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

出自《論語》

《論語·述而》出自《論語》,共包括38章,也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本篇引語


論語
論語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學者們在研究 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原文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9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齊,戰,疾。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7.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1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7.18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7.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7.28)
7.2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7.35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詳細解釋


解析一

【原文】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於我老彭(3)。”
【譯文】孔子說:“只轉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評析】在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只將古代好的東西做陳陳相因,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中國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啟發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識(1)之,學而不厭,誨(2)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
【譯文】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
【評析】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容,繼續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在今天,我們仍在宣傳他的這一教育學說。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評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亂。孔子慨嘆世人不能自見其過而自責,對此,他萬分憂慮。他把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知錯即改三個方面的問題相提並論,在他看來,三者之間也有內在聯繫,因為進行道德修養和學習各種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才可以完善,知識才可以豐富。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譯文】孔子閑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閑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
【譯文】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評析】周公是中國古代的“聖人”之一,孔子自稱他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道統,肩負著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對周禮的崇拜和擁護。
【原文】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1),依於仁,游於藝(2)。”
【譯文】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評析】 《禮記·學記》曾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及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這個解釋闡明了這裡所謂的“游於藝”的意思。孔子培養學生,就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解析二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譯文】孔子說:“只要自願拿著十餘干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評析】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去有人說,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學費,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學的可能,貧窮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來的,所以孔子的“有教無類”只停留在口頭上,在社會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這種推論否定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於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會裡,要做到完全徹底的有教無類,恐怕都有相當難度,這要歸之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譯文】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評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裡,他提出了“啟髮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鑒。
【原文】 7·9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原文】 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譯文】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1),惟我與爾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軍(3),則誰與(4)?”子曰:“暴虎(5)馮河(6),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7)。好謀而成者也。”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划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評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與“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在一起去統帥軍隊。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人雖然視死如歸,但有勇無謀,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範疇中的一個德目,但勇不是蠻幹,而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這種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規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雖執鞭之士(3),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譯文】孔子說“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話,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評析】孔子在這裡又提到富貴與道的關係問題。只要合乎於道,富貴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於道,富貴就不能去追求。那麼,他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此處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對做官,不反對發財,但必須符合於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表明自己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榮華。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齊(1)、戰、疾。
【譯文】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齊聞《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評析】 《韶》樂是當時流行於貴族當中的古樂。孔子對音樂很有研究,音樂鑒賞能力也很強,他聽了《韶》樂以後,在很長時間內品嘗不出肉的滋味,這當然是一種形容的說法,但他欣賞古樂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說明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高深造詣。

解析三

【原文】 7·15冉有曰:“夫子為(1)衛君(2)乎?”子貢曰:“諾(3),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評析】衛國國君輒即位后,其父與其爭奪王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裡,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
【原文】 7·16 子曰:“飯疏食(1)飲水,曲肱(2)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評析】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雲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數年,五十以學易(2),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評析】孔子自己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繫在一起。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命”。《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曾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這表明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鑽研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譯文】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葉公(1)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2)。”
【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評析】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麼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髮憤努力,成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解析四

【原文】 7·21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評析】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譯文】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評析】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譯文】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乾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 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註釋】 (1)文:文獻、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 (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原文】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2)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3)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譯文】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釣而不綱(1),弋(2)不射宿(3)。
【譯文】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評析】其實,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和只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孔子的這種做法,只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
【淺見】
或謂孔子之做法僅為示其仁德之心,此言不當也。此猶如一老人,素喜垂釣,他人卻硬要其以網補魚,則不知老人之樂在釣也。而猶言老人垂釣乃為顯示其仁德,則其見識之淺陋、言語之粗鄙,可想而知矣。然於孔子之藝中能見仁心,則聖人之一舉一動,皆有仁所注也。
【原文】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評析】本章里,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解析五

【原文】 7·29 互鄉(1)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2)其進(3)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4)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譯文】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評析】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但在互鄉這個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孔子“誨人不倦”的態度,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評析】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原文】 7·31 陳司敗(1)問:“昭公(2)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3)巫馬期(4)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5),君子亦黨乎?君取(6)於吳,為同姓(7),謂之吳孟子(8)。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譯文】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后,陳司敗向巫馬其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為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評析】魯昭公娶同姓女為夫人,違反了禮的規定,而孔子卻說他懂禮。這表明孔子的確在為魯昭公袒護,即“為尊者諱”。孔子以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為最高原則,所以他自身出現了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事實上,他已經承認偏袒魯昭公是自己的過錯,只是無法解決這個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譯文】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評析】對於“文,莫吾猶人也”一句,在學術界還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此句意為:“講到書本知識我不如別人”;有的說此句應為:“勤勉我是能和別人相比的。”我們這裡採用了“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這樣的解釋。他從事教育,既要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他說自己在身體力行方面,還沒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學生們儘可能地從這個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1)為之(2)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3)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解析六

【譯文】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評析】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經談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本章又說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題,其實是一致。他感到,說起聖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與不仁,其基礎在於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聯、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請禱(2)。子曰:“有諸(3)?”子路對曰:“有之。《誄》(4)曰:‘禱爾於上下神祇(5)。’”子曰:“丘之禱久矣。”
【譯文】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評析】孔子患了重病,子路為他祈禱,孔子對此舉並不加以反對,而且說自己已經祈禱很久了。對於這段文字怎麼理解?有人認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禱,說明他是一個非常迷信天地神靈的人;也有人說,他已經向鬼神祈禱很久了,但病情卻未見好轉,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態度,說孔子認為自己平素言行並無過錯,所以祈禱對他無所謂。這兩種觀點,請讀者自己去仔細品評。
【淺見】
此章誄當作讄,或以為誄為通假,通讄,然亦當知原作讄也。誄,為死者祈禱;讄,為生人求福。上曰天,下曰地,天為神,地為祗。
子言之禱,非常人之禱也,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從未作此禱也。孔子平素行仁言道,至純至善,此即合於天道,即為此章所言之禱也。若有神祗,則當合於神祗之意,神祗自保之;若無,則禱之無用。仍有病老,乃天道也,天道即自然。此處之禱,學者當細思之。晏子春秋·景公病久不愈欲誅祝史以謝晏子諫第十二中,晏子於此意有極精彩之闡述,諸君可參看也。
【原文】 7·36 子曰:“奢則不孫(1),儉則固(2)。與其不孫也,寧固。”
【譯文】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評析】春秋時代各諸侯、大夫等都極為奢侈豪華,他們的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別,這在孔子看來,都是越禮、違禮的行為。儘管節儉就會讓人感到寒酸,但與其越禮,則寧可寒酸,以維護禮的尊嚴。
【淺見】
從奢則驕而不遜,務儉則鄙陋。奢儉俱非君子中庸之道,然奢之害猶大,故與其不遜,寧固也。學者除解此章之意外,當知去奢去儉而從中。論語疏正引禮記·雜記下篇曰:孔子曰:管仲鏤簋而朱,旅樹而反坫,山節藻,賢大夫也,而難為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賢大夫也,而難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下。曾子曰:國無道,君子恥盈禮焉。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此則為正道也。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1),小人長戚戚(2)。”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原文】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老師他為人溫柔體貼卻很嚴厲,高大威武卻沒有兇猛,恭敬又安詳。

孔子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后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論語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后,《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鍊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作者簡介


孔子像
孔子像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 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作品出處


論語·述而篇》選自《論語》第七章。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源於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