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薄
詞語
盤薄,漢語詞語,意思是箕踞而坐;傲視;盤踞地上;磅礴,廣大貌。
目錄
⒈廣大,雄偉。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戴思顏》:“有詩名,氣宇盤礴,每有過人。”
明·李東陽《宿劉諫議祠用前韻》:“江山盤礴堪輿氣,精爽分明夢覺時。”
⒉奮發貌。
⒊盤屈牢固貌。
⒋延伸;逶迤。
⒌徘徊;逗留。
宋·林逋《秋日含山道中回寄歷陽希然山人》詩:“林落人家總入詩,下驢盤薄立多時。”
《莊子·田子方》:“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東坡一》引宋·黃庭堅《題伯時天育驃騎圖》詩:“明窗盤礴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
明·李東陽《題計汝和墨菊》詩:“偶將盤礴累高情,畫苑人人識姓名。”
清·錢謙益《題宋徽宗杏村圖》詩:“至尊盤礴自遊藝,宛是前身畫師製。”
⒎箕踞。伸開兩腿坐。
⒏引申為不拘形跡,曠放自適。
⒐指大石。
《舊唐書·張廷珪傳》:“況此營建,事殷木工,或開發盤礴,峻築基階,或塞穴洞,通轉採斫,輾壓蟲蟻,動盈巨億。”
⒑槃礴:箕踞而坐。
《莊子·田子方》:“宋元君將畫圖……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成玄英·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無懼憚。”
⒒引申為傲視。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項斯》:“槃礴宇宙,戴薊花冠,披鶴氅,就松陰,枕白石,飲清泉,長吟細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⒓亦作“槃薄”。盤踞地上。
《晉書·五行志中》:“洛陽宮西宜秋里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⒔猶磅礴。高大貌。
《文選·郭璞<江賦>》作“磐礴”。李善註:“廣大貌。”
金·元好問《梁父吟扇頭》:“槃礴萬古心,塊石入危坐。”