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教學三級甲等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通過新華人近五十年的勵精圖治,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專業特色,集醫、教、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建於1844年,是上海開埠后第一所西醫醫院,迄今已有164年的歷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以診治心胸疾患為主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歷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前身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是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併組成。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新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嶄新的上海交大醫學院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
1896—1952
聖約翰大學醫學院
● 聖約翰大學是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建於上海的一所教會大學。建於1879年,1952年撤消,歷時73年。在上海教會大學中歷史最為悠久。
● 1879年—1896年,創建聖約翰書院,創辦人施約瑟。建校初期相當於中等學校。1888年起,卜舫濟任校長(至1941年)。
● 1880年,文恆理創辦虹口同仁醫院醫學班。
● 1896年—1906年,改組為聖約翰學校,設置醫科、文科、理科,學制先後改為四年。文恆理為醫科主任。
● 1906年—1952年,註冊學校名為聖約翰大學,先後成立理學院、醫學院、工學院、神學院、農學院。
● 1906年,聖約翰大學醫學部,學制改為七年,畢業者授予博士學位。
● 1914年,廣州賓夕法尼亞醫學院和聖約翰醫科合併,成立聖約翰大學賓夕法尼亞醫學院,學制七年。先後由莫約西、刁信德任院長。
● 1947年,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成立,倪葆春出任院長。 
1911—1952
震旦大學醫學院
震旦大學始於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1902年末,蔡元培等請馬相伯建學院,馬相伯捐三千畝地產予以資助,並請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協助。
● 1903年—1912年,震旦學院,校址在徐家匯天文台舊址,設“文學”、“質學”(即科學)兩門課程。1908年起設文、理兩科。
1903年2月,震旦學院正式開學,馬相伯自任總教習,親定章程,確定震旦辦學宗旨。
● 1905年2月,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篡改原定章程,學生憤而集體退學,馬相伯辭職,震旦學院停辦。
● 1905年8月,震旦學院在法國耶穌會主辦下重新開辦,成為天主教法國耶穌教會直接控制的大學。
1918—1952
同德醫學院
● 同德醫學院建於1918年,1952年撤消,歷時34年,它是由中國人在上海自辦的一所私立高等醫學院校。
● 1918年,中華德醫學會會員沈雲扉創意開辦醫科學校。同年8月建校定名為“同德醫學專門學校”。德醫學會會長江逢治任校長,沈雲扉任教務長。設醫療專業專科,學制五年。9月正式開學。初建時租淮陰路19號為校舍。
● 1919年,學校開設附屬醫院於青島路
● 1920年,德醫學會決定,學校獨立,聘社會名流、學者組成董事會,原維新派領袖康有為任主席董事。
● 1925年,黃楚九出任主席董事,龐京周任校長。學校借同孚路67弄1號為校址。
● 1932年,學校改組董事會,邵力子任主席董事,顧毓琦任院長。以募建所得購置翔殷路五畝土地,建造新校舍。
● 1935年,竣工啟用新校舍,9月學校正式更名私立同德醫學院,學制改為六年。
1952—1985
● 1952年,9月,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根據中央教育部關於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決定,將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及同德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廣慈醫院(現瑞金醫院)、仁濟醫院劃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醫院。10月24日,舉行上海第二醫學院成立暨首屆開學典禮。宮乃泉兼任院長,胡文耀王樂三、倪葆春、楊士達任副院長。12月,中共中央華東局組織部批複同意成立中共上海第二醫學院委員會,宮乃泉為黨委第一書記,王樂三為第二書記。
● 1953年,廣慈護校與仁濟護校合併建成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護士學校。
● 1954年,宏仁醫院劃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醫院。
● 1955年,成立基礎醫學部、醫療系和口腔系。醫學院首次招收研究生。
● 1956年,第九人民醫院(原名伯特利醫院)劃歸二醫附屬醫院。宏仁醫院改組為胸科醫院,劃歸市衛生局。
● 1957年,二醫護校下放,由廣慈醫院領導,更名為廣慈醫院護士學校。
● 1958年,國家實行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第二醫學院成為上海市的地方院校。關子展任黨委書記。同年,新華醫院建立,規劃為附屬醫院,作為兒科系教育基地。上海第四護士學校劃歸新華醫院領導,改名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護士學校”。上海市傷科研究所、校夜大學、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相繼成立。衛生部批準兒科專業學制由五年改為六年。第九人民醫院(原名伯特利醫院)歸還上海市衛生局領導。
● 1959年,學校決定將醫療系分為一、二兩個部,一部設在廣慈醫院,二部設在仁濟醫院。1961年3月正式實施。
● 1962年,上海醫學專科學校停辦,併入上海第二醫學院。6月,新華醫院小兒科被命名為新華兒童醫院。
● 1964年,第九人民醫院重新劃歸二醫為附屬醫院,作為口腔系教學基地。
● 1965年,學校受市衛生局委託在嘉定縣開辦上海半農半讀醫學專科學校(至1972年撤銷)。
● 1969年,二醫在皖南績溪縣、寧國縣籌建後方醫院。1971年建成,後方瑞金醫院、後方古田醫院。1984年,兩院合併,改名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後方醫院。1986年,後方醫院無償移交當地政府使用。
● 1970年,開始舉辦醫科二年制試點班,招收第一批工農兵學員。六年共有畢業生2801人。
● 1972年,根據國家統一規定,學校正式招收醫科三年制工農兵學員。
● 1975年,經市文教組同意,學校開設法語培訓班,從應屆中學生中招收50名學員,1978年10月作為大專生畢業。12月,學校恢復研究生教育,招收試點班研究生22名,學制兩年。
● 1976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第一批9名本科留學生入學。
● 1977年,全國恢復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考試製度,學校招收本科生570名。
● 1978年,市委任命蘭錫純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院長。市計委批准建設寶鋼醫院計劃,並明確寶鋼醫院為上海第二醫學院教學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成立,所長高鏡朗郭迪。學校開始招收三年制碩士研究生。1979年,上海市內分泌研究所、上海市免疫研究所分別成立。市教衛辦批複,同意撤銷上海第二醫學院衛校,校舍移交嘉定縣,原該校藥劑專業併入新華衛生學校。
● 1980年,國家教育部確定上海第二醫學院為全國重點高校。衛生部同意二醫恢復“醫學法語”專業,學制六年。二醫夜大學恢復招生,開設五年制臨床專業。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免疫遺傳學研究合作中心。
● 1981年,新華衛生學校改為“上海第二醫學院新華衛生學校”,並經教育部審定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二醫大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建立醫學系三部。同年,教育部批准,二醫醫學、兒科、口腔三個專業由五年制改為六年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二醫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設6個博士點、21個碩士點。
● 1982年,二醫大黨委決定,在寶鋼醫院成立醫學系四部。我院與上海科技大學合辦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同年,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成立。
● 1983年,我院編寫的《醫德學概論》經衛生部推薦由人民衛生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建國以來國內第一本醫學職業道德專著。
● 1984年,二醫成立檢驗系和生物醫學工程系。9月,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聯合建立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本年度,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高級醫師進修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1985—2005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 1985年,市政府批准上海第二醫學院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市教衛黨委決定二醫正式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對二醫的行政實行統一領導,對醫、教、研各項工作全面負責。黨委對行政實行保證監督。3月衛生部批准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臨床藥理研究中心。5月,國家教委批准二醫增設高級護理專業,學制五年。市高教局批准成立高級護理系。5月,學校建立社會科學系。本年度,二醫大醫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傳統醫學研究中心分別成立。
● 1986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建立衛生管理專業。上海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同意二醫大成立上海市生殖醫學研究與培訓中心。學校設置成人教育處,撤銷原教務處下屬業餘教育科建制。本年度,學校首次招收醫學臨床博士生。
● 1987年,衛生部同意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建立“全國醫學法語培訓中心”。同年,上海血液研究所、二醫大口腔醫學院分別成立。
● 1988年,經國家教委批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為試辦七年制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學校開始招收外國碩士研究生。學校決定成立社會科學部和衛生管理系,撤銷原社會科學系。二醫大與復旦大學建立校際合作,培養臨床醫學七年制及五年制英文班學生。市高教局批准二醫大設置醫學營養專業,學制五年。同年,上海市整復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燒傷研究所分別成立。免疫研究所更名為“上海市免疫遺傳學與免疫病理學合作中心”。
● 1989年,經市高教局批准,成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市教衛辦批複,同意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衛校、瑞金醫院護校及九院護校合併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衛生學校。1988年6月至1989年6月先後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紡織局第一、二醫院,盧灣區中心醫院,市醫學檢驗中心,市兒童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11所醫院舉行教學醫院掛牌儀式。
● 1991年,上海市編製委員會同意建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中法合作建設的衛生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法語培訓中心在學校揭牌。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准,二醫大設立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同年,上海市激光醫學研究所成立。
● 1992年,二醫大開始招收外國博士研究生。
● 1993年,國內第一家人類基因治療研究中心、二醫大生物力學研究室、上海市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相繼成立。上海市高教局醫學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在二醫大掛牌。同年,上海市高級護理中心在瑞金醫院揭牌。
● 1994年,二醫大臨床醫學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二醫大為自行審定博士導師的試點單位。
● 1996年,二醫大成人教育學院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組織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本校申請進入“211工程”進行了部分預審,同意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
● 1997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同意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列為新華醫院分支機構。
● 1998年,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成立。嘉定衛校建制歸併上海二醫大衛校。
● 1999年,上海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研究所、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小兒血液腫瘤研究中心及二醫大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建的“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中心”相繼成立。瑞金醫院與盧灣區中心醫院、上海市政醫院合作合併正式啟動。
● 2000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宣告成立舉行揭牌儀式。這是上海市成立的第一家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組建醫學內植物工程聯合研究所。
● 2001年,上海市精神衛生院中心與二醫大實行強強聯合,共建精神衛生臨床醫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成立。二醫護理專業由五年制改為四年制。
● 2002年,中法生命科學和基因研究中心、二醫大公共衛生學院、遠程教育學院成立。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和二醫大聯合成立的“健康科學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 2003年,二醫大護理學院及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微創外科中心成立。
● 2004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精品課程,二醫大王一飛教授領銜的“組織胚胎學”名列其中。二醫大研究生院、二醫大“國葯人文與衛生管理學院”成立。中法共建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二醫大與蒙納士大學合作協議簽字暨中澳衛生管理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分別揭牌成立。二醫大與芬蘭北中部綜合大學聯合創立的“中芬醫學教育中心”在芬蘭科科拉市揭牌。
2005—至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正式合併。新的上海交通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基礎上,組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將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同年,醫學教育發展與研究中心、二醫大生命醫學倫理中心成立揭牌成立。附屬寶鋼醫院改名為附屬第三人民醫院。上海市教委批准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衛生技術學院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等學院—上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由上海市教委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雙重領導。
● 6月,醫學教育發展與研究中心對二醫大二級學院及相關部處開展自2003年教學評估以來首次教育教學整改驗收工作,驗收採取發展性教學評價,對學校各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及成效等內容進行驗收。
● 2006年,醫學院“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接受並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同年,上海交大醫學院數字醫學研究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與衛生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葯人文與衛生管理學院)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正式成為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本年度,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張志願教授領銜的“口腔頜面外科學”課程,被列為國家精品課程。
● 2007年,醫學院婦產科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乾細胞研究所、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婦產科學系、兒科學系分別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開業。醫學院中法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科學研究院分別舉行揭牌儀式。
● 2008年,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在護理學院揭牌成立。本年度首次在學生中嘗試國內外聯合培養“MD+PhD”雙學位研究生。醫學院新增口腔粘膜病學醫學影像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行政領導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江帆黨委書記范先群院長
范先群黨委副書記吳韜副院長
趙文華黨委副書記吳正一副院長
吳韜黨委副書記方勇副院長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隨著建設世界一流院校和一流學科的工作穩步推進,我院不斷擴大與世界各知名醫學院校的合作,與多所院校在現有的合作基礎上開拓創新,在短期學生交流、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研究、舉辦雙邊學術研討會、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交流與合作,並逐漸形成了中法醫學教育合作、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學生海外遊學等國際化辦學特色。
我院對法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多年來的發展使對法交流項目已經成為我院國際化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80年代開始,我院先後與巴黎第五大學艾克斯-馬賽大學里昂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巴黎第七大學蒙彼利埃大學魯昂大學巴黎第六大學里爾大學等法國知名院校以及一些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目前,我院對法合作已經覆蓋臨床醫學、護理和藥學,學生類別涉及本科、碩士、博士及博士后。其中主要實施項目有: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合作舉辦八年制臨床醫學法語班本博連讀項目;與法國斯特拉斯堡衛生局開展的護士交流項目;與巴黎第五大學、里昂大學、里爾大學合作開展的生命科學碩士項目等。近年來,我院不斷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法語醫學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探索先進的醫學教育培養模式,力爭提升我院國際化辦學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成立於2014年10月,由我院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醫學院合作舉辦,是醫學教育領域中教育部唯一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首次引入北美先進的國際化醫學教學理念、課程模式和信息化教學平台。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包括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臨床技能,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管理能力、健康倡導和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國際化視野和科研能力,並藉助合作辦學平台,推進醫學生海外交流,國際化師資培養,中外臨床科研合作和健康政策交流。
發展至今,我院已有五十多個短期海外遊學常規項目。主要包括臨床見習項目、實驗室見習項目、課程學習項目和參訪項目,每年派出350名左右的學生赴海外及港台地區進行一個月至一年不等的臨床見習,實驗室輪訓或課程學習。參加遊學項目的學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生們紛紛表示,從遊學的經歷中獲益匪淺,學習效果良好。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精神文化

傳統特色:海納百川,博採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