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甸滿族鄉
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轄鄉
“料甸子”一詞,滿語,意為“綿軟”。料甸子一帶開發較早。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京旗移民500戶屯田於海溝河流域,是阿城最早的3個八旗屯墾點之一,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又在窪渾河畔安置京旗移民屯田。從1881年(清光緒七年)起,料甸子一帶隸屬賓州廳管轄,1909年(清宣統元年)劃歸阿城縣管轄,1921年隸屬第二區。東北淪陷后,初設料甸子保,1939年改設料甸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阿城縣始設料甸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5月改為第九區。1956年2月,撤區劃鄉,設置料甸鄉。1958年9月,改稱料甸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為料甸鄉。1986年9月,改為料甸滿族鄉。全鄉滿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6.1%。
料甸滿族鄉轄區,地勢東高西低,從山地過渡到丘陵,又從丘陵過渡到平原,大部分地區為平原區,海溝河和窪渾河流經鄉境,形成了“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格局。全鄉總面積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萬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等。鄉辦工業有玻璃廠、磚廠、機械廠、塑料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達3537萬元。全鄉共轄北紅、萬興、紙坊、寶山、永紅、南紅、廂黃、烈火、新建、新發、勝新、新勝、光勝、紅新、西華、海溝等16個村。1990年全鄉總人口2.66萬人,其中滿族1.3萬人,佔總人口的49%,超過了漢族人口(佔45.3%),居各民族人口首位。鄉政府駐地烈火村。
料甸滿族鄉位於哈爾濱市東南四十公里、阿城市區東北十公里處,隸屬於阿城市。東部為山區和淺山區,中部平原廣闊,西部屬阿什河衝擊平原,海河橫穿而過,三條主灌渠流經全鄉,是一個土肥水美的好地方。
一九四八年二月,料甸區人民政府和中共料甸區委員會同時成立,一九五八年八月成立料甸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建料甸鄉,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日經省民政廳批准改稱料甸滿族鄉。
料甸滿族鄉位於阿城區北部,阿什河下游。東與東北接蜚克圖鎮,東南連紅星鎮,南鄰阿什河街道,西與舍利街道、利新街道隔阿什河相望,北靠道外區永源鎮、香坊區向陽鄉道。面積190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烈火村,距城區15千米,距哈爾濱34千米。海溝河於境內注入阿什河。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從北京續撥閑散滿洲500戶屯田於海溝河流域,是阿城縣境內最早設置的三個八旗點之一。乾隆二十三年窪渾河屯田點中正黃、正紅兩旗也在今料甸境內。1949年為料甸區,1956年設料甸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6年更名料甸滿族鄉。1985年,西與西北接舍利鄉、新鄉鄉,東與東北連蜚克圖鄉,東南與紅星鄉毗鄰,西南與阿什河鄉接壤,滿族1.2萬餘人,佔全鄉總人口的46.11%,轄北紅、萬興、紙房、寶山、永紅、南紅、鑲黃、烈火、海溝、西華、新發、新建、勝新、紅新、光勝、新勝16個村,76個村民小組,62個自然屯,駐烈火村料甸子街。1996年,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烈火、北紅、萬興、寶山、紙坊、永紅、南紅、廂黃、海溝、西華、新建、新發、新勝、勝新、光勝、紅新16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24874人。
1956年設新鄉鄉,1958年改石槽公社。1960年,阿城縣石槽公社划哈爾濱市。1962年,石槽公社一部分划回阿城縣設立新鄉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東鄰料甸鄉,東北與蜚克圖鄉、永源鎮相接,西南與新華、舍利兩鄉隔阿什河相望,西北與哈爾濱市香坊區毗連,轄新鄉、聯合、聯勝、東勝、紅進、團結、民生、建華8個村,40個村民小組,43個自然屯,駐新鄉村大三家屯,距縣城17.5千米。1996年,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新鄉、聯合、聯勝、東勝、紅進、團結、民生、建華8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14651人。2002年,撤銷新鄉鄉併入料甸鄉。
230112205:
~200 210烈火村
~201 220北紅村
~202 220萬興村
~203 220寶山村
~204 220南紅村
~205 220海溝村
~206 220西華村
~207 220新發村
~208 220紅新村
~209 220勝新村
~210 220聯勝村
~211 220東勝村
~212 220民生村
~213 220聯合村
~214 220新鄉村
阿城是女真人的肇興之地,是金源文化形成的核心區域,女真族完顏部從游牧漁獵到最初定居的地方,就位於料甸滿族鄉的海溝河(古稱海古水)流域,是女真人崛起的地方,沒有海溝河的養育,就沒有金上京的輝煌,更沒有入主中原的顯赫。如果說阿城地區是金代之源,那麼海溝河流域就是金源之源。
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女真族完顏部的酋長綏可率部族從居於海古水畔,耕墾樹藝,燒炭煉鐵,刳木為器,製造舟車,種植五穀,建造屋宇,時稱“納葛里”(女真語房屋、村莊之意)。完顏部當時在此修建了若干簡單的住房,形成了村落,從此結束了游牧漁獵民族“夏逐水草冬居穴”的生活方式,開始了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
女真族英雄金兀朮(完顏宗弼)就出生和成長在海溝河畔。現在料甸滿族鄉境內的海溝河畔,還保留著清乾隆二十一年移民時立的“納葛里”遺址和金兀朮出生地的石碑,在民間還廣泛流傳許多有關金兀朮的故事。由於完顏部逐步地發展壯大,海古水畔遠不能適應其政治、經濟、軍事發展的需要,綏可又率部向西南遷移,移居距海古水七公里的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畔的廣闊地區。
料甸滿族鄉的名字“料甸”亦跟“金源”有關。當時女真族完顏部定居在海古水畔,這裡土地肥沃,東部林木蔥鬱,西部平原開闊,是個有利於農業、牧業發展的好地方,為後來完顏部的強大和統一其它女真部落及建立大金國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海古水畔糧草充足,又是完顏部練兵場和糧草的供給基地,所以後人稱此地為“料甸”。
料甸滿族鄉共有十六個行政村,一百四十四個自然屯,一百六十三個村民小組,一萬零四百二十戶,四萬四仟五百二十七口人,其中滿族人口二萬一仟六百四十二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全鄉有耕地面積十四萬五千畝,其中旱田六萬九仟畝,水七萬六仟畝,水田面積居阿城市之首,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自然灌溉,米質優良。全鄉的中小學校二十七所,衛生院二處,有線電視網三處,全鄉村村都有程式控制電話,全鄉都實現砂石化道路,而且每個村都通有客車,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和同外界的交流,西沈、阿新、料巨公路貫穿全鄉。全鄉林、水資源豐富,東部山區林木茂盛,林果豐富,產多種藥材和優質石材。中部有石山水庫和洋草甸子漁場,全鄉養漁水面四千餘畝,這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五穀飄香,可謂“漁米之鄉”。政府所在地街道水泥路面,裝有路燈,街道兩旁樓房林立,商鋪繁華。
料甸滿族鄉,作為女真族的故地,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女真人的生活習俗和滿族人的生活特色。例如:“善於養豬,以豆制醬,以糜釀酒”等。為豐富民生活和繼承民族傳統,阿城市每兩年都要在料甸滿族鄉舉辦一次滿族“莫勒真”大會,現已舉辦六屆,每屆“莫勒真”大會都空前隆重,參加大會達萬人以上,有十幾個代表隊參賽,進行十幾個傳統體育項目的角逐,都是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如:珍珠球,是由采珍珠的古老習俗演變而來的。滿族兒女可望採到更多的珍珠,便在歡慶收穫之際,以“球”比作珍珠,以投中漁簍為採到珍珠,後來因河蚌能展開巨殼保護珍珠又演變出作為防守的兩隻球拍,寓意貝殼,於是就創造出了攻守兼備的球類項目--珍珠球。其場地長28米,寬15米,中線兩側依次為小區、限制區、對鎖區和得分區。兩個隊進行比賽,每隊出場六人,一人持漁婁(網兜),兩人持蚌殼(球拍),三人在水區內奪球,運球伺機得分,每場球30分鐘,分上、下半場,得分多者為勝。
滿語意為賽船。滿族人有賽船之習慣,後來演變為今天的“陵地賽威虎”。比賽每隊出五人,雙手握竹桿,其中四人正面跑,一人倒著跑,一般場地為60米或100米,以集體先跑到終點者為勝。
是滿族人為獲得更多的獵物,獵手們經常組織在一起,模仿捕捉野獸的動作進行的體育項目。比賽時兩隊人數相等,每人背一簍,在比賽場地中線兩側,開賽時一隊手持一布袋,隊員之間暗傳,同對方相遇之時,往對方簍中投,以投入多少得分,得分多者為勝。在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還有射箭、騎馬戰、拔河、拉地弓等。
滿族人在生活中還保留許多本民族的特色。滿族人的婚俗已不是過去的三日婚了,也不再坐過去的轎車(用馬拉的一種結婚用的棚車),但是還有人使用四人抬的花轎娶親的,新郎官騎著大紅馬,身上十字披紅,戴著大紅花,鼓樂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不過這種接親方法,只適用於新娘、新郎兩家相距較近的婚禮場面。
在料甸鄉的許多滿族人家中,仍然保持著祭祖續譜的傳統。這種活動一般五年或十年搞一次,首先要成立組織,研究整個祭祖的過程,籌備有關事宜。要通知到所有的族人,提前準備一口黑豬,或者在要祭祖的頭一年買一口黑豬自己養大。在祭祖時要請下家譜,由長輩雙手捧著掛在供桌的上方(在西面),供桌上擺放供品和香爐,在殺豬前大家要按輩份跪拜祖先,然後領牲,領牲完了才能殺豬。續家譜一般要提前兩天進行,到正日子已基本完成。祭祖續譜整個過程井然有序,非常嚴肅,表達了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緬懷之情。
在居民中能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已很少見,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多是磚瓦化的現代住房,但仍有一部分保存有民族代表性的住房。這種民居的一般形式是”三間房,中間開門,屋內有“萬”字炕,在南北大炕的炕沿上方有子孫椽子,在炕稍擺放著炕琴櫃。西邊是不許住人,也不許隨便坐人的“萬”字炕,在“萬”字炕上方供奉著祖宗牌位(家譜)。居室兩側一般為有脖的圓形泥土煙囪,在房前左側靠近大門的地方設有索羅杆子。
南紅滿族風情旅遊村有一座滿族傳統用品展室,展有100餘件滿族生活品和生產用具。有典型的繡花方枕、繡花鞋、烏拉鞋、旗袍(夾的、棉的)、取暖用的大火盆、存糧食用的土囤子,篩選糧食用的風車等,可以反映出當時滿族先人生活的狀況,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適應自然的創造力。
滿族人的餐飲是別具特色的。滿族人繼承了先人(女真人)的許多生活習俗,喜養豬且喜食豬肉,能用豬很多味道各異的菜來,如:血腸、皮凍、釀腸、殺豬菜,在冬季大多數人家都涮鍋子,主要用飛龍湯、野雞湯、涮羊肉,味道美極了。在冬季又有各種炒、燉的乾菜,都是秋天時晾曬后貯存起來的。有豆角、茄子、瓜片等,別有風味。春夏之季,每戶人家都要做豆汁是用小米麵和大豆面做原料,經過發酵產生天然的氨基酸,酸甜可口,堪稱解署之佳品。
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為更好地接待前來旅遊觀光的海內外遊人和認祖尋根的遊子,我們正在籌建“納葛里”滿族風情園,當風情園落成之時,料甸滿族鄉將以更新的面貌和更為純正的滿族風情迎接四海佳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