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朱獻文的結果 展開

朱獻文

中華民國官員

朱獻文(1872—1949),原名昌煌,字郁堂,義烏雅治街(今赤岸鎮雅治街村)人。由拔貢考入京師仕學館,研習法政。1949年4月8日,朱獻文在金華與世長逝,歸葬於赤岸掛網山。

人物簡介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選派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回國后,在法律編訂館任《民法·親屬》篇起草員。三十四年應試中法政科進士,次年授翰林院檢討。宣統三年(1911),為資政院議員。中華民國建立后,歷任國務院法制局參事、大理院推事、江西高等審判廳廳長、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對推行法制頗多建樹。1922年,調任江蘇高等審判廳廳長,因軍閥混戰,阻礙法治,於1927年掛冠歸里,又挂名任司法院參事。抗日戰爭前,奉命視察河北、山東、山西、綏遠察哈爾諸省司法工作;抗日戰爭前期,應國民政府聘視察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司法事務,所提建議均被次第採納施行。1942年,日本侵略軍侵佔義烏,避居縉雲棠慈。1945年,浙江省臨時參議會成立,當選議長。一生布衣蔬食,不事奢華,子女婚嫁,僅設一二便席,繁文縟節盡免。晚年信佛,隱居金華。彌留時,囑薄殮簡殯,毋以金銀及完整衣物入棺,祭祀須用素餐,禁備酒肉。生前儉樸平易的作風,至今為人稱道。

白屋公卿


雅治街朱姓是個望族,門風蔚繼,代有名人。可朱獻文的父、祖幾代卻都是樸實的農民,家景貧窮,生活艱辛。其父朱增秀並不氣餒,他櫛風沐雨苦苦操持著幾畝薄田,一家人節衣縮食供朱獻文上學。朱獻文的啟蒙老師是壁齋公,壁齋公治學嚴謹,名聞鄉里。在嚴父良師教誨之下,朱獻文一入私塾就脫穎而出。他讀《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幹家詩》都很用功,自幼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年稍長后,研讀經義、史學、八股文都很刻苦,表現出過人的才氣和毅力。更兼父、師嚴於督課,所以學業大進。光緒二十三年(1897)中丁酉科拔貢,奪得魁首,名噪全縣。隨後自求是書院入京師大學堂,畢業后參加留學競考,以優異成績被清政府錄取。光緒二十八年(1902)東渡日本,入京都帝國大學攻讀法政,畢業時獲法學士學位。回國后即被選拔到法律編修館,參加修訂《大清律例》,成為《民法·親屬》篇的起草員。經過幾年實踐,朱獻文發現當時施行的律例疏漏頗多,他多次向清政府進言修訂。鑒於他立論有據,說理精闢,為清廷官佐所刮目。光緒三十四年(1908)中法政科進土。宣統元年(1909)授翰林院檢討加四級,被封為通議大夫。宣統三年(1911)任資政院議員。

高風亮節


1912年,朱獻文由國務院法制局參事轉任大理院推事,他滿腔熱忱地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立法的種種建議。1914年,朱獻文任江西省高等審判廳廳長。期間,他曾增設高等法院分廳於贛州,創建了全國首批“全省承審員”。制度嚴明統一,人員全部由廳委派,均與正式法院無異。此舉深為中央所重視和讚賞,並令全國各省次第推廣。1919年6月,朱獻文以政績卓著,調任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於是他致力於法治建設,大刀闊斧地革除積習和流弊。在任三年,政績卓著,交口稱譽。但由於他剛正不阿,執法從嚴,難免得罪了一些權貴,故於1922年6月調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但他依然直陳時弊,賞罰分明,積極宣傳法治,堅持司法公正。1927年,齊魯戰爭爆發,法治工作受到嚴重阻礙,他因而掛冠還鄉。1929年5月,朱庶及在南京中央軍校畢業前夕,由於叛徒出賣學校中的“中共地下黨總支”,因而他與其他17人一起被捕入獄。朱獻文獲悉后,多方奔走營救,據理為其抗爭,終於使朱庶及與其他12人一起於1931年4月得以無罪釋放。
1930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簡任他為司法院高級參事,迭領嘉禾在綬、嘉禾寶光勳章。不久,又任視察山東、山西、河北、綏遠、察哈爾等省的司法專員。期間,他全面開展社會調查,廣泛聽取各地司法部門的意見。后因彈刻鄭毓秀,與司法院院長王寵惠意見相左,辭職回家。1937年7月,日軍侵華,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朱獻文以年事已高為由辭職回籍。1939年春,浙江省籌備設立省臨時參議會(簡省臨參會),朱獻文應阮毅成所請,以共赴國難為重接受委任,到永康(其時省臨參會設在永康之“下園朱”)參加議會工作。自此,他常往來於永康、金華、義烏之間,凡有見聞,必直相陳。1939年11月6日,省臨參會舉行一屆二次大會。會上,朱獻文提出了“請妥籌保長辦公費以奠定自治基礎”之議案,其案文為:“查地方自治,以保甲為基礎,……各縣辦理兵役和派募抗衛捐等要政,均由鄉鎮層轉保長辦理,保長據實際推行之地位。按保長辦理之務繁簡輕重,酌定每月必須之辦公費,可否即由各縣官契賣價與屠宰稅兩項收入,撥成發給”朱獻文這一議案,因果詳闡,說理透徹,籌資有方,乃省臨時參議會中對於健全地方自治、充實基層力量的唯一議案。該議案通過後,送達省府,並由中央實施。
1940年5月6日,浙江省召開省臨參會一屆三次大會。在開幕典禮上,朱獻文代表全體議員,一反往日議會開幕閉幕致詞者的客套話之俗套,而是義正詞嚴地說:“省政府與本會,圖謀福利全省民眾之目的,則彼此相同,目的既同,彼此即應互相體諒……和衷共濟,不可以摻雜絲毫意見;……凡屬忠勤廉潔之公務員,誠宜曲加愛護,若屬貪污,即應秉公糾察,依法嚴繩;……望省府,當用則用,可省則省,念財力艱窘,來日不難。使效果與經費臻於平衡,毋愧對提賦稅之浙民。”他這一番鏗鏘之聲,在座之人無不為之動容,其直聲遍於全浙。
朱獻文端莊穩重,舉賢薦能一絲不苟。他家常有人來求情,欲謀一官半職。他一視同仁,先聽其陳述,爾後當場應試。對有培養前途者,因勢利導,指出其努力方向;對才華確實出眾者,量才錄用、舉薦。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聘請朱獻文為司法行政部顧問,視察浙江、江西、福建三省司法事。1942年5月,日寇進犯浙贛線,永康、金華、義烏相繼淪陷,朱獻文避居縉雲棠慈。其時,他雖已71歲高齡,但仍翻山越嶺,穿梭於各地,了解司法情況,審定司法報告。先後提出70餘條意見,均被中央立法院陸續採納施行。朱獻文也很重視教育。金華淪陷后,金華中學大批學生失學。他獲悉此事後,十分痛心,特邀請校長方豪縉雲考察,並建議遷校到棠慈金竹。方豪接受遷校建議,使金華中學重新開學。1943年,議長陳晚圯懷病故,朱獻文繼任議長。1944年12月5日,省臨參會二屆三次大會在雲和舉行,朱獻文以議長身份致詞:“本席今年七十有三,本可在家安逸,維念國勢臨危,激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息尚存,此志豈容稍懈之大義,勉策衰庸,來以與諸同仁共與會務。”
朱獻文其時雖已年高,但事必躬親,一絲不苟。其對於省政府,也真的盡到諍友的責任。后因目睹國事日非,自嘆愛國有心,救時乏力,遂於抗戰勝利后,乘浙江省參議會成立之際,辭職歸里,息影林泉。朱獻文雖然辭職歸里,但其心不泯,仍然密切注視著國事。1948年2月,他對阮毅成力斥高等法院院長夏勤公德私德均差、能力薄弱和原浙江高等法院院長鄭文禮利用職權謀私等等,可見其關心吏治,情之迫切。
1948年9月,朱獻文積極支持愛國青年樓望雲等人策劃成立“義烏民報理事會”。他擔任名譽會長並親筆題字“為民喉舌”作為創辦《義烏民報》的宗旨。在他的關心和支持下,《義烏民報》的編輯和記者,目光銳利,筆端公正,有弊必揭,不平則鳴,使該刊物成了針砭時弊,抑惡揚善,移風易俗的活教材。

造福桑梓


1923年以後,朱獻文一年一度回家探親。他每次回家,鄉鄰四舍、親朋故交慕名而來探望的、求見的人絡繹不絕,期間更不乏地方官員和他鄉、鄰縣的知名人士。他不論地位高低,貧賤親疏,在會見時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任何人不準帶禮品,否則不予接見。朱獻文平易近人,在會客時,常常起身恭迎門前,禮貌讓坐,不時為客人斟茶例水。會見地方官員時,從不以位壓人,以勢凌人,而是耐心地聽取他們的反映,滿腔熱情地向他們了解地方工作的情況,並進行指導;會見農民朋友時,問寒問暖,親誼倍加,抑制陋習,啟發新知;會見有求者時,動之以情,量力而行。凡是他會見過的人,無不為他的至誠和寬厚所感動。當地百姓稱道:“像獻文這樣尊重穿草鞋人的官,在官場中是找不到的。”朱獻文每次回家鄉探親,總要為本地的父老鄉親帶上一份可心的禮品。這些禮品大多是外省的優良稻種、麥種、豆類,或是新培植出來的蔬菜果苗。當地群眾稱頌他:“獻文一生行善積德,造福於民,功垂千秋。”
1922年秋,朱獻文回家探親,時值家鄉暴雨成災,洪水沖毀村前溪堤,不少良田被淹。他目睹一些農戶顆粒無收而為之痛心疾首。遂親自登門撫慰,並慨然解囊相助。發動全村群眾運石砌磡,植樹護堤。對一些重災戶給予物質上的救濟,使之度過了難關。朱獻文的一生是研究立法的一生。他在考察立法過程中,深知社會教化和立法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因而特別注重文明教化,且一貫主張文明教化應從小學抓起。他早在京都時,就曾多次致字書村裡,建議本族創辦龍溪初等小學堂。后聽說村裡對辦學方法模糊,資金短缺,他毫不猶豫的捐出自己節餘之錢,並詳盡地闡述了辦學方式及聘請師資的標準和教學細則,使龍溪小學堂的設備及規模一度成為義烏南區各校之冠,遠近慕名前來求學者多達數百人。
自清末至民國,毒品泛濫,危害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痞棍庶民,吸服“白面”、“紅丸”者比比皆是。雅治街村也不例外,有10餘人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朱獻文聞言把嗜毒成癮者全部集中到祠堂,向他們陳述吸毒的危害,力勸大家戒絕。一切戒毒藥品及日常費用均其承擔。受害者聞后無不感激涕零,皆決心與毒品決裂。
按照舊的習俗,大年初一,各村的男子,不論童叟都可以到祠堂或祖宗墳前燒香支饅頭、分大塊肉。但婦女就沒有這個權利。朱獻文認為這一舊習太不合理。於是,他邀請同族長輩、耆宿,以自己的意願和誠懇的態度向他們徵求意見。他說:“男女應該平等,女人也同樣可以支饅頭。”其時,宗室耆老、長輩都敬仰朱獻文之為人,誰也沒有提出異議。是時,雅治街婦女個個奔走相告,盛讚他的無量功德。在尊重女權、反對童養媳制度、倡導婦女解放方面,朱獻文仁慈如母。他撰文說:“族中有虐待者,先以當視如己女之言勸之;不聽,則以不應肆虐無辜之言責之;若不聽,則挺身捍衛之,縱因此招怪怨而不恤。”在他的倡導、保護下,使不少婦女免遭杖蒺之苦。朱獻文的妻子毛淑人並不識字,但他從不歧視,而且體貼入微。為使妻子稍懈,有時他還“躬自治具餉客”。
塔山鄉之雲黃山麓,原村三座寶塔,據傳是南朝傅大士在山上修行所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二十七日夜間全被大風颳倒,使雲黃山黯然失色。1934年,塔山寺住持欲行重建,苦無資金遲遲不敢動工。朱獻文得知后,除自己掏錢慨然相助外,還分別向省內義烏籍的8位縣長和友人募捐,請他們鼎力相肋。結果很快就募集了數萬銀圓進行重建,因而才有現存寶塔的壯觀,使雲黃山重新煥發出往昔的雄姿。

嘉言懿行


朱獻文,事親至孝。其父曾對他說:“全族中已有70餘年不僅同姓中沒有爭訟,就是異姓之間也沒有爭訟事發生。大家都安居樂業,敬老愛幼,抱朴而行,代代相傳。”在朱獻文的心目中,父親是他為人的楷模。尤其是對其父虔誠地贍養祖父卧病在床整整12年之久感嘆不已。他說:“先考朝夕親視湯藥,小心侍奉,經久不懈。”耳濡目染父親的身體力行,養成了他清心寡欲、從善如流的本質。所以,不論任職何地,他都千方百計將父母親接到任所頤養天年,共敘天倫之樂。1945年冬,他出任省議長時,有一次到街上去理髮。為了節省時間,他特地找了一片偏僻小店,理髮師傅不認識他,按常人三下五去二地給他草草理完髮,他感謝理髮師傅的快捷,於是掏了一塊銀圓相酬。朱獻文離店后,他人向理髮師傅介紹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獻文。”理髮師傅惘然不知所措。時隔一月,朱獻文再次登門理髮。該師傅誠惶誠恐,虔誠地為他剪了又剪,颳了又刮,洗了又洗,整整化了半天時間才理好。攪得朱獻文心急如焚,僅付他一個銅錢。朱獻文說:“上次你替我快速理了發,使我贏得了不少時間,所以我給了一塊銀圓相酬。今天你卻浪費了我許多時間,有道是一寸光陰一寸金,你想想,你今天給我損失了多少錢?”此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朱獻文經常自審道:“須審每日用於職務上之精神,與所得之薪俸是否相稱。”
1947年5月,雅治街小學教師葉守誠曾向他討教說:“先生德高望重,官居高位,生活卻何以如此儉樸?”朱獻文聽后,淡淡一笑說:“善味實較美味為嘉,故吾寧每日節口腹之款,日積月累,每歲以節餘之款,多作一二件善事,吾心快之。”接著,他以極嚴肅的口吻說:“無功於國、無德於民,若美食華衣,與盜何異!”朱獻文一生布衣蔬食,不事奢華,子女婚嫁,僅設一二便席,繁文縟節盡免。他有時坐轎回家,總是在離村裡許即下轎步行。外出作客,亦總等轎夫就餐后才入席。平時,朱獻文設家用日記賬,並提詞於賬本封面:“勿奢勿慳,節之以禮;堆金積玉,來去分明;以正當之道取之,向正當之途用之;月計如有盈餘,則妥善存儲,可免窘迫時求人,兼可濟人之窘迫。”他為國勤勞,數十年如一日。尤其晚年,目睹國民黨反動派挑起內戰,百姓塗炭,痛心疾首,心力交瘁,終致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囑咐家人在他百年之後薄殮簡殯,切不可用金銀珠寶及完整的衣物入棺。祭祀時須用素食,禁備酒肉。1949年4月8日,朱獻文在金華與世長逝,歸葬於赤岸掛網山。
朱獻文出身於科舉,以封建士大夫轉人民國。他一生平庶獄,政績宏謨,嘉言懿行,光輝勛功,卓著於史冊;他資深位顯,但不固執於舊習,能適合於新知。他以“清、慎、勤”三字自勵,其思想境界、勇於奮發之精神,足以啟迪後世之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