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堂

民俗音樂藝術形式之一

串堂是一種傳統民俗音樂藝術形式,流傳於贛東北地區(江西上饒一帶),為群眾喜聞樂見。從事這種傳統民俗音樂的組織,叫“串堂”班社。其成員都是業餘的,平時該幹啥幹啥。有人邀請,他們就聚集起來,走村串戶,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說說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一個“串堂”班社,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人人都能吹拉彈唱、敲擊演說。

民俗起源


串堂老藝術家在表演
串堂老藝術家在表演
串堂這一種傳統民俗音樂,產生於北宋末年(早於“弋陽腔”)的廣信饒州的鄉村。其早期劇目雜以民間小調,耳口相傳。到了明清,便有了摺子(劇目抄本),並廣泛流傳於贛東北閩北浙西。從事這種民俗音樂的組織,叫“串堂”班社。其成員都是業餘的,平時該幹啥幹啥,有人邀請或逢年過節,他們就聚集起來,走村串戶,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說說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
串堂班是一種民間音樂組織,成員一般六到八人,有的是以此為生的樂隊,有的是農閑時臨時邀集而成,如今基本上是后一種。串堂班有大鑼雲鑼小鑼、鼓、鈸、嗩吶笛子二胡京胡三弦等樂器。每人擅長二三種樂器,班主由文、武場技巧全面者擔任。

主要樂器


“串堂”的主要樂器,有鑼、鼓、鈸、簫、笛、板、嗩吶、胡琴、三弦等。

主要劇種


“串堂”的主要劇種有贛劇徽劇京劇採茶劇、越劇、黃梅劇等。

主要劇目


“串堂”的主要劇目有《過街鑼鼓》、《十番鑼鼓》、《拔子調》、《滿堂福》、《麻姑上壽》、《觀音送子》、《龍鳳配》、《郭子儀上壽》、《穆桂英掛帥》、《玉堂春》、《碧桃花》、《八仙飄海》等。據了解,贛東北各地主要劇目總數有100多個。

歷史沿革


“文革”以前,贛東北各地人口較多的自然村,至少都有一個“串堂”班社;聚族而居的村,“串堂”班社屬於宗族。村裡每逢社火廟會、迎神賽會、求雨祈福、節日舞燈等宗教娛樂活動,人家結婚、做壽、建房、生子等喜事,都要請“串堂”班熱鬧熱鬧。
“串堂”演出,鼓樂錚錚,琴聲悠揚,曲調歡快。操琴的,打鼓的,唱戲的,無不投入。音樂和唱腔,或與地方與民歌小調相結合,或圓潤清麗,或粗獷豪放,或委婉甜美,或厚朴雄渾,或如清泉幽咽,或如飛沙走石,或如皓月流水,或如翻江倒海。
村裡請了“串堂”,村人就將條凳竹椅把“串堂”圍個嚴實。在廳堂演唱的,大門被堵塞。在屋外曬場演唱的,孩子們則悄悄爬上棗樹梨樹,一邊吃著,一邊看熱鬧,還用光腳丫子在樹榦上擊著節拍。
“鼓兒敲,嗩吶響,二胡一拉心飛翔。這家邀,那村唱,唱得人心樂陶陶。”
“嗩吶聲聲喜事來,深情並茂顯身手,小鼓敲出家家樂,二胡一響嗓子癢,我也上場來一曲,大家都來打串堂。”
“夜天深更半,處處有戲看,雞叫天要亮,串堂還在響。”
這些民諺,說明了“串堂”這種民俗音樂在贛東北民間流傳之廣之深之魅力。
串堂
串堂
改革開放初期,“串堂”這種民間民俗音樂藝術一度得到發揚光大。人們抹去樂器上的塵埃,各地各村都恢復了“串堂”班社。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鄉村裡的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了,加上年輕人對這種古老曲藝興趣的降低,各地鄉村裡的“串堂”班社已所剩無幾。
鉛山縣紫溪鄉9個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村村都有2個以上“串堂”班社,共有22個。如今,只在排山村和汪源村還各有1個,而且這兩“串堂”班社的成員,年齡都在60歲以上,一年中難得有幾次演出活動。就在10幾年前,弋陽縣港口鎮每個稍大一點的村子也都還有1個“串堂”班社,但現今全鎮也只剩下3個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戲曲之鄉鄱陽縣還有1000多個“串堂”班社,據說如今已不足百個了。
上饒縣清水鄉左溪村有一個祖傳的“串堂”班社——“青峰堂”,創立於明末清初。清光緒年間,它第八代傳人張尚麟納廣信各派“串堂”名師之長,技藝精絕,聲名廣播贛東北,是饒(饒州府)、信(廣信府)“串堂”中的奇葩。上個世紀80年代,它的第十二代傳張宗權、張宗誠兄弟倆,在楊家畈、劉家塢、濟腰等鄰村培養了一批“串堂”接班人,其徒弟遍及上饒縣的清水、汪村、湖村、楓嶺頭等鄉鎮。但近幾年來,出自這個王牌“串堂”門下的班社,多偃旗息鼓了。
“正月里,鼓兒敲,嗩吶響,拉二胡,打串堂”,這是牛年春節上饒城鄉流行的新民謠。農曆牛年春節,上饒各地打串堂、“抬閣”、“跳腳龍燈”、廟會、饒河調、弋陽腔、贛劇、徽劇、南方嗩吶、橋燈、板燈、馬燈儺舞、畲舞、拋繡球、“武狀元遊街”、茶道等富有上饒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隨處可見,城裡的公園廣場,鄉村的村頭村尾,處處都可聽到串堂音樂響。
近幾年來,上饒市把串堂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級文化宣傳部門結合文化建設,尤其是新農村文化建設,恢復了這一傳統民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