,有助於提高效率

沃森總裁談報業集團優勢


沃森答(以下簡稱“答”):優勢有兩個,一是在全國不同地區開展業務,可以使我們免受區域經濟滑坡的影響。比如70年代中西部地區的報業經濟衰退,但我們在佛羅里達和加利福尼亞的業務卻獲得了巨大的增長;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西海岸地區經濟很不景氣,而我們中西部的業務卻保持了穩定,東南部則呈現出一派繁榮。第二,我也相信擁有不同類別的產品業務鏈群是很重要的。比如報紙業務具有周期性,並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特別是我們有關招聘、汽車、房地產和私人事務的報紙分類廣告業務很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而其他如電視業務,則與國民經濟的聯繫不那麼密切,從而使我們的受益狀況長期保持良好態勢。

JOA合作前途未卜


JOA是“報紙合作經營協議”(Joint Operating Agreement)的英文縮寫,是美國報紙之間合作的一種特殊形式,即經過報團之間的協商,把兩家競爭對手報紙中編輯部以外的經營部分剝離出來,共同組建成新的公司,統一經營報紙的廣告、發行等業務,所得利潤按協議約定分配。1970年,美國頒布“報紙保護法”(Newspaper Preservation Act),目的在於當市場難以維持兩家相互競爭的日報時,維護該市場的言論多元化。根據這一規定,報紙編輯部的運作仍然各自獨立運作,但其他各經營部門可以合併。報紙的這種合作可以免受美國反壟斷法制裁。
柯里說:“我們有3家報紙參與JOA,一家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一家在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市,一家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我們曾經還有好幾家JOA報紙,但那些都結束了合作。例如最近結束合作的報紙是夏威夷檀香山的報紙。”
我知道美國的JOA曾引起不少爭議,還聽說底特律的報紙在實施JOA時還引起報社工人大罷工,一度轟動全國。我趁此求證此事。
福斯特女士回答說:“我們不認為底特律的罷工是由JOA引起的。那是一場勞資糾紛。事實上是這一糾紛導致我們決定立刻實施JOA。上世紀80年代,那個城市(指底特律)的兩份報紙競爭激烈得不可收拾,它們是我們的《底特律新聞》和奈特—里德報團的《底特律自由報》。兩家報紙從早到晚爭個沒完沒了,雙方都投入巨資以期獲勝,但實際上是兩敗俱傷。於是到了1989年,美國政府同意我們實施JOA。你說合作經營是為了省錢?也對也不對。JOA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拯救兩家報紙,為了在同一個地區保持兩種觀點不同的報紙,從而向讀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選擇,避免輿論一律。如果讓兩家報紙像原來那樣繼續競爭下去,最後的結果是一死一傷,讀者屆時只能讀到一份大傷元氣的報紙。而如今,讀者可以從兩家主要報紙聽到不同的聲音,有利於自己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在這一過程中,由於你合併了一些報紙的功能,例如經營部門、發行部門等,所以你省去一些經營成本。但就底特律而言,由於一家報紙是晨報,一家報紙是晚報,所以你還是得在兩家報紙的發行上花費人力,並不能省多少。你還得有不同的廣告部門,所以成本是省些,但不像人們說的那麼多。兩家報紙的編輯部門是完全獨立的。實施JOA后,兩家報紙的廣告價格得以小幅回升,因而收入開始增加。我們在底特律的報紙是一份地方報紙,那裡的市場只有一定數量的廣告商,廣告潛力也是有限的,惡性競爭使兩家報紙都難以成活,JOA挽救了它們。對報紙來說,在一個地方獨家經營當然最好,這樣它可以掙更多的錢,但對讀者而言,一個市場最好有兩家報紙。從這個意義上說,JOA對競爭的兩家報紙和對讀者都有利。”
看來,福斯特對JOA的評價是相當高的。在訪問甘尼特之前,我曾訪問過底特律,那裡報業的情況誠如她所言,但罷工的原因似乎比她說的要複雜。接著,她介紹了另外兩座城市的JOA情況。有趣的是,這兩座城市的對手報紙也是一家晨報和一家晚報,格局與底特律相似。她說:“在圖森市,我們公司的《圖森公民報》(晚報)和普利策公司的《亞利桑那星報》投入同樣的資金實施JOA合作。在辛辛那提市,當地最大的報紙是我們的《辛辛那提問訊報》,對手報紙是斯克里普斯集團的《辛辛那提郵報》(晚報)。”
“但是,”她話鋒一轉,“JOA將走向消亡,原因是經濟不景氣,一個市場的資金難以支撐兩家報紙。其中的第二家報紙,特別是晚報,將難以生存。”
她的話不無道理。據當地媒體報道,美國頒布條例推行JOA的目的,是將報紙的經驗部分合併以維持編輯部的獨立存在。理由是,將某些經營部門統一辦公,可以免去惡性競爭,使其中一家報紙免於被淘汰出局。美國國會最早於1970年同意這種合作。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兩家報紙很難做到在權力和利潤分配上的絕對公平,即絕對的一半對一半。最新的JOA於2000年出現在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至此,美國歷史上總共出現過27對JOA報紙,共54家報紙,協議終止期最長到2090年。但其中15對已經解體。在解體的報紙中,有9家報紙停刊,2家報紙被另一家報紙吞併,1家報紙改為周報。可見失去JOA的保護,報紙果真難以兩全。但檀香山和舊金山的兩對報紙是個例外。它們相繼提前終止了JOA協議。其中,在舊金山,赫斯特報團賣掉了《舊金山檢察報》,卻買進當地最大的報紙《舊金山紀事報》;在檀香山,甘尼特也將自己原有的下午版《檀香山星報》賣給當地的商人,而購進更大的報紙《檀香山廣告報》。出人意料的是,這兩市的報紙並未因為JOA合作體系終止而消亡,它們仍然存活著。報紙的激烈競爭依然故我。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榮登2020年《世界媒體500強》排行榜,排名第12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