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東、田陽等縣。源於當地民間歌舞,因受提線木偶戲的影響,最初為唱做分開的“雙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漸豐富發展而為戲曲形式。唱時常用“呀哈嗨”襯腔,故又叫“呀嗨戲”。
唱腔
主要唱腔有平板、嘆調(慢板類);採花、喜調(中板類);快喜調、
高腔(
快板類);哭調、寒調、詩調(散板類)等。伴奏樂器以清胡(比
京胡略大)、
厚胡(又叫
土胡,比
中胡短粗)、
小三弦為主。
淵源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於
清朝道光年間。
辛亥革命前後,逐漸發展為唱做合一的戲曲形式,改唱當地
民歌,用
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後台提詞的習慣。建國后吸收當地流行的
提線木偶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
劇目
南路壯劇劇目繁多。1955年3月,德保壯劇《寶葫蘆》和民間舞蹈《
撈蝦舞》到北京參加全國群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彙報演出,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兩個節目均榮獲全國優秀節目獎,由此掀起壯劇藝術的創作高潮。唱南路壯劇的民間隊伍一度發展到3600多支,演員達576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