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馮異的結果 展開

馮異

東漢軍事家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七位。

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精通孫子兵法,協助劉秀創建東漢政權,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

建武十年(34年)病逝於在軍中,謚曰節侯。

人物關係


大事件

0023

歸順劉秀

23年建立更始政權。劉秀率軍由南陽攻取潁川,進攻父城,未能攻克,便屯兵於父所屬城巾車鄉。外出巡視屬縣,被漢軍捕獲。此時,他的堂兄馮孝及同郡人丁綝、呂晏當時都在劉秀軍中,共同保薦馮異,劉秀當即召見。

0024

被封為應侯

24年馮異隨劉秀擊破王郎、大敗鐵脛農民軍,平定河北,因功被封為應侯。

被封為應侯
0026

平定關中

26年定封陽夏侯。這時關中遍地飢荒,原來盤踞漢中地區(今陝南)的延岑出兵侵擾長安以西各地,各郡縣豪強地主紛紛擁兵自守,赤眉軍因給養困難,將士多欲東歸。劉秀因鄧禹經營關中日久無功,乃以馮異代鄧禹率兵入關,主持關隴地區軍事。劉秀親自送到河南,賜以七尺寶劍,馮異受命西行,布施威信,一路投順者無數。

0034

去世

34年病逝於在軍中,謚曰節侯。

去世

人物生平


歸順劉秀

畫像
畫像
22年(地皇三年),劉縯起兵。奉命監護五縣,與父城縣長苗萌據城抵抗漢軍。
23年(更始元年)建立更始政權。劉秀率軍由南陽攻取潁川,進攻父城,未能攻克,便屯兵於父所屬城巾車鄉。外出巡視屬縣,被漢軍捕獲。此時,他的堂兄馮孝及同郡人丁綝、呂晏當時都在劉秀軍中,共同保薦馮異,劉秀當即召見。

隨征河北

劉玄屢次欲派遣劉秀經營河北,部下諸將皆以為不可。當時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詡任尚書之職,頗有權勢,馮異勸劉秀與之交好。後來劉玄決定派遣劉秀前往河北,曹詡的幫助起了不小的作用。
劉縯遇害后,劉秀雖當眾毫無悲傷之色,但在獨居時常哭泣。馮異前去寬慰,並趁機進言,勸劉秀乘機收攬人心以發展自己的勢力。劉秀採納了他的意見,到邯鄲后,派他同銚期巡行各縣,審理釋放囚徒,撫養鰥寡。馮異還暗中調查各郡太守對於劉秀是否同心。
24年(更始二年),王郎在邯鄲起事。劉秀率部眾自薊城(今北京市)疾馳南下,到達饒陽治下無萋亭時已經深夜。正值天氣嚴寒,大家都感到飢餓疲勞,馮異急忙煮好豆粥供應。次日,劉秀對諸將說:“昨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等到了南宮縣,又遇到大風雨,劉秀率領隨從到道旁空舍中避雨,馮異又親自煮麥飯為之充饑。劉秀入據信都后,命馮異至河間一帶招收兵馬,並授偏將軍。此後,馮異隨劉秀擊破王郎、大敗鐵脛農民軍,平定河北,因功被封為應侯。

鎮守孟津

平河北后,劉玄派舞陰王李軼、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僑與河南太守武勃率三十萬大軍鎮守洛陽。劉秀為鞏固在河北的統治,自率大軍回師掃蕩農民軍。同時,又命寇恂為河內太守,馮異為孟津將軍,統率河內、魏郡二郡駐軍,共同抗禦朱鮪、李軼。
蓋延全身像
蓋延全身像
馮異探知朱鮪、李軼不和,為了分化瓦解,致書李軼曉以禍福,指出劉玄政權已危在旦夕,而劉秀勢力則蒸蒸日上,勸其“覺悟成敗,亟定大計”。李軼曾與劉縯、劉秀兄弟同謀起兵,情誼深厚,後來依附劉玄,參與殺害劉縯。因此,李軼雖知長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在回書中表示,願同馮異交好,希望通過他能和劉秀恢復舊好,為自己留一條歸降的退路。
李軼自從通書後,不再與馮異交鋒。馮異利用這個時機,北攻天井關,攻取上黨郡兩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東十三縣,這些地區豪強割據的屯聚也都一一平定,歸降者十餘萬人。武勃乃率兵討伐歸降者,馮異率軍渡河救援,與武勃大戰於士鄉(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擊斬武勃。李軼閉門不救。
馮異見分化瓦解策略已經奏效,於是上奏劉秀。劉秀為進一步激化李軼、朱鮪間的矛盾,故意泄漏李軼與馮異通書信的內容,朱鮪聞知大怒,派人刺殺李軼,並派討難將軍蘇茂渡河進攻溫縣,同時自率兵進攻洛陽西北的平陰,以牽制馮異。馮異與寇恂先合兵擊破蘇茂,然後馮異所部渡河攻朱鮪,朱鮪逃歸洛陽,馮異軍直追至洛陽城下,圍城一周而歸。
捷報傳到河北,諸將慶賀劉秀,並勸他即位稱帝。劉秀遣使令馮異來鄗邑計議,馮異也勸劉秀稱帝。劉秀告訴他:“昨夜夢乘赤龍上天,醒后,心中動悸不安。”馮異認為這是天命所示,並與諸將定議上尊號。

平定關中

劉秀大軍破赤眉軍之戰
劉秀大軍破赤眉軍之戰
26年(建武二年)定封陽夏侯。這時關中遍地飢荒,原來盤踞漢中地區(今陝南)的延岑出兵侵擾長安以西各地,各郡縣豪強地主紛紛擁兵自守,赤眉軍因給養困難,將士多欲東歸。劉秀因鄧禹經營關中日久無功,乃以馮異代鄧禹率兵入關,主持關隴地區軍事。劉秀親自送到河南,賜以七尺寶劍,告誡他說:“今之徵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諸將非不健斗,然好虜掠。卿本能御吏士,願自修敕,無為郡縣所苦。”馮異受命西行,布施威信,一路投順者無數。
30年(建武六年)春天到京朝帝,劉秀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並道:“倉卒困箏時無蔞亭送我的豆粥,滹沱河送我的麥飯,深情厚意很久沒有報答。”馮異叩頭謝道:“我聽說管仲曾對齊桓公說過:‘願君王不要忘了射鉤的事,我也不要忘了檻車的事。’齊國賴此而強。我今也願皇上莫忘了河北的災難,我也不會忘了你赦我於巾車的恩德。”後來幾次賜宴引見,商議討伐公孫述問題,留了十多天,就令馮異的妻室兒女跟隨馮異回到西邊去。

征討隴右

劉秀平滅隴右之戰
劉秀平滅隴右之戰
夏天,劉秀因派遣的將領在隴右隗囂打敗,改命馮異進軍栒邑。馮異還沒有到,隗囂派部將王元、行巡率領二萬多人下隴,因而分遣行巡攻取栒邑。馮異即刻驅兵,準備搶先佔據栒邑。諸將都說:“隗囂兵盛而且是乘勝而來,不可與他相爭。應在便利的地方把軍隊停下,慢慢思考方略。”馮異說:“隗囂兵臨境,習慣於爭奪小利,就想乘勢深入。如奪取了栒邑,就會使三輔動搖,是我的憂慮。兵法說‘攻者不足,守者有餘’。現在先佔據城邑,以逸待勞,並不是與他相爭哩。”就暗中進城關閉城門,偃旗息鼓,行巡不知道,奔往栒邑。馮異乘其不意,驟然擊鼓建旗殺出,行巡軍驚慌錯亂奔走,馮異追擊數十里,大破行巡。祭遵也在栒攻破王元。於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都叛隗囂而降漢。馮異上書說明情況,不敢自矜其功。劉秀感到憂慮,就頒下璽書說:“詔令大司馬(吳漢),虎牙(蓋延)、建威(耿弇)、漢忠(王常)、捕虜(馬武)、武威(劉尚)將軍:虜兵率眾下隴,三輔驚恐。栒邑危亡,在於旦夕。北地各營保,都按兵觀望。現在偏城得以保全,虜兵遭到挫折,使耿定之流,復念君臣之義。將軍征西功如丘山,還自以為不足矜持。與過去的孟之反殿後拒齊兵而不自言其功,又有什麼區別呢?現派遣太中太夫賞賜征西吏士死傷者以醫藥、棺殮,大司馬以下親自吊死問傷,以表謙讓。”使馮異進軍義渠縣,併兼北地太守事宜。
青山胡率萬餘人投降馮異。馮異又攻破盧芳將賈覽、匈奴薁鞬日逐王。上郡、安定投降后,馮異又兼安定太守事宜。
33年(建武九年)祭遵去世,劉秀令馮異代理征虜將軍,並統率原祭遵部隊。等到隗囂死後,部將王元、周宗等再立隗囂兒子隗純,繼續總兵佔據冀縣,公孫述派遣部將趙匡等往救隗純,光武再令馮異兼任天水太守。進攻趙匡等近一年,把他們都斬了。諸將共攻冀縣,不能攻下,準備暫時回兵休整,馮異堅持固守不動,常常為眾軍先鋒。
34年(建武十年)與諸將攻落門。落門尚未攻下,馮異便病死於軍中。劉秀得知后,賜謚號為節侯。

家族成員


兒子孫子曾孫
馮欣、馮彰馮普馮晨

軼事典故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
跟隨劉秀的開國的將領們,征戰間隙,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話題無非是自述戰功,胡吹亂侃。每當眾將爭功論能之時,馮異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躲到大樹下面。於是,士兵們便給他起了個“大樹將軍”的雅號。
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披荊斬棘

曾在關中平定赤眉軍。後來到洛陽朝見時,劉秀指著馮異對滿朝大臣說:他為我劈開多刺叢生的荊棘,平定了關中。
”披荊棘”本是劉秀誇獎馮異的征戰之功,后變為“披荊斬棘”一句成語,比喻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或克服創業過程中的艱難。

後世紀念


歷代紀念

新野李湖文化苑浮雕
新野李湖文化苑浮雕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漢明帝命人繪二十八功臣像,掛於南宮雲台,其中馮異名列第七。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馮異。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馮異亦位列其中。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後漢時期的大臣只有鄧禹、馮異。

墓葬紀念

故里
故里
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是馮異故里,同時也是馮異的葬身之所。為了紀念馮異,李庄鄉還在古父城遺址附近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築——馮異故里。
在清代《寶豐縣誌·輿圖》中標註有“馮異冢”,經過實地考證,馮異冢就在李庄鄉尚王村北的一處田野中。
墓地
墓地
據縣誌記載,馮異冢,墓葬範圍有9000多平方米,墓前原來有石碑,大約高七尺、寬二尺,上書“大樹將軍之墓”幾個字。清嘉慶年間馮異墓經過一次整修,二十世紀50年代前,這兒還有一片墓園,此後由於各種原因,墓碑已不見蹤跡,墓園也變成田地,只剩下一座孤冢。
據《寶邑碑銘》收錄,馮異冢的墓碑上有碑文:“保主劉秀將軍馮異,年殉四十五,憨厚忠貞,不求功績,陣亡沙場,回故土埋葬安寧鄉。”款為“皇清嘉慶二十年重修”。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後漢書-卷十七·馮岑賈列傳》
後漢書》中,馮異與岑彭賈復並列一傳,並評價道: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
論曰: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唯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焉。若馮、賈之不伐,岑公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克成遠業,終全其慶也。
贊曰:陽夏師克,實在和德。膠東鹽吏。征南宛賊。奇鋒震敵,遠圖謀國。
《十七史百將傳》:“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好讀書,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孫子曰:‘親而離之。’異致書李軼以間朱鮪。又曰:‘亂而取之。’異變服相亂而勝赤眉。又曰:‘先處戰地以待敵者,逸。’異先據邑以待行巡。又曰:“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異偃旗卧鼓而敵不知是也。”

歷代評價

劉秀:將軍之於國家。義則君臣。恩猶父子。
劉琨:昔曹沫三北,而收功於柯盟;馮異垂翅,而奮翼於澠池,皆能因敗為成,以功補過。
李世民:馮異崇讓,功披荊棘。田豫知止,情安鐘漏。前史稱其高致,昔賢以為美談。
張仲宣:漢有二十八將者,上應二十八宿也,或以文雅光國,鄧禹有決勝之奇;或以武能威人,吳漢有綏邊之略。功論樹下,馮異之績彌彰;冰結河中,王霸之誠尤著。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
徐鈞:舊是起兵時主簿,今為大樹下將軍。若看勸帝施恩語,何獨區區戰伐勛。
陳元靚:炎靈中否,奸雄虎爭。大樹爰起,赤伏俄亨。河洛戡定,咸秦底寧。論功校德,莫之與京。
歸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亂,奮跡南陽,恢復舊物,則有鄧禹、吳漢、賈復、寇恂、馬援、馮異、岑彭、來歙之徒宣其力。
李景星:馮異、岑彭、賈復三人,俱以戰功著。雖有專方面與不專方面之異,而其功之卓越則同。馮異前招李佚,漸收河南;后破赤眉,遂定關中。守栒邑而奪隗囂之氣,鎮北地而固中外之防。功業之盛,千載一時。
蔡東藩:至若馮異之遭人讒構,而光武不以為疑,且以河北故事相勸勉,然後進圖討蜀,與定密謀。大樹將軍,原非彭寵龐萌可比。然非光武之推誠相與,亦安能感人肺腑乎?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難,異不忘巾車之恩,君臣一德,安不忘危,以此定國,有餘裕矣。
白壽彝:馮異既有文才,也長於武略,不僅戰功卓著,在雲台諸將中名列前茅,而且治理郡政也是很有成績。其為人謙退不伐,居功不傲,可謂難能可貴。

藝術形象


民間形象

評書《東漢演義》中,馮異是嚴子陵的徒弟,曾與劉秀到長安參加武舉。後為雲台三十六將之一,星號箕水豹。

影視形象

類型劇目扮演者
電視劇長歌行李佳航飾演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