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溶液

低滲溶液

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向溶液擴散的現象稱為滲透現象,簡稱滲透;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內滲透的力量即為滲透壓或滲透吸水力;以血漿的正常滲透壓(7.6個大氣壓或5776毫米汞柱)為標準,與血漿正常滲透壓很相似的溶液成為等滲溶液,高於血漿正常滲透壓的溶液成為高滲溶液,低於血漿正常滲透壓的溶液則稱為低滲溶液。

藥理毒理


氯化鈉是一種電解質補充藥物。鈉和氯是機體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對維持正常的血液和細胞外液的容量和滲透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鈉濃度為135~145mmol/L,占血漿陽離子的92%,總滲透壓的90%,故血漿鈉量對滲透壓起著決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濃度為98~106mmol/L,人體中鈉、氯離子主要通過下丘腦、垂體後葉和腎臟進行調節,維持體液容量和滲透壓的穩定。

葯代動力學


氯化鈉靜脈注射后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在體內廣泛分佈,但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氯離子均可被腎小球濾過,並部分被腎小管重吸收。由腎臟隨尿排泄,僅少部分從汗排出。

適應症


各種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滲性、等滲性和高滲性失水;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應用等滲或低滲氯化鈉可糾正失水和高滲狀態;低氯性代謝性鹼中毒;外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洗滌傷口等;還用於產科的水囊引產。

用法和用量


1.高滲性失水高滲性失水時患者腦細胞和腦脊液滲透濃度升高,若治療使血漿和細胞外液鈉濃度和滲透濃度過快下降,可致腦水腫。故一般認為,在治療開始的48小時內,血漿鈉濃度每小時下降不超過0.5mmol/L。
若患者存在休克,應先予氯化鈉注射液,並酌情補充膠體,待休克糾正,血鈉>155mmol/L,血漿滲透濃度>350mOsm/L,可予0.6%低滲氯化鈉注射液。待血漿滲透濃度<330mOsm/L,改用0.9%氯化鈉注射液。補液總量根據下列公式計算,作為參考:
[血鈉濃度(mmol/L)-142]
所需補液量(L)=-----------------------------×0.6×體重(Kg)
血鈉濃度(mmol/L)
一般第一日補給半量,余量在以後2~3日內補給,並根據心肺腎功能酌情調節。
2.等滲性失水原則給予等滲溶液,如0.9%氯化鈉注射液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濃度明顯高於血漿,單獨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將0.9%氯化鈉注射液和1.25%碳酸氫鈉或1.86%(1/6M)乳酸鈉以7:3的比例配製後補給。後者氯濃度為107mmol/L,並可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補給量可按體重或紅細胞壓積計算,作為參考。①按體重計算:補液量(L)=(體重下降(kg)×142)/154;②按紅細胞壓積計算: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正常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為42%。
3.低滲性失水嚴重低滲性失水時,腦細胞內溶質減少以維持細胞容積。若治療使血漿和細胞外液鈉濃度和滲透濃度迅速回升,可致腦細胞損傷。一般認為,當血鈉低於120mmol/L時,治療使血鈉上升速度在每小時0.5mmol/L,補超過每小時1.5mmol/L。
當血鈉低於120mmol/L時或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時,可給予3%~5%氯化鈉注射液緩解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時內將血鈉濃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補鈉量(mmol/L)=[142-實際血鈉濃度(mmol/L)]×體重(kg)×0.2。待血鈉回升至120~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滲溶液或等滲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滲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鈉注射液。
4.低氯性鹼中毒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ml,以後根據鹼中毒情況決定用量。
5.外用,用生理氯化鈉溶液洗滌傷口、沖洗眼部。

不良反應


(1)輸液過多、過快,可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2)過多、過快給予低滲氯化鈉可致溶血、腦水腫等。

注意事項


(1)下列情況慎用:①水腫性疾病,如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腦水腫及特發性水腫等;②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慢性腎功能衰竭尿量減少而對利尿葯反應不佳者;③高血壓;④低鉀血症
(2)根據臨床需要,檢查血清中鈉、鉀、氯離子濃度;血液中酸鹼濃度平衡指標、腎功能及血壓和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