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術語

中國戲曲表演的主要行當之一。泛指凈、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清以後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類。

角色介紹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剛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稱鬚生,俗稱鬍子生。京劇老生行又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另有紅生一行,主要扮演關羽、趙匡胤等,因勾紅臉,故又稱紅生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褶子生(扇子生)、冠生、窮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
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現確定的性格特徵,唯漢劇的外唱、念、做並重。
末,沿襲南戲、北雜劇之名目,今多數劇種已併入老生行。
武生扮演擅長武藝的人物,分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兩類。
娃娃生扮演兒童角色,京劇中還有娃娃武生。
生除了紅生某些勾臉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臉,也就是內行說的“俊扮”。
戲曲表演行當的主要類型之一,一般用作凈、丑以外的男腳色的統稱。
生的名目初見於宋元南戲,泛指劇中男主角,其含義與北雜劇的正末相當。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的 3個男主角張協、延壽馬和孫必達,雖然身份和性格各不相同,但皆為生扮。明代的南曲系統各劇種如崑山腔和弋陽諸腔等仍沿南戲舊制。隨著表演藝術的逐步提高和藝術技巧的逐步積累,生行逐漸分化,至清初以後崑山腔表演藝術發展的成熟期,形成了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揚州畫舫錄》);高腔、梆子和皮簧等各系統劇種也都各有自己的創造,因而又繁衍出更多的分支。按其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幾類。

老生


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剛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稱鬚生,俗稱鬍子生。重唱功,用真聲,念韻白;動作造型莊重、端方。扮演的人物有崑曲《鳴鳳記》的楊繼盛、《長生殿·彈詞》的李龜年,京劇《空城計》的諸葛亮、《將相和》的藺相如,梆子《蝴蝶杯》的田雲山、《轅門斬子》的楊延昭等。京劇在老生中又有唱功老生、做功老生、靠把老生和武老生等分支:唱功老生以唱功為主,因動作造型要求安詳、穩重,故又稱安工老生,多扮帝王、官員、書生一類人物,如《捉放曹》的陳宮、《法門寺》的趙廉;安工老生中扮演帝王的,又稱王帽老生,如《上天台》的劉秀。做功老生俗稱衰派老生,是唱、念、做諸功並重而以做功為主的腳色,扮演人物有《四進士》的宋士傑、《清風亭》的張元秀、《坐樓殺惜》的宋江等。靠把老生因扎大靠和善用刀槍把子而得名,多扮大將,如《定軍山》的黃忠、《戰太平》的花雲;武老生為兼重唱功的武生,扮演人物有《反五關》的黃飛虎、《火燒百涼樓》的吳楨等。兩者都兼重唱功,但前者重工架,著重表現人物的氣度和神采;後者重武打,著重表現人物的英武勇猛。漢劇、粵劇、湘劇等劇種,將上述各類人物分別歸入生、外、末三行,生特指戴黑髯、以唱功為主的腳色,如漢劇《哭祖廟》的劉諶、《四郎探母》的楊延輝等即為生扮。
老生中另有紅生一行,主要扮演三國戲中的關羽。關羽在崑山腔中原屬紅面即紅凈的本工,徽劇、京劇等改由老生扮,因勾紅臉,故稱紅生。表演上有特殊要求:唱腔高亢激越,動作凝重簡練,唱作中蘊含著一股內在的力量,著重表現關羽的威嚴和神勇,為戲曲舞台上獨特的性格造型。趙匡胤等人物也由紅生扮演。

小生


與老生相對應,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小生的名目出現甚早,定型卻較晚。早期小生只是生的副角,並不表現確定的年齡或性格特徵。如明刊本《明珠記》的古押衙,自稱“老夫”,台詞中還有“如今年近六旬”等語;清初抄本《琥珀匙》的束御史自稱“我這一把年紀”,卻都由小生扮演。故徐渭《南詞敘錄》把小生作為“外”的同義語(即生外之生),王驥德《曲律》則徑稱之為“貼生”。北雜劇有“軟末泥”的名目(夏庭芝《青樓集》),扮演的當為青年書生一類,但不稱小生。小生
小生
小生
逐步穩定為扮演青年男性的獨立行當,當在清初以後崑山腔表演藝術走向成熟的時期。其後高腔、梆子、皮簧等系統劇種又各自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小生的表演在不同劇種中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之點。在音色運用上大致可分兩類:一類用真聲,高腔和地方小戲系統劇種多用之;一類是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結合,崑曲和皮簧系統劇種多用之。動作造型的基調儒雅倜儻、秀逸飛動。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術特點,又有巾生、冠生、窮生、雉尾生和武小生之分:
①巾生
又稱扇子生,因戴文生巾或持摺扇而得名,多扮儒雅瀟灑的青年書生如崑曲《牡丹亭》的柳夢梅、川劇《柳蔭記》的梁山伯等。唱、念、做諸功並重。川劇文小生有“站如亭亭玉樹,行如風送落葉”之說,基本上可概括巾生的表演特點。
②冠生
一作官生,崑曲特有的行當,為巾生之變格。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氣質,又分大冠生、小冠生兩類:大冠生實為戴髯口的小生,多扮風流蘊藉的皇帝或狂放不羈的才子,如《長生殿》的唐明皇、《彩毫記·醉寫》的李白等;小冠生又稱紗帽小生,多扮春風得意的年輕新貴,如《荊釵記》的王十朋、《白羅衫》的徐繼祖。動作造型要求在儒雅秀逸的基調中透出氣宇軒昂的神態。京劇受崑曲影響而有紗帽生,扮演《玉堂春》的王金龍一類人物,但不稱冠生。
③窮生
常扮窮愁潦倒的落魄書生,如川劇《彩樓記》的呂蒙正、崑曲《綉襦記》的鄭元和、京劇《棒打薄情郎》的莫稽等。窮生走路要略帶移步,類似拖著鞋皮;兩手經常抱胸,卻不能聳肩縮頸。這種動作造型,是對這類人物寒酸迂腐而又傲骨嶙峋的精神狀態的微妙表達。因有“拖鞋皮”的步法,故崑曲又稱為鞋皮生,也稱黑衣生。
④雉尾生
一作翎子生,因常在帽盔上插兩根雉尾而得名,扮演雄姿英發的青年將領如《群英會》的周瑜、《連環記》的呂布等。唱、念、做、打諸功並重。很多梆子劇種有“耍翎子”特技,用來突出特定人物的內心活動。
⑤武小生
扮演年輕小將。重武功。如京劇《八大鎚》的陸文龍、《岳家莊》的岳雲、《九龍山》的楊再興。

外行


南戲和北雜劇均有此名,泛指生或末的副角,意為生外之生、末外之末,不表現確定的性格特徵。明代南曲系統諸劇種中開始向扮演老年人發展。但有時仍用來扮演副角,如明刊本《岳飛破虜東窗記》中嶽飛之子岳雲和義子張憲,一作大外,一作小外,就是與生扮的主角岳飛相對應的稱謂;至崑山腔中漸趨定型,成為扮演老年人的獨立行當。因常戴白髯,故又稱老外。李斗《揚州畫舫錄》記清代著名老外演員王丹山的表演“氣聚老蒼、聲振梁木”,基本上概括了老外的藝術特點。扮演人物有《浣紗記》的伍員、《鳴鳳記》的夏言、《西樓記》的周旺等。今昆、漢、湘、粵等劇種仍有此行。唯漢劇的外不同於崑曲的老外,是唱、念、做並重、兼演靠把戲的行當,《合銀牌》的韓弘道、《烹蒯徹》的蒯徹、《表功》的秦瓊、《戰太平》的花雲等,均由外扮。京劇、梆子等劇種併入老生,不另分行。

末行


南戲和北雜劇皆有此名,但兩者含義不同。南戲的末有三種職能:①演出開始時向觀眾介紹劇情梗概和劇本主題,叫做“副末開場”;②與凈、丑配合,滑稽調笑;③扮演社會地位低下的次要人物。北雜劇的末為正劇性男腳色的統稱,以正末為末中正角。由明至清,經過南曲系統諸劇種的創造發展和相互交流,末的內涵和表現形態都有了很大變化:“副末開場”的職能仍被保留,喜劇色彩完全消失,扮演的人物逐漸穩定,藝術上也有了自己的特色,成為獨立的行當,常扮社會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並重的人物。崑曲《一捧雪》的莫誠(成)、《荊釵記》的李成、《浣紗記·寄子》的鮑叔等皆由末扮。近代戲曲中,末的發展大致有兩種情況:①有些劇種如漢劇、湘劇等,末仍是重要行當之一,經常扮演主要人物,如《興漢圖》的劉備、《李陵碑》的楊繼業,《四進士》的宋士傑、《掃松下書》的張廣才等,都是末行的重頭戲;②多數劇種已併入老生,不另分行。如早期京劇還用末扮次要人物,《李陵碑》的楊延昭、《文昭關》的皇甫訥等,向例須由末扮,后歸入老生行。

武生


扮演擅長武藝的人物,分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兩類。長靠武生扮演大將,以扎大靠、穿厚底靴而得名。念白講究吐字清晰,峭拔有力;重腰腿功和武打,更重身段工架,以突出人物的大將風度和英武氣概。京劇《挑滑(華)車》的高寵、《長坂坡》的趙雲等,都是長靠武生的本工戲。京劇中另有勾臉武生一類,如《鐵籠山》的姜維、《艷陽樓》的高登、《狀元印》的常遇春、《金錢豹》的金錢豹等,原為武凈的本工,后改由長靠武生兼演,但仍勾臉譜,故稱勾臉武生。短打武生常穿抱衣抱褲和薄底靴,以動作的輕捷矯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熾烈見長。京劇《三岔口》的任棠惠、《十字坡》的武松、《白水灘》的十一郎、《惡虎村》的黃天霸等,都是短打武生的本工。《鬧天宮》等劇的孫悟空也由短打武生扮演。京劇還有娃娃武生一類,扮演精於武藝的兒童,如《乾元山》的哪吒,要求在武打表演中透齣兒童的稚氣。
娃娃生
扮演兒童角色。京劇《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灣》的薛丁山等,皆由娃娃生扮。崑曲的兒童角色例由貼旦兼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