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秋

詞語

大秋,拼音是dà qiū,本意是立秋,也指秋收季節,有大秋作物或大秋的收成之意。

釋義


、[   ]∶九、份收割粱、玉米節。
、[ ]∶秋簡稱。

引證解釋


.指秋收季節。
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大水的病慢地 好起來,大秋以後,傷也好得差不多了。”峻青《壯志錄》:“大秋已過,地了場光。”
2.指大秋作物或大秋的收成。
王安友 《協作》:“全社正在進行大秋追肥,白天忙活沒有空。”孫犁 《風雲初記》三:“大秋都扔了,正南巴北的錢糧還拿不起,那裡的這些外快。”
3.唐代刑部尚書的別稱。
宋洪邁《容齋四筆·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兵部為大戎,刑部為大秋。”

其他信息


大秋的本意是立秋,不過依題意可分為多種。例如:動植物資源:植物穀類:穀子、高粱、玉米、小麥、水稻、糜子、芥麥、燕麥、大麥等。豆類:大豆、小豆、芸豆、綠豆等。油類:麻籽蘇子、芝麻、向日葵。糖麻類:大麻、亞麻苘麻等。蔬菜:土豆、白菜、蔥、蒜、韭蔥、甜菜、菠菜、豆角等二十多種。野菜:灰菜、蕨菜、小蒜、曲麻芽等十多種。菌類:人造木耳、人造蘑菇蘑菇山蘑菇。瓜果類:冬瓜、西瓜、南瓜、香瓜、黃瓜等。果有(大秋果)、小蘋果、黃八棱、紅太平等二十多種。藥材類:防風、艾蒿、透骨草黃柏五味子等十多種。有時可以作為商標: 贊皇金絲大棗是全國700多個棗品種中唯一的自然三倍體品種,具有個大、皮薄、肉厚、拉絲長、糖分高等特點,榮獲全國農產品博覽會金獎、昆明世博會金獎,並註冊“大秋紅”、“皇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