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清史的結果 展開
- 學術性文化工程
-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之一,馮賢亮
- 李治亭圖書
清史
學術性文化工程
《清史》是我國一個重大學術性文化工程,編纂於2004年全面啟動。
從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啟動《清史》編纂工作至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已六易其稿,擬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錄,計劃每卷約35萬字。
編纂清史,既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任務,也是一個龐大而嚴肅的學術研究課題,不僅要完成主體工程,即寫出一部反映當代中國學術水平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史學著作,還包括整理出版相關的檔案、文獻和譯著等基礎工程,因此整個編纂任務是非常艱巨的,需要“集四海之思,聚八方之力。因此,國家投入經費約6億元人民幣,將攜手台灣專家學者參與編纂工作,是《清史》編纂的一個特點。在討論確定《清史》的體例體裁過程中,編纂委員會先後邀請了台灣大學、台北政治大學、台北故宮等七八個台灣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前來中國內地,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清史[學術性文化工程]
郭影秋與清史
郭影秋
早在1957—1963年,他在主政南京大學期間,在致力於明清史研究,孜孜不倦地搜集資料,撰寫專著的同時,還約請組織了一些著名的明清史專家,組成《晚明史籍叢書》編委會,親自牽頭,制訂選題,編輯整理晚明史籍。此事雖由於各種原因而一度中斷。前些年則又恢復了這套叢書的編校工作,計劃編校70餘種,將陸續出版。此舉必將推動晚明史研究的資料建設,他對此事則有首倡和草創之功。1963年,他調來中國人民大學工作后,由於該校在清史研究方面有較雄厚的基礎,人才濟濟,有進一步開展清史研究的條件和潛力。加之,老一代中央領導人又重視清史,屢屢建議編纂清史。郭影秋作為中央最早擬議中的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深知編纂清史的重大意義。他在各種場合都反覆強調纂修清史的重要性,如他在《清史編年·序言》中所說,“近幾年來,史學界注意了對清代歷史的研究”,清史有關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這不僅因為編寫一部內容完整充實,具有較高水平的《清史》,填補為前朝修史的空白,完成老一輩革命家的遺願,是歷史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更重要的是,大家對清史研究的重要意義,對清史研究與現實社會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郭影秋在世時為推動清史研究事業,嘔心瀝血籌建清史研究機構,關心和培植清史研究人員,為編纂清史積蓄力量,儘力創造各種條件,已得到應有的回報。2002年,以著名歷史學家清史專家戴逸為代表的許多知名學者,一再呼籲並呈報中央領導建議將纂修清史列入國家規劃,終於得到批准,再次成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編纂工作作為新世紀的最大學術文化工程,已於2003年正式啟動,郭影秋等前輩史學家為之追求的夙願終於實現。戴逸先生所說“郭影秋同志堅持搞清史,他對清史編纂功不可沒”,可謂飲水思源,不忘前賢之貢獻。
戴逸與清史
戴逸
2002 年 8 月,國家啟動了新世紀標誌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這個浩大工程預計將耗時 10 年完成, 其負責人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戴逸。“新世紀編纂清史將有不少創新之處: 一是具有世界眼光, 把清代社會置身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來對照, 並將吸收國外清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二是增加過去沒有的圖錄部分, 而且這個比例佔到 10 卷之多。清代社會的各種繪畫、圖像、地圖、照片都將被收錄進來, 如《康熙南巡圖》、《乾隆南巡圖》、《耕織圖》等, 形象再現當時的生活場景。尤其到清末照相技術已傳入中國, 這部清史將搜集 20 萬張備選, 將那個時代的“真容”呈現給讀者。三是過去修史中人物只寫官員, 沒有平民, 這次要充分反映這些人物。“樣式雷”就將在這部清史中佔有一席之地。他家世代是傑出的建築工匠,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頤和園等這些中國建築瑰寶都凝聚了他們的智慧。至於唱京劇的程長庚、譚鑫培等人也將被寫入清史。”
據悉,《清史》主體將多達 92 卷, 約 3000 多萬字。當這個浩大工程完成的時候, 距離《二十四史·明史》的成書之日正好是 275 年。
同我國歷史上各種大型史書的編纂有一個最大的不同,《清史》的編纂面臨著龐大的資料整理和翻譯任務。清朝大量內政外交的文獻檔案,都由滿文記載;許多公文用滿文書寫;尤其是清前期康、雍、乾三朝,形成的滿文檔案數量最巨;保存下來的清代碑刻、譜書用滿文寫的也不少。同時,清朝與歷代封建王朝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即清朝已進入近代全球化時期,清政府與日本及歐洲國家的交往頻繁,在英、俄、德、法、日等許多國家的檔案館,都存有大量與清朝有關的歷史檔案;還有不少當時的外國人作為第一當事人寫下的清朝見聞,以及研究清朝的重要外文文獻。這些都是纂修《清史》的重要檔案資料。
《清史》編撰委員會戴逸指出,受限於作者水平,在語言上採用了白話文,自然和桐城派所編輯的《清史稿》有較大差距,這一點體現在篇幅上。《清史稿》篇幅均簡潔明了,而《清史》則過於繁蕪。與台灣版《清史》比較,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但是,這些不足以影響本書的史學價值,本書必將是研究清史者的必讀書目。
張其昀、蕭一山、彭國棟等人在台灣將《清史稿》略加修改和補充,將其列傳分類予以調整而成,名曰《清史》,於六十年代出版,計550卷。修正《清史稿》大量錯誤,但總體上仍未擺脫原著弊病,故作者自我評價不高,外界也很少提及。但本書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這樣規模的工程,人員可能動用二、三百人,用款可能達到幾個億。幾個億在文化方面顯得很大,但在整個經濟建設上是個小數,對清代的整個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是很值得的。江澤民主席講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四個同等重要,但是我們現在缺乏標誌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編纂如果按照這樣的規模進行,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的國家行為、國家工程,是新世紀標誌性的文化工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的實現依靠全體編纂委員和整個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我相信全體編纂委員願意承擔這樣艱巨、宏大的任務,積極地投入這項巨大的文化工程。這項工程時間很長,難度大,工作複雜,但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強有力的支持,有文化部領導的協助,我們和廣大歷史學者團結一致、積極努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一定能夠完成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委託給我們的編纂清史的任務。”(戴逸)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易代修史的傳統。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清史館曾花十餘年時間編修《清史稿》,不過該書是未定稿,也因訛誤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編修清史的建議,但因當時沒有足夠條件而未能正式開展。1959年,周恩來委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制定清史編纂方案,也因當時國家動蕩而被叫停。1963年,毛澤東又邀請范文瀾等歷史學家討論清史纂修問題。1965年中央終於決定要求中宣部編修清史,中宣部召開部長會議決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達、關山復、劉大年、佟冬、劉導生、戴逸七人組成的清史編纂委員會,並籌備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清史研究所。不過修纂工作很快因文化大革命爆發而擱淺。文革結束后,鄧小平曾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轉發了一封建議修清史的來信,但再次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擱置。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歷史學家再度呼籲國家編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終於作出決定,正式啟動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編纂委員會主任。
至2012年年底,全書已有95%的稿件到位。
2002年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之後開始了新《清史》體裁體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為止大體確定了全書的總體框架。新《清史》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大部分組成,共92卷、3000餘萬字。全書採用將《二十四史》經典體例與目前國際通用的章節體相結合的“新綜合”體進行編寫,其中通紀部分採用章節體,其餘部分採用傳統體例。
《通紀》是全書的核心,分清建立、入關、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統一中國、清朝中衰、外國侵略和農民戰爭、清自強運動、最後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具體包括天文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農業、手工業、商業、外貿、交通、財政、學術、西學、詩文小說、戲曲書畫等。《傳記》部分分為22卷,包括清朝3000餘位不同階級、領域的代表人物的傳記。《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實際包含35種表),在《清史稿》14種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設21種表。《圖錄》則是《清史》的重要創新之一,分輿地、生產、商貿外貿、軍事、民俗、建築、藝術、宗教、肖像十大類,收錄各種歷史地圖、繪畫、文物圖片以及歷史照片等。
2002年12月12日成立的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成員包括:
主任:戴逸。
副主任:馬大正、朱誠如、成崇德。
2015年1月,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編輯部主辦的“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日本名古屋大學、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和中國澳門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遼寧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本次會議廣泛汲取學界的意見建議,補充清史學界的最新研究動態,尤其是海外清史學界的研究動向,推動項目更好進行並共同謀劃清史研究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