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思潮

湖北國畫院編輯出版的專業刊物

《美術思潮》(國內統一刊號CN: 42-1043/Z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5-5567)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創辦的一本國家級藝術類專業刊物,由湖北省文聯主辦、湖北省國畫院編輯出版。2013年1月1日將發行“重出江湖”后的第一期。

《美術思潮》(雙月刊)雜誌是一本面向廣大美術專業人士和美術愛好者的高質量美術理論刊物,它以專業的視角、方法把握美術變革與發展的脈搏,呈現國內外的美術理論動態、藝術名家的經典感悟、瞬息萬變的藝術市場訊息,並積極預測美術發展的新趨向,為中國美術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導與理論支持。

主要欄目包括:理論前沿、筆墨論壇、國際視野、特別策劃、藝術名人、學術文獻、藝術訊息等。

歷史沿革


1984年10月,由魯慕迅命名的《美術思潮》,周韶華以湖北美協主席團的名義宣布該刊物試刊發。首先確定的是辦一份美術理論刊物。理由是美學熱、哲學熱、文化學熱如火如荼,辦一份與之呼應的美術理論刊物適逢其時。當時各種思潮湧動,美術界相應的表現尤為強烈。辦給誰看呢?青年美術家和美院學生,他們最關心思潮。認為刊物如果辦了一年半載仍毫無反應,就不是好刊物,於是發憤要在前三期產生反響并力求辦成第一流的刊物。在答客問和終刊詞上只能提出幾條彈性很大的標準:符合時代潮流,把握美術變革的脈搏,抨擊退化的藝術現象,預測美術發展的趨向。與此相關的刊物形象是:前衛性、青年化、非名人化、非區域性。《美術思潮》的草創者,按文件順序排列,主編彭德,副主編魯慕迅、周韶華,編委皮道堅、陳方既劉綱紀,編輯部主任戴筠。後來《美術譯叢》起用范景中,《朵雲》起用盧輔聖,《畫家》起用李路明,《世界美術》起用易英,成為美術理論活躍的重要原因。
刊物宗旨是針砭時弊,推介開拓型美術家,建立現代美術理論。在不長的時間裡,很快得到了極大的反響。但很快反對者的聲音越來越大,由於反對者不斷地向有關當局寫信,並將《美術思潮》的編輯方針與資產階級自由化聯繫起來,所以湖北美協與《美術思潮》編輯部在短短三年裡一直面對著強大的壓力。1987年9月左右,編輯部終於接到了有關部門的通知:根據上級指示《美術思潮》必須於年內停刊,其後將與湖北文聯的另外四個刊物,如《長江戲劇》、《長江歌聲》等等合為一個刊物,稱為《藝術與時代》。1987年底刊止,共發行22期。
1986年,魯慕迅、周韶華辭去副主編,戴筠辭去編輯部主任;任命皮道堅為副主編,嚴善錞為編委,魯虹為編輯部主任。為了打破區域界線,曾陸續聘請了一批省外和編輯部之外的年輕批評家擔任特約編輯。如栗憲庭楊小彥、黃專、邵宏、李松等人。《美術思潮》的特約記者,外地有賈方舟、鄧平祥、黃永砯殷雙喜、陳雲崗、譚力勤、查立等人,因刊物夭折,未能赴漢執編。
《美術思潮》做過的一件值得標榜的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事,就是設立、評定、發放“美術思潮”年獎。儘管獎金不多,但卻打破了美術界的獎勵只面向畫家的慣例。美術思潮年獎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10名。1986年第3期公布結果時改名為特別獎、優秀獎和佳作獎。由於沒有引起巨大反響的文章,特別獎空缺。優秀獎獲得者是陳丹青李小山魯萌張志揚;佳作獎獲得者是鄧平祥、朱青生、成肖玉、孫文憲、谷文達、鄒躍進、殷雙喜、邵宏、陳雲崗、譚力勤。編輯部客廳每天高朋滿座,其中有國內第一流的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美術家、氣功師、大款和關注學術的政客。高爾泰、張志揚、劉小楓、甘陽、周國平趙越勝魯樞元鄧曉芒陳家琪朱正琳、唐小禾、皮道堅、尚揚、李世南丁方舒群等人。後來,其中有些人成了《美術思潮》的作者。

重要影響


陶同、魯慕迅、葉朗、周韶華、何溶 沈鵬
陶同、魯慕迅、葉朗、周韶華、何溶 沈鵬
《美術思潮》為新時期鼓吹新思潮的重要輿論陣地,在美術界 產生了重要影響。
當我們重構歷史語境,返回歷史現場時,我們驚訝地發現,85時期的湖北是如此的輝煌和星光燦爛。這裡不僅有我們熟知的“一報兩刊”中的《美術思潮》,更因創辦《美術思潮》而興起了一股藝術的新生力量,周韶華、魯慕迅先生等的勇氣,及當時的年輕人(今天正步入中年,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主力軍)的努力,共同書寫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那悲壯的一頁。而圍繞《美術思潮》所湧現出的批評家群,無論就其數量,還是其學術品格,至今都是一個頗耐人尋味的現象。彭德、皮道堅、魯虹、黃專、楊小彥、邵宏、嚴善錞……他們不僅確立了自己獨立的研究視閾,也以鮮明的學術立場在各自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批評家集群式地湧現,且源於同一地域,如此陣勢,以後再未曾出現過。
1985年11月21日至31日在武漢展覽館舉辦“中國畫新作邀請展”,展出作品一百餘幅。應邀參加新作展的畫家有吳冠中劉國松周思聰石虎、谷文達、李世南、李津、孫永、江文湛、閻秉會、湯集祥周京新朱新建江宏偉、王金嶺、陳其道、丁立人父子等共25人。他們都是當時在創新上有影響的畫家。粉碎“四人幫”以後,舉辦這樣規模的、有革新意識的大型畫展,理直氣壯地舉起中國畫創新的大旗,在全國是第一次。這個畫展的影響用吳冠中先生當時的話說是“新的武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誠然,對這個新作展的爭論如翻江倒海,完全對立的聲音爭論得空前激烈。畫展的幾個留言簿都寫得慢慢滿滿的:反對者惡言惡語罵得口沫四濺;贊成者說好得很,好得不得了,令他們舞之蹈之。會內會外,大江南北,從武漢到外地,兩種聲音如此截然不同是史無前例的。(《美術思潮》把雙方的意見都摘錄發表,讓讀者共賞析。在今天看來是不以為然的事,然而在當時是何等嚴肅與認真。展覽的同時,還舉行了“中國畫創新研討會”。
如果說《美術思潮》催生了一批當代藝術的批評家的話,1986年11月的“湖北青年藝術節”則直接促成了大批藝術家的嶄露頭角,傅中望、肖豐、冷軍在各自藝術領域的探索,與取得的藝術成就。
《美術思潮》從創刊起就梳理了相對其它國內刊物更加“觀點獨立、言論自由”的原則。而且做了一些比較有開創性意義的事,“設立、評定、發放‘美術思潮’年獎。推介年輕批評家與藝術家,這批藝術家和批評家的加入,讓這個平台更加擴展。
85美術運動中的重要刊物美術理論月刊《美術思潮》於1985年元月創刊。這家刊物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美術思潮》編輯部編輯出版。《美術思潮》面向全國徵稿。選稿範圍囊括與美術有關的所有領域。辟有論文、譯文、最新信息、美術家近況、美術家思絮、美術家逸事、新技法、新工具·新效果、大眾美術、美術趣聞、美術考古、新書推薦、美展預告、中外文摘等欄目。體裁從一句話新聞到長篇論文無所不收,從幽默化文字到哲理性篇言無所不納。《美術思潮》旨在發現和培養中青年理論人才,介紹和宣傳開拓型的美術家,推崇創見性強、可讀性強和短小精悍的稿件,提供具有史料性、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資料。側重對當代美術方向的探索。《美術思潮》以其出版周期短為優勢,可望成為當代美術理論的前沿陣地和信息傳播中樞之一。這家刊物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美術思潮》編輯部編輯出版。
通過《美術思潮》所發表的文章中傳播的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現、當代藝術生成和發展的關係來追述《美術思潮》與′85美術運動的關係;並通過研究《美術思潮》發表的文章中對中國畫問題的探討來考察《美術思潮》與″85美術運動的關係。
作為一本美術理論刊物,《美術思潮》中發表的文章無疑與當時的′85美術運動是緊密相關的,一方面刊物中的文章反映了′85美術運動中藝術家和批評家們所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美術思潮》也通過選擇性地發表文章,從而對′85美術運動起著應有的推動作用,同當時的其它傳媒共同參與了′85美術運動。
《美術思潮》在′85美術運動中的重要作用。1985這一年,是中國現代美術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是對中國畫奄奄一息的傳統精神的重新振奮。當時的湖北武漢被稱為中國美術界“大地震”(八五思潮)的主要震源之一,以湖北本土畫家周韶華、魯慕迅等為代表的湖北美術界,其實對“85美術新潮”醞釀已久。
首先,他們打造了一個平台,希望通過這個平台集聚全國的力量,造成思想解放運動的大氣候。因此1984年底,湖北文聯首先創辦了《美術思潮》雜誌的試刊號,1985年雜誌正式出版發行。與眾不同的是,這個雜誌完全建立起一種嶄新機制,挑選任用了當時還很年輕的彭德為主編,年長資深的魯慕迅為副主編,周韶華為第二副主編,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格局。
《美術思潮》選用當時年輕和思想最活躍的人,輪流當編委和撰稿人,發表了許多前瞻性的、思想新穎並帶有開拓意義的文章。而這些文章,正好吸引了正在尋求向傳統開拓、力求變法眾多畫家的注意,並引為知音。
當歷史翻開新的一頁,一個全新的社會結構和文化語境撲面而來。《美術思潮》的青年作者,至今仍然活躍在美術界的人物,按出場順序有皮道堅、魯虹、嚴善錞、鄧平祥、朱青生、譚力勤、費大為、陳雲崗、尚揚、邵宏、賈方舟、孫永、王廣義、陳池瑜、殷雙喜、許江、陳紹華、郭線廬、黃專(白荊)、王林、楊小彥、韓書力、戴恆揚、李松、鄒躍進、陳丹青、栗憲庭(胡村、李家屯)、李公明黃河清牟群、黃永砯、戴士和、顧雄、李小山、成肖玉、谷文達、劉子建王璜生、王魯豫、潘躍昌、孫建平高名潞唐慶年張曉凌杭間吳少湘王小箭、舒群、陳孝信、張強、徐建融鄭勝天、范景中、孫津、丁寧、呂品田、劉偉冬、劉春冰、丁方、吳山專毛旭輝樊波、盧輔聖、劉驍純王明賢趙冰、張薔、任戎、孔長安、金中群、周彥、李正天、水天中、王川、盛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