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洞動物

適洞動物

適洞動物又稱洞穴動物指的是棲息於洞穴生活的動物。適洞動物有陸生的,也有水生的,多數都不喜歡運動,而且視覺退化,但其他感覺發達,如嗅覺。

簡介


適洞動物是棲息於洞穴生活的動物。主要包括無脊椎動物中的渦蟲類、腹足類、倍足類、蜘蛛類、偽蠍類、盲蛛類、甲殼類及昆蟲綱的彈尾目、鞘翅目和直翅B;脊椎動物中的洞穴動物種類則多為蝙蝠、魚、蠑螈和青蛙等。在洞穴的特殊環境中,洞穴動物以色素少、眼球退化、觸角加長、新陳代謝作用減緩為特徵。
根據洞穴動物在洞穴內生活的時間特點,大多數學者把它們分為3類:
①客(寄)居動物(tro~gloxens):不在洞穴內完成其生命周期,而是利用洞穴作為越冬、避難的良好場所,如蛾子、蚊子、浣熊等,這些動物往往柄息在洞穴入口的弱光帶。
②喜(半)洞穴動物(troglophiles):可生活在洞穴內,也可生活在洞穴外,如蚯蚓、部分甲殼綱的動物等,這些動物的體色沒有多大改變。
③真(全)洞穴動物(imglohiles):生活在洞穴的黑暗地帶,並在洞穴內完成其生命周期。它們的體色透明,眼睛退化。典型的真洞穴動物具有獨特的形態、生理、行為和生活史,以適應洞穴環境。

分類


洞穴動物可以分成三類:
寄居性動物:臨時寄居在洞中的動物,現代最為常見的洞穴棲居動物有岩燕、蝙蝠、蟋蟀、蜈蚣、蜘蛛,鼠、蛇類動物等; 地下河中則常常能見到魚、青蛙、螺等。它們常常在洞口地帶,要小心被它們咬傷。
喜洞穴動物:在洞中完成生命循環,也能在洞外黑暗環境中生存。如洞鼠、蚯蚓、某些蠑螈。蠑螈多以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為食,一條蠑螈可能幾個月找不到食物,所以如果遇上一個獵物,它不會輕易放過。
真洞穴動物:只生存於洞內黑暗世界中,不能生活於洞外環境的動物。體內通常缺少色素,完全沒有眼或僅有很小的眼,但觸角很發達,嗅覺靈敏,具有低消耗能量的新陳代謝。如洞穴魚洞螈、洞穴蜘蛛、尺蛾和膜足硬肢馬陸。洞穴內常常食物短缺,所以穴居動物為了生存對進入洞內的東西總是來者不拒。墨西哥的維拉盧茲岩洞環境極端惡劣,洞穴中流出的水是含有硫酸的。就是在這種我們通常認為不會有生物存在的環境下,一種洞棲帆鰭魚卻數量繁多。探險隊成員、澳大利亞塔斯曼尼亞大學動物學院阿瑟·克拉克博士就在生物鏈較弱的上層洞穴發現了數種稀有生物,其中3種洞穴生物是首次發現。其中所發現的一隻有手指般粗、全身都是白色、身上長滿了“腳”、爬行速度相當快、形狀像蝦呈透明狀、沒有眼睛卻游得很快的小白蟲,竟與在廣西巴馬縣的洞穴外捕捉到的蟲子在幾十萬年前是同族生物……不知道洞穴里還有多少動物在等待我們的發現和探究。

外來性


外來性適洞動物(accidental cave animal):本不是洞穴動物,出於偶然的原因迷路而進入洞穴。
周期性洞穴動物(trogloxens):如蝙蝠之類的動物以洞穴為巢,作為繁殖場所,晝伏洞內,夜出覓食。因糞排於洞穴,這對其他動物來說也是重要的營養提供者。
喜洞穴性動物(troglophile):既包括在地上、洞內都可營正常生活的、形態和生態上與地上種類幾乎無差別的種類,也包括失去色素、生理上發生特化的、洞外幾乎見不到的種類。所以與下述(4)的種類之間並無嚴密的界線。這裡對吃蝙蝠糞的穴居種類,稱為食糞動物(guanobiont)。
真洞穴動物(troglobiont):一生在洞穴中渡過、不能在地上生存的種類。幾乎無眼,皮膚很薄,不具色素,呼吸器官退化變形,新陳代謝緩慢,肢體、觸角、觸毛細長等等,是這類動物的共同特徵。這些都是與洞穴的特殊環境、特別是缺少陽光以及接近飽和的濕度、恆溫狀態、有限的營養來源等條件相適應的。更為突出的是水生種類與陸棲種類的界限變得不夠明顯,在昆蟲中,許多變成幼蟲期不脫皮、不攝食的種類,通常產卵減少,壽命變長。真洞穴動物,僅在比較有限的動物群中見到,原來都是肉食性或雜食性的種類。在許多情況下由於洞穴成為一種完全隔離的環境,所以容易發生種、亞種的分化,在不同的洞穴中往往產生各自獨特的真洞穴種類。可以認為,這些動物都是來源於地上性動物的祖先,居住在地下裂隙的動物則是屬於二次洞穴內定居特異進化的結果。

習性


穴小鴞(穴居貓頭鷹)又稱穴鴞,是鴞形目鴟鴞科的鳥類。身體纖瘦,腿頗長,成年穴鴞體長28厘米,以嚙齒類動物遺棄的洞穴為巢,或者自己打洞為巢,喜歡用多種發出惡臭的動物糞便來裝飾自己的小窩。活動範圍是在開闊的草地和農耕平原上,喜歡捕食個頭大的昆蟲,比如一些甲蟲和麻雀、老鼠等小動物。分佈於美洲地區。

洞穴食物鏈


由於洞穴中生物量少,食物來源少,所以洞穴食物鏈從總體上看比地面的要簡單些,但正由於食物缺少,所以洞穴動物必須充分利用這些來之不易的食物,這就造成了洞穴動物的多食性,幾乎什麼東西都吃,這又使食物鏈變得較為複雜。
在洞穴環境中,光合作用不能進行,因此食物鏈基部的生物營養物質必須從地面,即洞外帶來。這些物質包括直接從落水洞進入或由地下河帶人的各種動、植物殘體,和棲息在洞內的蝙蝠、金絲燕的糞便等。它們可以被一些真洞穴動物及喜洞穴動物直接食用,同時還繁殖著大量的真菌、細菌、放線菌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很大一部分作為分解者而存在,將動、植物殘體、糞土等分解成可供其他生物食用的營養物質,而它們本身則也是另一些生物的食物。因此微生物及包含它們的糞土、黏土等組成了洞穴食物鏈的第一級。洞穴食物鏈的第二級,在乾的洞穴通道里是馬陸、蜈蚣及無翼昆蟲;在水中是扁蟲、端足類、甲殼類動物。洞穴食物鏈的第三級,在干洞穴通道上以嶂螂、蟋蟀、甲蟲為代表,它們吃那些較小的動物,如馬陸、蜈蚣之類,也吃糞、吃被衝進洞內的動植物殘體、吃死蝙蝠;在水體中,洞穴盲魚、蜊蛄等為這一級的代表。處於食物鏈金字塔頂部的動物,大概要數蜘蛛和洞螈了。它們可以吃洞穴中任何其他動物,而它們自己則極少有敵人。只有當它們死了以後,遺體才成為別的動物的美味佳肴。

概念


洞穴生物是在無光及弱光、相對恆溫和潮濕的洞穴環境中生長、發育的生物群。根據生物的四界分類法,洞穴生物可劃分為原核生物、真菌、低等植物及動物。原核生物包括藍藻和細菌,藍藻大多分佈在洞口或弱光帶,細菌分自養型和異養型。在洞穴深部生活的是化能自養型細菌和異養型細菌,光能自養型細菌生活在有光地帶,真菌同異養型的細菌,靠分解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的糞便為食。洞穴植物主要為分佈在洞口和弱光帶的低等植物,如蕨類苔蘚地衣藻類等,在一些旅遊洞穴的深部,也生長有燈光植物。20世紀中葉,在地質學、洞穴學和生物學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一洞穴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