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范
毛主席表兄
王徠季范(1885—1972.7.11)男,原名邦模,湖南湘鄉人,生於小康家庭,是毛主席表兄,著名教育家,曾先後擔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季范(左一)
1928年,任長郡中學校長,以興廢自任,全力恢復校舍校規,集資添置教學設備,擇優錄取學生,聘請名師執教。他身教言教並重,與學生同飲食起居,深受學生欽敬。提倡以大義而有專長為教育之本,尤其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九一八事變后,痛斥“勇於私鬥,怯於公戰”的敗軍之將和“亡國大夫”,印發《勘雪恥》、《從軍詩》等,激勵學生愛國熱情,告誡學生“讀書莫忘救國”。在一次集會上針對“恐日論”,寫“站在寶庫上哭窮,睡在武庫上害怕”兩行大字,說“湖南有豐富的戰略資源,是一個良好的用兵之地,應有信心抗戰”,“哀莫大於心死,睡獅要醒過來,明恥教戰,厲兵秣馬,定可迎頭痛擊來犯之敵。”常利用紀念周和朝會介紹仁人志士和先賢事迹,弘揚他們的愛國精神。許多學生在他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年底離開長郡,次年赴河南教育所任秘書長,幾個月後回湖南任廣益中學校長及育才學校代理校長。爾後全力興辦長沙衡粹女子職業學校,設刺繡、美術、縫紉三科,前兩科著稱全省,為湖南女子教育獨樹一幟。1944年,該校毀於戰火,他將學校遷到湘鄉,租民房繼續辦學。同年夏,日軍竄逼湘鄉,復遷校至藍田辦學。
全國解放后,重回長郡中學任校董事會董事長,憂國憂民之心不減。曾三次致電毛澤東,提出“用賢才、立法制、崇道德”的治國方略供毛澤東參考。毛澤東回電致謝。
王季范故鄉
1972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8歲。毛澤東送了花圈,緞帶上寫著:“九哥千古!”
王季范與主席
“張干做得太絕了!”王季范對毛澤東等學生受到處分憤憤不平。他對家人說:“這批學子志向高遠,抱負不凡,我得替他們說說話,撐撐腰。”說著,飯也顧不上吃,匆匆步出了家門,首先找著楊昌濟先生商量對策。王季范說:“《驅張宣言》中列舉的事實不無道理,怎麼能作出開除學生的決定呢?”楊昌濟介面道:“毛澤東這樣的優等學生也被開除,學校打算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一邊說,一邊拿起筆來寫下兩句詩:“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表示自己不能容忍學校當局把他一向期望很大,並視為“柱天大木”的毛澤東開除。兩人商議,決定聯合全校教員,與張干評理。於是,王季范又聯絡徐特立、方維夏、袁吉六、符定一等先生,倡議召開全校教職員工會議。會上,王季范等人仗義執言,據理力爭,為學生們鳴不平。張干被弄得狼狽不堪,在強大壓力下,只得撤銷對毛澤東等17名學生開除學籍的處分。王季范支持進步學生的行動,受到全校師生的交口讚譽。
身教言教並重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
王季范育才,更愛才、重才,且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他取錄學生,無論貧富,不分畛域,全憑成績,凡為考生,求情函件,即不拆閱,親如外甥,亦不例外。當時湖南省國民黨軍隊總司令劉建緒之子違犯校規,他不畏強暴,力排異議,照章開除學籍,勒令出校。有李芬、李薰兄弟三人,原籍邵陽,不屬長郡地域,冒籍入學,王季范憐其才華,破格錄取。並對三人從嚴要求,精心指導,常激勵他們立志成才,李氏三人終不負校長厚望,日後皆成為國家知名的技術專家。王季范曾於1934年授予長郡高二班優秀學生獎狀中寫道:“茲亦有為諸生告者,須知不囿小成,方可大受,談兵則紙上易於馬上,決勝則疆場難於操場,欲成南楚文武兼資之才,當在風雲變色之日,有能掃蕩妖氣,為人群伸正義,華夏增光榮者,庶不負明恥教戰之意也。”王季范常以大義而有專長(即德才兼備)為教育之本,尤其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校每周一舉行紀念周活動,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每次他都給學生講述孫先生事迹及三民主義知識,在每周三、五兩天舉行的朝會上,王季范亦親臨講話,每次約半小時,不設長篇大論,講話內容大致可分兩類:一以介紹歐美著名科學家、企業家為主,如牛頓、伽利略、愛因期坦、福特、克虜伯等,另一則為介紹鄉先賢事迹,如曾國藩、彭玉麟、胡林翼等。期望長郡學生向他們學習將來能肩負建設國家的重任。
“九·一八”事變后,日寇侵略中國日甚一日,民族危機日趨嚴重,與此同時,各地愛國抗日學生運動也應運而生。王季范善於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在一次紀念周會上,王季范對“鐵血歌”作了精闢的解釋和生動的補充,他說:“人是有鐵有血的,德國鐵血宰相俾士麥不及嚴復,但他能用鐵血精神,勵精圖治,振興德國。我們同學穿青色制服,也就是鐵的顏色,象徵我們鋼鐵的意志和毅力,湖南人愛吃辣椒,辣椒是紅的,象徵我們富有血色的中華兒女,同學們應以鐵血獻給祖國。”又一次紀念周會,王季范先到禮堂,在掛孫中山遺像下的黑板下大寫“站在金庫上哭窮,睡在武庫上害怕”14個字。行禮后,他說:“我們應該有信心打敗日本侵略者。哀莫大於心死,現在有些人悲觀失望,自謂中國民窮財盡。”他指著黑板上的字說:“這叫做‘站在金庫上哭窮,睡在武庫上害怕’。這真是自暴自棄最可哀痛的現象。同學們想想,單講湖南,八百里洞庭,為魚米之鄉,早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諺語,礦產尤其豐富……這些都為戰略資源,怎麼是民窮財盡呢?湖南交通方便,山川險固,進可以戰,退可以守,自古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無湘不成軍’之說法,只要大家振作,睡獅猛醒,厲兵秣馬,一定可以對付來犯之敵。”他還經常教導學生,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並在學生的作文封底,選印《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段,希冀學生經受艱苦磨礪。許多學生因受王季范抗日愛國思想的潛移默化,毅然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1936年底,王季范離開長郡。1937年春曾去河南教育所任秘書長,以生活不能適應北方氣候,三個月即返湖南,曾任廣益中學校長,代理育才校長,最後全力籌辦衡粹女子職業學校。當時湖南教育界各學校校長和教職員工,各有門戶。王季范在優師系中有盟主之稱。1944年初,衡粹全部財產毀於日寇轟炸之中,他由長沙遷來湘鄉,在漣水東岸東台山麓九畝壠租賃民房繼續開學。同年夏,日寇竄逼湘鄉,各機關學校均紛紛遷避,王季范遣散同學、教員,安置家小,匆匆收拾教具后,隻身徒步百餘里至婁底三女校,作寓公一年之久。此時,他年逾60,垂垂老矣。
治國安邦獻良策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