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

美國編製用於人格檢測的問卷

卡特爾16PF(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簡稱16PF)又稱卡特爾16PF測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心理測量工具之一。

簡介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
16種個性因素在一個人身上的不同組合,就構成了一個人獨特的人格,完整地反映了一個人個性的全貌。它用以測量人們16種基本的性格特質,這16種特質是影響人們學習生活的基本因素。
16種人格因素問卷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製的用於人格檢測的一種問卷,簡稱16PDF。根據一項研究,1971—1978年間被研究文獻引用最多的測驗中,16PF僅次於MMPI排居第二。在一項關於心理測驗在臨床上應用的調查中,16PF排第五。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對人格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要介紹16PF,不能不提到特質理論,因為16PF是伴隨著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而發展的,二者可謂“相輔相成”。
16PF適用於16歲以上的青年和成人,現有5種版本:A、B本為全版本,各有187個項目;C、D本為縮減本,各有106個項目;E本適用於文化水平較低的被試,有128個項目。我國現在通用的是美籍華人劉永和博士在卡特爾的贊助下,與伊利諾伊大學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研究員梅瑞狄斯博士合作,於1970年發表的中文修訂本,其常模是由兩千多名港台地區的中國學生得到的。

卡特爾


Raymond B.Cattell:卡特爾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最早應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應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編製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十分廣泛。

理論


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特質的種類很多,有人類共同的特質,有各人獨有的特質。有的特質決定於遺傳,有的決定於環境;有的與動機有關,有的則與能力和氣質有關。若從向度來分,可分為四種向度
(1)表面特質與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一群看起來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徵或行為,即可以觀察到的各種行為表現。它們之間是具有相關性的。根源特質是行為的最終根源和原因。它們是堆砌成人格的磚塊。每一個根源特質控制著一簇表面特質。透過對許多表面特質的因素分析便可找到它們所屬的根源特質。
(2)能力特質、氣質特質與動力特質能力特質與認知和思維有關,在16PF中主要由智慧因素(B因素)表示,決定工作的效率。行為的情緒、情感方面則表明了氣質和風格的特質。動力特質與行為的意志和動機方面有關。
(3)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卡特爾贊同阿爾波特的觀點,認為人類存在著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具有的特質(共同特質)和個體獨有的特質,即個別特質(指表面特質)。雖有共同特質,但共同特質在各個成員身上的強度卻各不相同(指根源特質)。
(4)體質特質和環境塑造特質卡特爾認為16PF中有些特質是由遺傳決定的,稱為體質根源特質,而有些特質來源於經驗,因此稱為環境塑造特質。卡特爾認為在人格的成長和發展中遺傳與環境都有影響。他十分重視遺傳的重要性,曾試圖決定每一根源特質的特殊遺傳成分。
卡特爾在其人格的解釋性理論構想的基礎上編製了16種人格因素問卷,從16個方面描述個體的人格特徵。這16個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稱和符號分別是:樂群性A、聰慧性B、穩定性C、恃強性E、興奮性F、有恆性G、敢為性H、敏感性I、懷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憂慮性O、實驗性Q1、獨立性Q2、自律性Q3、緊張性Q4。有關這16個因素的說明可詳見測驗指導書。

問卷特點


客觀性
該測驗結構明確,每一題都備有三個可能的答案,被試可任選其一。在兩個相反的選擇答案之間有一個折中的或中性的答案,使被試有折中的選擇(例題如,我喜歡看球賽:a.是的,b.偶然的,c.不是的;或如,我所喜歡的人大都是:a.拘謹緘默的,b.介於a與c之間的,c.善於交際的),避免了在是否之間必選其一的強迫性,所以被試答題的自發性和自由性較好。為了克服動機效應,盡量採用了“中性”測題,避免含有一般社會所公認的“對”或“不對”,“好”或“不好”的題目,而且被選用的問題中有許多表面上似乎與某種人格因素有關,但實際上卻與另外一人格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受測者不易猜測每題的用意,有利於據實作答。從測題的排列上看,採取了按序輪流排列方式,這既能使被試保持作答時的興趣,又有利於防止憑主觀猜測題意去作答。測驗的名稱是直接且非蒙蔽的,被試知道這是人格測驗,或許有時會發現某一道題目的意義。但在多數情況下,測驗題目和人格特質之間的關係不明顯。
標準化
該量表重測信度較高(1981年測試表明,最高的信度係數為0.92(O因素),最低的信度係數為0.48(B因素));分半信度不高。在效度方面,測試結果表明16種因素之間的相關較低,表明各因素之間是獨立的。量表項目的因素負荷在0.73到0.96之間,同一因素中各題的反應有高度一致性。
多功能
通過16個人格因素或分量表上的得分和輪廓圖,不僅可以反映受測者人格的16個方面中每個方面的情況和其整體的人格特點組合情況,還可以通過某些因素的組合效應反映性格的內外向型、心理健康狀況、人際關係情況、職業性向、在新工作環境中有無學習成長能力、從事專業能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況、創造能力強者的人格因素符合情況,也可以反映受測者的人格素質狀況並作為臨床診斷工具用於心理臨床診斷。此外,16PF與其他類似的測驗相比較,能以同等的時間測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徵,是真正的多元人格量表。
廣泛性
16PF的常模群體為正常人群,它的評價一般也是針對正常人,因而適用領域很廣。它既適合個別施測,也適合團體施測。每一次測驗只需要4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凡具有相當於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壯年和老年人都適用。
深刻性
卡特爾有長期的臨床心理學經驗,對麥獨孤的本能心理學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有過專門研究。在他的特質理論中不難發現本能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理論的影響。此外,他出生和受教育於英國,有著良好的人文主義素養,具有很強的直覺體悟和洞察能力。因此他對人格結構和人格因素的解釋具有整體性、動力性和深刻性。他甚至試圖使其16PF分析成為一種“定量的精神分析”。當然,這種“整體性”和“深刻性”的努力也使得其他使用16PF的主測人員在解釋測驗結果時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

問卷目的


人格是穩定的、習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貫穿於人的整個心理,是人的獨特性的整體寫照。人格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它滲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為活動中,影響管理者的活動方式、風格和績效。大量研究和實踐表明:一些樣式的人格類型和管理活動有著特定的關係,它們對團體的貢獻不同,所適宜的管理環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測驗方法對管理者或應聘人員的人格類型進行診斷,可為人事安置、調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提供建議。這正是本測驗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廣泛用於人員的選拔和評定。

問卷功能


從樂群、聰慧、自律、獨立、敏感、冒險、懷疑等16個相對獨立的人格特點對人進行描繪,並可以了解應試者在環境適應、專業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現。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夠預測應試者的工作穩定性、工作效率和壓力承受能力等。可廣泛應用於心理諮詢人員選拔和職業指導的各個環節,為人事決策和人事診斷提供個人心理素質的參考依據。

適用對象


本測驗測適用範圍很廣,凡是有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壯年和老年人都適用。16PF屬於團體施測的量表,當然也可以個別施測。

測驗的實施


1、指導語
2、每一測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3、不可漏掉任何測題;
4、盡量不選擇中性答案;
5、對從未思考過或不好回答的題目,做傾向性的選擇。

意義簡介


因素A樂群性:高分者外向、熱情、樂群;低分者緘默、孤獨、內向。
因素B聰慧性:高分者聰明、富有才識;低分者遲鈍、學識淺薄。
因素C穩定性:高分者情緒穩定而成熟;低分者情緒激動不穩定。
因素E恃強性:高分者好強固執、支配攻擊;低分者謙虛順從。
因素F興奮性:高分者輕鬆興奮、逍遙放縱;低分者嚴肅審慎、沉默寡言。
因素G有恆性:高分者有恆負責、重良心;低分者權宜敷衍、原則性差。
因素H敢為性:高分者冒險敢為,少有顧忌,主動性強;低分者害羞、畏縮、退卻。
因素I敏感性:高分者細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著重實際。
因素L懷疑性:高分者懷疑、剛愎、固執己見;低分者真誠、合作、寬容、信賴隨和。
因素M幻想性:高分者富於想像、狂放不羈;低分者現實、腳踏實地、合乎成規。
因素N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圓滑、世故、人情練達、善於處世;低分者坦誠、直率、天真。
因素O憂慮性:高分者憂慮抑鬱、沮喪悲觀、自責、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詳沉著、有自信心。
因素Ql實驗性:高分者自由開放、批評激進;低分者保守、循規蹈矩、尊重傳統。
因素Q2獨立性:高分者自主、當機立斷;低分者依賴、隨群附眾。
因素Q3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謹嚴;低分者不能自制、不守紀律、自我矛盾、鬆懈、隨心所欲。
因素Q4緊張性:高分者緊張、有挫折感、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時常感到疲乏;低分者心平氣和、鎮靜自若、知足常樂。

計分與解釋


計分
1、先檢查有無明顯錯誤及遺漏
2、三級記分:0、1、2。但聰慧性(因素B)是2級記分
3、原始分→標準10分制→剖面圖
除聰慧性(B)量表的測題外,其他各分量表的測題無對錯之分,每一測題各有a、b、c三個答案,可按0、1、2三等記分(B量表的測題有正確答案,採用二級記分,答對給分1分,答錯給0分)。使用計分模板得出各因素的原始分,再將原始分按常模表換算成標準分。這樣即可依此分得出受測者的人格因素輪廓圖,也可以此分去評價受測者的相應人格特點。或由計算機進行評分,抄錄計算機評分結果。
分數解釋
低分1~3特徵,高分8~10特徵。
注意事項
1、人格測驗無所謂對錯。
2、先完成四個例題。
3、確保每一測題只選擇一個答案,沒有遺漏任何測題,盡量不選擇中性答案。
計算公式和解釋
在16個人格因素的基礎上,卡特爾進行了二階因素分析,得到了4個二階公共因素,並計算出從一階因素求二階因素的多重回歸方程。這4個二階公共因素即是綜合相應一階因素信息的次元人格因素,其計算公式和解釋為:
①適應與焦慮性=(38+2L+3O+4Q4-2C-2H-2Q3)÷10式中字母分別代表相應量表的標準分(以下同)。由公式求得的最後分數即代表“適應與焦慮性”之強弱。低分者生活適應順利,通常感覺心滿意足,但極端低分者可能缺乏毅力,事事知難而退,不肯艱苦奮鬥與努力。高分者不一定有神經症,但通常易於激動、焦慮,對自己的境遇常常感到不滿意;高度的焦慮不但減低工作的效率,而且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②內外向性=(2A+3E+4F+5H-2Q2-11)÷10運算結果即代表內外向性。低分者內向,通常羞怯而審慎,與人相處多拘謹不自然;高分者外傾,通常善於交際,開朗,不拘小節。
③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77+2C+2E+2F+2N-4A-6I-2M)÷10所得分數即代表安詳機警性。低分者感情豐富,情緒多困擾不安,通常感覺挫折氣餒,遇問題需經反覆考慮才能決定,平時較為含蓄敏感,講究生活藝術。高分者安詳警覺,果斷剛毅,進取精神,但常常過分現實,忽視了許多生活的情趣,遇到困難有時會不經考慮,不計後果,貿然行事。
④怯懦與果敢性=(4E+3M+4Q1+4Q2-3A-2G)÷10低分者常人云亦云,優柔寡斷,受人驅使而不能獨立,依賴性強,因而事事遷就,以獲取別人的歡心。高分者獨立、果敢、鋒芒畢露,有氣魄。常常自動尋找可以施展所長的環境或機會。
綜合人格因素分析應用性人格因素分析綜合因素分析是以統計標準和社會適應性標準這雙重標準為根據的。儘管從理論上講經過因素分析處理后16個因素中各因素間是相互獨立的,但由於在社會適應的現實情境中某種行為表現往往是多種人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要分析人在某一實踐領域的實際表現,就必須將多種人格因素的得分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於是卡特爾通過對實驗資料的統計,並搜集了7500名從事80多門職業及5000多名有各種生活問題的人的人格因素測驗答案,詳細分析各種職業部門和各種生活問題者的人格因素的特徵和類型,提出了綜合多種人格因素得分進行分析的“預測應用公式”。在這些公式中卡特爾根據各因素在實際的社會情境中的某種行為表現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對不同因素進行了加權處理,因而在綜合分析中所依據的標準是在統計標準上加上了社會適應性標準。按照這樣的雙重綜合標準對受測者作出評價,就不僅要考慮每個因素的得分,還要考慮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權重以及它們之間的協調情況。比較常用的公式及其解釋有以下幾種:
①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其推算公式為:C+F+11-O+11-Q4。式中字母為各量表的標準分以下同。公式運算結果代表了人格層次的心理健康水平。通常在0—40分之間,均值為22分,一般不及12分者情緒很不穩定,僅占人數分佈的10%。
②專業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其推算公式為:2Q3+2G+2C+E+N+Q2+Q1。通常總和分數介於10—100分之間,平均為55分,60分約等於標準分7,63分以上約等於標準分8、9、10,總和67分以上者一般應有所成就。
③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其公式為:21l-A+2B+E+211-F+H+2I+M+11-N+Ql+2Q2。由此式得到的總分可通過下表換算成相應的標準分,標準分越高,其創造力越強。
④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其公式為:B+G+Q3+11-F。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總分介於4—40分間,均值為22分。17分以下者約佔10%不太適應新環境,27分以上者有成功的希望。
特質因素衝突和協調分析卡特爾將心理異常的原因視為由遺傳而來的體質傾向使人易於經驗到衝突,加上環境中個人的創傷經歷,也就是說病因是由衝突引起的。這與弗洛伊德關於心理疾病的看法是相似的。這些衝突可以從16PF的因素得分上看出來。所以卡特爾的16PF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種“定量的精神分析”。早在1965年卡特爾在《人格的科學分析》一書中就指出16PF具有查明病人的心理衝突的功能並建議臨床醫生使用16PF作為診斷工具。要達到這一目的,在使用16PF進行診斷時,就必須遵循“協調性原則”,即指幾種特定因素之間的協調,有兩個層次,其一是人的內在需要或慾望與其外部行為表現之間的協調性,其二是指與弗洛伊德所謂“本我”、“自我”、“超我”相對應的人格因素之間的協調性。卡特爾特彆強調“自我”的作用,認為人格的成熟就是“自我力量”的壯大,使之能夠找出一種現實的、變通的解決辦法使其先天驅力或“能”有所變更,從而稱心如意償還宿願。當“自我”太弱,“本我”和“超我”太強,特別是後者太強時,最容易造成心理衝突。反之,“本我”太強而“超我”太弱,則易出現社會適應問題。所以心理健康的關鍵在於壯大“自我”。從這些協調性,特別是協調性出現反差衝突的情況中,可以發現個體內外適應上的問題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