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藥
壯醫藥
壯醫藥於先秦時期開始草創萌芽,經過漢魏六朝的發展歷程,約於唐宋之際,已大抵形成了以草藥內服、外洗、薰蒸、敷貼、佩葯、骨刮、角療、灸法、挑針、金針等10多種內涵的壯醫多層次結構,並逐步具有理論的雛型。
2011年5月23日,壯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歷史
壯醫藥
壯醫藥
壯醫藥
首先,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設有醫藥機構,官方和民間有一定數量的專職醫藥人員。地方志對此有明確的記載。如土司管轄的慶遠府、思恩縣、天河縣、武緣縣、永淳縣、南寧府等(均為壯族聚居地方),均設有醫學署。據不完全統計,明代嘉靖十年,廣西壯 族聚居的40多個州府縣土司均設有醫學署。而且這些醫學署的醫官本為土人,即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這對於壯醫藥的發展,當然是一個促進的因素。事實上,在土司家屬中,亦有直接從事醫藥工作的人。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羈縻廣源州壯族首領儂智高的母親阿儂,就是一位醫術頗精的女壯醫,擅長骨傷科。儂智高起兵反宋,兵敗於大理,阿儂還把壯醫醫術傳播到雲南。廣西忻城縣莫氏土司家庭中,也出現了專職醫生。如清道光年間,在忻城縣土司衙署(現仍保存完好)西側曾建起一棟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九代孫莫述經(號軟明)就是大夫第里的專職醫生,主管土司衙署大小官員及其眷屬的保健事務,同時也兼理一些民間疾患。莫述經的診室、藥房設在大夫第頭堂,診室在左。藥房在右,專用本地的民族 葯和中藥防病治病。土司的親屬亦從事醫療工作,說明在土司制度下壯醫藥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
其次,對名醫、神醫、藥王的崇拜和紀念,反映在土司制度下,壯醫藥是受到社會重視的。如《寧明州志》載;醫靈廟在東門外附近城腳;《邕寧縣誌》謂:藥王廟在北門大街,東嶽廟左側;《柳州縣誌》稱藥王廟,在西門內,等等。清代以前,壯族地區基本上沒有西醫,中醫也為數不多,這些被立廟紀念的神醫藥王,儘管多數沒有標出姓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民間名醫,因為他們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而受到群眾的敬仰。忻城土司衙署附近現
仍保存有一座三界廟;,據民間傳說三界就是壯族的一位神醫,他得仙人傳授異術和法寶,專門為窮苦村民診療疾病,藥到病除,起死回生,名氣很大,得以立廟享受百姓香火。三界廟能修到土司衙門旁邊,亦可以從側面反映這位神醫在土官土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土司對民族醫藥採取的一些褒獎措施,對於民族醫藥的發展,應當說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廣西慶遠協左營三司把總(土官名)李某贈給名醫譚靖修的一塊牌匾,大書妙手婆心四字;一些民間壯醫因醫術高明,德高望重而被作為地方名人入選地方志,如《融縣誌》:路順德,古鼎村人,殫精醫學,著有<治蠱新方>一冊;《象縣誌》:覃德本,同庚村人善治跌打損傷;《三江縣誌》:侯第福,寨壯鄉佳林村表脈理,用草藥,等等。正是由於壯醫藥在土司制度下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一些特殊的診療方法和驗方秘方得以初步總結和逐步提高,如壯醫淺刺療法、斑麻救法、青蒿絞汁內服治瘴等,早在宋代文獻中就有記載;南宋醫書分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