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鎮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下轄鎮
呈坎,別名龍溪、八卦村。安徽黃山市徽州區轄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江南第一村、中國古建築之鄉、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位於黃山南麓,東與歙縣毗鄰,南與潛口鎮接壤,西與西溪南鎮、洽舍鄉相連,北與富溪鄉相依。
呈坎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裡有150餘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築,其中有49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有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餘塊。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
中國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登黃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游呈坎一生無坎,好運連連。
國寶之鄉--呈坎鎮
1987年前,屬安徽省歙縣。
1987年,地級黃山市設立,呈坎劃歸黃山市徽州區。
1996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2002年,撤鄉設鎮。
2014年,呈坎古鎮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
呈坎鎮位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的南麓,屬徽州區的畈、山結合部。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
呈坎地形屬黃山山脈,平均海拔350米,地域面積82.48平方千米。眾川河是境內主要河流,縱貫南北,長達19公里,流域45.58平方公里,屬於新安江的三級支流。灌溉流域兩岸340公傾農田;豐樂水庫發揮著灌溉、防洪、發電、淡水養殖的綜合作用。
呈坎鎮
夏季氣溫稍低,而冬季氣溫稍高,日照稍短,農作物生長期略長。呈坎全年無霜期240天。
轄區土地資源8248公傾,其中:林地5738公傾,佔69.5%,森林覆蓋率62%;耕地738公傾,佔9.5%;園地1021公傾,佔12.4%;茶園1010公傾,占園地面積的99%;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24公傾;交通用地48公傾;水利用地257公傾。川地多為紅壤沖積土,山區土壤多為紅壤、黃紅壤。
適宜林、竹、茶、香榧、果木、中藥等經濟作物生長。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2353 |
男 | 6446 |
女 | 5907 |
家庭戶戶數 | 386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2316 |
家庭戶男 | 6417 |
家庭戶女 | 5899 |
0-14歲(總) | 2594 |
0-14歲男 | 1330 |
0-14歲女 | 1264 |
15-64歲(總) | 8683 |
15-64歲男 | 4636 |
15-64歲女 | 4047 |
65歲及以上(總) | 1076 |
65歲及以上男 | 480 |
65歲及以上女 | 59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1835 |
總人口9210人(2017)。
“十一五”是鎮域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財政收入由“十五”末的308萬元增加到2200萬元,年均增長48.2%;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11.15億元,年均增長32.9%;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由9504萬元增加到2.37億元,年均增幅達20%;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514元提高到6540元,年均增長13.2%;旅遊綜合收入由2000萬元增至6500萬元,年均增長26.6%。
2011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由2006年的1.2億元增加到3億元,年均增長20%;財政收入由470萬元增加到4408萬元,年均增長56.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1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514元提高到8300元,年均增長18.8%;旅遊綜合收入由2500萬元增至1億元,年均增長32%;三次產業比例由53.5:25.3:21.2優化調整到21.5:42:36.5。
2015年,全鎮財政收入完成7989.2萬元,年均增長29.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2億元,年均增長26.7%;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46萬元,年均增長3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325元,年均增長13.5%;接待遊客91.7萬人次,年均增長18.0%;累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2億元,年均增長1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2200萬美元。2012年、2014年呈坎鎮先後被列入“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和“全國重點鎮”。
2016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20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00.2%,同比增長1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6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04.4%,同比增長34.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3.55億元,占年度任務的78.9%,同比下降1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00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05%,同比增長12.9%;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53萬美元,同比增長12.4%。
2017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990.8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07.7%,同比增長7.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00%,同比增長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4.9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94%,同比增長2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751.8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13.7%,同比增長17.7%;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85萬美元,占年度任務的103.6%,同比增長1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4萬元。
呈坎鎮
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賈而好儒,賈德結合,儒政相通,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正如朱熹在《羅氏族譜》序中贊曰“以進士發科嗣世家業赫,為歙文獻稱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呈坎鍾靈毓秀、英才輩出、興旺發達、經久不衰。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東,背靠大山,地勢高爽,選址完全符合“枕山、環水、面屏”的古代風水理論;兩條水圳引眾川河水穿街走巷,發揮著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
眾川河繞村而過,故而呈坎村橋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明代修建的江南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橋----隆興橋;十字路口與丁字路口保留著3座打更防盜和節日懸燈照明的明代更樓。由於選址審慎、布局合理,精心設計、施工,古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田園特色顯著。呈坎自宋代以後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
呈坎文物單位 | ||
---|---|---|
名稱 | 建設時間 | 公布時間 |
羅東舒祠(國保) | 明代 | 1996年公布 |
呈坎古民居建築群(國保) | 明代 | 2001年公布 |
羅嗣海宅 | 明代 | - |
環秀橋 | 元代 | - |
羅永祈宅 | 明代 | - |
鍾英樓 | 明代 | - |
羅純夫宅 | 清代 | - |
羅家坤宅 | 明代 | - |
燕翼堂 | 明代 | - |
羅會錚宅 | 明代 | - |
羅潤坤宅(省保) | 明代 | 1961年 |
羅會泰宅 | 元代 | - |
長春社(省保) | 宋代 | 1998年 |
隆興橋 | 明代 | - |
羅子琴宅 | 明代 | - |
老虎洞 | - | - |
汪閨秀宅 | 明代 | - |
金漢龍宅 | 明代 | - |
羅重光宅 | 明代 | - |
章金標宅 | 明代 | - |
羅來林筆 | 清代 | - |
杜歡喜筆 | 明代 | - |
文獻祠 | 明代 | - |
羅光榮宅(市保) | 明代 | 1998年 |
羅來濱宅 | 明代 | - |
皖南古村落是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15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稱雄於商界近300年的徽商集團,是皖南古村落發展興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他們是村落建設的投資主體。以“程朱理學”為精神內核的徽文化,則對村落的選址、布局、建設、裝飾有著直接的指導和影響。皖南古村落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1、以風水理論指導村落選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別注重對水的活用,符合村落建設的基本條件,而更重視對村落環境的需求;
2、以家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
3、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設施建設,有祠堂、書院、牌坊、水口園林等建築,文化氛圍濃郁;
4、建築風格、型制規整統一,建築組合豐富多變,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木材為主要材料;
5、建築裝飾以磚、木、石雕為主,雕刻精緻細膩,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廳堂內皆有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對聯、陳設等,注重庭院園林的營造;
6、以程朱理學觀念統治、規範人們的思想、行為、道德水準;
7、村落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徽幫在外經商、做官取得的巨大財富。
在以上共同特點中,對古村落形成最直接、影響最大的因素首推“風水理論”。“風水理論”,是古代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時,對氣候、地質、地貌、生態、景觀等各建築環境因素的綜合評判,以及建築營造中的某些技術和禁忌的總概括。風水理論起源於徽商的甲骨占卜,形成於秦漢,成熟於唐宋,明清時形成非常完善的風水理論體系。風水理論大致分為兩個流派:其一為形勢派,著眼于山川形勝和建築外部自然環境的選擇;另一為理氣派,注重於建築方位朝向和布局。
唐宋以後,全國的風水文化中心已逐步由山西、陝西轉移到江、浙、閩、贛一帶;及至元以後,風水文化中心進一步由江西贛州轉移到了皖南徽州一帶。這是由於皖南山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形勢派風水理論得以廣泛應用所促成的。在眾多的皖南古村落中,能形象地說明風水理論和程朱理學對村落選址布局、環境建設所起的作用的,當數呈坎古村落。呈坎古村落的風水現象是形勢派與理氣派的綜合與互融,既有山川形勝的組合,又有村落朝向布局的組合。
徽派建築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
呈坎五街大體平行眾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與大街垂直,呈東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崗條石鋪築。兩側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排列有序。青牆黛瓦、高低錯落、黑白相間、淡雅清秀。長街短巷犬牙交錯,宛如迷宮。漫步街頭,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無處不景。人在畫中、其樂無窮。呈坎現有宋、元建築各一幢,其一是長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築;其二是羅會泰宅(俗稱老虎潤)為元代建築,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
古建築
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黃山市屯溪區齊雲大道31號,也叫屯溪汽車站)坐直達呈坎的汽車,該車也經過潛口民宅,每天8:00、10:00、14:00、16:00發車。
自駕路線:合肥—屯溪—沿著G205國道直行-潛口轉盤—右轉彎後進入第二個路口—直行到佛子嶺路口即可看到指向呈坎景區的旅遊交通指示牌—直行到達呈坎鎮政府路口—右轉直行即可達到呈坎景區。
呈坎鎮是國家5A級景區,有3A級豐樂湖景區旅遊景區一處。鎮政府所在地呈坎村自古就有“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的美譽,是當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享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譽。村中現保存有宋、元、明、清等等古建築共140餘處,擁有羅東舒祠和呈坎明清古建築群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呈坎鎮把始終堅持“保護—開發—利用”發展思路,積極實施“靈秀呈坎”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呈坎古村落文化游、靈山養生休閑度假游及豐樂湖水上休閑接待游,不斷加快推進“旅遊興鎮”建設步伐,2008年實現遊客接待2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達3000萬元。
徽州古巷
呈坎在村落建設上,按先天八卦圖主四卦布局形成:詮釋了水火相剋生萬物,天地容萬物的先哲理論。同時呈坎村內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落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的八卦布局。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迹。這裡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深奧的“易經·八卦風水”之說,與人類生存環境、社會和諧、村落民居建設神秘地維繫在一起。
寶綸閣
呈坎鎮
古祠佔地五畝余,分前、中、后三進,五層山牆,層層升高,顯得氣勢宏偉威武。第一進為儀門,儀門內是八丈見方的天井,天井兩旁為廊廡,第二進為大廳,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聳立,石柱之後是二十四根圓木大柱,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難以合抱。上面檁梁重疊,橫直交錯,正中的冬瓜梁粗大莊重,現堂上還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彝倫攸敘”四字,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大廳高大的板門照壁后又是一個天井,其後第三間才是寶綸閣。是整個祠堂的精華部分,相傳主持續建此祠的羅應鶴,明萬曆間曾任監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職,深得明神宗寵信。羅“蓋之以閣用藏曆代恩綸”,故名“寶綸閣”,後來約定俗成地稱整座祠堂為“寶綸閣”。
寶綸閣由三個三開間構成,加上兩頭的樓梯間,共十一開間,吳士鴻手書的“寶綸閣”匾額高掛樓檐。天井與樓宇間由黟縣青石板欄桿相隔,石欄板上飾有花草、幾何圖案浮雕。三道台階扶欄的望柱頭上均飾以浮雕石獅。台階上十根面向內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幾十根圓柱拱立其後,架起縱橫交錯的月梁。圓穹形的屋面和飛揚的檐角,樑柱之間的盤斗雲朵雕、鏤空的梁頭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繚亂,而又美不勝收。橫樑上彩繪圖案優美、色彩絢麗,雖歷四百餘年,仍鮮艷奪目歷久不凋。
寶綸閣左右兩邊為登樓的樓梯,登上三十級木台階,只見樓上排列整齊的圓木柱,屋頂閣柵外露,飾以水磨青磚。此外為呈坎村的最高點,可遠眺黃山天都、蓮花兩峰煙雲。寶綸閣以巧妙的結構,精緻的雕刻,絢麗的彩繪,集古、雅、偉、美為一體,堪稱明代古建築一絕。
水街
靈山古村落水街位於呈坎東南,依山傍水而建。後唐時建村,元代隸屬徽州府歙縣22都,明代隸屬徽州府歙縣滾秀鄉靈山大社仁風裡。靈山,以其靈秀之氣和人們眼中的佛祖禪佛聖地而為世人尊崇。村莊居於靈金山、豐山之間的山谷內,一條長長的靈金河從村中緩緩流過,將村莊分為南北兩部分,河西邊依林靠壁,築房造屋。靈金河左邊房子坐北向南,右邊房子坐南向北,遙遙相對。靈山村中有一條長3華里、1米多寬的靈山古水街,街道由青石板鋪成。沿水而下,村內水街上有古石橋36座。整個村莊似一條長長的飄帶,令人想象無窮。源遠流長的小河水,時時發出“叮咚、叮咚”的悅音,兼之鳥鳴、蟲吟,奏起了和諧的“田園交響曲”。靈山四周竹林環繞,竹海茫茫,橫無際涯,這即是靈山的竹海。靈山人對竹子有著深厚的情愫,戶戶皆會竹編,編織出竹籃、斗笠、簸箕、筐子等精美竹器,這便是靈山一絕——竹器。靈山的另稱是貢米。因進貢皇宮,皇帝喜食,故稱“靈山貢米”。因日照時間短、生長周期長,靈山貢米米質柔軟,散發出淡淡清香,令人食慾大增。靈山村中有二口井,一年四季水位不變,清澈見底,喝一口,綿甜爽口。靈山村的水口十分優美,有水、有橋、還有廟。靈山水口處建有雷租廟,廟兩旁各有一個菩薩殿,對面是翰苑牌坊。廟前有一條彎曲的小溪,繞到廟南菩薩殿身底,通過靈陽橋,東流入新安江支流豐樂河。雷租廟及左右菩薩殿旁有一路亭,名“五福亭”,來往路人均從亭中走過,川流不息。
豐樂湖
呈坎鎮
八卦村落
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東,背靠大山,地勢高爽,選址完全符合“枕山、環水、面屏”的古代風水理論;兩條水圳引眾川河水穿街走巷,現仍發揮著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呈坎八面環山“恰似易經八卦圖”,村中溪水繞村而過,形成了類似陰陽魚的圖形,易經中陽為“呈”,陰為“坎”,於是得名。街巷曲曲彎彎,分不清東西南北,如迷宮一般。眾種河繞村而過,故而呈坎村橋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明代修建的江南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橋----隆興橋;十字路口與丁字路口保留著3座打更防盜和節日懸燈照明的明代更樓,由於選址審慎、布局合理,精心設計、施工,古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田園特色顯著。
呈坎歷史上科甲不斷、英才輩出、人文會萃,呈坎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高官、隱士、高僧、巨賈、詩人、畫家、史學家、制墨家、自然科學家;蘇東坡在《羅氏族譜》題辭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簡竹,理學真儒后先繼續”評說,如宋代吏部尚書羅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羅願、元代國子監祭酒羅綺、明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羅應鶴、制墨大家羅龍文、地理學家羅洪先,清代朝議大夫羅宏化、直奉大夫翰林羅廷梅、揚州八怪後起之秀羅聘、近現代欽點內閣中書孫中山秘書羅會坦、文物鑒賞家羅長銘、當代物理學家羅遼復等。其中,羅汝楫、羅願、羅龍文、羅洪先、羅聘5人《中國名人大辭典》有載。
呈坎原名龍溪,有兩個國保單位(22處),並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讚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二十一處,被譽為“國寶之鄉”。2015年,《偶像來了》曾在呈坎鎮拍攝。
呈坎鎮所獲榮譽 | |
---|---|
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 | 呈坎民居甲天下 |
文化村 | 中國古建築之鄉 |
江南第一村 | 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2009) |
呈坎雙賢里 | 國寶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