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地區
世界第一大洋
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是世界第一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以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為界,南抵南極洲,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
東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恩角(西經69°55′)至南極半島(西經61°12′)間連線同大西洋分界,西南從馬六甲海峽北端沿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南岸到新幾內亞島南岸的布季。
太平洋的輪廓北從白令海峽到南極大陸北緣羅斯冰障,南北跨越緯度135度,南北最大長度1.59萬千米。東從南美的巴拿馬到亞洲的馬來半島,東西跨越經度180度,東西最大寬度1.99萬千米。面積達1.79億平方千米,佔世界大洋麵積的49.4%和地球表面積的1/3以上,比地球陸地面積的總和還大1/5,堪稱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包括邊緣海在內)為4000米左右,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還深300多米。太平洋中水深超過3000米的洋底面積佔85.7%,水深超過5000米的洋底面積佔50%以上,世界大洋中水深超過6000米的海溝共33個,太平洋中就有26個,其中水深在 1萬米以上的深海溝全部在太平洋中。
南北長約15 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 900千米,面積17 968萬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佔地球總面積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太平洋
太平洋海盆可劃為三個區。
西經150°以東為東太平洋海盆,自東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馬里亞納海盆和菲律賓海盆;即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水下界線。
太
平均深度為4 028米,最大深度為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 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
太平洋地區
太平洋表層水溫的特點主要受大洋洋麵上氣溫的影響。水溫分佈表現出沿緯度延伸和隨緯度升高而逐漸降低的基本規律。最高溫出現在赤道地區,特別是西部,平均水溫為 27~29℃。南北緯 10~ 20°之間水溫為 25~26℃;到南北緯40~50°之間,水溫降為5~10℃。南極大陸邊緣水溫為0℃左右。水溫等值線基本呈緯度地帶性分佈,在南半球大洋中更為明顯。然而由於大洋東西兩側洋流性質的差異以及季風和沿岸上升流等影響,使低緯度太平洋西部水溫高於東部約4~8℃;北半球中高緯度大洋西部水溫低於東部8~12℃。夏季最熱月(8月) ,北太平洋表層水溫都在0℃以上,最高水溫出現在接近中美洲的水域,達29℃或更高,赤道附近為26~28℃ ;最低溫在千島群島附近為0~2℃。水溫的 0℃ 等溫線分別位於北緯 55°和南緯66~67°的大洋中。太平洋處於低緯度的面積比其他大洋大,因而水溫也比較高,年均水溫高於 25℃ 的面積占太平洋總面積的35% ,高於 20℃的面積佔53%。太平洋表層水溫年平均為19.37℃ ,高於其他大洋平均水溫1.7℃ ,是世界大洋中最暖的大洋。又由於南北半球陸地面積的不同以及大洋南北兩端水域開闊程度和與兩極冷水交換數量的差異,南、北太平洋水溫也不相等,北太平洋表層水溫高於南太平洋1~2℃。
大洋海水鹽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洋麵的大氣降水量和洋麵蒸發量的對比數量。降水量多於蒸發量,海水得以淡化,鹽度降低,反之鹽度增大。太平洋赤道地區是多雨帶,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大於蒸發量,因而海水鹽度不太高,一般34~34.5;副熱帶地區是乾燥帶,降水量少於蒸發量,鹽度最高在35.5以上;溫帶降水量又多於蒸發量,鹽度減小在34以下;寒帶蒸發量減小以及受融冰影響,暖季鹽度一般在30左右。
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叫開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船隊終於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
太平洋
太平洋的形成太平洋是當代地球上最大的構造單元,與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比,它有著許多特有的、與眾不同的演化史,如環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帶、廣泛發育的島弧--海溝系、大洋兩岸地質構造歷史的顯著差異……這就使許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著它與眾不同的成因。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提出過許多關於太平洋成因的假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紀中葉,喬治·達爾文(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說”。
達爾文認為,地球的早期處在半熔融狀態,其自轉速度比快得多,同時在太陽引力作用下會發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動周期與地球的固有振動周期相同,便會發生共振現象,使振幅越來越大,最終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體飛離地球,成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發展成為太平洋。由於月球的密度(3.341克/立方厘米)與地球淺部物質的密度(包括地幔的頂部橄欖岩層在內的岩石圈的平均密度為3.2-3.3克/立方厘米)近似,而且人們也確實觀測到,地球的自轉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現象,這就使喬治·達爾文的“月球分出說”獲得了許多人的支持。然而,一些研究者指出,要使地球上的物體飛出去,地球的自轉速度應快於4.43弧度/小時,亦即一晝夜的時間不得大於1小時25分。難道地球早期有過如此快的旋轉速度嗎?這顯然很難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確是從地球飛出去的,月球的運行軌道應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事實卻非如此。還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齡值(40億-45.5億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岩石僅38億年,這顯然也與飛出說相矛盾。終於,人們摒棄了這種觀點。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由於天體地質研究的進展,人們發現,地球的近鄰——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廣泛發育有隕石撞擊坑,有的規模相當巨大。這不能不使人們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樣的撞擊作用。
太平洋
1955年,法國人狄摩契爾最先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前阿爾卑斯期的流星撞擊而成的。並且他認為這顆流星可能原是地球的衛星,直徑幾乎為月球的兩倍。可惜沒能提出足夠的證據。眾所周知,月球上沒有活躍的構造活動,隕石撞擊作用是月殼演化的主要動力。月海是月球早期小天體猛烈轟擊形成的近於圓形的窪地,其底部由稍後噴溢的暗色月海玄武岩所充填。最大的月海——風暴洋麵積達500萬平方公里。將太平洋與月海相對比,可以看到如下共同特徵:
1.月海在月球上的分佈是均勻的,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太平洋也偏隅於地球一方,這反映了早期撞擊作用的隨機性。
2.月海具有圓形的外廓,並比月陸平均低2-3公里;太平洋也大致呈圓形,比大陸平均低3-4公里。
3.地球的大陸由年代較老、密度較小的硅鋁質岩石構成,而海洋則由年代較輕、密度較大的玄武質岩石組成,月球也是這樣,月海也由年齡較小的玄武岩組成。
4.地球上的地殼厚度較大,介於30-50公里,洋殼較薄,一般為5-15公里;月球也有類似的情況,月陸殼一般厚40-60公里,月海殼則一般小於20公里。
5.重力測量證明,月海具有明顯的正異常;太平洋的情況比較複雜,但比周圍大陸具有較高的重力值。
6.月海周圍有山鏈環繞,而太平洋周圍也有山鏈。
7.在太平洋底發現有邊緣和中央海嶺,而在一些較大的月海中也同樣可見有堤形的隆起。分佈於月海中央和邊緣。
8.太平洋東部具有以島弧、邊緣海組成的,從洋殼過渡為陸殼的過渡區,在一些月海邊緣也可見有所謂“類月海”的過渡區。當然,與月海相比,太平洋也有一些月海所沒有的其他特徵。如構造岩漿活動,反映海底擴張的海底磁性條帶,還有在太平洋周圍的山鏈上可見明顯的多旋迥褶皺構造和花崗岩漿活動,而月球上沒有。
諸如此類的差別,專家以為乃系地球具有比月球大得多的質量和體積的緣故。綜上所述,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巨大撞擊盆地。但在漫長的地史時期中,它經歷了多次的改造。
太平洋地區有30多個獨立國家,具體如下: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
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
另有十幾個分屬美、英、法等國的殖民地。
太平洋島嶼 | |
---|---|
北太平洋島嶼 | 庫頁島 | 千島群島(含俄控南千島群島) | 阿留申群島 | 溫哥華島 | 夏洛特皇后群島 | 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 |
西太平洋島嶼 | 濟州島 | 釣魚台列嶼(日控) | 台灣島 | 崇明島 | 舟山群島 | 香港島嶼 | 海南島 |
馬來群島 | 大巽他群島 加里曼丹島 | 蘇門答臘島 | 新加坡島 | 蘇拉威西島 | 爪哇島 | 馬都拉島 | 邦加島 | 廖內群島 | 納土納群島 |
小巽他群島 | 巴厘島 | 弗洛勒斯島 | 帝汶島 |
菲律賓群島 | 呂宋島 | 維薩亞斯群島 | 棉蘭老島 |
摩鹿加群島 | 斯蘭島 | 班達群島 |
南太平洋島嶼 | 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 | code error群島(南島 · 北島) | 馬里亞納群島 | 塔斯馬尼亞島 | 查塔姆群島 | 復活節島 | 科隆群島 | 火地群島 | 彼得一世島 | 亞歷山大一世島 |
玻里尼西亞島群 | 夏威夷群島 | 中途島(美) | 威克島(美) | 埃利斯群島(屬吐瓦魯) | 湯加群島 | 社會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 | 土布艾群島(屬法屬波利尼西亞) | 土阿莫土群島(屬法屬波利尼西亞) | 馬克薩斯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 | 紐埃島(紐西蘭) | 薩摩亞群島(分屬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 |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 庫克群島 | 萊恩群島(屬吉里巴斯) | 菲尼克斯群島(屬吉里巴斯) | 約翰斯頓島 | 瓦利斯群島(法) | 富圖納群島(法) | 皮特凱恩群島(英) |
美拉尼西亞島群 | 俾斯麥群島(屬巴新) | 索羅門群島 | 聖克魯斯群島(屬索羅門群島) | 新赫布里底群島(即萬那杜) | 新喀里多尼亞島(法) | 斐濟群島 |
密克羅尼西亞島群 | 馬里亞納群島(分屬北馬里亞納和關島) | 加羅林群島(分屬帛琉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南中國海諸島 | 東沙群島(台控) | 西沙群島(中控) | 中沙群島(無人) | 南沙群島(台、中、越、菲、馬分控) |
日本列島 | 本州島 | 四國島 | 九州島 | 北海道島 | 對馬島 | 隱岐群島 | 伊豆群島 | 淡路島 | 佐渡島 | 小笠原群島 | 南鳥島 | 琉球群島 |
克雷特那亞(Kraternaya)灣
東亞大河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和湄公河均經屬海注入太平洋。西經150o以東的洋底較西部平緩。在太平洋熱帶會聚區分別在南北緯35o至40o之間,距赤道越遠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會聚區在南緯55度至60度之間。
環太平洋地區在自然和經濟方面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經濟發展上有世界上排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國家或地區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自1980年代開始成為創造發展奇迹的“四小龍”,至今極具發展活力;日本、韓國和美國西海岸為重要的技術策源地;俄羅斯遠東地區、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共、印度、墨西哥和巴西正快速走上工業化發展之路;中國和印度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美國、智利和紐西蘭有生產力水平極高的農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具有發達的畜牧業。經濟學家們預測,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由傳統的歐洲、北美東部轉向環太平洋地區。
太平洋生長的動、植物,無論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它動物都比其它大洋豐富。
漁業 太平洋淺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各大洋淺海漁場總面積的1/2,海洋漁獲量佔世界漁獲量一半以上,秘魯、日本、中國舟山群島、美國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漁場。盛產鯡、鱈、鮭、鯖、鱒、鰹、沙丁、金槍、比目等魚類。此外海獸(海豹、海象、海熊、海獺、鯨等)捕獵和捕蟹業也占重要地位。礦物資源 近海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煤很豐富,深海盆地有豐富的猛結核礦層(所含錳、鎳、鈷、銅四種礦物的金屬儲量比陸地上多幾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錫礦、金紅石、鋯、鈦、鐵及鉑金砂礦儲量也很豐富。
太平洋海域廣闊,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已經開發和利用的主要是水產資源和礦產資源。太平洋中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近10萬種,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層,尤其是邊緣帶,存在於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動植物只佔總數的4%~5% ,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動植物只有800種,6000米以下水域中僅有500種,7000米深處有200種,到1萬米深處只剩下20多種了。同時海洋中生物的種類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但每一種動植物的分佈密度則是高緯度區大於低緯度區,在高緯地區多優勢種。在大洋表層大量繁殖著浮遊藻類和浮遊動物。近海的海底植物,在溫帶有鹿角藻類和昆希科藻類(主要是海帶),在熱帶有褐藻、綠藻及多種細藻。海岸帶分佈有紅樹林。眾多水藻為近海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飼料,繁殖多種軟體動物、軟體蟲類、甲殼類和棘皮動物,以及珊瑚蟲等,並出產大量魚蟹。在島嶼和濱海帶是海鳥的棲息地。大洋中有不少獸類,如鯨、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獺等。
太平洋的漁業生產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產量為3545萬噸,佔世界總漁獲量(6457.6萬噸)的一半以上。主要漁場有兩個:一是西北太平洋漁場;另一個是東南太平洋漁場。西北太平洋漁場包括白令海一部分、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台灣海峽。漁場的大陸架面積達219萬平方千米,海水較淺,陽光可透入底層,眾多河流帶來大量無機鹽類,以及寒暖流帶來冷性和暖性浮游生物,為浮游生物滋養和魚類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成為世界主要漁場之一。1980年漁產量為1878萬噸,居世界主要漁區中第一位,其中日本北海道漁場主要產鯡、鮭、鱒等魚類。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以捕海獸為主,其中捕鯨為多。堪察加半島沿海是世界最大的捕蟹場。中國沿海舟山群島一帶以捕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海鰻、烏賊為主。東南太平洋漁場包括秘魯、智利、厄瓜多漁場,這裡大陸架狹窄,只有16萬平方千米,但由於有強盛的秘魯寒流流經和沿海上升流等環境條件,無機鹽類也相當豐富並適宜浮游生物繁殖,魚類十分豐富,成為重要漁場。其中秘魯海域以產鯷魚為主,秘魯椂蜆隙嘍?睾J⒉?鵯褂悖?ê產量500~1000萬噸。
航運太平洋在國際交通上具有重要意義。有許多條聯繫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線經過太平洋;東部的巴拿馬運河和西南部的馬六甲海峽,分別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徑和世界主要航道。海運航線主要有東亞-北美西海岸航線、東亞-加勒比海、北美東海岸航線,東亞-南美西海岸航線,東亞沿海航線,東亞-澳大利亞、紐西蘭航線,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東、西海岸航線等。太平洋沿岸有眾多的港口。縱貫太平洋的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船隻由西向東越過此線,日期減去一天;反之,日期便加上一天。海底電纜 太平洋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902年由英國敷設的。
太平洋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902年由英國鋪設的,1905年美國在太平洋也敷設了海底電纜。加拿大至澳大利亞,美國至菲律賓、日本及印度尼西亞,香港至菲律賓與越南,南美洲沿海各國之間都有海底電纜。太平洋上空開始利用人造通訊衛星進行聯繫。
太平洋地區共有18 個國家,這些國家雖小,但卻資源豐富,戰略位置顯赫。遠東經濟評論曾刊登過一篇文章,稱中國與美國未來的競爭將是在太平洋地區。因此,太平洋國家備受發達國家青睞,享有比其它地區都高的人均外援,官方援助資金每年在15億美元以上,約80%來自雙邊渠道。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和紐西蘭是最大的雙邊贈款國,澳大利亞以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萬那杜為援助重點;美國的官方援助基本上集中在北太平洋國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和馬紹爾群島;日本援助涉及的國家較多,重點是農業、森林、漁業、基礎設施,包括醫院、學校和供水設施;紐西蘭的傳統援助國家為斐濟、湯加和薩摩亞。
泛太平洋包括的國家有; 中國朝鮮韓國 日本 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 東帝汶 汶萊 新加坡 越南柬埔寨泰國俄羅斯 澳大利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 索羅門群島紐西蘭帛琉 諾魯 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萬那杜吐瓦魯斐濟群島薩摩亞 湯加 加拿大 美國 墨西哥 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 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 秘魯 智利 地區有 關島威克島豪蘭島貝克島托克勞瓦利斯和富圖納紐埃法屬波利尼西亞英屬皮特凱恩美屬薩摩亞。
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多個,總面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大陸島主要分佈在西部,如日本群島、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馬來群島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島嶼(火山島、珊瑚島)。大部分島嶼分佈在大洋中、西部海域,其中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島嶼,其面積僅次于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二大島。
其中三大島嶼:
三大群島的自然條件和民族構成不同。美拉尼西亞群島位於180°經線以西,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西面與新幾內亞島相鄰,東到斐濟群島,從西北向東南延伸5000多公里,陸地面積約9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居 民以美拉尼西亞人為主,其外形特徵是身材較矮,但很壯實,頭髮捲曲,皮膚呈黑色。由於這個原因,該群島有“黑人群島”之稱。密克羅尼西亞,系希臘文,“小島群島”的意思。其絕大部分島嶼位於赤道以北,東經130°~180°之間。組成該群島的島嶼一般都很小,共有2500多個,其中只有100多個有人居住。陸地面積3540平方公里,人口約27.5萬。主要居民是密克 羅尼西亞人,其外形特點是身材中等,頭髮黑色,呈波浪形或直線形。波利尼西亞,也是希臘文,意思是“多島群島”,大致分佈於180°經線以東,南緯28°和北緯47°之間。陸地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人口438萬。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其外形特點是身材高大,膚色淺,頭髮黑而直,與美拉尼西亞人明顯不同。
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現代的太平洋是中生代早期古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縮的產物。在長期洋底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相互作用和海底擴張運動等複雜地質構造活動中形成了現代洋底地形。洋底地形可分為大陸邊緣帶、大洋中脊和海底山脈、大洋海盆3大巨型構造地形單元。
可分為中部深水區域、邊緣淺水區域和大陸架三大部分。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約佔總面積的87%,200~2 000米之間的邊緣部分約佔7.4%,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佔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條島孤,島弧外側有深海溝。北部和西部邊緣海有寬闊的大陸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過5 000米。夏威夷群島和萊恩群島將中部深水區分隔成東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錐。邊緣淺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積較小。
太平洋中脊(也稱海隆)是洋底突出的地形結構,位置偏於大洋東部。南始於南緯60°的南極-印度洋海嶺,向東至西經130°附近轉向北,大致平行於美洲海岸向北延伸,直到阿拉斯加灣,長約1.5萬千米,寬2000~4000千米,面積約佔太平洋總面積的11%。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不太發育,高度比較低,一般2~3千米,在大洋南部比較高,愈向北愈低,到阿留申海盆幾乎與海盆相近,潛沒於北美大陸之下。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大致東西向的斷裂帶所切割,相鄰兩帶間距離約900~2200千米,斷裂帶東西綿延2000千米以上,寬約一、二百千米,在地貌上表現為狹窄的槽溝。自北向南斷裂帶有:門多西諾斷裂帶(北緯40°40′)、默里斷裂帶(北緯38°)、莫洛凱斷裂帶(北緯26°左右)、克利珀頓斷裂帶(北緯11°30′)、加拉帕戈斯斷裂帶(赤道附近)、伊斯特斷裂帶(南緯27°左右)等。太平洋中脊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組成部分,它的南端與南極-印度洋海隆相連接。
太平洋底的中部還分佈著一系列呈西北 - 東南走向的海底山脈,是太平洋底最雄偉的地形之一。它北起堪察加半島,經皇帝海山、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向南直抵土阿莫土群島,綿延1萬多千米,是太平洋板塊受力作用,在玄武岩基底上發生斷裂,引發大量玄武岩沿斷裂噴發而形成的火山群。這些海底山脈與大洋中脊不同,多由無地震活動的海底火山構成,也有少數是活火山如馬里亞納群島北部的海底山脈,還有少數是由一些珊瑚島沉沒在大洋深處形成。它們具有比較平坦的頂峰,稱海底平頂山。一些高聳的海底山突出海面成為島嶼,如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等。
通過海山地形與鈷結殼資源量的分形研究表明,海山地形與鈷結殼資源量間呈多重分形分佈。海山坡度與資源量分形呈三段式,引起海山坡度與資源量分段分形的原因是不同類型結殼分佈疊加的結果。水深—資源量分形呈三到四段式,引起水深—資源量複雜分形的原因可能與海山基底洋殼有關,海山基底洋殼年齡老於165 M a的海山呈四段式分佈,而小於165 M a的海山呈三段式分佈。
太平洋
太平洋火圈地理位置
太平洋有很大一部分處在熱帶和副熱帶地區,故熱帶和副熱帶氣候佔優勢,它的氣候分佈、地區差異主要是由於水面洋流及鄰近大陸上空的大氣環流影響而產生的。氣溫隨緯度增高而遞減。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回歸線向極地為20 ~16℃,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為1 000~2 000毫米,多雨區可達3 000~5 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區不足100毫米。北緯40°以北、南緯40°以南常有海霧。水面氣溫平均為19.1℃,赤道附近最高達29℃。在靠近極圈的海面有結冰現象。太平洋上的吼嘯狂風和波濤洶湧很是著名。在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西風帶內,多狂風和波濤,太平洋北部以冬季為多,南部以夏季為多,尤以南、北緯40°附近為甚。中部較平靜,終年利於航行。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緯5-10°為界,分成南北兩大環流:北部環流順時針方向運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部環流反時針方向運行,由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組成。兩大環流之間為赤道逆流,由西向東運行,流速每小時2千米。
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是決定太平洋上氣候的主導因素。此外,亞洲大陸和洋流也是影響因素。太平洋大氣環流由緯向分佈的兩個高壓帶和三個低壓帶控制。
南北緯30°~35°之間 為強大而穩定的副熱帶高壓帶,高壓中心偏於大洋東部。在高壓控制區氣流以下沉為主,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形成太平洋麵的乾燥帶和空中水汽的主要供應帶,還是大洋表層海水鹽度的最大地帶。從副熱帶高壓帶下沉併流向赤道低壓帶的氣流稱信風帶。信風帶風向穩定、風力較大,是地球上最著名的行星風帶,是低緯度大洋表層洋流形成和維持的重要動力。從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流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稱西風帶。西風帶也是大洋上的行星風帶,冬季強烈,狂風出現頻率達25%~35%,成為中緯度大洋表層海水從西向東流動的動力,尤其南半球西風帶,由於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相連,加寬了海域以及南極冷源的影響,使西風帶成為風向穩定、風力強大的風帶,加之極鋒帶氣旋活動頻繁,常有18米/秒以上的大風,形成咆哮西風帶,給南太平洋中高緯度洋流以及航運造成很大影響。
北緯60°附近 為副極地低壓帶,位於阿留申群島一帶,又稱阿留申低壓。冬季低深,夏季較弱。它吸引周圍空氣作逆時針方向旋轉,進而吹動周圍大洋表層水體形成逆時針方向環流系統。南極低壓伸展到南極附近。太平洋上各氣壓帶和風帶同全球氣壓帶和風帶一樣,在一年中有位置的南北移動和強度的增大、減小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影響到太平洋中的洋流、水溫和鹽度的相應變化。在太平洋西部的熱帶和副熱帶、溫帶地區,由於亞洲大陸與太平洋間的熱力差異和行星風系的季節移動,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季風區。每年夏季海洋上暖濕氣流流向陸地,冬季時來自陸地的乾冷氣流又吹向海洋,這種地區性的季風環流擾亂了大洋中氣候的緯向分佈,並對太平洋西部的洋流、水溫、降水、蒸發、鹽度以及海洋生物都產生明顯影響。
南、北太平洋 各形成一個以南、北副熱帶高壓為中心的、規模巨大的反氣旋型環流系統,它是由穩定的盛行風帶引起和在地轉偏向力、大陸輪廓、島嶼分佈作用下形成的。北太平洋環流是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太平洋環流是由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和秘魯寒流組成。在兩個環流系統之間是自西向東流的赤道逆流。在北太平洋的北緯45°以北,有以阿留申低壓為中心,由阿拉斯加暖流、千島寒流(親潮)和北太平洋暖流構成的氣旋型環流系統。在南太平洋的南緯40°以南海域,固無大陸阻擋,形成了環繞南極大陸的南極繞極環流(西風漂流),再南則是極地東風作用下形成的極地東風漂流。北太平洋的日本暖流(黑潮)是太平洋中最強大的洋流,是僅次於墨西哥暖流的世界第二大暖流,它是由北赤道暖流在呂宋島以東轉變而成,具有流速強、流量大(相當於世界各河流總流量的20倍)、流幅狹窄、延伸深邃、高溫、高鹽的特色。因為水色深藍,遠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北太平洋西風漂流又稱北太平洋暖流,是組成低緯和高緯洋流環流系統的重要成員。南太平洋的西風漂流是南極繞極流的表層部分,而到南緯35°~65°,則從海面擴展到海底,成為寬闊、深厚而強勁的風生漂流。它向東流,一支穿過德雷克海峽,一支自南緯45°開始轉向北流成為秘魯寒流。秘魯寒流沿南美洲西岸北流直抵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全長4600千米,是世界行程最長、最強大的一支寒流,它在智利海岸附近寬度為180千米,而到秘魯海岸寬度變為450千米,流速不大,一晝夜約7.7千米。水溫15~17℃ ,比鄰近海域水溫低7~10℃。同時在盛行的東南信風作用下產生離岸流,使深約100多米的中層冷水補償而升到海面,上升流把大量硝酸鹽類和磷酸鹽類營養物質帶到海面,利於浮游生物繁殖。但是,當東太平洋中自赤道海域南流的埃爾尼諾暖流沿厄瓜多海岸南下,一直延伸到南緯5°甚至12°時,與秘魯寒流海水相混,引起寒流水溫增高,抑制了冷水上泛,引起沿岸的冷水性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到魚類因不適應而大量死亡,隨之食魚的鳥類也相繼死亡,給漁業生產帶來災難。這一海水溫度增暖現象稱為埃爾尼諾現象,已經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關注。
多為不規則半日潮,潮差一般為2-5米。太平太平洋海盆可畫為三個區。1.東區︰美洲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系從北部阿拉斯加起,南有秘魯-智利海溝。南有東加海溝、克馬德克(Kermadec)海溝等。從中美地峽經科科斯(Cocos)海嶺至加拉帕戈斯群島一線以南是秘魯-智利海盆和東南太平洋海盆。自 太平洋風光欣賞(18張)東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馬里亞納海盆和菲律賓海盆;在紐西蘭與東澳大利亞之間為塔斯曼(Tasman)海盆,向南為麥加利(Macquarie)海嶺,即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水下界線。太平洋島嶼眾多,主要分佈於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質分為大陸島和海洋島兩大類。大陸島一般在地質構造上與大陸有聯繫,如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等。海洋島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太平洋中部偏西廣大海域,自西向東有三大群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其中美拉尼西亞群島多為大陸島,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夏威夷群島是著名的火山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幾乎都是珊瑚島。太平洋由於面積廣闊,水體均勻,氣候有利於行星風系的形成,特別是南太平洋更為突出。北太平洋情況不同,東西兩岸差異懸殊,以俄羅斯東海岸的嚴冬和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和的冬季對比最為鮮明。信風帶位於東太平洋南北緯30°~40°之間的副熱帶高壓中心和赤道無風帶之間。中緯度地區、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輻合形成副極地低壓帶。兩個風帶氣溫、濕度相差懸殊,極地東風帶鋒 面甚為猛烈,冬季尤為突出。西太平洋(北緯5°~25°)菲律賓以東、南海和東海洋麵上,夏秋之間,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產生超低壓中心,形成猛烈的熱帶風暴,即颱風。夏季亞洲大陸為低氣壓,北太平洋氣流向大陸運動,冬季情況完全相反,形成廣大的季風氣候區。北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比南太平洋高,這是因為南太平洋水域更廣闊,並受南極地區冰山及冷水團的影響。信風帶的海水含鹽度比赤道地帶低。赤道附近含鹽度小於34;最北部海域含鹽度最低,小於32。太平洋的洋流在信風影響下自東向西運動,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南、北赤道暖流之間的中軸線上產生相反的赤道逆流,從菲律賓東岸流向厄瓜多西岸。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附近轉北流向日本東面,為著名的黑潮;北赤道暖流的支流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稱對馬暖流。黑潮在東經160°附近轉向東流,稱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東運動,到北美洲西海岸轉向南流,稱加利福尼亞寒流。這樣形成北太平洋環流。此外,白令海海流向南流,稱為堪察加寒流,又稱親潮,流向日本本州島東面,在北緯36°附近與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抵索羅門群島之後,向南流成為東澳暖流,折向東捲入西風漂流,至南美洲西面、南緯45°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向東經德雷克海峽進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魯寒流。這樣形成南太平洋環流。太平洋資源豐富。西太平洋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是重要的漁場,出產鯡魚、鱈魚、金槍魚、蟹等。北美西海岸的哥倫比亞河以出產鮭魚著名。海底有大量的錳結核,海水可提取海鹽、溴、鎂等。大陸棚是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如加利福尼亞南部海域、黃海、東海以及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南部等海區。西太平洋沿岸很早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的地區。但是歐洲人直到16世紀才開始對這一大洋進行探察。他們尋求所謂“南方之地”——澳大利亞,從而進入太平洋島嶼。1513年,西班牙佔領者巴爾沃亞(Vasco Nunez de Balboa)在巴拿馬地峽的達里恩(Darien)山頂看到浩瀚的太平洋。之後,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環球航行,橫渡太平洋。17世紀時,荷蘭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發現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和斐濟。18世紀時,英國航海家科克、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等在太平洋航行考察。19世紀時,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31~1836年乘“比格爾號”(Beagle)環球航行,他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考察,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偉大的貢獻。太平洋南起南極地區,北到北極,西至亞洲和澳洲,東界南、北美洲。約佔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積,不包括鄰近屬海,約為一億六千五百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麵積的2倍,水容量的2倍以上。面積超過包括南極洲在內的地球陸地面積的總和。平均 深度(不包括屬海)4187.8米。西經150°以東的洋底較西部平緩。西太平洋水下600米以上的海脊在有些地方形成群島。自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脊向南延伸到千島群島、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雅浦和帛琉;自帛琉向東延伸至俾斯麥、索羅門群島和聖克魯斯;最後由薩摩亞群島向南至湯加、克馬德克、查塔姆和麥誇里。由於北部陸地與海洋的比例高於南部,以及南極洲陸地冰蓋的影響,北太平洋的水溫高於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無風帶和變風帶海水的含鹽量低於信風帶。對太平洋垂直海流影響最大的是南極大陸周圍生成的冷水。極地周圍密度大的海水下沉,然後向北蔓延構成太平洋大部分底層。深層冷水在西太平洋以比較鮮明的洋流自南極洲附近向北流往日本。該深海主流的支流以攜冷水流向東然後在兩半球均流向極地。深海環流受鄰近洋流會聚區表層海水下沉的影響。在太平洋熱帶會聚區分別在南北緯35°至40°之間,距赤道越遠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會聚區在南緯55°至60°之間。
太平洋洋盆可劃為三個區。
1.東區︰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從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島,除了最北、最南段峽灣海岸的島群以及深入大陸的加利福尼亞灣之外,海岸平直,大陸棚狹窄,重要海溝北有阿卡普爾科海溝,南有秘魯 智利海溝。
2.西區︰亞洲部分結構複雜,海岸曲折,大陸東緣有突出的半島,岸外有一系列島弧,形成眾多的邊緣海。從北向南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群外緣有一系列海溝,北有堪察加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南有東加海溝、克馬德克海溝等。其中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北緯11 °20,東經142°11.5;,即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這條海溝的形成據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
3.太平洋中部是面積寬廣的海盆,是地殼構造最穩定的地區,海水深度一般在4,570公尺(15,000尺)左右。西經150°以東為東太平洋海盆,從中美地峽經科科斯海嶺至加拉帕戈斯群島一線以南是秘魯-智利海盆和東南太平洋海盆。再向南越過東南太平洋海隆即為太平洋-南極洲海盆。這一海盆與西經150°之間的地區為太平洋-南極洲海嶺。西經150°~180°,自東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馬里亞納海盆和菲律賓海盆;在紐西蘭與東澳大利亞之間為塔斯曼海盆,向南為麥加利海嶺,即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水下界線。
一系列海底山脈把太平洋盆地分割成 4 個次一級的深海盆地,以皇帝一夏威夷山脈(海嶺)為界,以東是東北太平洋海盆,水深4000~6000米,最大深度7168米;以西為西北太平洋海盆,平均深度5700米,最大深度6224米。中太平洋海底山脈、萊恩群島和馬紹爾群島之間為中太平洋海盆,水深一般5000~5500米,最大水深6370米。中太平洋海盆以南,南極-太平洋海嶺以北為西南太平洋海盆,水深4500~6000米,最大水深8581米。太平洋洋底廣闊、平坦的深海盆地上的沉積物有褐粘土、生源沉積物、濁流沉積物、火山沉積物等,其中以生源沉積物和褐粘土分佈最廣,幾乎佔據了整個大洋盆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沖繩戰役等都是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戰役。
區域性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亞太經合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提議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相互間經濟合作問題。
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誌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舉行,會議通過《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這一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即“為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
中國的加入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截至2010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其中,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美國等12個成員是於1989年11月APEC成立時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國、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魯、俄羅斯、越南加入。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為該組織觀察員,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及其以下各層次的會議和活動。APEC接納新成員需全部成員的協商一致。1997年溫哥華領導人會議宣布APEC進入十年鞏固期,暫不接納新成員。
亞太經合組織採取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合作原則,所作決定必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認可。會議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各成員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有責任儘力予以實施。亞太經合組織於1993年初在新加坡設立秘書處,為各級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等。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
亞太經合組織總人口達2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40.5%。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APEC成員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53%,貿易總量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43%。這一組織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動區域和全球範圍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方面不斷取得進展,為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是由環太平洋地區各國的頂級研究型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該聯盟成立於1997年。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官方顧問機構,在科學、技術和人文資源三方面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提供諮詢和顧問,協助其創建由環太平洋國家組成的共同體。聯盟將戰略框架定位於在亞太地區構建高等教育與研究,培養全球領袖並且合作解決亞太地區的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