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元末明初周思得創作的宗教著作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是元末明初道學家周思得創作的一部分道家經書類著作。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正文四十卷,其中八卷,即卷一、二十三、三十四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周思得少從月庵丘先生學道,即遵其師誨訓,以傳承林靈真靈寶法書為己任,不久丘公羽化,二十餘年,拳拳之心不敢自逸,出任大德觀住持之後,時機成熟,“遂訪求演法吳公大節,提點楊公震宗,復得真集,間嘗竊附己意,補其散失,訂其訛謬,參以簡籙,佐以符章”④,撰成《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周思得編撰《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博採前世科儀精華,形成門類齊備,內容豐富,格式完整,簡潔適用的科儀類書。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程道長原籍湖北孝感人,嗣派清微,孝感清微靈寶就有很大的融合,常見清微靈寶兩派道士同壇行科,轉經行道,據說這支清微派屬於武當清微,傳承源流有兩說:一是系武當道士躲避戰亂下山流傳在民間的一支,二是武當山道士赴黃陂木山弘道路過孝感在桃花驛歇腳,因此留下傳承,且荊州、恩施 黃陂等地的清微派科品與現用的科儀趨同。
在傳下來的科儀中我們常見《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等字開卷,此書由明代高道周思德祖師修訂,系靈寶科儀的大百科全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汪桂平的論文《鄂東地區民間道士所用度亡科書的研究——兼論《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流傳地域》中寫到①他們傳承的字譜有“太和至誠”等現在是誠字輩。這個字輩其實是三山嫡血字派,“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合,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沖漢通元蘊,高宏鼎大羅,三山裕興振,福海啟洪波,穹窿揚妙法,寰宇證仙都”周祖靈寶派的派詩是:“思道洞本重,明香克理忠,洪良居士顯,一嗣永承宗,德大傳家久,清修福澤長,世肇因衍慶,慈風蓬業祥。”因天師收管三山符籙,且靈寶派屬於正一派其下的一分支,故字輩統一使用三山嫡血字派。 ②民間的抄本與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科品內容基本相同是一脈相承而來。現今鄂城楊道長還有家傳大成金書25卷,相當珍貴③木蘭山八月初一金秋廟會朝山的香團唱地方韻之靈寶韻。黃陂木蘭山金秋廟湖北本地香團達上百支,來自鄂州,新洲,黃石,荊州,嘉魚,仙桃,孝感各地的香團最後彙集到金頂進祖師表,在金頂唱靈寶韻的玄天醮科。木蘭山歷史上是全真派的道場用十方韻,但是為了方便各地香團進表所以八月初一廟會統一唱靈寶韻,從這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到靈寶派在湖北本地傳承相當廣泛了。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系明宣德七年1432年刻版印刷流傳,湖北有一大道教文化根據地那就是武當山,武當山於明永樂十年開工修建,於1424年完工,可謂山上一片繁華,八百里武當山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的皇家道場,且以當時周祖的地位門徒之廣,因此推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傳播路線是沿長江水路流傳到湖北,最終到武當山。而正處於興盛的武當山齋醮活動頻繁,這部齋醮大百科全書能適應武當山的需求,此不失為大成金書傳播的一大條件。自古科儀出靈寶,靈寶法最終在湖北廣泛的傳播。
為延續靈寶法脈,傳承及弘揚道教文化,故道長們努力收集補錄抄本,且建立湖北周祖靈寶派交流 君羊 廣識有志於道教建設的道友,信士信眾。自古科儀出靈寶,願靈寶齋法大行,利益十方。
周思得,浙江錢塘人,字養真,一字素庵野人,又曾署名思德。真人生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十八日,少穎悟,從月庵丘公學道,其師洪武初任杭州府道紀司都紀兼宗陽宮提點。又從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讀道家書。明成祖時,周思得以靈官法名顯京師,后住持京師大德觀、朝天宮,主持編撰《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周思得精習靈寶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道法濟幽度顯,門下弟子百餘人,宣德、正統年間,累封“崇教弘道高士”,為明代頗受優寵的道教名流。思得歷事成、仁、宣、英、景五朝,於正統十年(1445),以年邁懇乞還山,英宗敕於杭州城西南鳳凰山建太清觀,為周思得退居之所,以優其老。景泰元年(1450)五月,周思得獲准告老還山,由其徒周道寧扶持,返居杭州仁和縣玄元庵。景泰二年(1451)八月二十四日,周思得羽化於玄元庵,享年93歲。英宗聞奏,特遣行人司行人徐篪往賜諭祭,賜謚弘道真人。門弟子葬周思得於杭州八盤嶺,《浙江通志》卷235載:“明真人周思得墓。《杭州府志》:在八盤嶺,景泰間諭葬。”明代文士習經應周思得門人之請,撰《故履和養素崇教高士管道錄司兼朝天宮大德觀住持周思得墓誌銘》,傳諸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